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PFOA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杨谨 李昂 +1 位作者 杨谦 李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PP)全氟辛酸(PFOA)对小鼠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喂养含PFOA的食物后,观察C57B/6雄性小鼠胸腺和脾脏的重量及胸腺细胞和脾细胞数的变化。用碘化丙啶(PI)进行细胞DNA染色,用小鼠单克...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PP)全氟辛酸(PFOA)对小鼠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喂养含PFOA的食物后,观察C57B/6雄性小鼠胸腺和脾脏的重量及胸腺细胞和脾细胞数的变化。用碘化丙啶(PI)进行细胞DNA染色,用小鼠单克隆抗体(mAb)进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胸腺和脾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表型的变化。用蛋白A噬菌斑实验和ELISA法检测小鼠抗马红细胞的抗体生成B细胞和血清中IgM和IgG滴度的变化。用刀豆蛋白A(ConA)和脂多糖(LPS)分别刺激小鼠脾细胞,用3H-TdR掺入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结果:强效的PP(如PFOA)能导致小鼠胸腺和脾脏严重萎缩;其脾脏中T和B细胞数减少50%,胸腺细胞数减少>90%,以成熟的CD4+CD8+细胞数的减少最显著,S和G2/M期细胞数的下降最明显。PFOA还可降低马红细胞诱导的IgM和IgG抗体生成B细胞的数量和血清中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的滴度,以及T细胞活化剂ConA和B细胞活化剂LPS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强度。停止喂养含PFOA的食物后,上述指标迅速恢复正常。结论:强效的PP能对小鼠免疫系统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 全氟辛酸 胸腺细胞 脾细胞 体液免疫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对小鼠T、B细胞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杨谨 李昂 +1 位作者 杨谦 李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6-298,共3页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PPARα)与小鼠免疫系统功能和发育的关系。方法喂养含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PP)的食物后,观察野生型C57Bl/6小鼠和PPARα缺陷型小鼠胸腺、脾脏的重量及胸腺细胞、脾细胞数量的变化。用抗小鼠CD3、CD...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PPARα)与小鼠免疫系统功能和发育的关系。方法喂养含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PP)的食物后,观察野生型C57Bl/6小鼠和PPARα缺陷型小鼠胸腺、脾脏的重量及胸腺细胞、脾细胞数量的变化。用抗小鼠CD3、CD4、CD8a、CD19、IgM或CD45R/220单克隆抗体(mAb)进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后,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骨髓细胞、胸腺细胞和脾细胞的表型变化。用刀豆蛋白A(ConA)和脂多糖(LPS)分别刺激小鼠的脾细胞,用3H-TdR掺入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用RT-PCR检测小鼠骨髓、胸腺和脾脏中PPARαmRNA的表达。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较,PP对PPARα缺陷型小鼠胸腺、脾脏的重量和细胞数,以及ConA和LPS刺激对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很小。PP可致野生型小鼠胸腺中CD4+CD8+T细胞数,骨髓中B220+B细胞总数和原/前B细胞数明显减少,但对PPARα缺陷型小鼠的上述T、B细胞亚群无显著影响。PPARαmRNA在小鼠胸腺和脾脏中呈低表达,在骨髓中不表达。结论PPARα在PP诱导的免疫调节中起主要作用,其可通过间接途径影响T、B细胞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 免疫系统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外膜蛋白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昂 徐红艳 +3 位作者 石建峰 朱春晖 饶国洲 苟建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克隆牙龈卟啉单胞菌外膜蛋白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并将其置于大肠杆菌中作融合表达。方法利用PCR技术,克隆GAPDH,插入克隆载体pMD18-T中得到克隆重组子pMD18-T-GAPDH。克隆重组子与表达载体pET-32a双酶切后连接构建表达质粒pE... 目的克隆牙龈卟啉单胞菌外膜蛋白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并将其置于大肠杆菌中作融合表达。方法利用PCR技术,克隆GAPDH,插入克隆载体pMD18-T中得到克隆重组子pMD18-T-GAPDH。克隆重组子与表达载体pET-32a双酶切后连接构建表达质粒pET-32a-GAPDH。重组原核表达质粒经酶切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以不同浓度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结果核酸序列测定与分析表明:表达重组子pET-32a-GAPDH与NCBI核酸数据库中收录的GAPDH序列同源性达99.802%;在最佳浓度的IPTG诱导下,GAPDH可高效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克隆了牙龈卟啉单胞菌GAPDH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GAPDH蛋白,为后续实验研究GAPDH的免疫学性能及相应的抗体制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菌蛋白酶rgp Acd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许静 李昂 +4 位作者 苟建重 许援朝 饶国洲 刘蒸 谢红帼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7-159,172,共4页
目的构建牙龈卟啉菌蛋白酶rgpA催化结构域(rgpAcd)基因的表达载体。方法利用PCR技术和基因重组技术,克隆牙龈卟啉菌蛋白酶rgpAcd,插入中介载体pMD18-T中并测序鉴定。将目的基因片断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15b,构建表达质粒pET-15b/rgpAcd... 目的构建牙龈卟啉菌蛋白酶rgpA催化结构域(rgpAcd)基因的表达载体。方法利用PCR技术和基因重组技术,克隆牙龈卟啉菌蛋白酶rgpAcd,插入中介载体pMD18-T中并测序鉴定。将目的基因片断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15b,构建表达质粒pET-15b/rgpAcd,通过限制性酶切鉴定。结果PCR产物电泳结果显示,在大约1.5 kb处有一特异的条带,与预期的大小一致,核酸序列测定与分析的结果表明,克隆的1 476 bp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呈现100%同源性,未发生任何突变;构建的表达质粒经酶切后所得片断与预期大小一致,表明牙龈卟啉菌蛋白酶rgpAcd基因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结论成功克隆了牙龈卟啉菌rgpAcd基因并构建了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制重组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菌 蛋白酶 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枪”蛋白组学技术鉴定牙龈卟啉单胞菌47A-1亚型外膜蛋白 被引量:1
5
作者 孙俊毅 孙媛媛 +1 位作者 苟建重 李昂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利用shotgun(鸟枪)蛋白质组学策略鉴定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亚型47A-1外膜蛋白,深化P.g外膜蛋白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为进一步研究P.g外膜蛋白的致病性奠定基础。方法提取P.g47A-1外膜蛋白,SDS-PAGE电泳... 目的利用shotgun(鸟枪)蛋白质组学策略鉴定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亚型47A-1外膜蛋白,深化P.g外膜蛋白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为进一步研究P.g外膜蛋白的致病性奠定基础。方法提取P.g47A-1外膜蛋白,SDS-PAGE电泳分离蛋白,胶内酶解为多肽混合物,应用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加串联质谱分析,SEQUEST程序进行数据库搜索并鉴定蛋白。结果用考马斯亮蓝法染色凝胶分离的蛋白,发现P.g47A-1蛋白条带主要在14.3~97 ku之间。酶解的肽段经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肽段水平的总离子流图,分析肽段序列后发现P.g47A-1蛋白有623个唯一肽段,鉴定出136种蛋白,包括了51种已知蛋白,85种未知蛋白。结论 Shotgun技术可分析出P.g47A-1大量未知蛋白,尤其是丰度低、疏水性强的外膜蛋白,优于二维凝胶电泳(two dimensional gelelectrophoresis,2-DE)等传统蛋白质组学方法,为进一步研究P.g外膜蛋白的致病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外膜蛋白 鸟枪法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