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重视心血管病药物临床应用中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
1
作者 吕卓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1-363,共3页
关键词 心血管药物 性别因素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抑制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脂质氧化效应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1
2
作者 鲁敏 卢群 +1 位作者 任燕 田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脂质氧化效应及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影响。方法取生长良好的HUVEC进行实验。将细胞分为4组:正常浓度葡萄糖对照组(葡萄糖终浓度为5.5mmol/L)、高糖组(葡萄糖终浓度为33.3mmol/L)、...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脂质氧化效应及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影响。方法取生长良好的HUVEC进行实验。将细胞分为4组:正常浓度葡萄糖对照组(葡萄糖终浓度为5.5mmol/L)、高糖组(葡萄糖终浓度为33.3mmol/L)、厄贝沙坦干预组和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干预组。干预组首先用厄贝沙坦(10-5mol/L)和NAC(10mmol/L)分别预作用1h,而后加入33.3mmol/L葡萄糖共同孵育24、48、72h。分别采用TBARS法和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正常浓度葡萄糖组比较,高糖组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高糖作用24h时MDA含量已达到较高水平(P<0.01),且随葡萄糖作用时间的延长(48、72h)MDA含量呈上升趋势,但与高糖作用24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组比较,厄贝沙坦组和NAC组MDA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SOD活性则均明显升高(P<0.05)。与高糖组比较,厄贝沙坦组和NAC组各时点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0.05),高糖对HUVEC细胞形态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厄贝沙坦部分通过抑制氧化应激作用降低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脂质氧化效应,保护HUV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葡萄糖 低密度脂蛋白 氧化应激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回归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梁琦 雷新军 +5 位作者 李红兵 殷艳蓉 任洁 范力宏 黄欣 袁祖贻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22-1027,共6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以及同期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共纳入127人,男性90人,女性37人。AMI组66例,UA组患者61人。比较两组临床基线资...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以及同期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共纳入127人,男性90人,女性37人。AMI组66例,UA组患者61人。比较两组临床基线资料,血生化检测指标,心功能,血小板和红细胞指标的差异。以红细胞分布宽度(RDW)50%累积频率二次分组,比较上述血生化和血细胞检测有意义指标的差异。分析AMI组和UA组中血小板与红细胞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建立AMI组中RDW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结果在AMI和UA组中,大血小板比率,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RDW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RDW与平均血小板体积相关分析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r=0.34,P<0.01)。RDW 50%累积频率分组中,MPV、大血小板比率、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氨基末端脑钠肽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在AMI组中,以RDW为因变量,MPV、大血小板比率、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氨基末端脑钠肽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回归方程RDW=0.19MPV+10.83。结论 AMI组RDW与MPV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多元回归分析中,AMI组MPV可解释RDW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平均血小板体积 红细胞分布宽度 超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谭新睿 金鑫 +3 位作者 姜红 王亚萍 卢群 田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149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5例(病例组),无脑卒中患者84例(对照组),在入院第2天采空腹静脉血检测Hcy、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血脂等指标...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149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5例(病例组),无脑卒中患者84例(对照组),在入院第2天采空腹静脉血检测Hcy、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血脂等指标。对比两组临床资料,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判断Hcy与缺血性脑卒中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相比,Hcy显著升高[(24.4±10.1)μmol/Lvs.(16.3±7.5)μmol/L,P<0.05];高Hcy血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暴露率差异显著(χ2=18.73,P<0.05),调整年龄的影响后OR=4.82,95%CI:2.21~11.45;采用四分位法对Hcy水平进行分级,OR值逐级递增:5.62、12.96、14.73,线性回归分量(χ2=24.44,P<0.01),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概率随Hcy水平的增高而增加。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是2型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随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增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脑卒中 同型半胱氨酸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中对氧磷酶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苏显明 智晓文 +3 位作者 刘景委 何亚军 马奕 王永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3804-3806,共3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用于治疗老年冠心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老年冠心病(CHD)患者9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8例和丹红治疗组50例,采用乙酸苯酯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对氧磷酶1(PON1)、超氧化物歧化酶...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用于治疗老年冠心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老年冠心病(CHD)患者9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8例和丹红治疗组50例,采用乙酸苯酯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对氧磷酶1(PON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PON1、SOD活性低于老年非冠心病组,MDA水平高于老年非冠心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红注射液治疗4周后,血中PON1、SOD水平升高及MDA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4周后,PON1、SOD和MDA水平亦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丹红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ON1、SOD活性和MDA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脂质过氧化现象,丹红注射液可以通过提高血清PON1、SOD活性及降低MDA水平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老年人 对氧磷酶1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N-乙酰半胱氨酸干预对COPD大鼠气道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卫小红 王军辉 +2 位作者 Asmitanand Thakur 马爱群 张增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6-199,217,共5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将40只6~8周鼠龄按雌雄各半的SD大鼠分为5组,即健康对照组(C组),熏香烟及脂多糖(LPS)方法制备...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将40只6~8周鼠龄按雌雄各半的SD大鼠分为5组,即健康对照组(C组),熏香烟及脂多糖(LPS)方法制备的COPD模型组(M组),以及低分子肝素(LMWH)注射组(L组)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灌胃组(N组)及前二者同时干预组(LN组);光镜下观察大鼠病理学改变;以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其支气管壁厚度;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支气管黏膜下胶原天狼猩红染色的气道胶原沉积。结果①模型制备:本研究制备的COPD模型大鼠支气管、肺病理改变与人类COPD变化基本一致。②支气管壁厚度:与对照组比较,M组、L组、N组和LN组管壁厚度明显增加(P<0.01);而与M组比较,L组、LN组管壁厚度均减少,且以LN组减少最为明显(P<0.01),N组亦有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胶原沉积:与对照组比较,各组主要呈现Ⅰ型胶原沉积,L组和N组胶原减少,LN组胶原减少更趋明显。结论①较短时间的熏香烟+灌注LPS是建立COPD大鼠模型的简单易行的方法;②LMWH、NAC干预尤其是联合应用可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减轻COPD发病过程中气道壁厚度及气道胶原沉积,进而减轻COPD气道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低分子肝素 N-乙酰半胱氨酸 支气管壁厚度 胶原沉积 气道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肥胖及非肥胖患者血清LDL-C/HDL-C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8
7
作者 宋艳 王亚萍 +2 位作者 索萌 卢群 田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7,72,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肥胖及非肥胖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ACS患者394例,以BMI≥28.0kg/m2,或WHR男性>0.9,女性>0.85为肥胖标准,分为...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肥胖及非肥胖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ACS患者394例,以BMI≥28.0kg/m2,或WHR男性>0.9,女性>0.85为肥胖标准,分为ACS肥胖组(n=78)和ACS非肥胖组(n=316),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n=101)。根据1984年美国心脏病协会规定的冠脉血管图像分段评价标准和Gensini积分系统对每支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比较ACS肥胖组和非肥胖组肥胖指标、血脂指标及Gensini积分水平变化,相关性分析肥胖组Gensini积分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CS肥胖患者LDL-C/HDL-C比值与Gensini积分正相关,ACS肥胖患者Gensini积分、TC、ApoB浓度在LDL-C/HDL-C高值亚组显著高于低值亚组(P<0.01),ApoA1在LDL-C/HDL-C高值亚组显著低于低值亚组(P<0.05)。Gensini积分在LDL-C/HDL-C低值亚组与高值亚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511,P<0.05),而Gensini积分水平与LDL-C水平无明显相关性(t=-0.706,P>0.05)。结论 ACS肥胖患者血清LDL-C/HDL-C比值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LDL-C/HDL-C比值较单纯LDL-C浓度能更好地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肥胖 GENSINI积分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脉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BK_(Ca)通道的活性及表达改变 被引量:9
8
作者 胡志 马爱群 +3 位作者 田红燕 席雨涛 范力宏 王亭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4-428,共5页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SHR)与Wistar-Kyoto(WKY)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large 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channel,BK...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SHR)与Wistar-Kyoto(WKY)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large 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channel,BKCa)电流及通道α亚单位表达的差异。方法实验采用16~18周龄SHR(N=20)及WKY(N=20)大鼠,尾套法测量大鼠尾动脉血压;胶原酶分离VSMCs,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全细胞总钾电流密度及BKCa电流;激光共聚焦观察BKCaα亚单位在VSMCs胞膜及胞质内的分布。结果 SHR较WKY大鼠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显著升高(P<0.05);全细胞外向钾电流密度及BKCa电流密度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SHR的BKCaα亚单位在胞膜及胞质内均有广泛分布,SHR大鼠VSMCs胞质与胞膜的荧光强度较WKY大鼠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 BKCa电流密度增加可能与BKCa通道α亚单位的表达增多有关,SHR大鼠VSMCs的BKCa电流密度增加引起血管的舒张,不能抵消平滑肌细胞的肌源性收缩可能是导致高血压的发生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膜片钳 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对女性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汶麦霞 田华 +3 位作者 张倩蓉 郑小璞 饶坤睿 袁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1-323,343,共4页
目的探讨绝经对女性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经冠脉造影确诊的未绝经冠心病患者(29例);年龄相匹配的男性患者(31例);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67例),其中绝经时间≤5年者30例,绝经时间>... 目的探讨绝经对女性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经冠脉造影确诊的未绝经冠心病患者(29例);年龄相匹配的男性患者(31例);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67例),其中绝经时间≤5年者30例,绝经时间>5年者37例;健康绝经者(60例),其中绝经时间≤5年者30例,绝经时间>5年者3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男性比较,未绝经组糖代谢异常及有冠心病家族史明显高于男性组(P<0.05),且多数具有典型的心绞痛。绝经各组与未绝经组比较随着绝经时间的延长合并高血压者显著升高(P<0.01)。而合并糖代谢异常及有冠心病家族史者下降,同时表现为典型心绞痛者也明显下降(P<0.05)。冠状动脉病变女性以单支病变为主(P<0.05)。绝经后冠心病者较绝经≤5年健康组,雌二醇及孕酮水平均下降明显(P<0.05),随着绝经时间的延长雌二醇下降尤为明显,而绝经后的冠心病组间无差异。结论心血管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两性存在差异,绝经对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有影响,雌孕激素水平下降可能是其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临床特征 绝经女性 雌激素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延误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7
10
作者 张勇 王燕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3-415,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ST段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延误时间的原因,为缩短治疗时间、挽救患者生命提供可行的方法。方法收集111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患者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延误因素。结果院前治疗... 目的观察急性ST段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延误时间的原因,为缩短治疗时间、挽救患者生命提供可行的方法。方法收集111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患者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延误因素。结果院前治疗延误时间以6h为界点,院内治疗延误时间以90min为界点。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胸痛症状间断、患者的文化水平及夜间发病与院前时间延误相关(P<0.05),而术前谈话时间、术前手术费用准备时间及等待手术台时间与院内时间延误相关(P<0.05)。结论人群文化程度偏低、胸痛症状间断及夜间发病可能是制约患者及时就诊的原因,患者家属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程度、经济状况及导管室对手术的安排准备可能是使门球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治疗延迟 院内治疗延迟 影响因素 ST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静脉血栓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再伟 田红燕 +5 位作者 赵亚玲 马爱群 卢群 韩俊丽 刘亚 田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8-821,825,共5页
目的评价中国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677TT纯合子基因型与静脉血栓症(VT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联机检索Pubmed英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等,同时应用Google学... 目的评价中国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677TT纯合子基因型与静脉血栓症(VT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联机检索Pubmed英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等,同时应用Google学术搜索引擎协助搜索获得相关文献,通过meta分析系统地评价相关文献。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分析的研究12项,共包括病例943人,对照2506人。由于各研究者资料间无异质性(X2=11.12,P=0.4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各研究数据。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TT基因型与CT/CC基因型相比,合并的OR为1.75(95%的可信区间为1.41~2.17)。结论MTHFRTT基因型可以增加中国人群静脉血栓症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静脉血栓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体内心肌缺血微环境中的分化及存活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静 魏峰 +3 位作者 吴忠东 王亭忠 倪雅娟 马爱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体内心肌缺血微环境中,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主要心肌特异性标志物的分化表达及存活。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结扎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MI)模型(n=62),将绿色荧光蛋白(GFP)转染... 目的观察大鼠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体内心肌缺血微环境中,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主要心肌特异性标志物的分化表达及存活。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结扎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MI)模型(n=62),将绿色荧光蛋白(GFP)转染标记的MSCs,于心外膜下注射到心肌梗死周边区;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后3、5、7、9d移植的MSCs的存活情况及其主要特异性标志物(MYH、Cx43、cTnI、α-actin)蛋白的表达;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分离心肌组织中GFP标记的MSCs群,应用Real-time PCR法测定其MYH、Cx43、cTnI、α-actin相对于未移植的MSCs的mRNA表达,对移植后9 d的移植区域行TUNEL凋亡染色。结果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到移植的MSCs于移植后3 d开始持续表达MYH、Cx43,于移植后5 d开始持续表达cTnI,未观察到α-actin的表达;Real-time PCR法结果显示,移植的MSCs上MYH于移植后5、7 d的表达量较3 d的明显增多(P<0.05),Cx43、cTnI于移植后7 d的表达量较5 d的均增加(P<0.05),于移植后9 d MSCs几乎观察不到,TUNEL凋亡染色示移植的MSCs发生了凋亡。结论移植的MSCs在大鼠体内心肌缺血微环境下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过程中能够表达部分主要心肌特异性标志物,但其不能长时间、有效的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心肌特异性标志物 MYH CX43 CTNI Α-AC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预处理对体外氧化应激诱导内皮祖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龚志刚 张再伟 +1 位作者 姜其钧 丁世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9-604,共6页
目的探讨虾青素对体外氧化应激诱导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的内皮祖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叔丁基过氧化氢100μmol/L)、虾青素+叔丁基过氧化氢(虾青素0.1、1、10nmol/L预处理24h... 目的探讨虾青素对体外氧化应激诱导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的内皮祖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叔丁基过氧化氢100μmol/L)、虾青素+叔丁基过氧化氢(虾青素0.1、1、10nmol/L预处理24h后,再加终浓度为100μmol/L的叔丁基过氧化氢溶液继续培养6h)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DAPI染细胞检测细胞凋亡率;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比色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性;JC-1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叔丁基过氧化氢(100μmol/L)能明显造成内皮祖细胞凋亡(P<0.05)。虾青素可降低叔丁基过氧化氢引起的内皮祖细胞凋亡,表现为细胞凋亡率减少(P<0.05),线粒体膜电位增加,Caspase3表达减弱。结论虾青素对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的内皮祖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线粒体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内皮祖细胞 虾青素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大、中动脉壁AT1和AT2受体表达的增龄性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颖 孙超峰 +3 位作者 张军波 殷艳蓉 郝丽娜 高海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8-601,共4页
目的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为研究对象,探讨动脉血管壁胶原成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R)AT1和AT2亚型蛋白表达的增龄性改变。方法幼年组(7周)、成年组(26周)、老年组(51周)雄性SHR各20只,正常饮食饲养1周后,测定鼠尾动脉收缩压;胸主... 目的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为研究对象,探讨动脉血管壁胶原成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R)AT1和AT2亚型蛋白表达的增龄性改变。方法幼年组(7周)、成年组(26周)、老年组(51周)雄性SHR各20只,正常饮食饲养1周后,测定鼠尾动脉收缩压;胸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SMA)取材后,石蜡切片,Mallory染色观察壁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ATR蛋白表达。结果 3个年龄组SHR大鼠的血压随增龄呈现明显升高[(151±26)mmHg vs.(166±9.0)mmHg vs.(180±13)mmHg,P<0.05];胸主动脉和SMA壁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沉积亦随增龄增多(IA值:主动脉416±43 vs.483±74 vs.553±83,SMA 387±46 vs.425±67 vs.468±81,P均<0.05);胸主动脉和SMA壁AT1和AT2表达均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灰度值:胸主动脉AT1 159±7.0 vs.150±8.7 vs.139±8.9,AT2 187±6.9 vs.181±9.5 vs.169±10;SMA AT1 163±11 vs.112±11 vs.128±18,AT2 188±11 vs.171±15 vs.171±13;P均<0.05),AT1/AT2比值仅在老龄组增高(幼龄及老龄组胸主动脉0.86±0.01 vs.0.78±0.08;SMA 0.85±0.07 vs.0.71±0.08,P均<0.05)。结论增龄可导致SHR成纤维细胞生长、胶原纤维沉积,血管壁局部AT1、AT2表达及二者比例改变,同时AT1由单纯的介导血管收缩作用转变为介导血管壁重塑,可能是SHR大鼠血压增龄性改变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AT1型受体 AT2型受体 高血压 血管重塑 增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otho蛋白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何亚军 苏显明 王新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4-436,共3页
目的探讨klotho蛋白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3月~2009年6月间住院的104例高血压和61例非高血压者血样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klotho蛋白、硝基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结果高血压组klotho蛋白吸光度和NO水平低于非... 目的探讨klotho蛋白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3月~2009年6月间住院的104例高血压和61例非高血压者血样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klotho蛋白、硝基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结果高血压组klotho蛋白吸光度和NO水平低于非高血压组(P<0.01);klotho蛋白吸光度与NO、年龄存在相关性。结论 Klotho蛋白是一个与衰老相关的蛋白,可能通过一氧化氮机制参与高血压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OTHO蛋白 一氧化氮 老年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廉秋芳 牟建军 +2 位作者 朱继金 王显利 高卫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6-449,497,共5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选取MS患者60例,随机分为MS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d,...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选取MS患者60例,随机分为MS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d,共4周。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血清hsCRP和TNF-α分别用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果①MS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TNF-α、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MS治疗组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清hsCRP、TNF-α水平、血TC、TG、LDL-C及HOMA-IR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HDL-C、BMI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MS治疗组4周后血清hsCRP、TNF-α水平的下降幅度与血TC、LDL-C的下降幅度无相关性。结论短期应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即可降低MS患者血脂、HOMA-IR和血清hsCRP、TNF-α水平,有改善IR、抗炎作用,且独立于调脂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阿托伐他汀 超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氧磷-酶1192位Gln-Arg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苏显明 崔长琮 +1 位作者 崔翰斌 王新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确定对氧磷酶1(PON1)基因192位Gln-Arg多态性与陕西地区汉族冠心病(CHD)患者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动脉造影确诊的222例冠心病患者和164例非冠心病患者,采用PCR-酶切法检测PON1基因192位Gln-Arg多态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陕西地... 目的确定对氧磷酶1(PON1)基因192位Gln-Arg多态性与陕西地区汉族冠心病(CHD)患者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动脉造影确诊的222例冠心病患者和164例非冠心病患者,采用PCR-酶切法检测PON1基因192位Gln-Arg多态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陕西地区汉族人群等位基因R和Q频率分别为60.23%和39.77%,其中CHD组RR、QR、QQ基因型分别占41.44%、39.64%、18.92%,对照组RR、QR、QQ基因型分别占35.98%、45.73%、18.29%;CHD组等位基因R频率占61.26%,Q频率占38.74%,对照组的等位基因R频率占58.84%,Q频率占41.56%,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肌梗死和非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不同程度间等位基因R和Q频率及RR、QR、QQ基因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陕西汉族人群PON1192位Gln-Arg基因多态性与CHD发病之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对氧磷酶 基因多态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长QT综合征相关人类HERG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功能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宇 崔长琮 +2 位作者 赵永辉 廉姜芳 薛小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4-348,共5页
目的构建先天性长QT综合征相关HERG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建立稳定的细胞系,探讨基因的功能。方法原核克隆载体pGEM-HERG经限制性内切酶获得HERG cDNA,将HERG cDNA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用Lipofectamin2... 目的构建先天性长QT综合征相关HERG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建立稳定的细胞系,探讨基因的功能。方法原核克隆载体pGEM-HERG经限制性内切酶获得HERG cDNA,将HERG cDNA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用Lipofectamin2000转染试剂介导将pcDNA3-HERG及荧光真核表达载体pRK5-GFP共转染至HEK-293细胞,利用G-418进行细胞筛选,并用稀释法建立稳定的HEK-HERG细胞系。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HERG基因的功能表达情况。结果在原核克隆载体pGEM-HERG的基础上构建了HERG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ERG,并使其在HEK-293细胞中成功表达,建立的HEK-HERG细胞系稳定传代。膜片钳技术检测到了HERG通道电流的表达。结论该方法可成功构建及表达HERG的真核表达载体,为今后突变型HERG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长QT综合征 HERG基因 真核表达载体 功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肥胖及非肥胖患者血白细胞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勇 卢群 +2 位作者 鲁敏 宋艳 田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8-712,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肥胖及非肥胖患者血白细胞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230例,以体重指数(BMI)≥28.0kg/m2,或者腰臀比男性>0.9、女性>0.85为肥胖标准,分为冠心病肥胖组(n=115)和冠心病非肥胖组(n=115)。130例健康体... 目的探讨冠心病肥胖及非肥胖患者血白细胞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230例,以体重指数(BMI)≥28.0kg/m2,或者腰臀比男性>0.9、女性>0.85为肥胖标准,分为冠心病肥胖组(n=115)和冠心病非肥胖组(n=115)。1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1984年美国心脏病协会规定的冠脉血管图像分段评价标准和Gensini积分系统对每支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各组血总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水平变化。相关分析及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血总白细胞计数与肥胖指标及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肥胖患者的血总白细胞计数[(7.83±2.93)×109/L]高于非肥胖患者及对照组[(7.00±1.83)×109/L、(6.36±1.72)×109/L,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及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也高于非肥胖患者(P均<0.05)。肥胖患者载脂蛋白A(Apo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与非肥胖患者无差异(P>0.05)。冠心病肥胖患者血总白细胞计数与载脂蛋白B呈正相关;非肥胖患者血总白细胞计数与载脂蛋白A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肥胖组患者血总白细胞计数高于非肥胖患者。载脂蛋白B水平是影响肥胖患者血总白细胞计数的主要因素;载脂蛋白A水平是影响非肥胖患者血总白细胞计数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白细胞 肥胖 载脂蛋白A 载脂蛋白B 血管狭窄程度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窦房结电压门控钠通道不同亚型的表达及其对心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欣 马爱群 +3 位作者 杨佩 杜媛 席雨涛 耿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检测大鼠窦房结中电压门控钠通道不同亚型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功能。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钠通道亚型Nav1.1、Nav1.2、Nav1.3、Nav1.5、Nav1.6、Nav1.7在大鼠窦房结中的表达,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和图像分析。建立大鼠离... 目的检测大鼠窦房结中电压门控钠通道不同亚型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功能。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钠通道亚型Nav1.1、Nav1.2、Nav1.3、Nav1.5、Nav1.6、Nav1.7在大鼠窦房结中的表达,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和图像分析。建立大鼠离体灌流心脏模型,观察钠通道特异性阻断剂河豚毒素对离体灌流心脏自发性节律即固有心率的影响。结果河豚毒素敏感的神经型钠通道亚型Nav1.1、Nav1.6、Nav1.7以及河豚毒素不敏感的心脏型Nav1.5均存在于大鼠窦房结组织中,但是神经型钠通道的蛋白表达更为丰富(P<0.05)。100nmol/L河豚毒素灌流可以选择性阻断神经型钠通道亚型(推测为Nav1.1、Nav1.6、Nav1.7),同时不阻断河豚毒素不敏感的钠通道亚型(推测为Nav1.5),大鼠固有心率不受影响[(0.5±2.9)%,P>0.05];2μmol/L河豚毒素同时阻断河豚毒素敏感的钠通道亚型以及对河豚毒素不敏感的钠通道亚型后,大鼠固有心率显著下降[(22.1±2.1)%,P<0.001]。结论Nav1.1、Nav1.5、Nav1.6和Nav1.7在大鼠窦房结组织中均有表达。虽然神经型钠通道亚型的蛋白含量更为丰富,心脏型Nav1.5对于维持正常的窦房结活动可能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通道 窦房结 固有心率 河豚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