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在法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振原 金天博 +2 位作者 高雅 张平 井航 《西北医学教育》 2002年第2期105-106,共2页
模拟以问题为基础的临床医学教学法改革思路,建立以案例为基础的法医学教学法,并应用于法医学教学实践中,利用一定的评估方法对该教学法加以评估.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法在法医教学实践中具有更加突出的优势,不但有利于巩... 模拟以问题为基础的临床医学教学法改革思路,建立以案例为基础的法医学教学法,并应用于法医学教学实践中,利用一定的评估方法对该教学法加以评估.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法在法医教学实践中具有更加突出的优势,不但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其自学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生产实习和工作中实现学与用的完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案例为基础 法医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临床法医学建设 促进临床法医学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腾 韩宝利 +3 位作者 张秦初 顾珊智 韩卫 贾晓娣 《西北医学教育》 2003年第4期317-319,共3页
通过对临床法医学课程设置及司法鉴定案例数的对比等分析,发现临床法医学目前存在教学课时数偏少、教学与实践脱节、教材老化、对科学研究工作重视不足等问题,限制了临床法医学的发展,使得临床法医学的发展较法医学其他学科滞后.建议增... 通过对临床法医学课程设置及司法鉴定案例数的对比等分析,发现临床法医学目前存在教学课时数偏少、教学与实践脱节、教材老化、对科学研究工作重视不足等问题,限制了临床法医学的发展,使得临床法医学的发展较法医学其他学科滞后.建议增加临床法医学课时数,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提高临床法医学教材编写质量,加强法医学实习点建设;提高临床法医学科学研究,与司法机关及临床医学各个学科广泛合作,发现新的学科增长点并进行深入研究,以促进临床法医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法医学 司法鉴定 教学研究 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珞巴族ABO血型系统遗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康龙丽 杨凤英 +4 位作者 邓天吉 阎春城 王桂金 龚丽 李生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6-338,345,共4页
目的 研究中国珞巴族人群ABO血型系统遗传多态性及与其他 19个族群间的遗传关系。方法 采用玻片法检测并分析了西藏地区珞巴族 12 1人份ABO血型分布 ,应用网络生物信息资源 ,收集西藏昌都、林芝、拉萨、山南、日喀则、那曲藏族 ,青海... 目的 研究中国珞巴族人群ABO血型系统遗传多态性及与其他 19个族群间的遗传关系。方法 采用玻片法检测并分析了西藏地区珞巴族 12 1人份ABO血型分布 ,应用网络生物信息资源 ,收集西藏昌都、林芝、拉萨、山南、日喀则、那曲藏族 ,青海贵南、黄南、西宁藏族 ,甘肃藏族 ,云南丽江藏族 ,内蒙古蒙古族 ,宁夏回族 ,陕西、河南、山东、福建、广东汉族 ,广西壮族等 19个族群的相应资料 ,计算他们间的遗传距离 ,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珞巴族ABO血型系统中 ,有较高的基因频率r(0 .7370 ) ,p为 0 .1911,q为 0 .0 973。遗传距离分析显示 ,珞巴族与南方壮族距离较近(0 .0 5 79) ,其次为云南丽江藏族 (0 .0 6 92 )和西藏林芝藏族 (0 .0 84 4 )及西藏、青海其他地区藏族 ,最后与中国其他主要民族汉、蒙、回族聚在一起 ,聚类分析与遗传距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珞巴族 血型 基因频率 遗传距离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19个不同地区汉族亚群的分子遗传学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高雅 阎春霞 +3 位作者 金天博 赖江华 陈腾 李生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 研究中国不同地区汉族亚群之间的分子遗传学关系。方法 收集我国19 个地区汉族9 个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Hardy Weinberg平衡检验,采用Nei s法计算各亚群间的遗传距离,采用组间平均连锁法进行聚类分析,采用UPGMA的算法绘... 目的 研究中国不同地区汉族亚群之间的分子遗传学关系。方法 收集我国19 个地区汉族9 个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Hardy Weinberg平衡检验,采用Nei s法计算各亚群间的遗传距离,采用组间平均连锁法进行聚类分析,采用UPGMA的算法绘制系统发生树。结果 不同汉族亚群特定STR的等位基因频率和遗传距离存在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汉族与广西汉族首先聚类,福建汉族与青岛汉族与我国其他地区汉族差异较大而最后聚类;分子进化树绘制与聚类分析结果相似。结论 9 个STR位点在中国不同地区汉族亚群之间存在多样性;应用该遗传标记进行疾病相关分析、法医学个体识别等研究时应选择不同地区亚群的基础数据进行对比才能够获得科学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亚群 STR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动与多巴胺系统在毒品依赖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生斌 朱永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毒品依赖是严重的社会和生物医学问题。虽然研究表明毒品依赖与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及其受体密切相关,但是还未阐明多巴胺系统在毒品依赖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冲动性行为是不同成瘾物质依赖者的标志性特征,最近的研究提示,冲动在可卡因依... 毒品依赖是严重的社会和生物医学问题。虽然研究表明毒品依赖与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及其受体密切相关,但是还未阐明多巴胺系统在毒品依赖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冲动性行为是不同成瘾物质依赖者的标志性特征,最近的研究提示,冲动在可卡因依赖形成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尚未见报道在其他毒品依赖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因此需要改进现有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对冲动性行为与多巴胺系统的联合效应进行研究。这必将为毒品依赖遗传学的具体机制提供重要依据;为药理学开发最佳的治疗药物奠定基础;为毒品依赖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动 多巴胺 毒品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法医毒理与毒物分析学网络教学的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黄景锋 党永辉 +1 位作者 马丽霞 井航 《西北医学教育》 2009年第4期748-750,共3页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普及,使传统的教学形式、内容、方法及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通过对目前法医毒理与毒物分析学教育层次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对网络教育重要性的阐述,指出及时开展网络教学的意义和具体措施,并重点对该专业常用的...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普及,使传统的教学形式、内容、方法及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通过对目前法医毒理与毒物分析学教育层次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对网络教育重要性的阐述,指出及时开展网络教学的意义和具体措施,并重点对该专业常用的网络资源进行了引荐。旨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潜能。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新途径,培养高层次的法医科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理学 法医毒物分析 网络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化STAT3诱导的DIRAS2缺失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7
作者 张丽芬 王璐 +3 位作者 赵琳 罗敏娜 邵珊 顾珊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1-747,共7页
目的探讨乙酰化STAT3对DIRAS2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其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数据库查询、Western blotting和qRT-PCR分析TNBC组织和细胞中DIRAS2和乙酰化STAT3的表达水平。选取TNB... 目的探讨乙酰化STAT3对DIRAS2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其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数据库查询、Western blotting和qRT-PCR分析TNBC组织和细胞中DIRAS2和乙酰化STAT3的表达水平。选取TNBC细胞系MDA-MB-231和SUM159,通过慢病毒或质粒构建DIRAS2过表达及STAT3野生或Lys685位点突变的细胞株。利用CCK-8实验评估DIRAS2和STAT3乙酰化对TNBC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ting、焦磷酸测序、ChIP和IP技术研究乙酰化STAT3对DIRAS2表达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结果DIRAS2在TNBC组织和细胞中表达较低。焦磷酸测序分析发现,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相比,TNBC细胞中DIRAS2启动子区域的CpG岛甲基化水平升高,并促进癌细胞增殖。此外,TNBC细胞中STAT3的乙酰化程度增加,而DIRAS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随着STAT3乙酰化的增加而发生改变。ChIP和IP实验表明,乙酰化STAT3可与DIRAS2启动子结合,而STAT3 Lys685位点突变会破坏STAT3与DNMT1的相互作用。结论在TNBC中,乙酰化STAT3通过招募DNMT1诱导DIRAS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从而导致DIRAS2表达缺失和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TNBC) 乙酰化STAT3 DIRAS2 甲基化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白族STR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赖江华 张保华 +4 位作者 朱波峰 陈腾 郑海波 寻兮 李生斌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 研究我国白族STR遗传多态性。方法 通过STR复合扩增、基因扫描、基因分型调查了 98名中国白族无关个体 1 5个STR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布情况。结果 共检出 1 3 4个STR等位基因 ,其频率分布在 0 .0 0 5 8~ 0 .5 799之间 ,杂合度 (H)... 目的 研究我国白族STR遗传多态性。方法 通过STR复合扩增、基因扫描、基因分型调查了 98名中国白族无关个体 1 5个STR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布情况。结果 共检出 1 3 4个STR等位基因 ,其频率分布在 0 .0 0 5 8~ 0 .5 799之间 ,杂合度 (H)为 0 .5 83 4~ 0 .882 8,个体识别力 (DP)为 0 .773 9~ 0 .9666,非父排除率 (EPP)为 0 .5 692~ 0 .8694,多态信息量 (PIC)为 0 .5 3 1 7~ 0 .8694。结论 为进一步研究中华民族STR遗传结构奠定了基础 ,在人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STR 遗传多态性 基因扫描 白族 短串联重复序列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邱芬 刘勇 +5 位作者 李明 田英芳 张军峰 姚璐 马波 王文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0-623,634,共5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局灶性脑缺血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脑片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快速Golgi银染方法观察脑缺血周围区神经元的形态改变。结...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局灶性脑缺血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脑片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快速Golgi银染方法观察脑缺血周围区神经元的形态改变。结果川芎嗪能明显缩小脑梗死体积、降低脑组织含水量,随着川芎嗪剂量增大,作用更为明显,具有剂量依赖性。脑缺血后14 d Golgi银染显示,模型组在梗死周围区神经元明显减少,变性和正常神经元共存。变性神经元主要表现为突起断裂、增粗,突起有大的串珠,树突棘减少。川芎嗪组较模型组皮质梗死周围神经元变性较少。结论川芎嗪能缩小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保护缺血周围神经元,证实川芎嗪对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脑缺血 神经元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品依赖者心理健康状况与成瘾行为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10
作者 韩卫 姚斌 李生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共3页
揭示毒品依赖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成瘾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成瘾行为及其相关因素调查表对戒毒所收治的 14 3例毒品依赖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毒品依赖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较正常人差 ,在SCL -90的因子分中 ,躯体... 揭示毒品依赖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成瘾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成瘾行为及其相关因素调查表对戒毒所收治的 14 3例毒品依赖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毒品依赖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较正常人差 ,在SCL -90的因子分中 ,躯体化、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高分的比例较大 ,而性别、有无职业和是否独居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心理健康状况与成瘾行为相关分析发现 ,用毒量、用毒频率和SCL 90总均分及大部分因子分存在正相关关系 ,而吸毒欲的控制力与SCL 90总均分和大部分因子分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毒品依赖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品依赖 心理健康 成瘾行为 相关性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在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肺血管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华 陈利萍 +3 位作者 朱新菊 贺永锋 赵杰 刘新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在博莱霉素(BLM)致大鼠肺纤维化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肺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于大鼠气管内注射BLM以复制其肺纤维化模型,应用bFGF多克隆抗体按S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图像分析。结果BLM组动...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在博莱霉素(BLM)致大鼠肺纤维化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肺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于大鼠气管内注射BLM以复制其肺纤维化模型,应用bFGF多克隆抗体按S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图像分析。结果BLM组动物支气管上皮细胞胞浆内、支气管和肺小动脉肌层以及肺泡巨噬细胞胞浆内可见较多棕黄色细颗粒状bFGF阳性表达产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BLM致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bFGF表达上调,提示bFGF可能参与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 博莱霉素 肺纤维化 血管损害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分化因子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大骨节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晓云 周玉玲 +4 位作者 于敏 屠千千 武林楠 赖江华 郭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1-504,共4页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5(GDF5)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多态性与大骨节病的关系。方法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方法对103例大骨节病患者和91例健康人的GDF5基因上的3个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计算相应人群中3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比...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5(GDF5)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多态性与大骨节病的关系。方法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方法对103例大骨节病患者和91例健康人的GDF5基因上的3个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计算相应人群中3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比较各组间基因型频率的差异。结果单倍型重构分析显示单倍型AT、TGC和TAT在大骨节病患者和健康人群之间存在差异,但3个位点单位点关联分析未显示与大骨节病具有相关性。结论单倍型TGC与大骨节病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大骨节病 生长分化因子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汉中地区人群15个STR基因座的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振原 方俊邦 +4 位作者 王芳 余荣军 郑有礼 方杰 吴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3-335,共3页
目的 调查 15个STR基因座 (D3S135 8、vWA、FGA、TH0 1、TPOX、CSF1PO、D5S818、D13S317、D7S82 0、D16S5 39、D8S1179、D2 1S11、D18S5 1、D2S1338、D19S4 33)在陕西省汉中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多态性分布 ,为群体学研究、法医学个体识别... 目的 调查 15个STR基因座 (D3S135 8、vWA、FGA、TH0 1、TPOX、CSF1PO、D5S818、D13S317、D7S82 0、D16S5 39、D8S1179、D2 1S11、D18S5 1、D2S1338、D19S4 33)在陕西省汉中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多态性分布 ,为群体学研究、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应用AmpF/STRIdentifiler荧光标记复合扩增试剂盒 ,结合ABI310 0Avant遗传分析仪 ,对汉中地区 10 3名汉族无关个体的静脉血进行扩增和电泳检测 ,并利用Genescan和Genotype软件进行自动分型。结果  15个STR基因座在汉中地区汉族人群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 0 .0 0 4 9~ 0 .5 0 4 9,基因型频率分布在 0 .0 0 97~ 0 .32 0 4 ,累计耦合概率为 5 .5× 10 -17,累计非父排除率为 0 .999999999。结论 我们所应用的 15个STR基因座在陕西汉中地区汉族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多态性 ,适合于该地区的群体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性 法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非他明对小鼠白细胞介素-10释放的影响及多巴胺D3受体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艳炯 朱俊艳 +5 位作者 张洪波 魏曙光 阎春霞 郑海波 任会勋 陈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9-282,300,共5页
目的研究安非他明(AM)对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后小鼠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释放的影响以及多巴胺D3受体在此过程中参与的调控作用。方法实验Ⅰ:采用多巴胺D3受体基因敲除小鼠(D3RKO)以及具有相似遗传背景的野生型小鼠(C57B... 目的研究安非他明(AM)对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后小鼠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释放的影响以及多巴胺D3受体在此过程中参与的调控作用。方法实验Ⅰ:采用多巴胺D3受体基因敲除小鼠(D3RKO)以及具有相似遗传背景的野生型小鼠(C57BL/6J),腹腔注射AM(5 mg/kg)10 min后再注射LPS(150μg/kg)刺激,在LPS给药后不同时间点(0、30、60、90、120、240 min)心脏穿刺抽血进行IL-10测试,观察上述不同时间点D3RKO和C57BL/6J小鼠IL-10的分泌情况。实验Ⅱ:在实验Ⅰ所确定的小鼠IL-10分泌最高时间点,观察不同剂量AM(0、2、5、10 mg/kg)对D3RKO和C57BL/6J小鼠IL-10分泌的影响。结果实验Ⅰ:AM5 mg/kg在LPS注射后可以引起D3RKO和C57BL/6J小鼠IL-10分泌增多,其中60 min达最大值,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Ⅱ:C57BL/6J小鼠以AM5 mg/kg作用后IL-10增多最为显著,D3RKO小鼠以AM2 mg/kg作用后IL-10升高最为显著,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之间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AM对小鼠免疫功能的抑制可能是通过增加IL-10分泌而起作用;小剂量AM即可引起D3RKO小鼠血中IL-10升高,提示多巴胺D3受体可能参与了AM对小鼠免疫功能抑制作用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非他明 白细胞介素-10 多巴胺D3受体 细菌脂多糖 基因敲除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种实验因素对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顾珊智 李生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6-448,共3页
目的 评价在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中 ,各种实验因素对吗啡依赖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 1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依赖组 ,比较在不同剂量、不同时间及恒量法、递增法给药时 ,正常组和依赖组的戒断症状评分。结果 在DG1、DG2 、DG3 不... 目的 评价在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中 ,各种实验因素对吗啡依赖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 1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依赖组 ,比较在不同剂量、不同时间及恒量法、递增法给药时 ,正常组和依赖组的戒断症状评分。结果 在DG1、DG2 、DG3 不同剂量组中 ,DG2 、DG3 剂量组的正常组与依赖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依赖组内 ,DG2 、DG3 剂量组与DG1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 3、5、7d不同给药时间组中 ,7d组的正常组与依赖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依赖组内 ,7d组和 3、5d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恒量组和递增组中 ,正常组和依赖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依赖组中 ,剂量恒定组与递增组之间相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不同给药剂量、不同给药时间、恒量给药和递增给药对吗啡依赖的形成均有明显的影响。因此 ,在进行吗啡依赖机制的研究中要重视这些影响因素 ,选择最佳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因素 吗啡依赖 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基因座基因频率在强奸犯和正常人群间分布的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振原 李涛 +5 位作者 樊栓良 党永辉 张平 方杰 金天博 余荣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1-563,共3页
目的 比较 13个STR基因座基因频率在强奸犯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应用STR复合扩增、基因扫描、基因分型调查 13个STR基因座基因频率在两类人群中的分布并进行比较。结果 D2 1S11的等位基因 32 .2 ,THO1的等位基因 9,CSF1PO的等... 目的 比较 13个STR基因座基因频率在强奸犯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应用STR复合扩增、基因扫描、基因分型调查 13个STR基因座基因频率在两类人群中的分布并进行比较。结果 D2 1S11的等位基因 32 .2 ,THO1的等位基因 9,CSF1PO的等位基因 10、11在两类人群中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基因座 基因频率 强奸犯 基因扫描 遗传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D_3受体基因敲除对小鼠基础痛阈的调制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林 赖江华 +2 位作者 陈利萍 朱俊艳 陈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1-602,共2页
目的研究多巴胺D3受体对小鼠基础痛阈的调制作用,为进一步探讨D3受体在痛觉调制作用中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对实验小鼠进行适应性预处理后,用甩尾仪测定D3受体基因敲除小鼠(D3-/-)及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野生型(C57BL/6J)小鼠的基础... 目的研究多巴胺D3受体对小鼠基础痛阈的调制作用,为进一步探讨D3受体在痛觉调制作用中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对实验小鼠进行适应性预处理后,用甩尾仪测定D3受体基因敲除小鼠(D3-/-)及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野生型(C57BL/6J)小鼠的基础痛阈。结果D3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的基础痛阈高于野生型C57BL/6J小鼠,统计学检验显示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巴胺D3受体可能参与痛觉的调制过程,对脊髓伤害性反射具有紧张性下调易化效应。对进一步在分子水平探讨多巴胺对痛觉调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D3受体 基础痛阈 基因敲除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新汉 何建军 +3 位作者 顾珊智 李毅 周小娟 李蓉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 (ER)、雌激素受体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 ,以探讨其与胃癌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 ,观察ER、ERmRNA在胃癌组织的表达。结果 ①ER阳性率男性为 33.33% ,女性为 46.67% ;ERmRNA阳性率...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 (ER)、雌激素受体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 ,以探讨其与胃癌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 ,观察ER、ERmRNA在胃癌组织的表达。结果 ①ER阳性率男性为 33.33% ,女性为 46.67% ;ERmRNA阳性率男性为 73.33% ,女性为 86.67% ;②ER阳性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多见 ;ERmRNA阳性在管状腺癌、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均可见 ;③ER阳性与局部淋巴结转移、生长方式有关 ;④ERmRNA较ER有更高的阳性表达。结论 ERmRNA表达与胃癌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 ,可用于胃癌预后判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雌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MRNA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在慢性染毒大鼠体内死后再分布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丽霞 王惠玲 +2 位作者 张军峰 张平 唐承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5,38,共4页
目的 研究吗啡在慢性染毒大鼠体内的死后再分布特性。方法 在室温条件下 ,将对吗啡形成依赖的大鼠处死 ,分别在死亡当时和死后 2 4、48、72、96h采集心血及心肌、脑、肝、肾、肺组织 ,用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法 (SPE GC)检测吗啡含量。... 目的 研究吗啡在慢性染毒大鼠体内的死后再分布特性。方法 在室温条件下 ,将对吗啡形成依赖的大鼠处死 ,分别在死亡当时和死后 2 4、48、72、96h采集心血及心肌、脑、肝、肾、肺组织 ,用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法 (SPE GC)检测吗啡含量。结果 除肺外 ,心血和各组织吗啡含量在大鼠死后 96h内有不同程度增加。肝增加幅度最大 ,肾在 72~ 96h呈现下降 ,心肌在 2 4h有所下降 ,以后逐渐上升。各组织与死亡当时心血中吗啡含量相比 ,在大鼠死后 96h内脑中吗啡含量与其相差最小。结论 吗啡在慢性染毒大鼠体内存在死后再分布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体内 死后再分布 慢性吗啡中毒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NF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雪红 高成阁 +4 位作者 王宝安 翟歆明 胡晓刚 李生斌 刘清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GDNF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精神分裂症病例组及健康对照组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及血样的采集,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GDNF基因多态性。选取GDNF基因2个... 目的探讨GDNF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精神分裂症病例组及健康对照组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及血样的采集,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GDNF基因多态性。选取GDNF基因2个SNP位点:rs2973050,rs2910702。所有数据应用SSPS13.0软件包处理。结果①哈迪温伯格平衡(Hardy-Weinberg s equilibrium)结果显示,GDNF基因rs2910702在病例组中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χ2=24.983,P=0.000);②GDNF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基因型频率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GDNF各基因型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型、PANSS量表各因子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rs2973050基因型C/C、rs2910702基因型G/G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关,为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多态性 关联分析 GDNF基因 哈迪温伯格平衡 PANSS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