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NA和Caspase-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6
1
作者 赵阳 李晓军 +3 位作者 隋昕 汤小江 秦宏 任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80例肺癌病例和相对应的80例正常肺组织进行PCNA蛋白和Caspase-3蛋白半定量分析。结果:PCNA蛋白在肺...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80例肺癌病例和相对应的80例正常肺组织进行PCNA蛋白和Caspase-3蛋白半定量分析。结果:PCNA蛋白在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5.0%,Caspase-3在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2.5%,与相应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5)。PCNA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期和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5),Caspase-3蛋白表达与肺癌的组织病理学类型、淋巴结转移以及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5),与病理分期却未表现出相关性(P>0.05),PCNA蛋白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这其中PCNA(+)Caspase-3(-)的肺癌群体低/未分化危险性是非PCNA(+)Caspase-3(-)的27倍(OR=27.0,P<0.05)。结论:肺癌组织PCNA蛋白表达增强和Caspase-3蛋白表达减弱,两者的表达与肺癌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分期和分化程度具有一定关系,关于这两种蛋白的研究对临床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PCNA CASPASE-3 免疫组化染色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联合吉西他滨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焦敏 南克俊 +2 位作者 张茜 孙海凤 卢创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4-377,共4页
目的探讨华蟾素、吉西他滨及华蟾素与吉西他滨联合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的影响,研究华蟾素作用HepG2细胞后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epG2细胞对华蟾素、吉西他滨及华蟾素+吉西他滨的药物敏... 目的探讨华蟾素、吉西他滨及华蟾素与吉西他滨联合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的影响,研究华蟾素作用HepG2细胞后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epG2细胞对华蟾素、吉西他滨及华蟾素+吉西他滨的药物敏感性差异;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epG2细胞中OPN的表达。结果华蟾素和吉西他滨单药或联合用药对HepG2细胞的增殖呈抑制作用且呈现时间与浓度的依赖性,并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联合组凋亡诱导作用强于单药组(P<0.05);华蟾素能下调HepG2细胞中OPN的表达。结论华蟾素与吉西他滨联合对肝癌HepG2细胞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抑制OPN的表达发挥抗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华蟾素 吉西他滨 骨桥蛋白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PKC-α和miR-10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22
3
作者 孙海兵 魏永长 +4 位作者 涂宏蕾 杜宁 赵阳 胡丽娟 任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9-562,共4页
目的探讨miR-101、蛋白激酶C-α(PKC-α)和环氧合酶2(COX-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1)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57例胃癌组织标本对应的正常胃粘膜标本中miR-101的表达水平;(2)Western blotting检测57例胃癌组织标本对应的正常胃粘... 目的探讨miR-101、蛋白激酶C-α(PKC-α)和环氧合酶2(COX-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1)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57例胃癌组织标本对应的正常胃粘膜标本中miR-101的表达水平;(2)Western blotting检测57例胃癌组织标本对应的正常胃粘膜标本中PKC-α蛋白和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胃癌组织中miR-101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胃粘膜(P<0.05);胃癌组织中COX-2及PKC-α蛋白表达高于正常胃粘膜(P<0.05);(2)胃癌中COX-2蛋白的表达与其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病理分期有关(P<0.05);胃癌中PKC-α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和淋巴转移有关(P<0.05);(3)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与胃癌组织中PKC-α蛋白表达呈正相关,与胃癌组织中miR-101表达呈负相关,两者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531,P<0.05;r=-0.627,P<0.05)。结论 miR-101、PKC-α和COX-2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miR-101和PKC-α可能是抑制COX-2在胃癌中表达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蛋白激酶C-Α 环氧合酶2 微RNA-1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联合三苯氧胺对乳腺癌MCF-7细胞株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小娟 郑棋 +1 位作者 赵小丽 马海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观察榄香烯和三苯氧胺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效应,尤其是两者联合应用有无协同增效作用。方法将MCF-7细胞培养于RPMI1640培养基中,置入37℃,100%湿度,5%(体积分数)的CO2培养箱内。接种细胞并加入实验药物,用CCK-8法检测三苯氧胺联合榄... 目的观察榄香烯和三苯氧胺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效应,尤其是两者联合应用有无协同增效作用。方法将MCF-7细胞培养于RPMI1640培养基中,置入37℃,100%湿度,5%(体积分数)的CO2培养箱内。接种细胞并加入实验药物,用CCK-8法检测三苯氧胺联合榄香烯对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用酶标仪在450nm测量每孔吸光度值,计算每组细胞抑制率。结果无毒剂量的榄香烯与治疗剂量的三苯氧胺联合应用,吸光度均值较单用三苯氧胺明显下降,并且相应的细胞抑制效应较单用组明显上升。结论无毒剂量的榄香烯能够使三苯氧胺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效应显著增强,提示榄香烯与三苯氧胺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三苯氧胺 榄香烯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浆氧化抗氧化状态及组织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mRNA表达水平 被引量:9
5
作者 涂宏蕾 魏永长 +2 位作者 孙海兵 吴俊兰 林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93-794,796,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体内氧化及抗氧化水平的变化与胃癌的关系。方法:以胃腺癌患者(n=48)和健康人(n=30)空腹外周血为标本,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氧化酶指标(MPO、XOD)、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丙二醛(MDA)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体内氧化及抗氧化水平的变化与胃癌的关系。方法:以胃腺癌患者(n=48)和健康人(n=30)空腹外周血为标本,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氧化酶指标(MPO、XOD)、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丙二醛(MDA)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8-羟基鸟嘌呤(8-OHdG)的表达。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胃腺癌组织(n=68)和正常组织(n=12)中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mRNA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血浆XOD、MPO表达水平分别为(10.46±7.23)U/L、(23.71±25.06)U/L,健康对照组血浆XOD、MPO表达水平分别为(5.85±2.27)、(5.16±11.35)U/L,胃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T-AOC的表达水平为(5.02±3.13)U/mL,健康对照组为(19.40±7.18)U/mL,胃癌组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血浆8-OHdG和MD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4.76±12.41)ng/mL、(18.83±4.19)nmol/mL,健康对照组为(6.49±5.75)ng/mL、(7.11±6.20)nmol/mL,胃癌组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织中hOGG1 mRNA相对表达值(5.34±2.37)高于对照组的表达(1.04±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64,P<0.05)。结论:胃腺癌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升高以及抗氧化防御水平的降低,胃腺癌组织中hOGG1mRNA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胃癌 氧化损伤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缺乏对人肺癌细胞自噬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郭倩倩 刘志燕 +6 位作者 姜丽丽 胡婷华 李东繁 刘莹 刘梦洁 梁璇 南克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7-630,共4页
目的观察营养缺乏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及95D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建立A549及95D细胞的自噬模型。方法以EBSS缓冲液代替1640完全培养基,饥饿诱导处于对数生长期的A549及95D细胞0、1、2、3、4、5 h后,采用单丹磺酰戊二胺(MDC)荧光染色法... 目的观察营养缺乏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及95D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建立A549及95D细胞的自噬模型。方法以EBSS缓冲液代替1640完全培养基,饥饿诱导处于对数生长期的A549及95D细胞0、1、2、3、4、5 h后,采用单丹磺酰戊二胺(MDC)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内自噬泡的形成,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自噬特异性基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饥饿处理A549及95D细胞后,胞内MDC荧光颗粒逐渐增多,饥饿4 h达峰值;Beclin1的表达及LC3-II与LC3-I蛋白表达量的比值(LC3-II/LC3-I)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分别在饥饿3 h和4 h达峰值。结论营养缺乏可以诱导增强A549及95D细胞的自噬活性,在饥饿4 h时细胞自噬水平达峰值;成功构建了营养缺乏诱导的人肺癌细胞自噬模型,为深入研究自噬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营养缺乏 自噬 LC3 BECLI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中Annexin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杨谨 程婷婷 +2 位作者 王丽娜 陈威 李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AnnexinⅡ在人肾透明细胞癌和癌旁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9例新鲜肾透明细胞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AnnexinⅡ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0例肾透明细胞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A... 目的:探讨AnnexinⅡ在人肾透明细胞癌和癌旁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9例新鲜肾透明细胞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AnnexinⅡ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0例肾透明细胞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AnnexinⅡ的表达情况,并将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nnexinⅡ在肾透明细胞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前者的表达水平较后者显著升高(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AnnexinⅡ的阳性表达率高达67.5%,与癌旁组织存在明显差异(P<0.01);AnnexinⅡ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以胞膜表达为主,其表达状况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分期(P<0.05),组织学分级(P<0.05),肾被膜受侵(P<0.01)和远地转移(P<0.01)紧密相关;并且AnnexinⅡ的表达状况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相关。结论:AnnexinⅡ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过表达,其与肾癌的发展密切相关,在肾癌的侵袭及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exinⅡ 转移潜能 透明细胞癌 肾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MT1、β-catenin和P-GSK-3β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9
8
作者 魏永长 贺大林 +1 位作者 赵佳辉 白纪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0-102,114,共4页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1)、β-连环素(β-catenin)和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P-GSK-3β)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62例原发性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及21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DN...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1)、β-连环素(β-catenin)和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P-GSK-3β)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62例原发性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及21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DNMT1、β-catenin和GSK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方法验证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结肠癌组织中DNMT1、β-catenin和P-GSK-3β表达程度显著高于正常组织。DNMT1在低分化程度的癌组织间相对含量高,β-catenin在肿瘤的不同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间相对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GSK-3β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DNMT1、β-catenin和P-GSK-3β的活性改变与结肠癌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转移酶1 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 Β-连环素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PFOA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杨谨 李昂 +1 位作者 杨谦 李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PP)全氟辛酸(PFOA)对小鼠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喂养含PFOA的食物后,观察C57B/6雄性小鼠胸腺和脾脏的重量及胸腺细胞和脾细胞数的变化。用碘化丙啶(PI)进行细胞DNA染色,用小鼠单克...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PP)全氟辛酸(PFOA)对小鼠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喂养含PFOA的食物后,观察C57B/6雄性小鼠胸腺和脾脏的重量及胸腺细胞和脾细胞数的变化。用碘化丙啶(PI)进行细胞DNA染色,用小鼠单克隆抗体(mAb)进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胸腺和脾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表型的变化。用蛋白A噬菌斑实验和ELISA法检测小鼠抗马红细胞的抗体生成B细胞和血清中IgM和IgG滴度的变化。用刀豆蛋白A(ConA)和脂多糖(LPS)分别刺激小鼠脾细胞,用3H-TdR掺入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结果:强效的PP(如PFOA)能导致小鼠胸腺和脾脏严重萎缩;其脾脏中T和B细胞数减少50%,胸腺细胞数减少>90%,以成熟的CD4+CD8+细胞数的减少最显著,S和G2/M期细胞数的下降最明显。PFOA还可降低马红细胞诱导的IgM和IgG抗体生成B细胞的数量和血清中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的滴度,以及T细胞活化剂ConA和B细胞活化剂LPS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强度。停止喂养含PFOA的食物后,上述指标迅速恢复正常。结论:强效的PP能对小鼠免疫系统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 全氟辛酸 胸腺细胞 脾细胞 体液免疫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D1的高表达与雌激素受体表达及乳腺癌患者良好预后相关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成成 南克俊 +2 位作者 张雅敏 陈怡萌 秦思达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与雌激素受体(E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2例乳腺癌组织和60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中cyclin D1及ER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及术后5年随访资料,分析cyclin D1与ER相...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与雌激素受体(E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2例乳腺癌组织和60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中cyclin D1及ER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及术后5年随访资料,分析cyclin D1与ER相关性及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cyclin D1和ER表达显著性增加,且cyclin D1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TNM分期、ER蛋白表达相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yclin D1与ER表达水平呈正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cyclin D1高表达组乳腺癌患者生存期明显高于低表达组。Cox多因素分析表明cyclin D1、ER及TNM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Cyclin D1在乳腺癌组织高表达,与ER表达正相关,且指示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细胞周期蛋白D1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苯氧胺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过程中ERα和SMRT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新汉 王志宇 +2 位作者 李琳琳 李丽 李晓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76-282,共7页
目的:观察三苯氧胺(tamoxifen,TAM)作用前后乳腺癌细胞株T-47D和MDA-MB-231中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ERα)、共抑制因子SMRT的表达变化,寻找更佳的指导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指标。方法:采用四氮甲基唑蓝(MTT)观察乳腺癌细胞T... 目的:观察三苯氧胺(tamoxifen,TAM)作用前后乳腺癌细胞株T-47D和MDA-MB-231中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ERα)、共抑制因子SMRT的表达变化,寻找更佳的指导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指标。方法:采用四氮甲基唑蓝(MTT)观察乳腺癌细胞T-47D和MDA-MB-231的生存状况,以筛选最佳的药物作用浓度和时间。流式细胞仪法(FCM法)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观察TAM作用前后细胞中ER-α、SMRT的表达情况。结果:MTT法测得经0.10 mmol/L TAM作用48 h后T-47D和MDA-MB-231细胞增殖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特别对T-47D效果更强。FCM法检测两种细胞均出现低于G1期DNA含量的亚二倍体凋亡峰,与MDA-MB-231相比,T-47D细胞株凋亡率更高。细胞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T-47D细胞,ERα、SMRT表达阳性,ERα阳性细胞比例减少,SMRT阳性细胞比例增多;MDA-MB-231细胞SMRT阴性,出现少量ER阳性及SMRT阳性细胞。结论:TAM可以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途径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对ERα阳性细胞T47D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雌激素受体a 流式细胞术 细胞凋亡 他莫昔芬/药理学 药物协同作用 肿瘤细胞 培养的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氧还原蛋白与氧化应激在胃癌中表达水平和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涂宏蕾 肖菊香 +3 位作者 孙海兵 张磊 林艳 魏永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18-1520,1525,共4页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和抗氧化蛋白-硫氧还原蛋白(Trx)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胃癌患者(n=48)和健康自愿者(n=30)血浆中腺苷脱氨酶(ADA)、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和抗氧化蛋白-硫氧还原蛋白(Trx)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胃癌患者(n=48)和健康自愿者(n=30)血浆中腺苷脱氨酶(ADA)、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硫氧还原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胃癌组织(n=68)和其癌周正常组织中Trx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血浆ADA、AOPP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GPX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OD在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胃癌组血浆Trx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Trx表达水平与远处转移有关(P<0.05)。胃癌与正常胃组织Trx mRNA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存在过高的氧化应激水平,胃癌组织Trx mRNA相对表达值高,血浆硫氧还原蛋白高表达且与肿瘤远处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活性氧 硫氧还原蛋白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长春瑞滨治疗3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报道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永长 南克俊 +1 位作者 周小娟 杨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0-360,F0003,共2页
目的观察盐酸吉西他滨(GEM)联合顺铂(DDP)和长春瑞滨(VNR)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对2004年10月至2006年12月住院的3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联合化疗:GEM 1000 mg/m2,d1,d8,静脉滴注;DDP 80 mg/m2,静脉滴注,2 h,... 目的观察盐酸吉西他滨(GEM)联合顺铂(DDP)和长春瑞滨(VNR)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对2004年10月至2006年12月住院的3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联合化疗:GEM 1000 mg/m2,d1,d8,静脉滴注;DDP 80 mg/m2,静脉滴注,2 h,d1;VNR 25 mg/m2,静脉滴注,d1,d8。每21 d为1个周期。结果治疗总有效率41.3%,中位生存时间为10.48个月。其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2例。主要化疗毒副作用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恶心和呕吐,机体可以耐受。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长春瑞滨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吉西他滨 顺铂 长春瑞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FOXO3a和氧化应激相关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艳 成植温 +2 位作者 魏永长 涂宏蕾 丁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4-545,共2页
目的:探讨PTEN、FOXO3a和氧化应激相关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胃腺癌患者(n=45)和健康自愿者(n=30)血浆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RT-... 目的:探讨PTEN、FOXO3a和氧化应激相关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胃腺癌患者(n=45)和健康自愿者(n=30)血浆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胃腺癌组织(n=84)和正常组织(n=48)中PTEN mRNA和FOXO3a mRNA的表达水平。PTEN和FOXO3a的表达与氧化应激的关系采用Spearman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胃癌组血浆中CAT、SOD表达低于对照组,MDA表达高于对照组;胃癌组织中PTEN mRNA和FOXO3a mRNA表达低于正常组织;PTENmRNA表达与SOD、CAT的含量呈正相关,与MDA的含量呈反相关。结论:胃腺癌患者体内存在过高的氧化应激水平及过低的抗氧化水平,机体抗氧化能力的降低有可能降低抑癌基因PTEN mRNA和FOXO3a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氧化应激 PTEN FOXO3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F1和Jagged1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文娟 南克俊 +3 位作者 王淑红 胡婷华 姜丽丽 马婕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8-511,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增强因子-1(lymphoid enhancer factor-1,LEF1)和Jagged1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取免疫组化SP法检测184例人结直肠癌组织及184例癌旁正常组织中LEF1和Jagged1的表达,分析两者与人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 目的探讨淋巴增强因子-1(lymphoid enhancer factor-1,LEF1)和Jagged1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取免疫组化SP法检测184例人结直肠癌组织及184例癌旁正常组织中LEF1和Jagged1的表达,分析两者与人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LEF1和Jagged1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5%和65.8%,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LEF1的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Jagged1的表达与患者的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LEF1和Jagged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73,P<0.001)。结论 LEF1和Jagged1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以及转移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淋巴增强因子-1(LEF1) JAGGED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差异表达miRNA的筛选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晓艾 胡金华 赵新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8-571,共4页
目的应用miRNA芯片技术筛选三阴性乳腺癌及癌旁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s,为进一步阐明其在三阴性乳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收集8例新鲜的三阴性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抽提总RNA进行Hy3荧光标记,miRCURYTMLNA Array(v.16.0)(Exiq... 目的应用miRNA芯片技术筛选三阴性乳腺癌及癌旁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s,为进一步阐明其在三阴性乳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收集8例新鲜的三阴性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抽提总RNA进行Hy3荧光标记,miRCURYTMLNA Array(v.16.0)(Exiqon)芯片上进行杂交反应,实时定量PCR验证miRNAs芯片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对芯片进行图像扫描和数据分析,筛选获得17个三阴性乳腺癌相关miRNAs,其中7个miRNAs表达上调,10个miRNAs表达下调;显著上调的有miR-93、miR-328,显著下调的有miR-145、miR-205。结论筛选得到三阴性乳腺癌miRNA差异表达谱,其可能与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三阴性乳腺癌 MIRNA芯片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4PAMAM/VEGFASODN抗乳腺癌血管生成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新汉 李丽 +2 位作者 王志宇 张灵小 安改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12-621,共10页
目的:探讨G4PAMAM/VEGFASODN复合物体外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VEGF、VEGF mRNA表达的影响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用透射电镜观测G4PAMAM/VEGFASODN的粒径,在不同的酸碱度下观察G4PAMAM/VEGFASODN的稳定性;将G4PAMAM/VEGFA... 目的:探讨G4PAMAM/VEGFASODN复合物体外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VEGF、VEGF mRNA表达的影响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用透射电镜观测G4PAMAM/VEGFASODN的粒径,在不同的酸碱度下观察G4PAMAM/VEGFASODN的稳定性;将G4PAMAM/VEGFASODN进行体外转染,流式细胞仪测定其转染率,激光共聚焦检测转染阳性细胞,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存活率;免疫组化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VEGFmRNA的表达,MTT法测定此复合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G4PAMAM/VEGFASODN的直径约10nm,呈较均匀的网状排列;酸碱度在5到10的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同电荷比的G4PAMAM/VEGFASODN均没有出现被解离的现象;48h时G4PAMAM/VEGFASODN组在1∶40的条件下转染率明显高于脂质体组;各组转染物均对细胞无明显毒性;VEGF蛋白在G4PAMAM/VEGFASODN转染后的MDA-MB-231细胞胞浆中的染色强度明显减弱,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VEGF mRNA的表达也受到有效的抑制。结论:G4PAMAM/VEGFASODN复合物稳定性好、转染率高,是一种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纳米载体基因转移系统;G4PAMAM/VEGFASODN复合物能够高效特异地抑制目的基因VEGF的表达,为进一步进行体内动物实验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药物疗法 基因疗法 G4PAMAM G4PAMAM/VEGFASODN 乳腺癌 VEGF VEGF mRNA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与重组cDNA表达文库血清学分析技术筛选肺癌早期诊断相关抗原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娜 辛国宏 +5 位作者 左笑笑 黄尚科 王莹 侯磊 秦天洁 赵新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8-396,共9页
目的:筛选有效的人肺癌早期诊断相关抗原,以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构建人早期肺癌cDNA T7噬菌体展示文库;筛选出差异性噬菌体克隆,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利用重组cDNA表达文库血清学分析(SEREX)技术对8个差异... 目的:筛选有效的人肺癌早期诊断相关抗原,以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构建人早期肺癌cDNA T7噬菌体展示文库;筛选出差异性噬菌体克隆,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利用重组cDNA表达文库血清学分析(SEREX)技术对8个差异性噬菌体克隆构建肺癌相关抗原微阵列,分别与肺癌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清反应,评价各个抗原单独应用与联合应用诊断肺癌的价值。结果:构建的肺癌T7噬菌体展示文库的滴度为3.71×10^6pfu/ml,噬菌体数为1.11×10^6pfu。cDNA文库的重组率超过90%。筛选出9个差异性噬菌体克隆,测序后发现A42与A83抗原的基因序列相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8个抗原的基因均为已知基因,除了A54以外,其余与肿瘤均有明确的关系。8个抗原与肺癌患者血清的阳性反应率均高于与正常人血清的阳性反应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特异性不低于60%的情况下,各个抗原单独用于肺癌诊断时的灵敏性均低于70%。各个抗原的曲线下面积均低于0.8。而复合抗原诊断肺癌的灵敏性为90.8%,特异性为94.1%,曲线下面积高达0.969。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库容量大、重组率高、代表性好的人肺癌T7噬菌体展示文库,并筛选到8个肺癌相关抗原。由这8个抗原组成的复合抗原诊断肺癌的灵敏性与特异性均在90%以上,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诊断 细菌噬菌体 DNA 互补/遗传学 抗原 肿瘤/分析 遗传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atenin依赖性LEF-1亚型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淑红 南克俊 +1 位作者 田涛 梁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β-catenin依赖性LEF-1亚型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利用PCR方法从人淋巴结cDNA文库中克隆全长型LEF-1的编码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5-His中,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G418筛选稳定表达目的基因的细胞株... 目的探讨β-catenin依赖性LEF-1亚型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利用PCR方法从人淋巴结cDNA文库中克隆全长型LEF-1的编码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5-His中,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G418筛选稳定表达目的基因的细胞株,Western blot鉴定目的基因的表达,MTT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情况,Annexin V方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裸鼠体内成瘤实验检测β-catenin依赖性LEF-1亚型对肿瘤细胞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LEF-1真核表达质粒,获得稳定表达β-catenin依赖性LEF-1亚型的HeLa细胞株,转染后的细胞增殖速度加快,凋亡水平降低,体内成瘤能力加强。结论全长型LEF-亚型的上调表达对于HeLa细胞的部分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F-1 增殖 凋亡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中氧化应激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田美娟 李雨遥 +2 位作者 罗长琴 吕美玲 杨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51-855,共5页
目的:探讨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RLC-310与人正常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HK-2,肾癌及其癌旁组织中氧化应激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体外培养RLC-310和HK-2,采用PF-2D蛋白分级分离系统分离细胞总蛋白,选取差异蛋白组分进行毛细管LC-ESI-MS/MS... 目的:探讨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RLC-310与人正常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HK-2,肾癌及其癌旁组织中氧化应激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体外培养RLC-310和HK-2,采用PF-2D蛋白分级分离系统分离细胞总蛋白,选取差异蛋白组分进行毛细管LC-ESI-MS/MS分析,结合蛋白质数据库检索对差异蛋白进行鉴定,并对代表性氧化应激差异蛋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验证。结果:两个细胞株经串联质谱分析共鉴定出12个氧化应激差异表达蛋白,分别是peroxiredox-in-1(PRX-1)、peroxiredoxin-6(PRX-6)、superoxide dismutase[Cu-Zn]SOD1、glutathione peroxidase 1、catalase、glutathionesynthetase、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i(GSTPi)、thioredoxin、热休克蛋白10(heat shock protein,HSP10)、HSP 60、HSP 70和HSP 90。其中PRX-6、HSP 60、GSTPi三种代表性差异蛋白在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RLC-310和人正常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HK-2中均有表达,前者的表达水平较后者显著升高(P<0.05),这三种蛋白在肾癌组织中表达也较癌旁组织显著升高(P<0.05)。结论:人肾透明细胞癌中存在抗氧化应激蛋白的差异表达,这些氧化应激蛋白的异常表达在阻止肾癌细胞氧化损伤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蛋白 透明细胞癌 肾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