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诊断价值的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巧玲 李芬 +3 位作者 盛薇 段绍雪 张华 阮骊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5-767,777,共4页
目的评价二维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价值。方法对随机来我院检查的103例患者共109个乳腺肿块分别进行二维超声和弹性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对照并进行分析。结果二维超声和弹性成像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价... 目的评价二维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价值。方法对随机来我院检查的103例患者共109个乳腺肿块分别进行二维超声和弹性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对照并进行分析。结果二维超声和弹性成像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价值相当(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1.58%、80.28%、80.73%和84.21%,85.92%,85.32%,P>0.05),但联合应用则诊断的准确性明显提高(90.83%,P<0.05)。结论弹性成像能帮助诊断二维超声较难鉴别的乳腺良、恶性病变,两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 弹性成像 评分法 乳腺肿瘤 诊断 联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动障碍儿童的5种行为问题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史晓薇 李芬 +2 位作者 刘黎明 张水平 胡长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2-464,共3页
目的比较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Tourrettes综合征和正常对照儿童的5种行为问题。方法选择来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169例短暂性抽动障碍儿童(病例1组)、44例慢性抽动障碍/Tourrettes综合征儿童(病例2组)和130例正常对照(对照组... 目的比较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Tourrettes综合征和正常对照儿童的5种行为问题。方法选择来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169例短暂性抽动障碍儿童(病例1组)、44例慢性抽动障碍/Tourrettes综合征儿童(病例2组)和130例正常对照(对照组)儿童进行研究。用相关软件和量表对儿童智力、焦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睡眠障碍和自残行为进行测查;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儿童的一般情况、发病情况以及家庭成员患病情况。结果病例1组儿童与对照组儿童5种行为问题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别;病例2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儿童(P<0.05);病例1组和病例2组一级亲属抽动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8.28%和9.09%(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77%(P<0.05)。结论慢性抽动障碍/Tourrettes综合征儿童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抽动障碍家族史是该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儿童 行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核转录因子-kappa B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立芹 于学文 +1 位作者 赵小鸽 赵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活化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和同期妊娠的健康妇女绒毛组织中NF-κB p65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检测NF-κB p65的核区与胞浆区比值...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活化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和同期妊娠的健康妇女绒毛组织中NF-κB p65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检测NF-κB p65的核区与胞浆区比值(FN/FC)以观察其活化情况。结果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合体滋养层细胞NF-κB表达强度低于正常早期妊娠妇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间质细胞NF-κB表达的FN/FC(0.7602)明显高于正常早期妊娠妇女(0.6977)(t=3.511,P<0.001)。结论NF-κB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合体滋养细胞中的低表达以及其在间质细胞中的过度活化可能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自然流产 核转录因子-ΚB 免疫组织化学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滋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在评价绝经期女性颈动脉弹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杨锦茹 李芬 姜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0-493,共4页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性激素治疗(HT)后血管弹性的变化情况。方法自然绝经1年以上,年龄50~60岁,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者60例,根据是否进行HT分为:激素组30例,坚持HT 1年以上。对照组30例,未进行激素治疗,进行一般对症治疗。应用E...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性激素治疗(HT)后血管弹性的变化情况。方法自然绝经1年以上,年龄50~60岁,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者60例,根据是否进行HT分为:激素组30例,坚持HT 1年以上。对照组30例,未进行激素治疗,进行一般对症治疗。应用E-Tracking技术检测颈总动脉的弹性参数,包括弹性模量(Eρ)、僵硬度(β)、动脉顺应性(AC)、单点脉搏波速度(PWVβ)和膨大指数(AI),并将雌二醇(E2)、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和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这些弹性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激素组β、Eρ、PWVβ明显降低,AC升高(P<0.01)。E2与β、Eρ、PWVβ呈负相关(r分别为-0.607、-0.573、-0.574、P均<0.01);而与AC呈正相关(r=0.574,P<0.01)。EDD与β、Eρ、PWVβ呈负相关(r分别为-0.521、-0.411、-0.456,P均<0.01);而与AC呈正相关(r=0.443,P<0.01)。IMT与β、Eρ、PWVβ呈正相关(r分别为0.553、0.444、0.529,P均<0.01);而与AC呈负相关(r=-0.400,P<0.01)。结论绝经期女性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动脉僵硬度增加,激素治疗可使动脉弹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声跟踪技术 绝经 动脉弹性 激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K细胞在绝经后激素补充治疗期间子宫异常出血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盛秋 杨俊 +3 位作者 任桂英 刘会婷 于学文 李芬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856-860,904,905,共7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激素补充治疗(替勃龙)期间子宫异常出血中子宫自然杀伤细胞(uNK细胞)的表达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绝经后采用替勃龙治疗者发生子宫异常出血(n=29)与非治疗者发生出血(n=31)时内膜组织中uNK细胞(CD56+细胞... 目的探讨绝经后激素补充治疗(替勃龙)期间子宫异常出血中子宫自然杀伤细胞(uNK细胞)的表达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绝经后采用替勃龙治疗者发生子宫异常出血(n=29)与非治疗者发生出血(n=31)时内膜组织中uNK细胞(CD56+细胞)表达及其与VEGF及Ang-2的关系。结果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子宫内膜组织中uNK细胞计数分别为67.49±7.52和33.67±7.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EGF和Ang-2阳性表达率、过表达率均高于非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NK细胞与VEGF、Ang-2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绝经后替勃龙治疗可能通过诱导内膜组织中uNK细胞的聚集,通过促使VEGF和Ang-2分泌增加,进而影响内膜血管的稳定性,从而参与了异常出血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异常出血 替勃龙 UNK细胞 VEGF ANG-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年期妇女潮热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巧利 李芬 +3 位作者 于英 张欣文 盛秋 任永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潮热发生的相关因素,进一步提高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方法对792名更年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月经情况、孕产史、潮热情况、日常生活方式和性生活情况,记录身高、体重、血压、腰围和臀围。运用Logis... 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潮热发生的相关因素,进一步提高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方法对792名更年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月经情况、孕产史、潮热情况、日常生活方式和性生活情况,记录身高、体重、血压、腰围和臀围。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与更年期妇女潮热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目前月经情况、饮食习惯、豆制品食用、体格锻炼、性生活满意度、体重指数及收缩压与更年期潮热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月经不规律或绝经、体格锻炼频繁及收缩压较高为更年期妇女潮热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较高、食用豆制品及性生活满意为保护因素。结论指导更年期妇女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了解更年期相关知识,多食用豆制品,控制收缩压也许可降低潮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 潮热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