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PPARγ通路激活可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和保护长程培养原代神经细胞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虎清
樊嘉欣
+4 位作者
陈婉莹
高震
张桂莲
吴海琴
俞小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研究PPARγ通路增强对长程培养原代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以长程培养22 d的原代神经细胞建立自然衰老模型。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分为衰老对照组(C组)、GW9662干预组(G组)和吡格列酮(Pioglitazone)干预组(P组)。其中GW9662干预...
目的研究PPARγ通路增强对长程培养原代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以长程培养22 d的原代神经细胞建立自然衰老模型。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分为衰老对照组(C组)、GW9662干预组(G组)和吡格列酮(Pioglitazone)干预组(P组)。其中GW9662干预组(G组)根据GW9662干预终浓度分为4个亚组:G(0.1):0.1μmol/Lol/L,G(1):1μmol/L,G(5)5μmol/L,G(10):10μmol/L。吡格列酮干预组(P组):根据吡格列酮干预终浓度分为4个亚组:P(0.1):0.1μmol/L,P(1):1μmol/L,P(5)5μmol/L,P(10):10μmol/L。首先应用MTT法观察各组细胞活力,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神经细胞形态,确定下一步实验的G组和P组的最终干预浓度。其次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流式细胞仪观察各组神经细胞计数、凋亡细胞比率的变化,明确PPARγ通路增强对长程培养原代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最后应用免疫化学法观察各组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探讨PPARγ通路增强保护原代神经细胞的机制。结果随着GW9662干预浓度的增加,细胞活力进行性下降,其中G(1)、G(5)和G(10)组细胞活力均较C组显著降低(P<0.05)。G(1)组神经细胞形态尚完整,部分突触交织成网,最终确定后续实验G组的GW9662干预浓度为1μmol/L。加用吡格列酮干预后细胞活力较C组提高,其中P(1)、P(5)和P(10)组细胞活力较C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1)、P(5)、P(10)组3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最终确定后续实验P组的吡格列酮干预浓度为1μmol/L。G组细胞总数及神经细胞计数均较C组显著下降(P<0.05)。P组细胞总数及神经细胞计数均高于C组(P<0.05)。各组神经细胞比率均维持在80%左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组凋亡细胞比率明显高于C组(P<0.05),而P组凋亡细胞比率显著低于C组(P<0.05)。G组SOD活性及GSH含量较C组均显著降低(P<0.05),而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P组SOD活性及GSH含量均较C组显著升高(P<0.05),而MDA含量较C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PPARγ通路是长程培养原代神经细胞的保护性通路,该通路的激活可以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少细胞凋亡保护长程培养原代神经细胞,提示针对PPARγ通路进行的药物干预有可能是临床抗神经系统衰老治疗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原代神经细胞
凋亡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PARγ通路激活可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和保护长程培养原代神经细胞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虎清
樊嘉欣
陈婉莹
高震
张桂莲
吴海琴
俞小瑞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
医学院
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中心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
出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29,共7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17JM8142)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7SF-181)
文摘
目的研究PPARγ通路增强对长程培养原代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以长程培养22 d的原代神经细胞建立自然衰老模型。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分为衰老对照组(C组)、GW9662干预组(G组)和吡格列酮(Pioglitazone)干预组(P组)。其中GW9662干预组(G组)根据GW9662干预终浓度分为4个亚组:G(0.1):0.1μmol/Lol/L,G(1):1μmol/L,G(5)5μmol/L,G(10):10μmol/L。吡格列酮干预组(P组):根据吡格列酮干预终浓度分为4个亚组:P(0.1):0.1μmol/L,P(1):1μmol/L,P(5)5μmol/L,P(10):10μmol/L。首先应用MTT法观察各组细胞活力,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神经细胞形态,确定下一步实验的G组和P组的最终干预浓度。其次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流式细胞仪观察各组神经细胞计数、凋亡细胞比率的变化,明确PPARγ通路增强对长程培养原代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最后应用免疫化学法观察各组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探讨PPARγ通路增强保护原代神经细胞的机制。结果随着GW9662干预浓度的增加,细胞活力进行性下降,其中G(1)、G(5)和G(10)组细胞活力均较C组显著降低(P<0.05)。G(1)组神经细胞形态尚完整,部分突触交织成网,最终确定后续实验G组的GW9662干预浓度为1μmol/L。加用吡格列酮干预后细胞活力较C组提高,其中P(1)、P(5)和P(10)组细胞活力较C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1)、P(5)、P(10)组3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最终确定后续实验P组的吡格列酮干预浓度为1μmol/L。G组细胞总数及神经细胞计数均较C组显著下降(P<0.05)。P组细胞总数及神经细胞计数均高于C组(P<0.05)。各组神经细胞比率均维持在80%左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组凋亡细胞比率明显高于C组(P<0.05),而P组凋亡细胞比率显著低于C组(P<0.05)。G组SOD活性及GSH含量较C组均显著降低(P<0.05),而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P组SOD活性及GSH含量均较C组显著升高(P<0.05),而MDA含量较C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PPARγ通路是长程培养原代神经细胞的保护性通路,该通路的激活可以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少细胞凋亡保护长程培养原代神经细胞,提示针对PPARγ通路进行的药物干预有可能是临床抗神经系统衰老治疗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原代神经细胞
凋亡
抗氧化
Keywords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
primary nerve cells
aging
anti-oxidation
分类号
R741.0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PPARγ通路激活可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和保护长程培养原代神经细胞
王虎清
樊嘉欣
陈婉莹
高震
张桂莲
吴海琴
俞小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