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磺酸罗哌卡因局麻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6
1
作者 李西宽 焦亚奇 +2 位作者 刘俊田 苟伟 胡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6-237,共2页
关键词 甲磺酸罗哌卡因 盐酸罗哌卡因 阻滞麻醉 硬膜外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HC-93对大鼠缺血心肌脂质过氧化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李西宽 刘俊田 +3 位作者 邓秀玲 苟伟 孙晓明 候自杰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观察 3,6 [二甲氨基 ] 二苯并碘杂六环葡萄糖酸盐 (IHC 93)对缺血大鼠心肌脂质过氧化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用SD健康大鼠 ,结扎冠状动脉制备心肌损伤模型。结果 IHC 930 2 5和 0 50mg/kg能够明显升高心肌SOD活性 ,减少血... 目的 观察 3,6 [二甲氨基 ] 二苯并碘杂六环葡萄糖酸盐 (IHC 93)对缺血大鼠心肌脂质过氧化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用SD健康大鼠 ,结扎冠状动脉制备心肌损伤模型。结果 IHC 930 2 5和 0 50mg/kg能够明显升高心肌SOD活性 ,减少血清MDA生成 ,并改善缺血区氧供 ,改善缺血心肌电镜下的细胞损伤。结论 提示IHC 93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脂质过氧化 超微结构 心肌缺血 IHC-93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DNA微矩阵基因芯片筛选运动性心肌肥大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田振军 张志琪 +2 位作者 唐量 郭进 刘健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 :应用cDNAchip(cDNA芯片或微矩阵基因芯片 )技术筛选运动性心肌肥大相关基因。方法 :摘取运动组和对照组小鼠心脏 ,按一步法抽提总RNA并纯化mRNA ,将 2 30 4个点包括10 3个阴性及对照基因和 2 2 0 1条小鼠靶基因的PCR扩增产物 ,按... 目的 :应用cDNAchip(cDNA芯片或微矩阵基因芯片 )技术筛选运动性心肌肥大相关基因。方法 :摘取运动组和对照组小鼠心脏 ,按一步法抽提总RNA并纯化mRNA ,将 2 30 4个点包括10 3个阴性及对照基因和 2 2 0 1条小鼠靶基因的PCR扩增产物 ,按微矩阵 (12× 12点× 16亚矩阵 ,点间距离 375 μm)点制于硅烷化玻片上 ,制备成cDNA芯片。将等量抽提纯化的运动组和对照组小鼠心肌组织mRNA ,分别与掺入的荧光分子Cy3和Cy5经逆转录合成cDNA荧光探针 ,混合后再与cD NA芯片杂交 ,通过芯片扫描仪对荧光信号图像进行扫描 ,经计算机分析比较运动组和安静对照组心肌组织中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 :在 2 2 0 1条待研究基因中 ,两组小鼠心肌组织间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具有显著表达差异的基因有 71条 ,其中上调基因有 37条 ,下调基因有 34条。结果显示 :cDNA芯片技术筛选运动性心肌肥大相关基因具有高通量、高敏度、高效率、大规模和并行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芯片 cDNA微矩阵基因芯片 基因 差异表达 运动性心肌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Ⅱ对成年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分泌ET-1、NO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沈武忠 高广道 +2 位作者 周佽想 刘健 林元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对成年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 (MFs)分泌内皮素 - 1(ET - 1)、一氧化氮 (NO)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分离法获取MFs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不同条件下培养的第二代心肌MF...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对成年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 (MFs)分泌内皮素 - 1(ET - 1)、一氧化氮 (NO)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分离法获取MFs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不同条件下培养的第二代心肌MFs培养液中的ET - 1、NO水平。结果 :一定浓度范围内的AngⅡ可按剂量依赖方式促MFs分泌ET - 1,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R)拮抗剂losartan可阻断AngⅡ的上述作用 ;AngⅡ可抑制心肌MFs分泌NO ,加losartan后再加AngⅡ培养发现 ,MFs分泌NO能力不但不降低 ,而且还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AngⅡ可通过AT1R促成年大鼠心肌MFs分泌ET - 1,主要通过AT1R影响MFs分泌NO ,从而改变ET - 1/NO比值。AngⅡ可能通过影响MFs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网络平衡关系改变 ,发挥其促心肌肥厚及心力衰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心肌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食大鼠胃肠肌电活动和胃动素与熊去氧胆酸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方萍 董蕾 +1 位作者 罗金燕 杜克莘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 研究大鼠禁食状态下不同起源的胃肠移行性复合肌电活动 (MMC)的特征异同以及胃动素 (MTL)和熊去氧胆酸 (UDCA)对不同起源MMC的作用。方法  2 4只大鼠被随机分为两组。在胃窦、十二指肠及空肠慢性埋置银丝电极。术后 7d在大鼠清... 目的 研究大鼠禁食状态下不同起源的胃肠移行性复合肌电活动 (MMC)的特征异同以及胃动素 (MTL)和熊去氧胆酸 (UDCA)对不同起源MMC的作用。方法  2 4只大鼠被随机分为两组。在胃窦、十二指肠及空肠慢性埋置银丝电极。术后 7d在大鼠清醒、禁食状态下实验。第一组静脉注入合成猪MTL ,第二组给予UDCA灌胃。记录给药前 1h至给药后 2h胃肠肌电活动。结果 实验共观察到 6 8个正常的MMC波形 ,其中 33%起源于胃窦 ,6 7%起源于十二指肠。起源于胃窦的MMC波的周期和Ⅲ期的时程明显长于十二指肠起源的MMC波的相应参数。静脉注射合成猪MTL可引发起源于胃窦的不成熟Ⅲ相波 ,UDCA灌胃可使起源于十二指肠的MMC波周期缩短 ,Ⅲ期时程延长。结论 禁食大鼠MMC波可起源于胃窦和十二指肠 ,不同起源MMC波形特征不同。MTL和UDCA可分别影响禁食状态下不同起源的胃肠肌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肌电活动 胃动素 熊去氧胆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并应用双电极埋植技术记录大鼠胃肠肌电活动 被引量:4
6
作者 柴宁莉 董蕾 +4 位作者 杜克莘 王建华 闫立坤 董西林 方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 改进并应用双电极埋植技术记录大鼠的胃肠肌电活动。方法 选用外径仅 0 .5mm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包绕的 7股银丝绝缘导线制作记录电极 ,采用套针埋植电极。结果 共埋植双电极 160对 (每只大鼠 1~ 5对 ) ,约 1周时 ,15 4对 ( 96.3 ... 目的 改进并应用双电极埋植技术记录大鼠的胃肠肌电活动。方法 选用外径仅 0 .5mm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包绕的 7股银丝绝缘导线制作记录电极 ,采用套针埋植电极。结果 共埋植双电极 160对 (每只大鼠 1~ 5对 ) ,约 1周时 ,15 4对 ( 96.3 % )电极可持续有效地记录胃肠肌电活动 ,5周后仍有 12 3对电极 ( 76.9% )可正常工作。结论 改进的肌电记录法具有以下优点 :①方法简便可行 ,成功率高 ;②对研究对象损伤轻微 ,在小动物及人体上均适用 ;③可同时埋植多对电极 ,记录多处肌电活动 ;④电极工作稳定持久 ,可行慢性试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极埋植 肌电记录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营养因子-3对大鼠胃肠肌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柴宁莉 董蕾 +4 位作者 杜克莘 王建华 闫立坤 董西林 方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5-367,389,共4页
目的 探讨进行人重组神经营养因子 3(rh NT 3)对大鼠胃肠动力及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肌电 (MMC)的影响。方法 在大鼠的胃窦、十二指肠、空肠及结肠处手术埋植银丝电极 5~ 7d后 ,在清醒空腹状态下通过尾静脉注射2 0 μg·kg- 1 的rh... 目的 探讨进行人重组神经营养因子 3(rh NT 3)对大鼠胃肠动力及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肌电 (MMC)的影响。方法 在大鼠的胃窦、十二指肠、空肠及结肠处手术埋植银丝电极 5~ 7d后 ,在清醒空腹状态下通过尾静脉注射2 0 μg·kg- 1 的rh NT 3或安慰剂 ,对照分析注射前后各 2h大鼠的胃肠肌电活动变化。结果 rh NT 3对胃窦及小肠处的肌电活动有增强效应 (P <0 .0 5 ) ,但对其MMCs周期无显著影响 ;在横结肠 ,rh NT 3不但可显著增强峰电的频率、振幅及延长峰电周期 ,而且可以使MMCs周期延长 [(2 5± 11)minvs.(19± 6 )min ,P <0 .0 5 ) ];在远端结肠处 ,rh NT 3打断MMC模式 ,引起类似MMCⅢ相的连续的峰电活动 ,持续约 (48± 6 )min。结论 外源性的rh 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3 大鼠 胃肠肌电活动 实验 安慰剂 增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高盐饮食程控雄性子代大鼠动脉血压盐敏感性 被引量:4
8
作者 吕波 闫剑群 刘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63-1668,共6页
目的探讨围产期高盐饮食对子代Sprague-Dawley大鼠动脉血压及盐敏感性程控作用的性别差异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围产期给予高盐饮食(8%NaCl)和正常饮食(1%NaCl),监测雄性及雌性子代体重发育,并采用无创性尾套法测量血压及心率变化;后给予... 目的探讨围产期高盐饮食对子代Sprague-Dawley大鼠动脉血压及盐敏感性程控作用的性别差异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围产期给予高盐饮食(8%NaCl)和正常饮食(1%NaCl),监测雄性及雌性子代体重发育,并采用无创性尾套法测量血压及心率变化;后给予各组子代高盐饮食14 d观察其盐敏感性,并于测量结束后以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清及脑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各成分及应激相关激素水平。结果围产期高盐饮食对子代大鼠青春期动脉血压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雄性子代的盐敏感性,且雄性子代血清血管紧张素II升高,而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皮质醇低于正常组,雌性子代则未观察到相同效应。结论围产期高盐饮食对子代动脉血压盐敏感性具有程控作用,并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其机制可能与子代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功能异常及应激反应性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 高盐饮食 子代 血压 盐敏感性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对不应期电刺激对兔心室肌收缩功能影响的钙反应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海柱 崔长琮 +2 位作者 赵晓静 杜克莘 刘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8-320,共3页
目的 观察绝对不应期电刺激增强兔离体乳头肌收缩作用的钙反应性 ,探讨绝对不应期电刺激增强心肌收缩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 分离兔右心室乳头肌、灌流并给予 1HZ 刺激使其等长收缩 ,于该基础刺激的绝对不应期给予双相方波电流刺激 (称... 目的 观察绝对不应期电刺激增强兔离体乳头肌收缩作用的钙反应性 ,探讨绝对不应期电刺激增强心肌收缩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 分离兔右心室乳头肌、灌流并给予 1HZ 刺激使其等长收缩 ,于该基础刺激的绝对不应期给予双相方波电流刺激 (称之CCM)。依次灌流不同Ca2 + 浓度 (0 .5、1.5、2 .5、3.5、4 .5、5 .5、6 .5mmol·L- 1 )的K H液 ,观察乳头肌的最大张力 (PT)的变化。结果 ①CCM刺激时PT比刺激前增加。②CCM对乳头肌张力的作用存在着Ca2 + 浓度量效反应 ,低Ca2 + 浓度下CCM增加PT的作用最明显 ,随着Ca2 + 浓度的增高而作用减弱。当Ca2 + 浓度进一步增高时 ,PT不再增加。结论 于绝对不应期电刺激能明显增强离体心肌的收缩功能 ,提示其可能机制为细胞外Ca2 + 内流增加 ,细胞 [Ca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不应期 电刺激 钙反应性 心肌收缩功能 乳头肌 慢性心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氯地平的心肌电生理作用及对触发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现青 崔长琮 杜克莘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7-379,共3页
目的 观察新的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对心肌快反应动作电位和触发活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方法观察不同浓度氨氯地平对豚鼠心肌快反应动作电位及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早期后除极和哇巴因诱发的延迟后除极及触发... 目的 观察新的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对心肌快反应动作电位和触发活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方法观察不同浓度氨氯地平对豚鼠心肌快反应动作电位及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早期后除极和哇巴因诱发的延迟后除极及触发活动的作用。实验在同一细胞完成对照和药理作用。结果 氨氯地平10 μmol·L-1对动作电位时程明显缩短 (n =6 ,P <0 .0 5 ) ,用药前后APA、Vmax、ERP、DP3无变化 ;2 5 μmol·L-1氨氯地平可抑制异丙肾上腺素和哇巴因诱发的触发活动。结论 氨氯地平对异丙肾上腺素和哇巴因诱发的触发活动有一定的对抗作用 ,其机理与钙拮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心肌 电生理作用 触发活动 早期后除极 延迟后除极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丙嗪预处理对家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利 陈丽 王兴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8-440,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氯丙嗪预处理对家兔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探讨氯丙嗪的肠道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恒温平滑肌槽记录离体肠管收缩曲线的方法,观察不同处理方式下小肠的收缩张力及收缩频率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肠收缩张力...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氯丙嗪预处理对家兔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探讨氯丙嗪的肠道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恒温平滑肌槽记录离体肠管收缩曲线的方法,观察不同处理方式下小肠的收缩张力及收缩频率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肠收缩张力及收缩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小剂量(1 mg/kg.BW)和中剂量(2 mg/kg.BW)氯丙嗪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小肠的收缩张力及频率均有所恢复,显著高于未预处理组。大剂量(4 mg/kg.BW)氯丙嗪预处理组小肠的收缩张力和频率与单纯缺血再灌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适量氯丙嗪预处理能够改善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小肠运动功能异常,而大剂量氯丙嗪对其无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氯丙嗪 小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索尼定滴眼液点眼对家兔眼压及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倩 孙乃学 刘健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11-61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莫索尼定(MOX)滴眼液点眼对眼压、瞳孔、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 32只家兔全身麻醉后行双眼前房穿刺并连接于生理记录仪描记眼压,行单侧颈动脉插管并连接于生理记录仪描记血压、心率波动。分别将质量分数0.05%、0.1%和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莫索尼定(MOX)滴眼液点眼对眼压、瞳孔、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 32只家兔全身麻醉后行双眼前房穿刺并连接于生理记录仪描记眼压,行单侧颈动脉插管并连接于生理记录仪描记血压、心率波动。分别将质量分数0.05%、0.1%和0.2%的MOX单侧点眼,同步观察点眼后8h内双侧眼压、瞳孔、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0.05%、0.1%、0.2%MOX组点眼后实验眼最大眼压下降幅度分别为3.01mmHg(18.31%)、3.70mmHg(22.13%)和4.46mmHg(25.60%),降眼压持续时间分别为6h、8h和8h以上。对侧眼眼压下降持续时间较短,最大眼压下降幅度分别为2.64mmHg(15.46%)、3.10mmHg(18.82%)和2.62mmHg(16.48%)。3组MOX滴眼液点眼均可使实验眼瞳孔散大,最大散瞳幅度分别为2.6、3.2、3.9mm。MOX滴眼液点眼对心率影响轻微,0.05%MOX组和0.1%MOX组点眼不影响实验动物的血压,0.2%MOX组可使实验动物舒张压下降,最大下降值为8.85mmHg(9.93%)。结论 MOX滴眼液点眼对家兔有降眼压作用,中低剂量的MOX对实验动物的血压、心率等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索尼定 眼压 瞳孔直径 心率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啉受体激动剂莫索尼定对家兔希氏束电位的影响
13
作者 齐颖新 牛小麟 +2 位作者 谢松梅 苟伟 杨银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 观察咪唑啉受体激动剂 莫索尼定 (Mox)对家兔在体心脏希氏束电位的影响。方法 将 2 4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 4组 :空白对照组 ;Mox小剂量组 (0 .1mg·kg-1) ;Mox中剂量组 (0 .3mg·kg-1) ;Mox大剂量组(0 .9mg·kg-1) ... 目的 观察咪唑啉受体激动剂 莫索尼定 (Mox)对家兔在体心脏希氏束电位的影响。方法 将 2 4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 4组 :空白对照组 ;Mox小剂量组 (0 .1mg·kg-1) ;Mox中剂量组 (0 .3mg·kg-1) ;Mox大剂量组(0 .9mg·kg-1) ,采用经右侧颈总动脉插管法 ,记录希氏束电图 (HBE) ,同步测量体表心电图 (ECG)。结果 静脉注射Mox后 ,家兔ECG的R R间期、P R间期和HBE的H V间期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延长 ,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 ,给药前、后HBE的A H间期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静脉注射Mox能剂量依赖性延长家兔HBE的H V间期 ,而对A H间期无明显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啉受体激动剂 莫索尼定 家兔 希氏束电位 降压药 心脏传导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二甲氨基)-二苯并碘杂六环葡萄糖酸盐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14
作者 李西宽 苟伟 +5 位作者 史小莲 刘俊田 邓秀玲 孙晓明 边卫国 侯自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5-427,共3页
目的 观察 3,6 (二甲氨基 ) 二苯并碘杂六环葡萄糖酸盐 (IHC 93)对大鼠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健康SD大鼠 ,结扎和松解冠状动脉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结果 IHC 930 .12 5、0 .2 5、0 .5mg·kg-1能明显缩小缺血再... 目的 观察 3,6 (二甲氨基 ) 二苯并碘杂六环葡萄糖酸盐 (IHC 93)对大鼠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健康SD大鼠 ,结扎和松解冠状动脉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结果 IHC 930 .12 5、0 .2 5、0 .5mg·kg-1能明显缩小缺血再灌注心肌梗死范围 ;可不同程度地减少心肌CK和CK MB的释放 ;减少心肌ET 1的产生 ;IHC 930 .2 5、0 .5mg·kg-1明显降低心肌肿胀度。结论 IHC 93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保护作用 3 6-(二甲氨基)-二苯并碘杂六环葡萄糖酸盐 大鼠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功酶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二甲氨基)-二苯并碘杂六环葡萄糖酸盐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李西宽 苟伟 +4 位作者 刘俊田 邓秀玲 孙晓明 边卫国 侯自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5-305,共1页
3 ,6 (二甲氨基 ) 二苯并碘杂六环葡萄糖酸盐 (3,6 dimethamidodibenzopyriodoniumgluconate ,IHC 93)是迄今本类药物中水溶性最好的药物。大鼠冠状动脉闭塞 4 0min ,再灌注 12 0min ,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n =10 )。测定大鼠心肌... 3 ,6 (二甲氨基 ) 二苯并碘杂六环葡萄糖酸盐 (3,6 dimethamidodibenzopyriodoniumgluconate ,IHC 93)是迄今本类药物中水溶性最好的药物。大鼠冠状动脉闭塞 4 0min ,再灌注 12 0min ,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n =10 )。测定大鼠心肌梗死范围 (41± 4 ) % ,肿胀度 (81± 4 ) % ,血清肌酸激酶〔CK ,(5 .6± 0 .9)mmol·min- 1·L- 1〕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 ,(0 .88± 0 .0 9)mmol·min- 1·L- 1〕活性明显升高 ,血清内皮素 1〔ET 1,(0 .34± 0 .0 4 ) μg·L- 1〕水平明显升高。于冠脉结扎前和再灌注前 1min分别ivIHC 930 .12 5 ,0 .2 5和 0 .5mg·kg- 1(n =10~ 11) ,与缺血再灌组比 ,大鼠心肌梗死范围不同程度缩小 ,分别为 (38± 5 ) % ,(35± 4 ) %和(33± 3) % (中、大剂量组P <0 .0 1) ;心肌肿胀度有所减轻〔(78± 4 ) % ,(76± 3) %和 (77± 2 ) % ,中、大剂量组P <0 .0 1〕 ;CK活性降低〔(5 .1± 0 .8) ,(4.7± 1.0 )和 (4.4± 1.3)mmol·min- 1·L- 1,中、大剂量组P <0 .0 5〕 ;CK MB活性降低〔(0 .12± 0 .0 4 ) ,(0 .11± 0 .0 3)和 (0 .0 9± 0 .0 4 )mmol·min- 1·L- 1,均P <0 .0 1〕 ;ET 1水平降低〔(0 .2 6± 0 .0 3) ,(0 .2 6± 0 .0 3)和 (0 .2 7± 0 .0 3) μg·L- 1,均P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6-(二甲氨基)-二苯并碘杂六环葡萄糖酸盐 心肌缺血 肌酸激酶 内皮素 肌酸激酶同工酶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左心室中层肌细胞电生理特征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周筠 臧伟进 +4 位作者 杜克莘 于晓江 崔长琼 智宏 余忠祥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2-516,522,共6页
目的 观察 2 5 0~ 80 0g豚鼠左心室游离壁内、外膜层及中层肌细胞的复极不均一性及室壁中层是否具有Mcell的特性。方法 应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 ,记录不同基础周长时豚鼠左心室游离壁内、外膜层及中层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各种参数变... 目的 观察 2 5 0~ 80 0g豚鼠左心室游离壁内、外膜层及中层肌细胞的复极不均一性及室壁中层是否具有Mcell的特性。方法 应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 ,记录不同基础周长时豚鼠左心室游离壁内、外膜层及中层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各种参数变化。结果 在所有刺激周期(BCL)测试中 ,中层肌细胞的复极至动作电位 90 %的时程 (APD90 )较心内、外膜层肌细胞长 ,在BCL =3 0 0ms时 ,内、外膜层及中层肌细胞的APD90 分别为 (2 0 7± 1 5 )ms,(2 1 4± 2 1 )ms,(2 1 5±2 7)ms( x±s;n =9;体质量 2 5 0~ 3 5 0 g)及 (2 0 6± 3 4 )ms,(1 99± 2 8)ms,(2 4 7± 2 5 )ms( x±s;n=1 0 ;体质量 3 5 0~ 80 0 g)。在BCL =3 0 0 0ms时 ,内、外膜层及中层肌细胞的APD90 分别为 (2 94± 3 4 )ms,(2 90± 49)ms,(3 1 3± 5 0 )ms( x±s;n =1 0 ;体质量 2 5 0~ 3 5 0 g)及 (2 96± 42 )ms,(2 5 9± 5 8)ms,(3 2 8± 3 6 )ms( x±s;n =1 0 ;体质量 3 5 0~ 80 0 g)。中层肌细胞APD 频率依赖性较心内、外膜层肌细胞更明显。结论 豚鼠左心室游离壁存在复极不均一性 ,中层肌细胞有更长的APDs,更明显的APD 频率依赖性。豚鼠左心室游离壁中层细胞具有Mcell的电生理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细胞 豚鼠 复极不均一性 动作电位时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二甲氨基]-二苯骈碘杂六环葡萄糖酸盐对豚鼠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17
作者 李西宽 刘俊田 +3 位作者 苟伟 杜克莘 邓秀玲 侯自杰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目的 研究 3 ,6 [二甲氨基 ] 二苯骈碘杂六环葡萄糖酸盐对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 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结果 IHC - 93低浓度 (≤ 3 0 μmol/L)时对快反应动作电位的动作电位幅度 (APA)、0相最大除极速率 (Vmax)... 目的 研究 3 ,6 [二甲氨基 ] 二苯骈碘杂六环葡萄糖酸盐对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 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结果 IHC - 93低浓度 (≤ 3 0 μmol/L)时对快反应动作电位的动作电位幅度 (APA)、0相最大除极速率 (Vmax)无影响 ,但可缩短动作电位时程(APD) ;高浓度 (90 μmol/L)时使快反应动作电位的APA、Vmax降低 ,APD进一步缩短。三相时程APD50 - 90 (APD50 - 90 =APD90 -APD50 )在用药前后变化不大。IHC 93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豚鼠左心房早期后除极有明显抑制作用 ,可完全或部分消除哇巴因诱发的延迟后除极和触发激动。结论 IHC 93为一钙通道阻滞剂 ,具有IV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6-[二甲氨基]-二苯骈碘杂六环葡萄糖酸盐 细胞电生理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家兔正常、缺血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
18
作者 陈前 崔长琮 +3 位作者 杨琳 杜克莘 曹世平 傅文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28-530,共3页
目的 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正常和缺血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直接作用。方法 采用经典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 ,研究 1 0 - 8mol/LCGRP对家兔正常右房肌、左室肌和缺血左室肌跨膜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  1 0 - 8mol/LCGRP可使家兔正... 目的 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正常和缺血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直接作用。方法 采用经典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 ,研究 1 0 - 8mol/LCGRP对家兔正常右房肌、左室肌和缺血左室肌跨膜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  1 0 - 8mol/LCGRP可使家兔正常右房肌和左室肌细胞的APD95和APD50~95明显缩短 ,加速动作电位的后期复极 ;并能明显减小缺血左室肌AP异常复极程度。正常条件下 ,右房肌的APD95和APD50~ 95分别由用药前 (2 0 6± 8)ms和 (1 1 0± 8)ms缩短为 (1 96± 4)ms和 (99± 5)ms(P <0 0 5) ;左室肌的APD95和APD50~95分别由用药前 (2 67± 1 3)ms和 (54± 6)ms缩短为 (2 59± 1 2 )ms和 (45± 4)ms (P <0 0 5)。缺血条件下 ,1 0 - 8mol/LCGRP加入后 5min ,APD50 /APD95 由 (68 0± 4 5) %增大为 (75 0± 4 2 ) % (P <0 0 1 ) ;APD50~95由 (67± 8)ms缩短为 (45± 6)ms (P <0 0 1 )。结论  1 0 - 8mol/LCGRP可加速正常右房肌和左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后期复极 ;并能延缓缺血左室肌细胞AP复极的异常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心肌细胞电生理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因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及体重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陆梦 张莉 +6 位作者 丁雪瑞 向俊西 刘洋 姜伊娜 冯诚 董欣 刘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8-650,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咖啡因对成年雄性小鼠体重及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应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实验方法,训练前给予不同浓度咖啡因(5、10、15 mg/kg)灌胃,检测小鼠寻找站台的潜伏期、游泳的运动距离和游泳速度,并于第6天及第12天对小鼠进...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咖啡因对成年雄性小鼠体重及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应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实验方法,训练前给予不同浓度咖啡因(5、10、15 mg/kg)灌胃,检测小鼠寻找站台的潜伏期、游泳的运动距离和游泳速度,并于第6天及第12天对小鼠进行空间搜索实验,以检验小鼠的空间记忆。每日灌胃前对每只小鼠称重并记录其体重。结果各组小鼠Morris水迷宫检测中潜伏期、运动距离、游泳速度和穿越原站台平均次数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各组小鼠在实验全过程中和运动期间的体重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但空白对照组在实验全过程中与咖啡因小剂量组相比,体重增加明显;4组小鼠在未运动期间的体重变化有统计学差异,其中咖啡因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体重增加明显减缓,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实验前给予咖啡因对小鼠空间学习以及记忆能力没有影响。单独给予咖啡因而不进行额外运动,咖啡因能够明显地控制体重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学习记忆 MORRIS水迷宫 体重 咖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20
作者 王升儒 成少利 +7 位作者 国荣 刘健 李玲 王明永 许洁 芮俊 钱立雄 高珂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8只家兔应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造成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分成3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模型组)、糖皮质激素一次大剂量保护组(大剂量组)以及糖皮质激素多次小剂量保...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8只家兔应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造成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分成3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模型组)、糖皮质激素一次大剂量保护组(大剂量组)以及糖皮质激素多次小剂量保护组(小剂量组),每组6只。应用BL-42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观察记录心电图ST段改变,分别在缺血前、缺血15 min以及再灌注30 min取血测定血浆丙二醛(MDA)浓度;缺血区心肌标本制作冰冻切片,行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缺血区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变化。结果糖皮质激素的大、小剂量保护组再灌注过程中ST段恢复的时间较短,快于模型组;大剂量组血清MDA水平低于小剂量组(P<0.05),且两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大剂量组缺血心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高于小剂量组,且两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糖皮质激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一次大剂量的治疗保护效果要好于多次小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