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R原则在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余琦 杨佩刚 +4 位作者 张春芳 林燕 陈正兰 赵四海 刘恩岐 《西北医学教育》 2007年第6期1128-1130,共3页
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动物实验所引发的伦理学冲突越来越多,作为以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为研究对象的实验动物学担负起了缓解这种冲突的任务,我们尝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将国际上广泛接受的减少、替代、优化为主的3R原则引入到“医学实... 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动物实验所引发的伦理学冲突越来越多,作为以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为研究对象的实验动物学担负起了缓解这种冲突的任务,我们尝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将国际上广泛接受的减少、替代、优化为主的3R原则引入到“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实验动物学 3R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实验动物学的教学模式以培养生物医学研究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四海 刘恩岐 +6 位作者 杨鹏辉 余琦 魏科娜 王艳丽 李亚峰 程芳 黄炳俏 《西北医学教育》 2010年第1期62-64,共3页
医学实验动物学虽不是生物医学研究生的主干学科,但却是生物医学研究生的重要基础课,它贯穿生物医学实验的全过程。动物实验是近代生物医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培养创新型研究生,必须使其具备扎实的实验动物学理论知识和动物实验技能,... 医学实验动物学虽不是生物医学研究生的主干学科,但却是生物医学研究生的重要基础课,它贯穿生物医学实验的全过程。动物实验是近代生物医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培养创新型研究生,必须使其具备扎实的实验动物学理论知识和动物实验技能,以及运用其技术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创新的能力。为此,我们通过转变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模式,以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努力培养生物医学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学 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动物实验中遵循6R原则以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水平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四海 刘恩岐 +5 位作者 白亮 金昕 朱虹 陈宏列 闫西才 李喜琴 《西北医学教育》 2013年第1期71-72,75,共3页
随着我国医学科研的迅速发展,科研活动中对参与者,尤其是研究生的动物实验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医学研究生的动物实验技能,培养其设计与执行高水平动物实验的能力,成为摆在实验动物学一线教师、研究生导师和动物实验管理人员面前... 随着我国医学科研的迅速发展,科研活动中对参与者,尤其是研究生的动物实验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医学研究生的动物实验技能,培养其设计与执行高水平动物实验的能力,成为摆在实验动物学一线教师、研究生导师和动物实验管理人员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实验动物学的一线教师及动物实验的管理者,结合我们培养研究生的经验,我们在国际上广泛接受的减少(Reduction)、替代(Replacement)、优化(Refinement),即传统3R基础上,提出了新3R原则,强调动物实验责任心(Responsi-bility)、过程检查(Review)、和记录(Record)原则,即6R原则。将6R原则贯穿实验动物学教学和动物实验实践全程,以提升了医学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素质,为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生物医学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教学 创新 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4R原则贯穿实验动物学教学全程以提高医学生科研素质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四海 刘恩岐 +5 位作者 白亮 金昕 朱虹 陈宏列 闫西才 张峰 《西北医学教育》 2012年第4期755-756,共2页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动物实验所涉及的动物伦理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动物伦理不仅涉及动物本身,也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科学性,甚至影响了生物医学学生和科研工作者的自身科研素质。作为实验动物学的一线教师,将国际上广泛接受的减少(Reduc...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动物实验所涉及的动物伦理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动物伦理不仅涉及动物本身,也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科学性,甚至影响了生物医学学生和科研工作者的自身科研素质。作为实验动物学的一线教师,将国际上广泛接受的减少(Reduction)、替代(Replacement)、优化(Refinement),即传统的3R原则,加上责任(Responsibility)原则,即4R原则,贯穿于实验动物学教学的全程,提升了我校医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科研素质,为培养生物医学创新型人才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学 教学模式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和黄芪多糖对实验性肝损伤大鼠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欣 党双锁 +3 位作者 程延安 贾晓黎 陈明霞 刘恩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和黄芪多糖单用及联合应用对肝损伤大鼠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等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损伤模型。选取清洁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20只)、大黄素组(15只)、黄芪... 目的探讨大黄素和黄芪多糖单用及联合应用对肝损伤大鼠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等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损伤模型。选取清洁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20只)、大黄素组(15只)、黄芪多糖组(15只)、大黄素和黄芪多糖联合给药组(15只)、秋水仙碱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和单纯造模组外其他各组同时给对应的药物干预,即大黄素40mg/(kg·d)、黄芪多糖200mg/(kg·d)、大黄素40mg/(kg·d)+黄芪多糖200mg/(kg·d)、秋水仙碱0.1mg/(kg·d),共12周。采集标本后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的超微结构。结果大黄素、黄芪多糖单用或联合应用均可以减轻CCl4对大鼠肝脏组织的损伤程度,尤其是联合用药可以明显减少肝组织Hyp含量;保护肝脏的超微结构改变,表现为肝细胞结构接近正常,包膜规整,细胞质内见少量脂滴,线粒体嵴排列规整,内质网增生且明显扩张,肝窦隙可见呈梭形或杆状的肝星状细胞(HSC),肝窦内充斥少量纤细胶原纤维束,Kupffer细胞脂滴不多。结论大黄素和黄芪多糖对CCl4致大鼠肝脏的超微结构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黄芪多糖 肝损伤 超微结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防治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和水祥 王艳丽 +3 位作者 符寒 李长顺 苌新明 刘恩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4-596,共3页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 (EGb)对慢性肝炎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EGb防治组和秋水仙碱组。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法建立慢性肝损伤模型 ,分别用生理盐水或药物灌胃治疗。对比观察EGb对慢性肝损伤大鼠肝...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 (EGb)对慢性肝炎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EGb防治组和秋水仙碱组。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法建立慢性肝损伤模型 ,分别用生理盐水或药物灌胃治疗。对比观察EGb对慢性肝损伤大鼠肝纤维化和脂质过氧化指标的影响 ,结合肝病理组织学及肝组织内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变化加以探讨。结果 EGb防治组大鼠肝组织中PCⅢ、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和CⅣ型胶原含量明显降低 ,血中过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升高 ,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 ,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或P <0 .0 1) ;形态学观察 ,EGb防治组大鼠肝组织损伤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和秋水仙碱对照组 :HE染色显示肝组织炎症损伤减轻 ,VG染色显示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减低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肝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EGb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 ,防治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慢性肝损伤 大鼠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甙d对实验性大鼠肝癌Ang-2及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王艳丽 宋涛 +4 位作者 胡雅楠 卢新兰 张雅欣 刘恩岐 和水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4-668,共5页
目的探讨柴胡皂甙d(saikosaponins-d,SSd)对实验性大鼠肝癌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SSd干预组和DMSO对照组。模型组经口灌注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initrosamine,DEN)溶液造模,每周5... 目的探讨柴胡皂甙d(saikosaponins-d,SSd)对实验性大鼠肝癌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SSd干预组和DMSO对照组。模型组经口灌注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initrosamine,DEN)溶液造模,每周5次至14周;DMSO对照组和SSd干预组在造模的同时分别每日给予腹腔注射SSd 1mg/kg和等体积量的DMSO。至18周末处死所有大鼠,记录大鼠的一般情况,取肝脏标本,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肝癌组织及血清中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SSd可抑制肿瘤形成,减轻肝脏损害,降低死亡率。免疫组化和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SSd下调大鼠肝癌组织及血清中Ang-2和VEGF表达,与模型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d可以抑制实验大鼠肝癌发生及血管形成,下调Ang-2和VEGF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肝癌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甙D 肝癌 血管生成素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动物——秀丽隐杆线虫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恩岐 仓林让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3年第10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秀丽隐杆线虫 基因 乙基甲烷磺酸盐 细胞分裂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成药益智胶囊改善小鼠智力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刘恩岐 王世祥 +2 位作者 杨鹏辉 仓林让 尚荣军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2年第4期4-6,共3页
研究了中成药益智胶囊对小鼠健脑益智作用。跳台法试验表明 ,益智胶囊 0 .75 g/ kg和 1.5 0 g/ kg对东莨菪碱所致小鼠记忆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 ,触电潜伏期明显延长 ,错误次数明显减少 ;水迷路法试验表明 ,剂量为 0 .75 g/ kg和 1.5 0 g/... 研究了中成药益智胶囊对小鼠健脑益智作用。跳台法试验表明 ,益智胶囊 0 .75 g/ kg和 1.5 0 g/ kg对东莨菪碱所致小鼠记忆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 ,触电潜伏期明显延长 ,错误次数明显减少 ;水迷路法试验表明 ,剂量为 0 .75 g/ kg和 1.5 0 g/ kg时 ,对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方向辨别障碍有明显保护作用 ,小鼠到达平台的正确反应次数明显增加 ;益智胶囊 0 .75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益智胶囊 小鼠 智力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硒治疗慢性肝病患者PBMC功能紊乱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和水祥 苌新明 +2 位作者 李红霞 刘恩岐 李长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1-623,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口服补硒方法纠正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免疫功能紊乱的临床价值。方法 患者口服补硒 (2 0 0~ 30 0 μg·d-1) 8~ 12周后分离PBMC ,分别对比观察硒作用前后PBMC膜流动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IL 2R)... 目的 探讨应用口服补硒方法纠正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免疫功能紊乱的临床价值。方法 患者口服补硒 (2 0 0~ 30 0 μg·d-1) 8~ 12周后分离PBMC ,分别对比观察硒作用前后PBMC膜流动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IL 2R)表达及其分泌IL 2活性、过氧化脂质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 ,并结合体外PBMC培养实验结果 ,探讨其可能机制。结果 口服补硒治疗后 ,患者PBMC膜流动性、IL 2R表达及其分泌IL 2活性均显著提高 ,血中LPO含量显著减少 ,与未补硒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 <0 .0 1)。体外培养患者的PBMC外加硒作用后上述指标呈相似变化。结论 口服补硒可纠正慢性肝病患者PBMCIL 2系统的功能紊乱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BMC膜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肝病 PBMC功能 白细胞介素2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对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长顺 和水祥 +2 位作者 刘恩岐 李红霞 苌新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 探讨硒对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 分离健康人和慢性肝病患者的PBMC ,分别体外培养 ,对比观察了预加硒 ( 1.15 6× 10 -7mol·L-1)和不同剂量脂质过氧化诱导剂叔丁基过氧化氢 (tBHP)作... 目的 探讨硒对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 分离健康人和慢性肝病患者的PBMC ,分别体外培养 ,对比观察了预加硒 ( 1.15 6× 10 -7mol·L-1)和不同剂量脂质过氧化诱导剂叔丁基过氧化氢 (tBHP)作用后各组PBMC膜流动性和培养液中过氧化脂质 (MDA)含量变化。结果 健康人PBMC膜流动性随tBHP剂量的增加而降低 ,培养液中MDA含量呈相反变化 ;慢性肝病患者PBMC膜流动性明显下降 ,培养液中MDA含量增加。而经硒预保护作用 6h后两组细胞上述指标均有改善。结论 脂质过氧化反应可影响人PBMC的膜流动性 ,硒对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 膜流动性 脂质过氧化反应 白细胞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全基因组培养细胞的比较蛋白组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四海 寻萌 +5 位作者 楚雍烈 朱彤 薛欣 徐琨 宋娟 邵明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74-2177,共4页
利用比较蛋白质组技术研究了转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全基因组的人肝癌细胞系Huh7细胞模型中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建立了Huh7-HCV的双向凝胶电泳蛋白质表达图谱和数据库.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和图像分析,对表达差异2倍... 利用比较蛋白质组技术研究了转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全基因组的人肝癌细胞系Huh7细胞模型中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建立了Huh7-HCV的双向凝胶电泳蛋白质表达图谱和数据库.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和图像分析,对表达差异2倍以上蛋白质点进行了胶内酶解和MALDI-TOF MS鉴定.得到包括与细胞骨架蛋白、细胞周期、凋亡和信号转导等相关的14个蛋白质,并且用Western blot验证了热休克蛋白70的蛋白质组研究结果.利用HCV全基因组培养系统,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为研究HCV病毒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实验数据,为深入研究HCV病毒复制和分子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细胞 丙型肝炎病毒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吸管的改进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恩岐 杨鹏辉 +1 位作者 仓林让 尚荣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09-609,616,共2页
改进的口吸式小鼠胚胎吸管由外径 1.5mm的硬质玻璃细管和一次性输液器改成的塑料软导管及过滤器组成 ,适用于各种实验动物胚胎操作。该吸管制作方便 ,安全实用 ,无毒无污染 ,价格低廉。
关键词 小鼠 胚胎吸管 改进 玻璃管 输液器 胚胎收集 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2转基因小鼠的制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四海 楚雍烈 +5 位作者 郑华东 杨鹏辉 陈正兰 朱虹 范江霖 刘恩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转基因小鼠制作的因素,优化转基因动物制作过程,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转基因小鼠制作方法。方法利用显微注射方法制作转基因小鼠,对超数排卵的程序、受精卵的收集、外源基因的显微注射、胚胎移植和术后护理等影响因素都进行... 目的分析影响转基因小鼠制作的因素,优化转基因动物制作过程,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转基因小鼠制作方法。方法利用显微注射方法制作转基因小鼠,对超数排卵的程序、受精卵的收集、外源基因的显微注射、胚胎移植和术后护理等影响因素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优化了转基因小鼠的制作过程,减少了影响胚胎移植成功的不利因素,提高了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2(PPAR-γ2)转基因小鼠的制作效率(2.9%)。结论成功制作了PPAR-γ2转基因小鼠,优化转基因小鼠的制作程序是提高转基因成功率的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2 转基因 小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患者合并感染基因1和4型丙型肝炎病毒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四海 刘恩岐 +2 位作者 成大欣 薛欣 楚雍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讨HIV患者共感染难治性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1型和4型)后的临床药物处理对策。方法:收集国内外2000年至今报道的干扰素或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HCV/HIV共感染患者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结果,提取其中共感染基因1型或4型HC... 目的:探讨HIV患者共感染难治性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1型和4型)后的临床药物处理对策。方法:收集国内外2000年至今报道的干扰素或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HCV/HIV共感染患者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结果,提取其中共感染基因1型或4型HCV的HIV患者资料。利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HIV患者罹患丙型肝炎后,尤其是感染基因1型或4型HCV后的治疗方案。结果:Medline文献检索结果命中88篇文献,其中6篇符合纳入标准,共提取感染基因1型或4型HCV的HIV患者资料1 131份。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基因1型或4型HCV的HIV患者所获得的持续病毒反应率是26%,高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反应率(8%)。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也优于聚乙二醇干扰素单独疗法(26%vs 13%)。而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疗法在基因2型或3型HCV感染的HIV患者可获得55%的持续病毒反应率。干扰素或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HCV/HIV共感染患者的副反应发生率和停药率相似。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在治疗基因1型或4型HCV的HIV患者时优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或聚乙二醇干扰素单独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基因型 重叠感染/免疫学 干扰素-α2a/治疗应用 聚乙烯二醇类/治疗应用 利巴韦林/治疗应用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蛋白8在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损伤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四海 楚雍烈 刘恩岐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角蛋白8在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损伤中的表达和角蛋白8可能参与肝损伤过程的机制。方法:取ICR小鼠40只,分为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A组接受四氯化碳处理2周(6%的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300μl/kg体重,每周3次);B组接受... 目的:探讨角蛋白8在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损伤中的表达和角蛋白8可能参与肝损伤过程的机制。方法:取ICR小鼠40只,分为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A组接受四氯化碳处理2周(6%的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300μl/kg体重,每周3次);B组接受四氯化碳处理4周;C组接受四氯化碳处理6周;D组为空白对照组。各组分别在最后一次注射四氯化碳的第3天,过量麻醉处死后取材。依次分离脾脏、双肾和心脏等重要脏器并称重。提取肝脏总RNA、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角蛋白8的表达变化。结果:四氯化碳处理导致肝脏重量和体重的比值增高,第0、2、4和6周分别为5.60%、6.87%、7.83%和7.76%,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脏重量和体重的比值也增高(P<0.05)。HE染色显示,肝损伤程度随四氯化碳处理时间延长而加重。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发现,角蛋白8在肝脏的表达随四氯化碳处理时间延长而升高。结论:在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中,角蛋白8的表达水平和肝损伤程度在一定条件下呈正相关。角蛋白8的细胞内积累可能是肝损伤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角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疾病模型 动物 肝疾病 化学诱导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加压素Ⅱ转基因家兔制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赵四海 朱虹 +4 位作者 陈宏列 白亮 成大欣 范江霖 刘恩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7-540,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转基因家兔制作的因素,优化转基因动物制作过程,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转基因家兔制作方法。方法利用显微注射方法制作转基因家兔,对超数排卵的程序、受精卵的收集、外源基因的显微注射、胚胎移植和术后护理等影响因素都进行... 目的分析影响转基因家兔制作的因素,优化转基因动物制作过程,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转基因家兔制作方法。方法利用显微注射方法制作转基因家兔,对超数排卵的程序、受精卵的收集、外源基因的显微注射、胚胎移植和术后护理等影响因素都进行了对比研究和探讨。结果优化了转基因家兔制作过程,通过对比发现注射卵泡刺激素方案优于注射孕马血清方案,更易获得较多数量的受精卵。PCR检验结果显示我们成功获得尾加压素Ⅱ转基因家兔。结论通过成功制作尾加压素Ⅱ转基因家兔,建立了适合本实验室的转基因家兔制作方法,同时为研究尾加压素Ⅱ生物学功能和其与疾病的关系提供了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加压素Ⅱ 转基因 家兔 影响因素 显微注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