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脱落足细胞与IgA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利利 杨浩杰 +2 位作者 张文静 尹爱平 孙吉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8-262,共5页
目的探讨尿脱落足细胞与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变化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期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方法收集IgA肾病患者尿液,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尿中足细胞Podocalyxin蛋白表达判断尿脱落足细胞数量,并通过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尿脱落足细胞与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变化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期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方法收集IgA肾病患者尿液,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尿中足细胞Podocalyxin蛋白表达判断尿脱落足细胞数量,并通过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尿脱落足细胞与IgA肾病活动性或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①尿脱落足细胞数量:IgA肾病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程度蛋白尿组中尿中脱落足细胞数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尿脱落足细胞与IgA肾病活动性指标如破坏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活动性指数(dGAI)、肾小球慢性病变指数(GCI)、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指数(infI)、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指数(TCI)、小动脉慢性病变指数(VCI)、总评分、肾间质损害程度及肾间质评分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R分别为0.225、0.325、0.243、0.335、0.226、0.409、0.511和0.262,P分别为0.003、0.001、0.017、0.001、0.027,<0.001、<0.001、<0.001);③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4h尿蛋白定量、收缩压、舒张压、以及dGAI指数、TCI指数进入尿脱落足细胞回归方程。结论尿足细胞脱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示IgA肾病的活动性病变,并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相关,有可能作为反映疾病进展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脱落足细胞 IGA肾病 肾病活动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区终末期肾病患者治疗方式的成本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潘晓鸣 项和立 +3 位作者 丁晨光 刘华 陈国振 毛天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9-801,共3页
目的评估针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两种治疗方式——活体亲属肾移植和血液透析的成本费用并进行比较,确定一些直接影响移植费用的医疗因素及其治疗方式的效价比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中国西北地区372例常规血液透析的患者和122例活体亲属... 目的评估针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两种治疗方式——活体亲属肾移植和血液透析的成本费用并进行比较,确定一些直接影响移植费用的医疗因素及其治疗方式的效价比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中国西北地区372例常规血液透析的患者和122例活体亲属肾移植患者资料,随访至少满3年。所有的数据囊括了血液透析、肾脏移植、供者摘取手术、免疫抑制剂等的相关费用以及随访期间产生的费用。结果在前3年期间,血液透析患者和肾移植患者每年平均的花费分别为13 713/31 027美元、13 502/11 038美元和13 382/10 285美元。在肾移植患者中,是否服用地尔硫卓、是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及感染并发症同移植费用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从第2年开始,肾移植相比透析治疗具有更优的效价比,意味着更有效率,花费更少;而肾移植术后第1年中,没有服用地尔硫卓、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及感染并发症的患者会花费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效益分析 经济学 经济分析 血液透析 肾脏移植 终末期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尿中足细胞与蛋白尿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尚瑜 尹爱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尿足细胞与尿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及30例健康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比较试验组与健康对照组尿中足细胞的数、收缩压、舒张压、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量,并将试验组各项指标与...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尿足细胞与尿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及30例健康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比较试验组与健康对照组尿中足细胞的数、收缩压、舒张压、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量,并将试验组各项指标与尿足细胞作相关性分析,寻找与尿足细胞相关的因素。结果实验组患者尿足细胞数、尿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试验组患者尿足细胞数与24 h尿蛋白量呈负相关,而与血压、血清白蛋白等指标无相关性。直线回归分析显示尿足细胞数和24 h尿蛋白量呈直线关系。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数较正常人升高,尿足细胞与24h尿蛋白量有一定的关系,尿足细胞数随着尿蛋白量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足细胞 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枸橼酸体外抗凝技术在高危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辛霞 常秀霞 +3 位作者 高菊林 杜娟 蒋红利 尹爱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1-413,416,共4页
目的研究枸橼酸体外抗凝技术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的抗凝效果,解决高危出血倾向患者需行CBP时抗凝难的问题。方法32例高危出血倾向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6例。均行CBP治疗,均采用枸橼酸抗凝剂为碱... 目的研究枸橼酸体外抗凝技术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的抗凝效果,解决高危出血倾向患者需行CBP时抗凝难的问题。方法32例高危出血倾向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6例。均行CBP治疗,均采用枸橼酸抗凝剂为碱基的置换液。A组患者置换液输注速度为2 000 mL/h,血流量200 mL/min,枸橼酸浓度为13.3 mmol/L;B组置换液输注速度为4 000 mL/h,血流量250 mL/min,枸橼酸浓度为7 mmol/L。通过外周静脉补充钙剂。监测患者每日治疗前及结束时全血活化凝血时间(WBACT)、血气分析、血清离子钙及总钙水平。结果32例患者共行CBP治疗112次,总治疗时间1 238.3 h;置换液输入前WBACT与治疗前差异不显著,输入置换液后两组滤器后WBACT(s)较滤器前在2、4、6 h各时间点的延长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患者碱剩余(BE)及pH无大幅度上升,无碱中毒出现;治疗前后血清总钙、离子钙水平无显著变化;不加重全身出血倾向,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枸橼酸体外抗凝技术能解决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CBP时抗凝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枸橼酸抗凝 高危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清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郝亚宁 赵丽娟 +2 位作者 尹爱萍 杨世锋 严俊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9-242,251,共5页
目的探讨肾清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40只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肾清饮组、贝那普利组和肾清饮联合贝那普利组,连续给药8周后观察血糖、肾功能和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分别检测肾组织及... 目的探讨肾清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40只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肾清饮组、贝那普利组和肾清饮联合贝那普利组,连续给药8周后观察血糖、肾功能和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分别检测肾组织及尿中丙二醛(MDA)含量,肾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的变化,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各药物组肾功能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血糖无明显改善作用,24 h尿蛋白量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或P<0.01),联合组下降最为显著(P<0.01);各药物组肾组织及尿MDA含量、肾组织SOD活性和血清TGF-β1表达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联合组与其他药物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光镜观察各药物组肾脏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肾清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与贝那普利联用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炎症因子TGF-β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清饮 糖尿病肾病 超氧化物岐化酶 丙二醛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多系统临床表现和肾脏病理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解立怡 薛武军 +4 位作者 谭峰 路万虹 吕晶 尹爱萍 冯学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7-440,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多系统的临床表现和肾脏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1996年1月至2007年8月间明确诊断的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共78例,患者均有肾脏损害,并行肾活检,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78例中15例胞浆型抗中性粒细胞...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多系统的临床表现和肾脏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1996年1月至2007年8月间明确诊断的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共78例,患者均有肾脏损害,并行肾活检,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78例中15例胞浆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阳性,均识别蛋白酶3(PR3);62例环核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阳性,均识别髓过氧化物酶(MPO)。临床表现呈多器官受累:不规则发热;浮肿、血尿、蛋白尿、肾功能减退;咳嗽、咯血、胸痛、肺部浸润;鼻塞伴有脓性分泌物;关节肿痛等。肾活检可见小血管壁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新月体多见。免疫荧光无免疫球蛋白或微量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沉积。治疗采用糖皮质激素联用细胞毒药物或吗替麦考酚酯,部分患者同时给予透析治疗,治疗有效率达85.9%。结论原发性小血管炎并不少见,且以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居多;患者以中老年为主;ANCA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及复发判断;及时治疗可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肾组织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3
7
作者 潘晓鸣 薛武军 +2 位作者 田普训 蒋红利 丁小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9-240,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对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综合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应用CRRT,12-24 h/d,隔天使用。结果成功救治5例,死亡3例;疗程结束后7例体温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呼吸...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对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综合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应用CRRT,12-24 h/d,隔天使用。结果成功救治5例,死亡3例;疗程结束后7例体温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呼吸困难减轻;外周血白细胞(WBC)和中性(N)百分比显著下降(P<0.01),淋巴细胞(L)和单核细胞(M)百分比显著上升(P<0.01);血气各项指标SaO2、PaO2、pH、BE、HCO3-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CRRT对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肯定,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 肾移植 重症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Bax、Fas、FasL、穿孔素和粒酶B在移植肾急性排斥中的共同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丁小明 薛武军 +1 位作者 田普训 刘晓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检测Bcl-2、Bax、Fas、FasL、穿孔素和粒酶B在移植肾急性排斥时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急性排斥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30例移植肾穿刺活检标本及18例正常供肾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Bax、Fas、FasL... 目的检测Bcl-2、Bax、Fas、FasL、穿孔素和粒酶B在移植肾急性排斥时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急性排斥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30例移植肾穿刺活检标本及18例正常供肾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Bax、Fas、FasL、穿孔素和粒酶B的表达情况。结果①根据Banff97病理诊断标准,急性排斥标本30例,其中ⅠA 12例,ⅠB 11例,ⅡA 5例,ⅡB 2例;②所有组织中均可发现细胞凋亡现象,急性排斥标本中更为明显;③Bcl-2在急性排斥标本中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织(P<0.05),与急性排斥的病理变化呈负相关(P<0.05);Bax在两组的表达水平无差别(P>0.05);Fas、FasL、穿孔素和粒酶B在急性排斥组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与急性排斥的病理变化呈正相关,以FasL和粒酶B最为明显(P<0.01)。结论①Bcl-2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减少提示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②Bax对于预测急性排斥反应的意义不大;③Bcl-2、Fas、FasL、穿孔素和粒酶B的表达变化均与急性排斥反应密切相关,尤以FasL和粒酶B明显,可作为监测移植肾形态学变化、功能状态以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肾脏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不同分离纯化方法对胰岛细胞丢失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宋焕瑾 薛武军 +8 位作者 李杨 田晓辉 丁小明 冯新顺 田普训 丁晨光 靳占奎 宋勇 牛晓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6-348,共3页
目的探讨提高大鼠胰岛细胞产量和纯度的最佳分离纯化方法。方法40只大鼠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Hanks液灌注+胶原酶V消化+Ficoll400梯度纯化;B组:组织剪碎研磨+筛网过滤;C组:胶原酶V灌注+Ficoll400梯度纯化;D组:胶原酶V灌注+筛网过滤。... 目的探讨提高大鼠胰岛细胞产量和纯度的最佳分离纯化方法。方法40只大鼠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Hanks液灌注+胶原酶V消化+Ficoll400梯度纯化;B组:组织剪碎研磨+筛网过滤;C组:胶原酶V灌注+Ficoll400梯度纯化;D组:胶原酶V灌注+筛网过滤。对用四种不同方法分离纯化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显示,A、B、C、D组收获量及纯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多重比较显示,A组收获量均高于B、D组(P<0.05),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纯度与其他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胶原酶V或Hanks液灌注,Ficoll400梯度纯化法所收获胰岛细胞的产量和纯度较高,而且价格低廉,是一种较理想的胰岛细胞分离纯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细胞 分离 纯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菌素致尿毒症患者精神异常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2
10
作者 高菊林 辛霞 +1 位作者 张小宁 雷丽静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1期29-30,共2页
对20例应用头孢菌素后出现精神症状的尿毒症患者立即停用头孢菌素,10例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10例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结果前者治疗1~3次好转,后者治疗1~2次中枢神经损害症状改善不明显,改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 对20例应用头孢菌素后出现精神症状的尿毒症患者立即停用头孢菌素,10例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10例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结果前者治疗1~3次好转,后者治疗1~2次中枢神经损害症状改善不明显,改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1~2次后好转。提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头孢菌素类药物导致尿毒症患者精神异常效果良好。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 尿毒症 精神异常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系统生物学角度探讨细胞因子表达谱研究在V型狼疮性肾炎患者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吉平 尹爱萍 +1 位作者 杨世峰 严俊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Th1和Th2细胞因子表达谱研究在V型疮性肾炎(V-LN)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分离血清,通过抗体芯片技术同时检测4种Th1和5种Th2细胞因子表达谱,并探讨其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细胞因子表达谱:在同时检测的9种细胞因子中,V-LN... 目的探讨Th1和Th2细胞因子表达谱研究在V型疮性肾炎(V-LN)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分离血清,通过抗体芯片技术同时检测4种Th1和5种Th2细胞因子表达谱,并探讨其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细胞因子表达谱:在同时检测的9种细胞因子中,V-LN患者有4种表达上调,除了IL-2属于Th1细胞因子外,其他三种(IL-4I、L-10和IL-13)均属于Th2细胞因子,其中IL-10较健康对照升高了10倍以上。②相关性研究: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L-10与SLIEDAI呈正相关、与血红蛋白浓度呈负相关;此外,IL-4和IL-13均与尿蛋白浓度呈负相关,IL-1与血肌苷之间呈正相关。结论V-LN患者体内细胞因子表达异常以Th2细胞因子为主,提示抗Th2细胞因子可能在V型狼疮患者中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细胞因子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清饮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Ⅰ型胶原及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郝娅宁 龚勇 尹爱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1期21-24,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肾清饮(SQY)对实验性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SQY预防组、SQY治疗组和苯那普利组,每组8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均采用腺嘌呤灌胃法建立大...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肾清饮(SQY)对实验性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SQY预防组、SQY治疗组和苯那普利组,每组8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均采用腺嘌呤灌胃法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6周后采血分离血浆测定内皮素-1(ET-1)含量,处死大鼠,分离肾脏,应用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Ⅰ型胶原(ColⅠ)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肾清饮及苯那普利各组可减轻肾小管-间质损害及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显示各治疗组肾脏ColⅠ、TGF-β1的表达量和血浆ET-1含量均少于模型组(P<0.05)。结论:肾清饮有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肾组织ColⅠ的沉积、减少血浆ET-1含量和降低肾组织TGF-β1表达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清饮 间质纤维化 内皮素-1 Ⅰ型胶原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肾损害为突出表现的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1例
13
作者 吕晶 谭峰 +1 位作者 尹爱萍 冯学亮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3Z期541-542,共2页
1病史摘要 患者,女58岁,以“浮肿2年,加重2月”为主诉入院。2年前元明显原因出现颜面浮肿,未在肾科就诊。2月前逐渐出现双下肢浮肿,呈压陷性。伴两侧面峡部皮肤片状斑块,对日光过敏,无脱发。反复查尿常规:蛋白+++,潜血+... 1病史摘要 患者,女58岁,以“浮肿2年,加重2月”为主诉入院。2年前元明显原因出现颜面浮肿,未在肾科就诊。2月前逐渐出现双下肢浮肿,呈压陷性。伴两侧面峡部皮肤片状斑块,对日光过敏,无脱发。反复查尿常规:蛋白+++,潜血+++,24h尿量150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害 Mclkersson—Rosenth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