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干扰素-γ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瑞琳 蔺淑梅 +3 位作者 张树林 叶峰 张曦 赵英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和ELISA法分别检测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FN-γmRNA的表达和血清IFN-γ的分泌水平;巢式PCR技术检测PBMCs中HBV...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和ELISA法分别检测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FN-γmRNA的表达和血清IFN-γ的分泌水平;巢式PCR技术检测PBMCs中HBV DNA。结果慢性HBV感染者IFN-γ的表达和分泌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慢性HBV携带者IFN-γ的表达和分泌水平均显著低于HBeAg阳性组(P均<0.05)和HBeAg阴性组(P均<0.01);HBeAg阳性组IFN-γ的表达和分泌水平均明显低于HBeAg阴性组(P均<0.01);PBMCs中HBV DNA阳性组IFN-γ的表达和分泌水平均明显低于HBV DNA阴性组(P均<0.01);IFN-γ表达和分泌水平与血清HBV DNA水平均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慢性HBV感染者IFN-γ低表达;高病毒载量可抑制IFN-γ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干扰素-γ(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8例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郑书琴 蔺淑梅 +1 位作者 叶峰 张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90-791,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型乙型肝炎患者138例,收集病历资料,统计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在138例重型乙肝患者中,男性111例,占80.43%;26~45岁71例,占51.45%;慢性重型者... 目的探讨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型乙型肝炎患者138例,收集病历资料,统计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在138例重型乙肝患者中,男性111例,占80.43%;26~45岁71例,占51.45%;慢性重型者132例,占95.65%,有肝硬化者97例,占70.29%;未曾进行过抗病毒治疗者103例,占74.64%,仅16例曾进行过规律的抗病毒治疗,占11.59%;HBV-DNA阳性(大于1×103 IU/mL)患者115例,占83.33%。结论积极规律的抗病毒治疗,有效地控制病毒,减少和避免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及肝硬化的发生是减少重型乙肝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 乙肝病毒定量 并发症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路德艳 杨慧玲 杜鹃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9期30-32,共3页
目的探索影响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预后的因素,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2例慢性重型乙肝患者的电子病历,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从年龄、性别、职业、乙肝家族史、既往饮酒史、抗... 目的探索影响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预后的因素,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2例慢性重型乙肝患者的电子病历,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从年龄、性别、职业、乙肝家族史、既往饮酒史、抗病毒治疗、发病诱因、基础疾病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索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202例慢性重型乙肝治疗有效130例,治疗无效72例,并发肝性脑病(OR=11.936)、抗病毒治疗(OR=4.257)、乙肝家族史(OR=3.678)及并发肝肾综合征(OR=4.707)是治疗无效的强预测因子(均P<0.01)。结论慢性重型乙肝合并肝性脑病或肝肾综合征者,以及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无乙肝家族史者预后较差。医护人员应早期发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加强此类患者的抗病毒药物相关知识教育,强调抗病毒药物的远期效果,建立长期随访机制,提供院外护理指导,保证抗病毒药物的正规应用,督促患者定期复查,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性脑病 抗病毒治疗 肝肾综合征 预后 影响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HBV PreS1相互作用蛋白 被引量:2
4
作者 叶峰 张曦 +6 位作者 邸莹 王小清 刘小静 孔颖 赵英仁 陈天艳 刘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7-412,共6页
目的利用Sos招募系统(SRS),构建含HBV PreS1基因的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筛选人肝细胞与HBV PreS1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进一步探讨HBV侵入肝细胞的机制。方法以HBV ayw亚型全长质粒PCP10为模板,PCR扩增HBV PreS1基因,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So... 目的利用Sos招募系统(SRS),构建含HBV PreS1基因的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筛选人肝细胞与HBV PreS1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进一步探讨HBV侵入肝细胞的机制。方法以HBV ayw亚型全长质粒PCP10为模板,PCR扩增HBV PreS1基因,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Sos中,构建诱饵质粒pSos-PreS1,将其转化cdc25酵母感受态细胞,提取酵母蛋白质进行Western blot分析,证实其在酵母细胞中的表达;将pSos-PreS1分别与pMyr Lamin C、pMyr SB共转化酵母,证实诱饵蛋白无自激活作用。将pSos-PreS1与人肝cDNA文库共转化cdc25酵母感受态细胞,通过营养及温度选择性培养筛选阳性菌落,扩增阳性菌落目的基因并测序。结果成功构建了HBV PreS1基因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Sos-PreS1,筛选得到5个准阳性克隆,序列分析表明其分别与人类钾通道调制因子1(KCMF1)、细胞色素C、VitD结合蛋白、人源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和人白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利用SRS筛选出5个可能与HBV PreS1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为进一步了解HBV侵入肝细胞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双杂交系统 PRES1蛋白 Sos招募系统 诱饵载体 蛋白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HBxAg蛋白结合蛋白XBP1的上调基因 被引量:1
5
作者 樊万虎 成军 +2 位作者 刘小静 张树林 王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1-675,共5页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及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技术获得HBxAg蛋白结合蛋白XBP1,为了解该基因的反式调节机制,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并克隆XBP1蛋白反式激活的靶基因。方法以XBP1表达质粒pcD-NA3.1(-)-myc-his(A)-XBP1转染HepG2...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及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技术获得HBxAg蛋白结合蛋白XBP1,为了解该基因的反式调节机制,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并克隆XBP1蛋白反式激活的靶基因。方法以XBP1表达质粒pcD-NA3.1(-)-myc-his(A)-XBP1转染HepG2细胞,以空载体pcDNA3.1(-)-myc-his(A)为对照;制备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提取mRNA并合成cDNA,经RsaⅠ酶切后将实验组cDNA分成两组,分别衔接两种不同接头,再与对照组cDNA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及两次PCR反应,产物与T/A克隆载体连接,构建cDNA消减文库,并转染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随机挑选克隆经PCR鉴定后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人XBP1蛋白反式激活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扩增后得到80个200~1 000bp插入片段的克隆,随机挑选其中30个插入片段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其全长基因序列,结果共获得28个已知编码序列基因和2个未知的新基因。结论 XBP1在肝细胞内表达后能够上调HepG2细胞中许多不同基因表达的变化,这些基因与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增殖与分化、免疫应答、能量代谢、细胞凋亡、肿瘤发生等生物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BP1基因 HEPG2细胞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反式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传染病学见习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敏 岳金声 +2 位作者 朱凤群 蔺淑梅 赵英仁 《西北医学教育》 2010年第6期1221-1224,共4页
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指导见习医学生将书本知识融会贯通于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从医学生到临床医师过渡与转变的关键环节。传染病学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在临床见习中具有独特的学科特点。结合传染病学的特点,作者从提高... 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指导见习医学生将书本知识融会贯通于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从医学生到临床医师过渡与转变的关键环节。传染病学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在临床见习中具有独特的学科特点。结合传染病学的特点,作者从提高见习学生兴趣、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为出发点,探讨多种临床思维模式的培养,以帮助见习学生顺利过渡、转变为临床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学 见习教学 临床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_4-Ant-Shepherdin[79-87]融合基因重组载体的构建
7
作者 汤小江 平宝华 +2 位作者 潘承恩 杨广笑 王全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1-403,432,共4页
目的设计构建携带NT4-Ant-Shepherdin[79-87]的cDNA融合基因的重组载体,为针对Survivin的靶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应用非对称引物/模板法、PCR技术制备NT4-Ant-Shepherdin[79-87]cDNA片断,连接于pGEM-T-Easy载体,经克隆测序、酶切后与PBV... 目的设计构建携带NT4-Ant-Shepherdin[79-87]的cDNA融合基因的重组载体,为针对Survivin的靶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应用非对称引物/模板法、PCR技术制备NT4-Ant-Shepherdin[79-87]cDNA片断,连接于pGEM-T-Easy载体,经克隆测序、酶切后与PBV220/NT4质粒连接;转化感受态细胞E.coliDH5α,亚克隆获得NT4-Ant-Shepherdin[79-87]融合基因。结果克隆出Ant-Shepherdin[79-87]基因,经酶切及测序证实结果正确;连接PBV220/NT4,经克隆、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获得321bp的NT4-Ant-Shepherdin[79-87]目的基因片断。结论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成功构建了携带NT4-Ant-Shepherdin[79-87]融合基因的重组载体,为进一步研究针对Survivin的靶向抗肿瘤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ANT 神经营养因子4(NT4) 融合基因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1例住院的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探究
8
作者 张娅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5期72-72,共1页
目的:探讨对住院治疗的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例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例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我院对其进行了综合性... 目的:探讨对住院治疗的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例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例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我院对其进行了综合性护理。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该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对住院治疗的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促进其病情的康复。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 住院治疗 综合性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