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市某综合医院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姚红梅 郑有礼 +6 位作者 任洁 赵雯静 张剑琴 宋戈 靳菊英 鲜瑶 李卫敏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年第4期476-478,共3页
目的通过本研究寻找影响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探讨如何缓解医护人员压力,更好服务患者的方法。方法对某医院不同科室、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及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69.56%的医护人员身... 目的通过本研究寻找影响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探讨如何缓解医护人员压力,更好服务患者的方法。方法对某医院不同科室、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及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69.56%的医护人员身体健康状况一般,58.69%的医护人员存在着焦虑或抑郁的情况,且女性的比例高于男性。结论影响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是多重的,建立健全的社会伦理环境,制定明确、规范的医疗伦理行为规范,普及精神心理伦理知识,关爱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可以有效缓解医护人员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身心健康 膳食平衡 心理健康伦理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徐海霞 陆齐 +3 位作者 黄荫浩 顾周山 陈子微 牟建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03-1207,共5页
目的:探讨与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心律失常复发相关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2013-03至2016-03接受导管射频消融的阵发性AF患者142例,分为复发组(n=46)和未复发组(n=96),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 目的:探讨与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心律失常复发相关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2013-03至2016-03接受导管射频消融的阵发性AF患者142例,分为复发组(n=46)和未复发组(n=96),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阵发性AF消融术后复发相关的因素。根据尿酸水平(单位:μmol/L)的四分位数,分为Q1组(<259,n=33)、Q2组(259~320,n=37)、Q3组(321~380,n=37)、Q4组(>380,n=35),组间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尿酸及尿酸联合代谢综合征(MS)在AF术后复发预测中的价值。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临床资料比较,体重指数、糖尿病、MS、AF病程、CHADS_2评分、肌酐、尿酸、B型利钠肽、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AF病程(OR=1.02,95%CI:1.01~1.03,P=0.002)、尿酸水平(OR=1.01,95%CI:1.00~1.01,P=0.046)、MS(OR=4.73,95%CI:1.36~16.45,P=0.014)是AF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根据尿酸四分位数分组临床资料比较提示性别、体重指数、MS、肌酐、左心室射血分数及AF复发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提示,尿酸+MS在预测AF消融术后复发中的敏感性为80.4%,特异性为74.1%(AUC:0.79±0.04,95%CI:0.71~0.89,P=0.0001),而尿酸在预测AF术后复发中的敏感性为73.9%,特异性为57.2%(AUC:0.66,95%CI:0.56~0.76,P=0.02),尿酸+MS在AF消融术后复发中比尿酸更有预测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及MS与阵发性AF消融术后复发相关,高尿酸合并MS对AF消融术后复发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危险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辅助性T细胞亚群17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赵朝 苏莹 +4 位作者 程曼丽 袁祖贻 刘艳 纪玉强 杨小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1-314,32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亚群17(Th17)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19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另选22例同期住院的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亚群17(Th17)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19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另选22例同期住院的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的百分率;实时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IL-17A、RORγt和STAT3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IL-17A的浓度。结果①UA患者和AMI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百分率显著高于SA患者和对照组(P<0.01);②与SA组患者和对照组相比,UA组和AMI组患者Th17细胞相关基因IL-17A、RORγt和STAT3的mRNA表达显著增高或有增高趋势。结论 UA患者和AMI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激活,Th17激活可能与斑块的不稳定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辅助性T细胞亚群17(Th17) 冠心病 炎症 IL-17A RORΓT 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对心衰大鼠左心室钾通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任京婷 王贺 +2 位作者 王亭忠 卢群 马爱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3,63,共5页
目的观察容量超负荷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钾通道的表达情况及ACEI类药物卡托普利对其干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6)、心衰组(n=20)、心衰+卡托普利干预组(n=20)。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造瘘术制造容量超负荷心衰... 目的观察容量超负荷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钾通道的表达情况及ACEI类药物卡托普利对其干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6)、心衰组(n=20)、心衰+卡托普利干预组(n=20)。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造瘘术制造容量超负荷心衰模型;术后12周根据心动超声、血清脑钠肽水平评价心功;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由Kv4.2、Kv4.3编码)、背景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由Kir2.1、Kir2.2、Kir2.3编码)α亚基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①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组大鼠心动超声结果显示左室结构改变明显,收缩、舒张功能明显减低(P<0.01);血清脑钠肽含量明显升高(P<0.01)。②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组大鼠的Kv4.2、Kv4.3的mRNA表达量分别下降了31%、39%;Kir2.1、Kir2.2的mRNA表达量分别下降了53%、33%。③与心衰组相比,卡托普利干预组大鼠的Kv4.2、Kv4.3的mRNA表达量分别升高了13%、16%;Kir2.1、Kir2.2的mRNA表达量分别升高了23%、16%;但与假手术组相比,其表达量还是减低的。④各组大鼠的Kir2.3α亚基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Ito、Ik1钾通道α亚基在mRNA水平上表达下降可能是心力衰竭时易发生心律失常的内在分子机制;而卡托普利对其逆转作用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大鼠 左心室 钾通道 卡托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容量负荷与压力负荷对新西兰兔心功能的影响及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溪 王亭忠 +4 位作者 卢群 韩克 卓小桢 王贺 马爱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容量负荷联合压力负荷条件下新西兰兔心衰模型的建立,并评价超容量负荷与压力负荷对新西兰兔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7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联合组、腹窄组、主闭组和对照组。术后8周分别采用心动超声图、血流动力学及血浆B型钠尿... 目的探讨超容量负荷联合压力负荷条件下新西兰兔心衰模型的建立,并评价超容量负荷与压力负荷对新西兰兔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7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联合组、腹窄组、主闭组和对照组。术后8周分别采用心动超声图、血流动力学及血浆B型钠尿肽(BNP)测定来评价心功能。结果①血流动力学结果显示联合组心率、主动脉收缩压、主动脉舒张末压、脉压、左室收缩末压、左室舒张末压明显高于对照组、主闭组、腹窄组(P<0.05)。②心动超声显示联合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短轴缩率、E/A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主闭组、腹窄组(P<0.05)。③联合组BNP水平较对照组、主闭组、腹窄组明显升高(P<0.05)。④联合组心脏/体重、湿肺/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主闭组、腹窄组(P<0.05)。结论可通过超容量负荷联合压力负荷建立新西兰兔心衰模型;超容量负荷和压力负荷对心功能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超负荷 容量超负荷 心力衰竭 动物模型 心功能 心动超声图 血流动力学 B型钠尿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对心脏毒性的γ-氨基丁酸_A受体机制 被引量:9
6
作者 朱耀民 袁祖贻 +2 位作者 吴辉 王宁 景桂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5-739,共5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对心脏毒性的γ-氨基丁酸A受体机制。方法通过对新西兰大白兔侧脑室注入γ-氨基丁酸A受体激动药蝇蕈醇和γ-氨基丁酸A受体阻滞药印防己毒素,观察静脉输注罗哌卡因致心脏毒性发生时的血浆罗哌卡因浓度。结果侧脑室注入...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对心脏毒性的γ-氨基丁酸A受体机制。方法通过对新西兰大白兔侧脑室注入γ-氨基丁酸A受体激动药蝇蕈醇和γ-氨基丁酸A受体阻滞药印防己毒素,观察静脉输注罗哌卡因致心脏毒性发生时的血浆罗哌卡因浓度。结果侧脑室注入蝇蕈醇可显著延长罗哌卡因心脏毒性的发生时间,提高罗哌卡因心脏毒性发生时的血浆罗哌卡因浓度;侧脑室注入印防己毒素可明显缩短罗哌卡因心脏毒性的发生时间,降低罗哌卡因心脏毒性发生时的血浆罗哌卡因浓度。结论罗哌卡因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除了罗哌卡因的心脏直接毒性外,部分是由中枢神经系统γ-氨基丁酸A受体所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心脏毒性 Γ-氨基丁酸A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猝死预警指标Tp-e/QT比值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舒娟 李红兵 +1 位作者 严干新 崔长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1-443,471,共4页
目的检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Tp-e/QT比值,并探讨其发生猝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急性STEMI患者(心肌梗死组)、119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分别测量其入院24h内的第1份心电图QTc、QTd、、Tp-e,并计算Tp-e/QT比值,分析其... 目的检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Tp-e/QT比值,并探讨其发生猝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急性STEMI患者(心肌梗死组)、119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分别测量其入院24h内的第1份心电图QTc、QTd、、Tp-e,并计算Tp-e/QT比值,分析其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结果与健康组相比,STEMI组患者心电图上QTd、Tp-e及QTc均明显延长[(33.66±16.76)msvs.(55.29±31.12)ms,(89.55±12.61)msvs.(142.65±39.33)ms和(426.57±65.03)msvs.(482.26±48.03)ms,P<0.001],且Tp-e/QT比值显著增加(0.21±0.03vs.0.29±0.07,P<0.001)。120例STEMI患者中,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34例(28.3%),心电图上QTd、Tp-e及QTc均较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延长,但只有Tp-e/QT比值显著增加(0.32±0.07vs.0.26±0.05,P<0.000)。结论急性STEMI患者Tp-e/QT比值较健康成人明显延长,Tp-e/QT比值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能是心脏性猝死最重要的预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Tp-e/QT比值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性猝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8
作者 王超权 田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6-59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心功能分级及早期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 83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均符合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Ⅱ~Ⅳ级;25例心功能I级,心力衰竭病史≥6个月;89例性别、年龄、居住地等与心衰患者匹配的健康者为对...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心功能分级及早期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 83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均符合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Ⅱ~Ⅳ级;25例心功能I级,心力衰竭病史≥6个月;89例性别、年龄、居住地等与心衰患者匹配的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的浓度,并测定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UMA)、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结果心功能I级者血清Cys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增高,血清CysC水平明显升高。不同病因心衰组相互比较,血清Cys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CysC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与LVEDD呈显著正相关。UMA水平与血清Cys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心衰患者血清CysC的改变较Scr的改变出现迅速。结论血清CysC水平对预测CHF患者早期肾脏损害及评估心衰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胱抑素C 血肌酐 尿微量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26
9
作者 胡经文 冯玲凤 +1 位作者 阮慧琴 李小妹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3期23-25,共3页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睡眠影响因素调查表对100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3.0%慢性心衰患者有睡眠问...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睡眠影响因素调查表对100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3.0%慢性心衰患者有睡眠问题,PSQI总分及7个分项得分与国内常模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心功能等级、SAS、SDS和环境质量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关系;影响因素依次为生理(呼吸困难、心悸、咳嗽、咳痰),心理(担心疾病、经济困难、家庭功能不良)和环境(院内噪声、夜间治疗护理)三方面。结论慢性心衰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控制影响睡眠的各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慢性 睡眠质量 影响因素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血CD34^+细胞和炎性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争荣 马爱群 +1 位作者 杨春 陈新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后,外周血CD34+细胞的变化,探讨GM-CSF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被随机分为GM-CSF[10μg/(kg.d),共7 d]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后,外周血CD34+细胞的变化,探讨GM-CSF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被随机分为GM-CSF[10μg/(kg.d),共7 d]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的绝对计数。应用酶联免疫法及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及10例健康者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M-CSF组在应用GM-CSF后外周血CD34+细胞数明显增高,于第7天达到高峰(P<0.05);心肌梗死患者血CRP、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GM-CSF组与对照组相比,CRP水平从第3天时开始升高,第10天时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别(P<0.05);两心梗组在IL-6及TNF-α水平上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别。结论GM-CSF可有效的动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亦可增加CRP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GM—CSF CD34^+细胞 C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硫蛋白对罗哌卡因灌注下离体兔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细胞能供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耀民 袁祖贻 +1 位作者 刘翔 景桂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25-1427,1433,共4页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对罗哌卡因灌注下的离体兔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细胞能供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组肌灌脏胞Ⅲ白能凋Ⅰ显兔注行量亡和著液6L0a供率组高中n只g给及Ⅱ于输e,n随障心;组注d心o机碍肌Ⅱ罗f肌f分。三灌。哌细为磷注卡...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对罗哌卡因灌注下的离体兔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细胞能供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组肌灌脏胞Ⅲ白能凋Ⅰ显兔注行量亡和著液6L0a供率组高中n只g给及Ⅱ于输e,n随障心;组注d心o机碍肌Ⅱ罗f肌f分。三灌。哌细为磷注卡结胞腹酸及因论凋腔腺灌组金亡(注苷注属率组(射液A硫组Ⅲ蒸中T)蛋ⅡP馏)输。白显、水注在二能著,罗灌磷2显高4哌注酸著于h卡液腺后抑组因中苷取制Ⅰ(组输离罗和A(注体D哌组组P罗心)卡ⅢⅡ、哌脏)因,环组;卡行引酸腹Ⅲ因L起腺腔显a1的n苷注0著g(心em射n高Aid肌n3M于o.后细6fPf组%)灌,胞含3ⅠZ注组凋量n;S组动心亡。O(物肌的4组,结2取发4AⅠ果Th心生)P后心;室,含腹取同肌肌量腔时离金分组注显体属别Ⅰ射著心硫测显蒸减脏蛋量著馏轻行白金高水罗含L属于a,哌量2n硫组4g卡组eh蛋Ⅱn后因Ⅲd白和o取引显f含组f灌离起著量Ⅲ注体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 罗哌卡因 细胞凋亡 三磷酸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caspase-3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中表达的增龄性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尚亮 张颖 牟建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6-200,共5页
目的动态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与半胱氨酸蛋白酶蛋白-3(caspase-3)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组织中表达的增龄性变化,并探讨其与高血压性心肌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心肌组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TGFc、aspase-3在不同... 目的动态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与半胱氨酸蛋白酶蛋白-3(caspase-3)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组织中表达的增龄性变化,并探讨其与高血压性心肌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心肌组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TGFc、aspase-3在不同周龄SHR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用同龄同种系正常血压的京都种大鼠(WKY)作为对照组。结果在SHR组,随着周龄的增加,CTGF表达显著增长,心肌间质和血管平滑肌可见大量的棕黄色物质表达,且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SHR组心肌细胞中caspase-3表达随着周龄增加,其阳性细胞数呈明显增高趋势,各周龄组之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GF与caspase-3的表达随着鼠龄、血压和左心室肥厚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此变化提示CTGF与caspase-3参与了高血压性心肌病变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半胱氨酸蛋白酶蛋白-3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心肌组织 心肌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内心肌缺血微环境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钾离子通道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静 魏峰 +2 位作者 王亭忠 倪雅娟 马爱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7-290,312,共5页
目的动态观察在体内心肌缺血微环境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主要钾离子通道的分化表达。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结扎术建立大鼠急... 目的动态观察在体内心肌缺血微环境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主要钾离子通道的分化表达。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结扎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模型(n=60),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的MSCs,心外膜下注射移植到心肌梗死周边区;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后3d(MI-3d组)、5d(MI-5d组)、7d(MI-7d组)、9d(MI-9d组)MSCs的存活情况及其主要钾离子通道(Kv1.4、Kir2.1、Kv4.3、Kca1.1)蛋白的表达;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分离以上各组心肌组织中GFP标记的MSCs群,应用Real-time PCR测定其Kv1.4、Kir2.1、Kv4.3、Kca1.1的mRNA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到移植的MSCs于移植后第3天开始持续表达Kv1.4、Kir2.1、Kv4.3,不表达Kca1.1,于移植后第9天几乎未观察到MSCs;Real-time PCR结果显示移植后3、5、7d,移植的MSCs上Kv1.4和Kir2.1表达呈逐步增多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v4.3的表达无此变化趋势,但高于未移植MSCs,未见明显差异。结论移植的MSCs在大鼠体内心肌缺血微环境下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过程中能够表达部分钾离子通道表型,但其不能长时间、有效的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钾离子通道 Kv1.4 KIR2.1 Kv4.3 Kca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素受体介导心脏纤维化模型中核转录因子NF-κB的活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殷倩 鲁海燕 +6 位作者 杨承志 田爱炬 杨秋香 张幼怡 郑晓晖 李子健 郑小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9-893,共5页
目的:应用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异丙基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连续皮下注射7d诱导心脏纤维化模型,并观察此模型中炎症调控核转录因子NF-κB的变化.方法:采用10周龄体重为280 ~320 g的SD大鼠,ISO以0.25 mg/(kg... 目的:应用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异丙基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连续皮下注射7d诱导心脏纤维化模型,并观察此模型中炎症调控核转录因子NF-κB的变化.方法:采用10周龄体重为280 ~320 g的SD大鼠,ISO以0.25 mg/(kg·d)剂量连续背部皮下注射7d诱导心脏纤维化模型.心脏组织切片进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观察纤维化,以胶原容量分数进行胶原面积定量统计.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心脏组织中Ⅰ型/Ⅲ型胶原及炎症因子IL-6的mRNA表达.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心脏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脏组织中NF-κB在细胞内的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脏组织中磷酸化的NF-κB水平.结果:ISO诱导的心脏纤维化模型中天狼猩红染色面积明显大于对照(control,CON)组,且ISO组的胶原容积分数显著高于CON组(12.01±1.64vs.0.95±0.06,P<0.001);ISO组Ⅰ、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CON组(Ⅰ型胶原:10.51±0.47vs.0.98±0.02,P<0.001;Ⅲ型胶原:9.58±1.33 vs.1.02±0.02,P<0.001).ISO组心脏组织中可见细胞核增多、聚集,提示可能炎症细胞浸润,且炎症因子IL-6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1.64±0.18 vs.1.04±0.07,P <0.01).CON组NF-κB主要定位于心肌细胞胞浆中,心肌细胞核中未见NF-κB的定位;ISO组出现明显NF-κB核转位活化,心肌细胞胞浆中的NF-κB较CON组减少,心肌细胞核及间质细胞核均可见明显的NF-κB定位,同时,ISO组心脏组织磷酸化NF-κB的水平明显高于CON组(10.83±2.05vs.1.05±0.27,P<0.001).结论:连续7d皮下注射ISO可成功诱导心脏纤维化模型,且此模型心脏组织中活化的核转录因子NF-κB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疾病 纤维化 异丙肾上腺素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CRP和纤维蛋白原变化及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小鲁 马爱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持续时间心房颤动(AF)和心房扑动(AFL)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左心房(LA)内径的变化,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AF患者53例(阵发性16例,持续性13例,永久性24例);AFL者18例;窦性心律(SR)者32例。所...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持续时间心房颤动(AF)和心房扑动(AFL)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左心房(LA)内径的变化,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AF患者53例(阵发性16例,持续性13例,永久性24例);AFL者18例;窦性心律(SR)者32例。所有患者均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并检测Fib、CRP及有关实验检查。AFL组及各AF亚组的指标相互比较,并分别与SR组比较,将CRP与LA内径做相关性分析。结果AF组与AFL、SR组的Fib、CRP、LA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FL与SR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之间的其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持续性和永久性AF组的CRP与AFL、SR、阵发性A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持续性AF组的LA内径与S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AFL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永久性AF组与阵发性AF、AFL、SR组的LA内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F组的LA内径与CRP之间存在直线相关性,r=0.33。结论AF均处于高凝状态;CRP的升高可能是AF的结果,并且与AF的持续时间有关;LA内径与炎症反应呈正相关;AFL不存在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纤维蛋白原 左心房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心室起搏-不应期电刺激的急性血液动力学变化和计算机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舒娟 王东琦 +6 位作者 金印彬 杨琳 薛小临 马奕 苏显明 赵小静 崔长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观察双心室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患者的急性血液动力学变化及心脏绝对不应期电刺激对心功能的影响,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探讨绝对不应期电刺激的离子流作用机制。方法对10例SSS患者经冠状静脉左室后外侧... 目的观察双心室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患者的急性血液动力学变化及心脏绝对不应期电刺激对心功能的影响,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探讨绝对不应期电刺激的离子流作用机制。方法对10例SSS患者经冠状静脉左室后外侧支和右心室心尖部进行双心室起搏,通过漂浮导管观察起搏前后5 min的血流动力学和心电图变化的指标。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观察心脏绝对不应期电刺激前后钙浓度的变化。结果双心室起搏时,心脏每分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心脏排血指数(cardiac index,CI)分别增加16.2%、16.8%,肺毛细血管嵌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PCWP)下降,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ransmural dispersion of repolarization,TDR)变小,绝对不应期电刺激使仿真的心室肌细胞在绝对不应期正向波刺激,可明显增加Ca2+内流。结论双心室起搏可增加心肌收缩功能,减小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心脏绝对不应期电刺激可触发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使心肌钙浓度增加,增强衰竭心室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室起搏 绝对不应期电刺激 心脏再同步治疗 钙浓度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心室起搏-不应期电刺激的急性血液动力学变化和离子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东琦 舒娟 +6 位作者 崔长琮 薛小临 马奕 苏显明 赵小静 朱参战 张海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观察双心室起搏(BivP)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的急性血液动力学变化和心脏绝对不应期电刺激(ARPES)对豚鼠衰竭心室肌细胞钙离子流的影响。方法对10例SSS患者经冠状静脉左室后外侧支和右心室心尖部进行BivP,观察起搏前后5 min... 目的观察双心室起搏(BivP)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的急性血液动力学变化和心脏绝对不应期电刺激(ARPES)对豚鼠衰竭心室肌细胞钙离子流的影响。方法对10例SSS患者经冠状静脉左室后外侧支和右心室心尖部进行BivP,观察起搏前后5 min的心脏每分输出量(CO)、心脏排血指数(CI)、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和心电图QRS离散度(QRSd)、QT离散度(QTd)、跨室壁复数离散度(TDR)的变化。应用单细胞收缩动缘检测仪和膜片钳技术,观察ARPES前后单个豚鼠衰竭心室肌细胞收缩幅度、ICa-L、Ca-T的变化。结果BivP时CO、CI分别增加16.2%、16.8%,PCWP下降,TDR变小,表明BivP可增加心肌收缩功能,减小跨室壁复极离散度。ARPES使单个衰竭心室肌细胞收缩幅值和Ca-T分别增高15.5%和16.8%。结论ARPES可触发ICa-L开放,增加Ca-T,增强豚鼠衰竭心室肌细胞的收缩功能。BivP时一个电信号必然进入另一个电信号的绝对不应期,因此BivP-ARPES时ICa-L开放,Ca-T增加等,可能也是其改善心脏收缩功能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室起搏 绝对不应期电刺激 心脏再同步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L型钙电流-钙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诺嗪对兔心房肌细胞快钠电流的影响及使用依赖性阻滞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现青 张嘉莹 +3 位作者 严干新 张存泰 高传玉 崔长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研究雷诺嗪对兔心房肌细胞快钠电流的影响及其是否存在使用依赖性阻滞作用。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嵌记录方法,了解雷诺嗪对兔单个心房肌细胞快钠电流的作用,及在不同刺激频率(1 Hz、3.3 Hz、5 Hz)时对快钠电流的影响。结果30μmmol/L... 目的研究雷诺嗪对兔心房肌细胞快钠电流的影响及其是否存在使用依赖性阻滞作用。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嵌记录方法,了解雷诺嗪对兔单个心房肌细胞快钠电流的作用,及在不同刺激频率(1 Hz、3.3 Hz、5 Hz)时对快钠电流的影响。结果30μmmol/L雷诺嗪对兔心房肌细胞快钠电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25.6±1.8)μmmol/L,并且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其作用加强,存在使用依赖性。结论雷诺嗪对兔心房肌细胞快钠电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存在使用依赖性阻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诺嗪 快钠电流 使用依赖性 晚钠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冬眠心肌模型骨髓干细胞动员及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庆斌 孙超峰 +4 位作者 马爱群 崔长琮 吴岳 田雨灵 赵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1-713,716,共4页
目的探讨兔冬眠心肌模型外周血骨髓干细胞的变化及缺血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选用雄性日本大白兔为研究对象,通过开胸不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方法建立冬眠心肌动物模型。将成功制备的24只兔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缺... 目的探讨兔冬眠心肌模型外周血骨髓干细胞的变化及缺血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选用雄性日本大白兔为研究对象,通过开胸不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方法建立冬眠心肌动物模型。将成功制备的24只兔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缺血3d组、缺血7d组、缺血28d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模型动物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4+细胞百分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各组动物模型缺血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mRNA表达。结果兔冬眠心肌模型于手术后出现骨髓干细胞动员,1周内达高峰,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弱;同时相应地出现手术后1周内缺血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mRNA表达明显升高,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降低。结论冬眠心肌可通过组织局部肿瘤坏死因子表达增高而动员骨髓干细胞进入外周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眠心肌 骨髓干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B27阴性强直性脊柱炎一家系的心脏损害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海涛 孙超峰 +5 位作者 薛小临 韩克 李红兵 张爱峰 崔长琮 王东琦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观察 HLA-B27阴性家族性强直性脊柱炎(AS)心脏损害的特征。方法所有家系成员均采集完整病史、临床检查、常规12导联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与年龄匹配的正常人对比分析。结果 33例家系成员中发生心房颤动的6例,占总... 目的观察 HLA-B27阴性家族性强直性脊柱炎(AS)心脏损害的特征。方法所有家系成员均采集完整病史、临床检查、常规12导联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与年龄匹配的正常人对比分析。结果 33例家系成员中发生心房颤动的6例,占总心律失常人数的46%,心动过缓2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室内差异性传导1例(排除 AS),所有传导系统异常的心律失常占 AS患者总心律失常人数的36%。因心脏原因死亡3例,其中1例死于全自动双腔起搏器(DDD)术后1年。AS 患者中 NYHA 心功能分级Ⅰ级8例。级2例,Ⅲ级1例,左心房扩大5例(45%),二尖瓣返流6例,三尖瓣返流4例。结论家族性 AS 心脏损害发生心律失常的种类有相似的趋势,主要以心房颤动为主,累及传导系统的心律失常次之,心脏损害以左心房扩大,舒张功能降低为主,可伴有二尖瓣和/或三尖瓣的返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心电图 心房颤动 传导阻滞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