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肿瘤疫苗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进展期肿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姚德茂 王一理 +3 位作者 马茂 张亚玲 李旭 孟结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97-700,共4页
目的 :探讨自体肿瘤疫苗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30例进展期肿瘤病人术后 ,以自体肿瘤疫苗辅助主动免疫治疗。术后第 4周开始接种 (共 4次 ,每次间隔 7~ 10d) ;接种前 3天及 4次接种后 1w ,采集外周血 ,分离单个核细胞 ,测定CD+8 ... 目的 :探讨自体肿瘤疫苗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30例进展期肿瘤病人术后 ,以自体肿瘤疫苗辅助主动免疫治疗。术后第 4周开始接种 (共 4次 ,每次间隔 7~ 10d) ;接种前 3天及 4次接种后 1w ,采集外周血 ,分离单个核细胞 ,测定CD+8 IFN γ+ ,CD+8 IL 10 + 细胞比例及CD+4 IFN γ+ 、CD+4 IL 10 + 细胞比例 ;同时采集血清检测血清IFN γ、IL 10水平 ;用PPD及自体抗瘤抗原做皮肤迟发型过敏反应试验 ,4 8h后测量红斑、硬结大小 (mm)。临床随访。结果 :自体免疫苗治疗后 :①血清IFN γ水平升高 ,高 (5 98± 2 4 0 )pg ml升至 (11 2 0± 4 76 )pg ml;而IL 10水平由 (2 6 0 4± 12 85 )pg ml降至 (8 12± 3 6 9)pg m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5 )。②CD+8 IFN γ+ 双阳性细胞比例由 (3 72± 1 5 6 ) %升至 (8 0 1± 2 5 4 ) % ;CD+4 IFN γ+ 双阳性细胞比例由 (4 5 2± 1 0 8) %升至 (7 94± 2 0 6 )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5 )。③治疗前后病人对自体肿瘤抗原的特异性DTH反应明显增强 (P <0 0 1)。④病人耐受性良好 ,无溃疡等严重副作用发生。⑤随访结果显示 :2 2例病人无瘤生存时间超 3年 ,其中部分病人无瘤生存时间超过 5年。结论 :①自体肿瘤疫苗可激发病人特异性细胞介导的免疫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肿瘤 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 细胞免疫 自体肿瘤疫苗 特异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瘤苗对荷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万红 何爱丽 +4 位作者 张王刚 王一理 耿宜萍 田玮 宋长琐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69-273,共5页
目的 :探讨白血病细胞疫苗主动免疫治疗在血液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红白血病荷瘤小鼠 ,用自制的 3种不同的白血病细胞瘤苗进行主动免疫治疗 ,用MTT比色法测其治疗 2周和 4周的小鼠Mφ和CTL的杀伤活性 ,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 目的 :探讨白血病细胞疫苗主动免疫治疗在血液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红白血病荷瘤小鼠 ,用自制的 3种不同的白血病细胞瘤苗进行主动免疫治疗 ,用MTT比色法测其治疗 2周和 4周的小鼠Mφ和CTL的杀伤活性 ,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①随着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的增长 ,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抑制 ,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滞后于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②灭活肿瘤细胞 +IFA +细胞因子 (rGM CSF +rIL 2 +rIL 6 )的肿瘤疫苗在提高荷瘤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方面 ,尤其是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方面优于灭活肿瘤细胞 +IFA肿瘤疫苗 ,而仅含灭活肿瘤细胞的疫苗作用不明显。结论 :灭活肿瘤细胞 +IFA +细胞因子 (rGM CSF +rIL 2 +rIL 6 )的肿瘤疫苗在血液恶性肿瘤的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中很有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 白血病 肿瘤疫苗 巨噬细胞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B7.2(CD86)胞外区原核表达及其工程菌发酵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闫晓彩 来宝长 +4 位作者 郑瑾 马军 韩俊宏 王一理 司履生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 利用原核系统表达人B7.2 (IgV +C)并对工程菌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从B7.2cDNA全长中克隆B7.2 (IgV +C) ,将PCR产物克隆入表达载体 pGEX 4T 3从而得到重组体 pGEX 4T 3 /hB7.2 (IgV +C) ,SDS PAGE... 目的 利用原核系统表达人B7.2 (IgV +C)并对工程菌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从B7.2cDNA全长中克隆B7.2 (IgV +C) ,将PCR产物克隆入表达载体 pGEX 4T 3从而得到重组体 pGEX 4T 3 /hB7.2 (IgV +C) ,SDS PAGE及Westernblot用于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 ,同时对目的蛋白诱导表达时间及诱导剂浓度进行优化 ,对重组质粒的遗传稳定性进行鉴定。结果 Westernblot结果显示相应分子质量 5 5kD处有hB7.2 (IgV+C)与GST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 ,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 3 0 %左右。对工程菌进行发酵培养研究的结果表明 ,所构建的重组质粒在工程菌DH5α中传代稳定 ,未见质粒丢失 ,目的蛋白的表达不受影响 ,且在 3 7℃诱导 5h、IPTG终浓度为 4mmol·L- 1 时其表达量最多。结论 证明了利用原核系统表达人B7.2 (IgV +C)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2(CD86) 共刺激 融合蛋白 GST 工程菌发酵培养 实验研究 抗原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瘤苗对小鼠巨噬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万红 何爱丽 +4 位作者 张王刚 王一理 耿宜萍 田玮 宋长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87-489,共3页
目的 :探讨自制的一种白血病瘤苗对C5 7BL 6小鼠Mφ杀伤功能的影响。 方法 :建立白血病荷瘤小鼠模型 ,用自制的 3种不同的白血病瘤苗进行预防或主动免疫治疗 ,用MTT比色法检测预防或治疗 2周、4周后小鼠Mφ杀伤活性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 目的 :探讨自制的一种白血病瘤苗对C5 7BL 6小鼠Mφ杀伤功能的影响。 方法 :建立白血病荷瘤小鼠模型 ,用自制的 3种不同的白血病瘤苗进行预防或主动免疫治疗 ,用MTT比色法检测预防或治疗 2周、4周后小鼠Mφ杀伤活性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1)随着白血病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 ,小鼠的Mφ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抑制。 (2 )灭活肿瘤细胞 +IFA +细胞因子 (rGM CSF +rIL 2 +rIL 6 )的肿瘤疫苗在提高小鼠的Mφ免疫功能方面 ,优于灭活肿瘤细胞 +IFA肿瘤疫苗 ,而仅含灭活肿瘤细胞的疫苗作用不明显。结论 :灭活肿瘤细胞 +IFA +细胞因子 (rGM CSF +rIL 2 +rIL 6 )的肿瘤疫苗可以激活以Mφ为代表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如非特异性细胞毒、免疫监视、抗原递呈等功能 ,为进一步活化T淋巴细胞打下基础 ,此种疫苗在血液恶性肿瘤的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中很有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小鼠 巨噬细胞 肿瘤疫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PCR——一种快速体外基因重组技术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梅 司履生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0-271,275,共3页
重组PCR是一种用于体外进行基因重组的简单、高效、快速技术 ,在基因重组过程中 ,不受载体和待连接DNA片段内部自身酶切位点的制约 ,连接时不依赖于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 ,具有传统的DNA重组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 重组PCR 体外基因重组 重叠引物 DNA聚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分子在人胃癌组织中的原位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陈晓黎 王一理 +3 位作者 曹旭东 王康敏 康安静 苏宝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9-299,共1页
肿瘤免疫主要由细胞免疫介导,肿瘤细胞具有免疫原性并能引起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已是事实。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激活需要双信号刺激,一个是T细胞受体与同MHC结合的抗原肽复合物相互作用产生的特异性信号,另一个是共... 肿瘤免疫主要由细胞免疫介导,肿瘤细胞具有免疫原性并能引起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已是事实。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激活需要双信号刺激,一个是T细胞受体与同MHC结合的抗原肽复合物相互作用产生的特异性信号,另一个是共刺激分子同其配体结合产生的第二信号,即共刺激信号,协同淋巴细胞的激活。如果缺乏第二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分子 胃癌 原位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对非小细胞肺癌胸水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的表达
7
作者 李睿 王一理 +4 位作者 司履生 杨岚 李蓉 耿宜萍 来宝长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18-521,527,共5页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癌性胸水细胞中影响免疫状态的 7种细胞因子的表达 ,初步探讨肿瘤局部免疫微环境对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影响 ,揭示肿瘤逃逸机制。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癌性胸水和结核性胸膜炎炎性胸水细胞中IL 2...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癌性胸水细胞中影响免疫状态的 7种细胞因子的表达 ,初步探讨肿瘤局部免疫微环境对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影响 ,揭示肿瘤逃逸机制。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癌性胸水和结核性胸膜炎炎性胸水细胞中IL 2、INF γ、IL 1 2、IL 1 8、IL 1 0、IL 4、TGF β1mRNA表达 ,比较其差异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癌性胸水细胞中IL 1 0、TGF β1、IL 4表达者显著高于IL 2、INF γ、IL 1 2、IL 1 8,且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核患者表达的各细胞因子水平均较低 ,且各因子的表达细胞数量相互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性胸水细胞中Ⅱ型细胞因子表达者占主导地位 ,IL 1 0和TGF β1共同高表达 ,提示二者可能共同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因子 原位杂交 胸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