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胶原血管病 被引量:1
1
作者 葛睿 陈凤鸣 +3 位作者 刘宇 刘芳 成文静 王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7-229,共3页
报告1例双下肢皮肤胶原血管病。患儿女,13岁。双下肢淡红色斑片4年。皮肤科检查:双下肢多发、对称性淡红色斑片,边界欠清,部分皮损相互融合,按压皮损部分褪色。皮肤镜检查:可见多发扩张毛细血管。皮损组织病理: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层血... 报告1例双下肢皮肤胶原血管病。患儿女,13岁。双下肢淡红色斑片4年。皮肤科检查:双下肢多发、对称性淡红色斑片,边界欠清,部分皮损相互融合,按压皮损部分褪色。皮肤镜检查:可见多发扩张毛细血管。皮损组织病理: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层血管数量增多,管壁增厚,可见PAS染色阳性的透明样物质沉积。免疫组化:增厚的血管壁上Ⅳ型胶原呈层状同心圆排列。诊断:皮肤胶原血管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胶原血管病 毛细血管扩张 Ⅳ型胶原 PAS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可抑制Th17所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IL-17RA、IL-21R及IL-22R1的表达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艳 牟宽厚 +4 位作者 韩丹 李玥 侯卫坤 马亚梅 吕社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5-699,共5页
目的考察苦参碱(matrine,Mat)对Th17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KC)系HaCaT细胞白细胞介素-17受体A(IL-17RA)、白细胞介素-21受体(IL-21R)及白细胞介素-22受体1(IL-22R1)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HaCaT细胞,用Th17分泌的主要效应因子... 目的考察苦参碱(matrine,Mat)对Th17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KC)系HaCaT细胞白细胞介素-17受体A(IL-17RA)、白细胞介素-21受体(IL-21R)及白细胞介素-22受体1(IL-22R1)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HaCaT细胞,用Th17分泌的主要效应因子IL-17A(10ng/mL)、IL-21(10ng/mL)及IL-22(10ng/mL)联合刺激HaCaT细胞模拟类银屑病样细胞模型,再用10μg/mL及100μg/mL的Mat干预此细胞模型,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L-17RA、IL-21R及IL-22R1的表达变化。结果 IL-17RA、IL-21R及IL-22R1的mRNA及蛋白在HaCaT细胞上有表达。IL-17A、IL-21及IL-22联合刺激可以显著促进HaCaT细胞IL-17RA、IL-21RmRNA及蛋白表达,IL-22R1蛋白的表达量升高(P<0.05)。Mat单独干预或与上述细胞因子联合干预组与未处理的HaCaT细胞组相比,IL-17RA、IL-21R及IL-22R1表达无显著下降(P>0.05),但可以显著降低IL-17A、IL-21及IL-22联合刺激后所升高的受体蛋白表达(P<0.05)。结论 IL-17A、IL-21及IL-22联合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可以增强IL-17RA、IL-21R及IL-22R1的表达,Mat可抑制这种增强作用,可能在多种Th17介导的免疫性皮肤病中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Th17细胞因子 白介素-17受体A 白介素-21受体 白介素-22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其信号转导阻滞对系统性硬化症皮损中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彤 胡晓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40-1845,共6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FB)向肌成纤维细胞(MFB)转分化在系统性硬化症(SS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施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信号转导阻滞对FB转分化为MFB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并鉴定SSc患者皮损和正常皮肤组织中FB;经免疫细胞化学...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FB)向肌成纤维细胞(MFB)转分化在系统性硬化症(SS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施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信号转导阻滞对FB转分化为MFB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并鉴定SSc患者皮损和正常皮肤组织中FB;经免疫细胞化学法定性、ELISA法定量检测培养FB中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而了解MFB密度;观察施加TGF-β1及其信号转导阻滞对FB转分化为MFB的影响。结果两组FB的细胞形态类似,SSc组α-SMA阳性率均值高于对照组(P<0.01),随培养时间的延长,两组α-SMA量均逐渐增多(P均<0.01),但在培养的24、48、72 h,SSc组α-SMA量分别高于对照组(P均<0.05)。随培养时间的延长,两组TGF-β1施加前、后α-SMA量均逐渐增多(P均<0.01),但在培养的三个时间点,TGF-β1施加后α-SMA量分别高于施加前(P均<0.05),且TGF-β1施加后SSc组α-SMA量分别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FB在TGF-β1参与下,除JNK/MAPK通路外,Smads、ERK/MAPK及p38MAPK通路阻滞可显著降低α-SMA量(P均<0.05)。结论 SSc患者皮损来源的FB存在强烈地向MFB转分化的特性,TGF-β1可促进FB转分化,Smads、ERK/MAPK及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介导了TGF-β1诱导的该转分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肌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A/PDGFR-α对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皮损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转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彤 张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6-501,共6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PDGF-AA)/PDGF受体α(PDGFR-α)信号通路对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皮损成纤维细胞(FB)增殖和转分化为MFB的作用。方法 SSc患者皮损和正常皮肤原代FB体外培养、鉴定,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其中的α-SMA;分别...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PDGF-AA)/PDGF受体α(PDGFR-α)信号通路对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皮损成纤维细胞(FB)增殖和转分化为MFB的作用。方法 SSc患者皮损和正常皮肤原代FB体外培养、鉴定,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其中的α-SMA;分别予两组FB不同浓度的PDGF-AA刺激,用MTT法检测其对FB增殖的作用;对两组FB分别予TGF-β1、PDGF-AA及两者联合刺激,用RT-PCR法检测其PDGFR-αmRNA、α-SMA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FB形态虽相似,但SSc FB中α-SMA呈阳性,正常皮肤则为阴性;SSc FB增殖的饱和浓度高于对照组,在一定浓度与饱和浓度间两组FB都呈剂量依赖方式增殖(P<0.05);不论有无PDGF-AA刺激及刺激浓度大小,SSc FB增殖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除单用TGF-β1对正常皮肤FB表达PDGFR-αmRNA无影响外,TGF-β1、PDGF-AA或两者联合刺激均可上调两组FB中PDGFR-αmRNA、α-SMA mRNA的表达水平,以两者联合刺激作用最强;不论有无刺激或何种刺激,SSc FB中PDGFR-αmRNA、α-SMA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皮肤FB(P<0.05);PDGFR-αmRNA和α-SMA mRNA的表达水平依照未处理、PDGF-AA、TGF-β1及TGF-β1+PDGF-AA的顺序渐次增加,两者呈高度正相关(r=0.925,P<0.05)。结论 SSc患者皮损来源的FB存在着向MFB转分化的显著特性,SSc FB胞膜表面过表达的PDGFR-α可结合较多的PDGF-AA配体,从而介导更强的促进FB增殖和转分化为MFB作用,TGF-β1则可增强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症 系统性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RLX抑制SSc皮损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彤 胡晓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12-1314,1318,共4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FB)向肌成纤维细胞(MFB)转分化在系统性硬化症(SS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H2松弛素(H2-RLX)在SSc中的抗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Sc患者皮损和正常皮肤FB及鉴定;免疫细胞化学法定性、ELISA法定量检测FB中α-平...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FB)向肌成纤维细胞(MFB)转分化在系统性硬化症(SS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H2松弛素(H2-RLX)在SSc中的抗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Sc患者皮损和正常皮肤FB及鉴定;免疫细胞化学法定性、ELISA法定量检测FB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而了解MFB比重;施加并观察H2-RLX对SSc FB增殖和转分化为MFB的影响。结果:两组FB的细胞形态无明显不同;SSc组α-SMA阳性率均值高于对照组(P<0.01);随培养时间的延长,两组α-SMA量均渐增多(P均<0.01),但在培养的24、48、72 h,SSc组α-SMA量分别高于对照组(P均<0.05);H2-RLX 1μg/L对FB增殖和α-SMA量无明显影响,而10μg/L和100μg/L则完全地抑制FB增殖和α-SMA量(P均<0.05),以100μg/L时抑制作用最强。结论:SSc患者皮损来源的FB存在强烈地向MFB转分化的特性,H2-RLX则可通过抑制FB增殖及转分化为MFB而在SSc中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 硬化症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肌成纤维细胞 H2松弛素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与成人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的比较分析
6
作者 刘彤 许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皮肌炎/多发性肌炎(JDM/PM)的临床表现和预后特点。方法:比较分析25例JDM/PM与143例成人皮肌炎/多发性肌炎(DM/PM)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与成人DM/PM相比,JDM/PM男多于女;初发症状中肌痛和体重下降... 目的:探讨青少年皮肌炎/多发性肌炎(JDM/PM)的临床表现和预后特点。方法:比较分析25例JDM/PM与143例成人皮肌炎/多发性肌炎(DM/PM)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与成人DM/PM相比,JDM/PM男多于女;初发症状中肌痛和体重下降较少见,临床表现中光敏较多见,较少出现肌痛、咽喉部肌群受累、消瘦和肺、胸膜受累;未见并发恶性肿瘤和死亡;血、尿常规,免疫学,血清酶,肌电图及肌活检结果等则与成人无统计学差异。结论:JDM/PM具有一定的临床表现特征,肺、胸膜较少累及,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 青少年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2、Wnt3a和β-catenin在硬皮病患者皮损中的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刘金娟 刘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81-1786,共6页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异常活化在硬皮病(S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SD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SD患者[系统性硬化症(SSc)25例,局限性硬皮病(LSc)20例]皮损中Wnt2、Wnt3a及β-catenin的量与分布,以2...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异常活化在硬皮病(S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SD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SD患者[系统性硬化症(SSc)25例,局限性硬皮病(LSc)20例]皮损中Wnt2、Wnt3a及β-catenin的量与分布,以20例健康成人皮肤作为正常对照(NC)。结果 Wnt2、Wnt3a分别定位于SD患者皮损真、表皮胞浆和胞核,β-catenin定位于真皮类成纤维细胞、外分泌腺上皮细胞及浸润淋巴细胞的胞核及NC、部分SD表皮细胞的胞膜;SD皮损中Wnt2胞浆着色、Wnt3a及β-catenin核着色均显著高于NC(P<0.01),而β-catenin膜着色则明显低于NC(P<0.01);Wnt2、Wnt3a分别与β-catenin核着色呈正相关(r=0.663,0.654,P<0.01),而与β-catenin膜着色呈负相关(r=-0.532,-0.529,P<0.01);SSc上述3种蛋白的着色与LSc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皮损中存在的异常活化的Wnt/β-catenin信号在其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LSc和SSc分居于SD病谱的两端而非两种独立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WNT Β-CATENIN 发病机制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