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27
1
作者 郭丽阳 郭晓娟 +3 位作者 杨睿 亢万虎 高成阁 杨小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健康对照及63例用利培酮或奥氮平治疗4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及健康对照的血浆T3、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T3、T4、TSH... 目的探讨不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健康对照及63例用利培酮或奥氮平治疗4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及健康对照的血浆T3、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T3、T4、TSH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低,T3、T4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利培酮治疗后血浆T3水平明显升高,较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T3、T4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本身可能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利培酮治疗有利于改善甲状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不典型抗精神病药 甲状腺激素 利培酮 奥氮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NEO-PI-R对不同类型精神障碍患者人格特征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高成阁 王赞利 +2 位作者 陈策 马现仓 纪术茂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3-407,共5页
目的研究精神障碍患者在人格维度、人格特质水平及人格模型方面的特征。方法采用NEO-PI-R个性调查表对376例患者及368例正常人进行测试。结果精神障碍患者在NEO-PI-R的五因素人格模型的N神经质、E外向性、C严谨性维度及多个特质层面上... 目的研究精神障碍患者在人格维度、人格特质水平及人格模型方面的特征。方法采用NEO-PI-R个性调查表对376例患者及368例正常人进行测试。结果精神障碍患者在NEO-PI-R的五因素人格模型的N神经质、E外向性、C严谨性维度及多个特质层面上与正常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另外,精神障碍组中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神经症、阿片依赖组之间在NEO-PI-R的N神经质、E外向性、C严谨性维度及多个特质层面上也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精神障碍患者病前存在一定的人格缺陷,不同类型精神疾病患者人格特征既存在差异,也有共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人格特征 NEO-PI—R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ghrelin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前后血糖的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亢万虎 郭丽阳 +4 位作者 李强 吕社民 高成阁 杨小波 王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9-581,650,共4页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受试者经利培酮单药治疗后血糖的变化及ghrelin基因Leu72Met多态性与血糖变化的关系。方法66例精神分裂症受试者经利培酮单药治疗10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10周时分别检测受试者的空腹血糖水平。PCL-RFLP检测受试者gh...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受试者经利培酮单药治疗后血糖的变化及ghrelin基因Leu72Met多态性与血糖变化的关系。方法66例精神分裂症受试者经利培酮单药治疗10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10周时分别检测受试者的空腹血糖水平。PCL-RFLP检测受试者ghrelin基因Leu72Met多态性。结果利培酮治疗期间,精神分裂症受试者的空腹血糖显著性增加,治疗4周和10周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94±0.808)、(5.211±0.655)mmol/Lvs.(4.589±0.832)mmol/L,F=13 125.61,P<0.05];空腹血糖变化在性别间没有显著性差异(F=0.147,P>0.05),但女性血糖升高时间早于男性;空腹血糖水平变化与ghrelin基因多态性有关,Leu72等位基因携带者空腹血糖水平较高[(0.702±0.009)mmol/Lvs.(0.677±0.008)mmol/L,F=4.269,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利培酮急性治疗期间会有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尤以女性更易发生;ghrelin基因Leu72等位基因是应用利培酮时高血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血糖 GHRELIN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男性人群D-氨基酸氧化酶激活剂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韩燕 宁启兰 +5 位作者 张欢 王淑红 张富军 马雪红 高成阁 马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0-602,共3页
目的研究中国男性群体中D-氨基酸氧化酶激活剂(DAOA)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性PCR方法对272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06例对照DAOA基因区域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rs778294,rs778293和rs3918342)进行... 目的研究中国男性群体中D-氨基酸氧化酶激活剂(DAOA)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性PCR方法对272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06例对照DAOA基因区域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rs778294,rs778293和rs3918342)进行基因分型和统计分析。结果 DAOA基因区域rs778294的一个等位基因(C)与精神分裂症显著相关(P=0.03)。由3个SNP构建的单倍型分析表明,单倍型CAT在病例-对照组中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结论在中国汉族男性群体中,DAOA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易感基因,NMDA受体途径可能是发生精神分裂症的一个重要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D-氨基酸氧化酶激活剂 单核苷酸多态性 连锁不平衡 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ghrelin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前后患者体重和血脂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郭丽阳 亢万虎 +5 位作者 李强 高成阁 杨小波 马现仓 陈策 伏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0-532,共3页
目的观察利培酮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和血脂的变化及ghrelin(生长索)基因Leu72 Met(亮氨酸72蛋氨酸)多态性与体重和血脂变化的关系。方法对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单用利培酮治疗10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每2周测量身高、体重和腹围... 目的观察利培酮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和血脂的变化及ghrelin(生长索)基因Leu72 Met(亮氨酸72蛋氨酸)多态性与体重和血脂变化的关系。方法对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单用利培酮治疗10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每2周测量身高、体重和腹围;在治疗前和治疗4、10周时检测血脂;PCR-RFLP(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ghrelin基因Leu72Met多态性。结果利培酮治疗期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和血脂指标均有显著性增加(P<0.01)。体重和血脂指标的变化与ghrelin基因多态性无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治疗有体重和血脂水平的升高;Ghrelin基因Leu72 Met多态性和患者的体重和血脂升高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体重 血脂指标 GHREL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F804A基因遗传多态性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核心家系中的传递不平衡检验 被引量:2
6
作者 韩燕 王彬 +5 位作者 焦李子 马旭东 李建鹏 牛晓蓉 亢万虎 马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研究ZNF804A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和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中国汉族人群的88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核心家系中,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的方法对ZNF804A基因中的2个S... 目的研究ZNF804A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和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中国汉族人群的88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核心家系中,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的方法对ZNF804A基因中的2个SNPs位点(rs4666998和rs56280129)进行基因分型和传递不平衡检验(transmission disequilibrium test,TDT)。结果遗传标记rs4666998的传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对两个SNPs构建的单倍型分析表明,单倍型rs4666998-rs56280129在双亲向患病子女的传递中显示出明显的传递不平衡趋势。结论 ZNF804A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中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有必要使用更多的研究样本进行验证,同时开展对ZNF804A基因功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znf804a 传递不平衡检验 SNP 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NF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马雪红 高成阁 +4 位作者 王宝安 翟歆明 胡晓刚 李生斌 刘清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GDNF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精神分裂症病例组及健康对照组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及血样的采集,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GDNF基因多态性。选取GDNF基因2个... 目的探讨GDNF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精神分裂症病例组及健康对照组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及血样的采集,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GDNF基因多态性。选取GDNF基因2个SNP位点:rs2973050,rs2910702。所有数据应用SSPS13.0软件包处理。结果①哈迪温伯格平衡(Hardy-Weinberg s equilibrium)结果显示,GDNF基因rs2910702在病例组中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χ2=24.983,P=0.000);②GDNF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基因型频率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GDNF各基因型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型、PANSS量表各因子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rs2973050基因型C/C、rs2910702基因型G/G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关,为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多态性 关联分析 GDNF基因 哈迪温伯格平衡 PANSS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磁共振质子波谱的成像 被引量:1
8
作者 马现仓 高成阁 +1 位作者 丁辉 鱼博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4-396,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双侧前额叶皮质的磁共振质子波谱(MRS)的特点,以便为临床诊断和病因提供依据。方法应用H1-MRS成像技术,对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和与之相匹配的20名健康志愿者的双侧前额叶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复合物(NAA)、胆...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双侧前额叶皮质的磁共振质子波谱(MRS)的特点,以便为临床诊断和病因提供依据。方法应用H1-MRS成像技术,对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和与之相匹配的20名健康志愿者的双侧前额叶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复合物(NAA)、胆碱复合物(Cho)和肌酸-磷酸肌酸复合物(Cr)含量进行检测,对NAA/Cr和Cho/Cr的比值进行计算。其中组别作为组间差异,左右侧作为组内差异。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双侧前额叶NAA/Cr的比值低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ho/Cr的比值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额叶的神经元功能可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额叶 磁共振波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NF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及认知功能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娜 高成阁 +3 位作者 陈策 马现仓 李生斌 刘清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6-759,共4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多态性(Val66Met)与抑郁症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抑郁症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进行临床资料收集与血样采集。采用PCR-RFLP方法对BDNF基因多态性(Val66Met)进行分型,数据采用SP...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多态性(Val66Met)与抑郁症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抑郁症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进行临床资料收集与血样采集。采用PCR-RFLP方法对BDNF基因多态性(Val66Met)进行分型,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国陕西省汉族抑郁症患者BDN-FVal66Met基因多态性存在3种单倍型分布,分别为Val/Val、Val/Met和Met/Met,但与抑郁症不存在关联性;BDNF基因多态性(Val66Met)与患者WCST的分类数、语言流畅性的流畅总数和重复个数有关。结论 BDNF基因多态性(Val66Met)在陕西汉族抑郁症患者中的分布无差异,但该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BDNFVal66Met 认知功能 关联分析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盐对双相障碍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强 张樟进 +7 位作者 亢万虎 谭庆荣 高成阁 王崴 张风刚 陈策 张瑞国 马现仓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5-198,206,共5页
目的研究锂盐对双相障碍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131例双相障碍患者分为非锂盐组(78例,未用过碳酸锂),锂盐组(53例,用过碳酸锂)。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变化。结果非锂盐组甲状... 目的研究锂盐对双相障碍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131例双相障碍患者分为非锂盐组(78例,未用过碳酸锂),锂盐组(53例,用过碳酸锂)。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变化。结果非锂盐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率明显低于锂盐组(躁狂:6.3%vs.28.0%,P<0.05;双相抑郁:10.8%vs.32.1%,P<0.05)。非锂盐组中躁狂患者长病程(>60个月)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有明显的相关性;躁狂患者血清TSH与病程呈正相关;双相抑郁患者T4水平降低与发作次数有关。锂盐组躁狂患者严重程度和发作次数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有明显的相关性;双相抑郁患者T3水平降低与性别有关,TSH水平升高与长病程有关。结论双相障碍患者非锂盐组及锂盐组的双相障碍患者在流行病学及甲状腺功能减退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甲状腺素 促甲状腺素 甲状腺功能减退 锂盐 躁狂症 双相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强 亢万虎 +3 位作者 王崴 陈策 马现仓 高成阁 《上海精神医学》 2005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了解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双相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的关系。方法对63例门诊及住院双相障碍患者双相躁狂34例,双相抑郁29例,治疗前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进行检测,同时以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 目的了解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双相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的关系。方法对63例门诊及住院双相障碍患者双相躁狂34例,双相抑郁29例,治疗前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进行检测,同时以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Montgomery-Asbery抑郁量表(MADRS)、Young躁狂量表(YMRS)、Bech-Rafaelsen(BRMS)躁狂量表和躁狂抑郁印象量表(CGI-BP)评定抑郁和躁狂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的T3[(2.07±0.53)和(2.14±0.78)n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58±0.27)nmol/L,P<0.01]。双相躁狂治疗前后T4[(99.33±24.45)和(86.60±20.96)nmol/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双相抑郁治疗前后T4[(101.78±28.07)和(91.96±35.46)nmol/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AMD、MADRS、YMRS和BRMS评分也随之明显下降。结论提示双相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改变与症状的消失有关,甲状腺激素异常是继发于情绪障碍,双相障碍在病因学方面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甲状腺激素 血清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甲状腺素 促甲状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抑郁症患者海马容积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小玲 孙彦 +3 位作者 张鑫 黄明刚 雷晓燕 马现仓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7-650,共4页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海马容积的特点。方法采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检测19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和19例正常对照的海马容积。结果治疗前病例组的双侧海马绝对容积(AHV)以及相对容积(AHV/ICV)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海马容积的特点。方法采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检测19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和19例正常对照的海马容积。结果治疗前病例组的双侧海马绝对容积(AHV)以及相对容积(AHV/ICV)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海马绝对容积(AHV)与病程高度相关。病例组治疗后双侧海马绝对容积(AHV)及相对容积(AHV/ICV)较治疗前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海马容积变化在疾病的发病与转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海马容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RIs抗抑郁药治疗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前后双侧额叶和海马^1H-MRS的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成阁 孙彦 +2 位作者 孙亲利 丁辉 鱼博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0-673,共4页
目的利用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探讨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脑部神经生化物质的变化。方法利用1H-MRS测量21例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双侧额叶、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复合物(Glx)、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和肌醇(mI)水平,... 目的利用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探讨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脑部神经生化物质的变化。方法利用1H-MRS测量21例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双侧额叶、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复合物(Glx)、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和肌醇(mI)水平,计算NAA/Cr、Glx/Cr、Cho/Cr、mI/Cr,并与21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进行比较。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抗抑郁治疗3个月后再次比较病例组治疗前后NAA/Cr、Glx/Cr、Cho/Cr、mI/Cr的变化。结果治疗前病例组左侧额叶NAA/Cr、右侧额叶Glx/Cr、NAA/Cr及左侧海马Glx/Cr、NAA/Cr较对照组降低;右侧额叶和海马mI/Cr较对照组升高;SSRI抗抑郁药治疗后病例组左侧额叶及海马NAA/Cr较治疗前升高,右侧额叶mI/Cr较治疗前降低。结论重性抑郁症的病理机制可能与神经功能障碍、谷氨酸系统及第二信使系统异常有关,抗抑郁剂的疗效可能与改善神经功能及调整第二信使系统功能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重性抑郁症 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 抗抑郁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抑郁症的关系 被引量:9
14
作者 伏炜 马现仓 高成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7-339,共3页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为抑郁症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且HAMD17项测评总分≥18分,年龄<35岁的门诊患者作为病例组,共73人;选取与之匹配的8...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为抑郁症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且HAMD17项测评总分≥18分,年龄<35岁的门诊患者作为病例组,共73人;选取与之匹配的8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作为测量工具进行测评。结果①男性在父亲因子FF2(惩罚、严厉)和FF5(拒绝、否认)和母亲因子MF1(情感温暖)、MF2(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存在显著性差异;②女性在父亲因子FF1(情感温暖)、因子FF2(惩罚、严厉)和因子FF5(拒绝、否认),母亲的MF1(情感温暖)因子和MF3(拒绝、否认)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抑郁症发病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父母教养方式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双侧额叶和海马的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现仓 孙彦 +3 位作者 高成阁 孙亲利 丁辉 鱼博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利用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探讨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的脑部神经生化物质的变化。方法病例组及对照组各23例。利用1H-MRS测量两组双侧额叶和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复合物(Glx)、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和肌醇(mI... 目的利用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探讨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的脑部神经生化物质的变化。方法病例组及对照组各23例。利用1H-MRS测量两组双侧额叶和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复合物(Glx)、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和肌醇(mI)水平,计算NAA/Cr、Glx/Cr、Cho/Cr、mI/Cr。结果病例组左侧额叶NAA/Cr、右侧额叶Glx/Cr、NAA/Cr及左侧海马Glx/Cr、NAA/Cr较对照组降低;右侧额叶和海马mI/Cr较对照组升高。结论重性抑郁症的病理机制可能与神经功能障碍,谷氨酸系统及第二信使系统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重性抑郁症 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 额叶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与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现仓 高成阁 +4 位作者 谭庆荣 许秀峰 储兆虎 张明廉 于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3-536,543,共5页
目的评价安非他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氟西汀平行对照、剂量固定的多中心研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总分减分值作为主要疗效指标,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生命体征和... 目的评价安非他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氟西汀平行对照、剂量固定的多中心研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总分减分值作为主要疗效指标,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生命体征和体格检查等观察药物的安全性。结果共收集意向性治疗(ITT)抑郁症患者228例,符合方案患者(PP)208例。根据PP样本,治疗6周后,安非他酮组和氟西汀组HAMD17总分减分值分别为(14.27±6.21)分及(14.86±6.09)分,与基线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安非他酮组在有效率、临床治愈率及CGI、HAMA评分上与氟西汀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ITT结果与PP相似。两组不良反应的症状和发生率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安全性以及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的疗效均与盐酸氟西汀相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 抑郁症 疗效 安全性 氟西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致尖端扭转型室速危险性的评估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小波 袁祖贻 杨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6-387,共2页
目的利用冠状动脉灌注兔左心室楔形组织块模型,对利培酮致尖端扭转型室速(Tdp)的潜在可能性进行系统评估。方法用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混合溶液,以1倍、3倍、30倍、300倍的有效治疗血药浓度灌流兔左心室肌楔型组织块模型,每浓度灌流标本... 目的利用冠状动脉灌注兔左心室楔形组织块模型,对利培酮致尖端扭转型室速(Tdp)的潜在可能性进行系统评估。方法用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混合溶液,以1倍、3倍、30倍、300倍的有效治疗血药浓度灌流兔左心室肌楔型组织块模型,每浓度灌流标本6例。采用评估TdP发生危险性的改良评分系统对每种浓度下的标本评分。结果①混合液以1倍、3倍、30倍、300倍有效治疗血药浓度灌流时评分结果分别为:0、0.45±0.25、2.33±0.55、7.17±1.15,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1倍与3倍有效治疗血药浓度灌流时,12例标本无1例早期后除极(EAD)发生;在30倍浓度时,6例标本中2例发生EAD;在300倍浓度时,6例标本全部发生EAD,但无1例最终发展为Tdp。结论利培酮具有致Tdp的危险性,但在治疗剂量下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尖端扭转室速 利培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B基因第7、第10外显子遗传标记与抑郁症的关联和连锁不平衡研究
18
作者 吴岳峰 高成阁 +2 位作者 李雅妹 李生斌 刘清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单倍型分析的角度入手分析抑郁症患者甲状腺激素β受体(THRB)基因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入组抑郁症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各50例,均为中国陕西籍汉族人。提取基因组DNA,对THRB基因第7、第10外显子测序,并对患... 目的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单倍型分析的角度入手分析抑郁症患者甲状腺激素β受体(THRB)基因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入组抑郁症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各50例,均为中国陕西籍汉族人。提取基因组DNA,对THRB基因第7、第10外显子测序,并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测序结果进行序列比对,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HEsis在线分析系统、LDA 1.0软件、Haploview 4.0软件进行单倍型和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全部样本THRB基因第7外显子上未发现SNP,抑郁症患者组第10外显子上发现G1457T和G1671A两处SNP,健康对照组第10外显子上发现G1671A一处SNP,组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THRB基因G1671A与G1457T两处SNP构成的单倍型位于存在强烈连锁不平衡关系的单倍型域内,抑郁症患者组中存在3种单倍型分布,表现为连锁不平衡关系;健康对照组中发现两种单倍型分布,不存在连锁不平衡关系。携带THRB基因G1671A杂合子的抑郁症患者HAMD量表总分高于野生型纯合子个体;携带THRB基因G1457T杂合子的抑郁症患者HAMD量表抑郁情绪、HAMA量表抑郁心境得分高于野生型纯合子个体,HAMD迟缓因子得分低于野生型纯合子个体。结论中国陕西省汉族抑郁症患者THRB基因第7、第10外显子上存在不同于现有报道的SNP分布,G1671A与G1457T两处SNP位点及其构成的单倍型与抑郁症不存在关联和连锁不平衡,携带THRB基因G1671A杂合子和/或携带THRB基因G1457T杂合子的抑郁症患者有不同于携带上述两位点野生型纯合子个体的临床表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甲状腺激素β受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单倍型 连锁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