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向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在贲门腺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程妍 张军 +4 位作者 张蓉 刘冬 陈晓黎 谢丹红 龚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7-561,564,共6页
目的建立一套适用于贲门腺癌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导向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navigated 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NLCM)方法,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比较染色剂和固定剂对蛋白质影响的差异,探讨不同处理条件下贲门腺癌和癌旁组织切... 目的建立一套适用于贲门腺癌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导向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navigated 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NLCM)方法,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比较染色剂和固定剂对蛋白质影响的差异,探讨不同处理条件下贲门腺癌和癌旁组织切片的镜下组织学特点,改进常规LCM,建立在染色切片指引下分离细胞的NLCM技术,并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分析对该技术进行评价。结果染色剂对蛋白质的影响大于700mL/L乙醇固定剂;光镜下在不染色的组织切片上,贲门腺癌细胞、肠化生细胞和正常柱状上皮细胞都有其各自的形态特异性,易于辨认;NLCM可以准确纯化贲门腺癌细胞、肠化生细胞和正常柱状细胞;LCM的苏木素染色贲门腺癌细胞(A组)、NLCM的无染色贲门腺癌细胞(B组)和未切割的新鲜贲门腺癌组织(C组)的双向电泳表达图谱非常相似。各组蛋白质点的数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碱性端蛋白等点聚焦较差,部分蛋白质点的表达量减低或消失,B组双向电泳表达图谱蛋白质点分离较好。结论 NLCM不但可以快速、准确地将贲门腺癌及其癌前病变细胞进行分离,而且有效避免了染色剂对蛋白质提取质量的影响,是一项适用于贲门腺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样品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腺癌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 蛋白质组 双向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电转染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徐珊 杜冲 +6 位作者 马艳民 谢宏俊 高杨 石琦 王新阳 贺大林 郭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1-556,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电转染条件下,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的转染效率,探讨影响HaCaT电转染率和存活率的主要因素,筛选出HaCaT细胞最佳的电转染条件。方法应用电穿孔仪,设定不同的电压(180、360、540、720V)、脉冲时间(40、60、80、100、120μs... 目的比较不同电转染条件下,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的转染效率,探讨影响HaCaT电转染率和存活率的主要因素,筛选出HaCaT细胞最佳的电转染条件。方法应用电穿孔仪,设定不同的电压(180、360、540、720V)、脉冲时间(40、60、80、100、120μs)、脉冲周期(1、2、3、4、5次)和温度(室温和4℃)等条件,将质粒(pGPU6/GFP/nev)电转染至HaCaT细胞。电转染24h后,荧光镜下和光镜下分别计算绿色荧光阳性细胞数和总细胞数,并随机取3个视野算平均值,计算电转染率;MTT法检测电转染后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当HaCaT细胞浓度为1.5×106/mL,pGPU6/GFP/nev质粒浓度为2.0μg/mL,HaCaT细胞的最佳电转染条件为540V/60μs/Pulse1/RT,此时细胞生长状态最佳,电转染率可达到33.23%,细胞存活率为61.22%。结论本实验优化了HaCaT细胞电转染的最佳条件,提高了HaCaT细胞电转染效率,为后续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CAT 电转染 转染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