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膜联蛋白A1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3
1
作者 冯骏 肖新莉 +5 位作者 刘哲 秦皓 刘丽华 张敏 张波 刘亚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939-194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膜联蛋白A1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性73例,女性51例,年龄41~88(60.8±12.9)岁,健...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膜联蛋白A1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性73例,女性51例,年龄41~88(60.8±12.9)岁,健康对照组35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42~79(59.3±12.1)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类型,颅脑CT检查计数颅内分布区的梗死病灶。脑梗死患者分为颈动脉正常组(n=26)、稳定型斑块组(n=38)、不稳定型斑块组(n=60)。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膜联蛋白A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测膜联蛋白A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膜联蛋白A1蛋白质表达水平。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颈动脉正常组、稳定型斑块组、不稳定型斑块组的颈内动脉分布区病灶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异显著(F=21.36、24.5,P<0.05);②健康对照组、颈动脉正常组、稳定型斑块组和不稳定型斑块组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的含量比较差异显著(F=19.8,P<0.05);不稳定型斑块组颈动脉粥样斑块组织膜联蛋白A1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蛋白表达率明显少于稳定型斑块组(t=2.19、2.876,χ2=9.23,P<0.05)。结论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膜联蛋白A1水平与颈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性密切相关,并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斑块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 膜联蛋白A1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冻存胎儿卵巢组织后的活力判断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跃萍 邱曙东 +4 位作者 王燕蓉 蔡玉芳 沈新生 崔岫 黄元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4-328,共5页
目的比较常规慢速冻存法与快速冻存法保存胎儿卵巢组织的效果,为快速冻存法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1.5 mol/L乙二醇与0.1 mol/L蔗糖作冷冻保护剂,分别采用常规慢速冻存法和三步快速冻存法保存1 mm3大小的胎儿卵巢组织,解冻后观察两组卵... 目的比较常规慢速冻存法与快速冻存法保存胎儿卵巢组织的效果,为快速冻存法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1.5 mol/L乙二醇与0.1 mol/L蔗糖作冷冻保护剂,分别采用常规慢速冻存法和三步快速冻存法保存1 mm3大小的胎儿卵巢组织,解冻后观察两组卵巢组织内的超微结构;以去势裸鼠为受体,将解冻后的胎儿卵巢皮质片移植于裸鼠的双肾被膜下,观察移植2周和8周后移植物的组织学结构、移植物存活率、卵泡密度及受体鼠血清E2水平。结果与新鲜胎儿卵巢组织相比,慢速和快速冷冻后卵巢组织中形态正常的卵母细胞的比例都明显减少(P<0.05)。移植后2周的两移植组均有卵泡存活,原始卵泡广泛分布于基质中;移植后8周的两移植组的卵泡数量都明显减少,但初级卵泡的数量相对增加。比较移植2周和8周后移植物的存活率、单位面积移植物内的原始卵泡或初级卵泡数及受体鼠血清雌激素水平,两移植组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三步快速冻存法可有效保存胎儿卵巢组织的生物活性,解冻后卵巢组织的形态学结构、雌激素分泌与常规慢速冻存组并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卵巢 深低温冻存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丘脑中央下核GABA纤维终末与腹外侧眶皮质投射神经元的突触联系 被引量:5
3
作者 罗阿丽 王唯析 +2 位作者 强辉 靳辉 陈国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6-469,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丘脑中央下核(Sm)GABA纤维终末与腹外侧眶皮质(VLO)投射神经元的突触联系。方法:18只大鼠麻醉后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于VLO微量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48h后,应用包埋前HRP组化和GABA免疫组化双重标记电镜技术观察大鼠S... 目的:观察大鼠丘脑中央下核(Sm)GABA纤维终末与腹外侧眶皮质(VLO)投射神经元的突触联系。方法:18只大鼠麻醉后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于VLO微量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48h后,应用包埋前HRP组化和GABA免疫组化双重标记电镜技术观察大鼠SmGABA纤维终末与VLO投射神经元的突触联系。结果:光镜下Sm内有大量GABA纤维终末及少数阳性神经元,电镜下可见GABA纤维终末与HRP标记的阳性神经元胞体及树突间构建了对称性和(或)非对称性突触。结论:形态学上证实了Sm内GABA纤维终末与VLO投射神经元胞体及树突发生突触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中央下核 突触 GABA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成体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齿状回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祁存芳 刘勇 +6 位作者 田玉梅 张建水 陈新林 张蓬勃 邱芬 肖新莉 张军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2-144,160,共4页
目的研究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行2 h大脑中动脉阻塞手术,术后2 h开始腹腔注射TMP[40 mg/(kg.d)]。手术后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核苷(5... 目的研究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行2 h大脑中动脉阻塞手术,术后2 h开始腹腔注射TMP[40 mg/(kg.d)]。手术后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核苷(5-bromodeoxyuridine,BrdU),末次注射24 h后处死动物,免疫组化染色观察TMP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DG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在DG有少量BrdU阳性细胞,对照组缺血后1 d阳性细胞开始增加,14 d达到高峰(P<0.05),TMP治疗组缺血后1 d损伤侧BrdU阳性细胞数开始增加,7 d达高峰(P<0.05)。结论TMP能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齿状回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海马齿状回 细胞增殖 川芎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二磷胆碱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后空间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赵建军 刘勇 +5 位作者 陈新林 刘建新 田英芳 张蓬勃 康前雁 邱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胞二磷胆碱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后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对照组和胞二磷胆碱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术后2周内腹腔注射胞二磷胆碱,第15天开始采用Morris 水迷宫装置评价大鼠的空... 目的探讨胞二磷胆碱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后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对照组和胞二磷胆碱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术后2周内腹腔注射胞二磷胆碱,第15天开始采用Morris 水迷宫装置评价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脑缺血对照组大鼠在定向航行试验和空间探索试验中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认知功能的障碍,胞二磷胆碱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与缺血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P<0.01)。在空间探索试验中,胞二磷胆碱组大鼠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以及穿过原平台位置次数均大于脑缺血对照组(P<0.01)。缺血对照组多采用边缘式和随机式搜索策略;正常对照组多采用直线式和趋向式搜索策略;胞二磷胆碱组采用趋向式和随机式搜索策略的频数较多。结论胞二磷胆碱可以明显改善大鼠永久性局部脑缺血后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二磷胆碱 学习 记忆 MORRIS水迷宫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洛因暴露对小鼠前额叶皮层、海马和伏核caspase 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王莹 杜克莘 +2 位作者 李明 施京红 谢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67-869,共3页
目的:观察海洛因暴露对小鼠前额叶皮层(PFC)、海马(HP)和伏核(Acb)脑组织caspase 3表达的影响,探讨发育期海洛因暴露是否干扰了学习记忆和成瘾脑区的细胞凋亡。方法:于胚胎鼠E8-E18 d时,给孕鼠皮下注射海洛因10 mg/(kg.d),建... 目的:观察海洛因暴露对小鼠前额叶皮层(PFC)、海马(HP)和伏核(Acb)脑组织caspase 3表达的影响,探讨发育期海洛因暴露是否干扰了学习记忆和成瘾脑区的细胞凋亡。方法:于胚胎鼠E8-E18 d时,给孕鼠皮下注射海洛因10 mg/(kg.d),建立子宫内海洛因暴露的小鼠模型。按出生前处理将小鼠分为盐水(Sal)组和海洛因(Her)组,待其14 d脑凋亡高峰期时取PFC、HP和Acb脑区组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 3表达变化。结果:与Sal组相比,Her组小鼠的caspase 3 mRNA在PFC、HP和Acb脑区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激活的caspase 3蛋白表达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海洛因暴露可增加小鼠PFC、HP和Acb脑区caspase 3的表达,提示海洛因可通过诱导相关脑区细胞凋亡增多而发挥其神经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 CASPASE 3 前额叶皮层 海马 伏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成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NOS的表达和神经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祁存芳 刘勇 +5 位作者 张建水 田玉梅 陈新林 张蓬勃 肖新莉 张军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1-774,共4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变化,及其对海马齿状回、侧脑室室下区神经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动物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川芎嗪处理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由线栓...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变化,及其对海马齿状回、侧脑室室下区神经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动物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川芎嗪处理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由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ACO)制成。BrdU标记增殖细胞。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脑区在不同时间段的nNOS、BrdU免疫阳性细胞表达,Western blotting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脑区在不同时间段的nNOS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大脑皮层、纹状体与尾壳核和海马均有nNOS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对照组缺血侧各脑区内,nNOS表达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并随时间延长而递增。川芎嗪处理组大脑皮层、纹状区与尾壳核nNOS表达1、3d组比对照组同时段表达降低(P<0.05)。川芎嗪处理组BrdU阳性细胞在侧脑室室下区(SVZ)缺血再灌注1、3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川芎嗪处理组BrdU阳性细胞在海马齿状回(DG)缺血再灌注3d、7d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能抑制缺血后脑组织内早期nNOS的表达,对缺血后脑组织具有早期保护作用,并能促进SVZ和DG神经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一氧化氮合酶 川芎嗪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国人内镜下食管长度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长顺 杨蓬勃 +2 位作者 和水祥 王巧银 李红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9-240,256,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人食管与身高、坐高、性别及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前视式胃镜在直视下经食管内腔测量了613例(男378例,女235例)食管上口(咽部)至食管末端(齿状线最近侧缘)的长度。结果成年男性食管平均长度为(24.8±2.1)cm,成年女性食... 目的探讨国人食管与身高、坐高、性别及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前视式胃镜在直视下经食管内腔测量了613例(男378例,女235例)食管上口(咽部)至食管末端(齿状线最近侧缘)的长度。结果成年男性食管平均长度为(24.8±2.1)cm,成年女性食管平均长度为(22.8±1.9)cm,男、女性食管长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发现,男女性食管长度与身高、坐高呈直线相关关系。但各年龄组间食管长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长度受多因素影响,其中身高和坐高是影响食管长度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长度 内镜测量 长度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脑缺血后血管活性肠肽促进血管再生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杰 宗长宏 +3 位作者 赵朝华 钱亦华 胡晓丹 刘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9-622,共4页
目的研究局部脑缺血后血管活性肠肽(VIP)对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通过闭塞成年SD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120min诱导建立局部脑缺血,缺血再灌注后大鼠侧脑室内注射VIP。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缺血边缘区血管再生、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Wes... 目的研究局部脑缺血后血管活性肠肽(VIP)对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通过闭塞成年SD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120min诱导建立局部脑缺血,缺血再灌注后大鼠侧脑室内注射VIP。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缺血边缘区血管再生、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分析脑内VEGF蛋白含量。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VIP组大鼠脑缺血区周围BrdU免疫反应内皮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VIP组大鼠脑缺血边缘区VEGF免疫反应细胞以及flt-1和flk-1免疫反应内皮细胞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多(P<0.01);免疫印迹分析表明VIP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VEGF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大鼠明显上调(P<0.05)。结论VIP可以促进缺血脑的血管再生;上调的VEGF及其受体可能介导了VIP促血管再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肠肽 血管再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ynert核毁损大鼠海马结构内胆囊收缩素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蓬勃 王唯析 +4 位作者 张建水 靳辉 强辉 刘朝晖 刘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观察Meynert核(NBM)毁损后大鼠海马结构内胆囊收缩素(CCK)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初步探讨CCK参与学习记忆的机制。方法以海人酸毁损双侧NBM建立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用避暗回避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并计数海马... 目的观察Meynert核(NBM)毁损后大鼠海马结构内胆囊收缩素(CCK)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初步探讨CCK参与学习记忆的机制。方法以海人酸毁损双侧NBM建立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用避暗回避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并计数海马结构内的CCK阳性神经元。结果NBM受损后大鼠记忆保持力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NBM受损后海马结构内各区CCK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细胞形态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胞体轮廓稍显模糊,突起变短,胞浆着色减弱。结论NBM损毁大鼠海马结构内CCK阳性神经元显著减少,其参与了NBM毁损后大鼠学习记忆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收缩素 学习记忆 海马结构 Meynert核(NB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EGFP基因在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朝晖 杨宇 +3 位作者 庄鹏辉 许杰华 马延兵 胡海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并且探讨病毒载体对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的感染效率。方法使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携带EGFP基因的反转录病毒载体(RV/EGFP)。将稀释的RV病毒液感染NIH3T3细胞,计数NIH... 目的构建携带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并且探讨病毒载体对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的感染效率。方法使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携带EGFP基因的反转录病毒载体(RV/EGFP)。将稀释的RV病毒液感染NIH3T3细胞,计数NIH3T3荧光表达细胞的数量来确定病毒的浓度;使用RV载体感染SK-N-SH细胞,通过流式细胞学荧光检测明确RV在SK-N-SH细胞的感染效率。结果成功构建了基因转移载体RV/EGFP,确定重组病毒的浓度为8.3×106病毒颗粒/mL。在SK-N-SH细胞RV/EGFP稳定转染并有效表达。在SK-N-SH细胞EGFP的荧光表达显示RV的转移并且表达的效率达到30%以上。结论SK-N-SH细胞能被RV病毒载体有效感染,在转基因细胞株外源基因的表达长期稳定并且显示RV病毒载体具有良好的基因转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反转录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肠肽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杰 赵朝华 +3 位作者 钱亦华 胡晓丹 李明 宗长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01-1804,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肠肽(VIP)对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SD大鼠侧脑室内注射VIP,通过管腔内线栓技术闭塞右侧大脑中动脉诱导建立暂时性局部脑缺血模型。采用TTC染色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S100β表达;双抗...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肠肽(VIP)对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SD大鼠侧脑室内注射VIP,通过管腔内线栓技术闭塞右侧大脑中动脉诱导建立暂时性局部脑缺血模型。采用TTC染色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S100β表达;双抗夹心ELISA检测血清S100β的含量。结果VIP注射后大鼠脑梗死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减少约32.3%(P<0.05);S100β阳性细胞体积缩小,数目减少(P<0.05);血清S100β含量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VIP脑内注射可明显减小脑缺血后梗死体积,具有神经保护作用。VIP可以抑制S100β的过度表达,这可能是VIP的另一神经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肠肽 脑缺血 梗死体积 S100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抗甲素与GM-CSF,TNF-α,IL-4联用对脐血单个核细胞抑瘤效应 被引量:9
13
作者 董炜疆 胡海涛 宫惠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3-557,共5页
目的:研究多抗甲素(PA)与GM-CSF,TNF-α,IL-4(GTI)联用对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杀瘤效应的影响。方法:①分别用PA,GTI及GTI+PA(GTIP)体外诱导培养CBM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表型变化,以CD1a和CD83作为树突状细胞(DC)特异性标记;②GTI... 目的:研究多抗甲素(PA)与GM-CSF,TNF-α,IL-4(GTI)联用对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杀瘤效应的影响。方法:①分别用PA,GTI及GTI+PA(GTIP)体外诱导培养CBM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表型变化,以CD1a和CD83作为树突状细胞(DC)特异性标记;②GTI体外培养CBMC24h后,分别加入凋亡坏死的Hela和HepG2细胞共孵育2d,再加入PA,3d后以处理后的CBMC作为效应细胞(另设未加凋亡坏死肿瘤细胞组、未加PA组为对照),以相应的肿瘤细胞为靶细胞,用MTT法测定不同效靶比(10∶1,20∶1)下效应细胞对Hela和HepG2细胞的杀伤率。结果:①培养第7天,PA组CD1a+和CD83+细胞比率分别达(19.63±3.61)%和(9.28±4.31)%,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明显低于GTI组;②GTI与PA联用后,CBMC对Hela和HepG2细胞的杀伤率显著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GTI组及PA组;而与凋亡坏死瘤细胞共孵育后,杀伤率进一步提高。结论:PA能促进脐血DC体外扩增、成熟;PA不仅可协同GTI增强CBMC对肿瘤的杀伤率,还可增强GTI作用下负载肿瘤细胞抗原的CBMC对肿瘤杀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抗甲素 树突状细胞 肿瘤抑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yl14]-Humanin对Aβ_(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靳辉 胡海涛 +3 位作者 王唯析 冯改丰 李月英 杨维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保护肽[Gly14]-Humanin过表达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NG-FLAG转入PC12细胞,G418筛选获得抗性亚克隆细胞株,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Gly14]-Humanin基因的表达... 目的:探讨神经保护肽[Gly14]-Humanin过表达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NG-FLAG转入PC12细胞,G418筛选获得抗性亚克隆细胞株,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Gly14]-Humanin基因的表达。用25μmol/LAβ25-35作用细胞24h,MTT法分析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FCM)监测细胞凋亡,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核形态改变。结果:建立了稳定过表达[Gly14]-Humanin的PC12细胞系。经25μmol/LAβ25-35作用后,稳定表达[Gly14]-Humanin的PC12细胞存活率较空质粒转染组明显提高(P<0.05),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Hoechst33258染色结果表明,空质粒转染组细胞核出现浓缩及断裂等凋亡形态,而过表达[Gly14]-Humanin组细胞核形态正常。结论:过表达[Gly14]-Humanin能够抑制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Gly14]-Humanin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肠肽对暂时性脑缺血大鼠梗死体积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朝华 胡晓丹 +3 位作者 杨杰 钱亦华 邱芬 刘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4-497,共4页
目的通过活体实验研究血管活性肠肽(VIP)对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大鼠侧脑室内注射VIP后,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MCAO)法诱导建立暂时性局部脑缺血模型。通过神经学的评价对MCAO大鼠进行判定和筛选;TTC染色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双... 目的通过活体实验研究血管活性肠肽(VIP)对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大鼠侧脑室内注射VIP后,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MCAO)法诱导建立暂时性局部脑缺血模型。通过神经学的评价对MCAO大鼠进行判定和筛选;TTC染色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双抗夹心ELISA检测血清S100β的含量。结果MCAO后2 h大鼠呈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症状。评定为1-2级的仅有2例出现明显脑梗死区,3级的为全部。VIP注射后大鼠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较对照组减少约25%(P<0.05);血清S100β浓度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以神经学评分3级作为MCAO模型成功的判定标准是较为可靠的。VIP脑内注射可明显减小脑缺血后梗死体积,具有神经保护作用。VIP可以降低S100β的含量,这可能涉及到VIP的另一神经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肠肽 脑缺血 梗死体积 S100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增加基底前脑神经元对谷氨酸的易感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钱亦华 王晓玲 +5 位作者 朱淑娟 史利利 胡明 刘勇 胡晓丹 韩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6-540,共5页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与谷氨酸(Glu)联合应用,对原代培养的大鼠基底前脑神经元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基底前脑神经元,应用形态学、MTT法结合ChA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观察Aβ25-35与Glu联合应用,对原代培养的基底...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与谷氨酸(Glu)联合应用,对原代培养的大鼠基底前脑神经元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基底前脑神经元,应用形态学、MTT法结合ChA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观察Aβ25-35与Glu联合应用,对原代培养的基底前脑神经元存活率、形态学及ChA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影响。结果将100 nmol/L、1μmol/L Aβ分别和20μmol/L Glu联合用于培养的基底前脑神经元,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表面粗糙,立体感减弱,胞浆中出现深色颗粒,细胞肿胀或收缩;尼氏染色显示尼氏体减少;MTT检测显示神经元存活率明显下降,100nmol/L Aβ+20μmol/L Glu组与100 nmol/L Aβ组间,1μmol/L Aβ+20μmol/L Glu组与1μmol/L Aβ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hAT免疫阳性神经元的灰度和截面积均减小。结论Aβ25-35可增加神经元对Glu神经毒性作用的敏感性,表明Glu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谷氨酸 基底前脑 细胞培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代培养小鼠皮层神经细胞对淀粉样蛋白的内化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钱亦华 史利利 +3 位作者 杨杰 胡晓丹 韩华 刘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19-1027,共9页
目的:观察原代培养神经细胞对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内化,以及星形胶质细胞对这一过程的影响。方法:纯小鼠皮质神经细胞培养14d,分成对照组和Aβ组,各组再分为3个亚组,分别用3种不同浓度的荧光素或荧光素标记的淀粉样蛋白1... 目的:观察原代培养神经细胞对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内化,以及星形胶质细胞对这一过程的影响。方法:纯小鼠皮质神经细胞培养14d,分成对照组和Aβ组,各组再分为3个亚组,分别用3种不同浓度的荧光素或荧光素标记的淀粉样蛋白1-42(Aβ1-42-fluo)与神经细胞共孵育24h,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或进行免疫荧光多重染色后镜下观察,结合图像分析方法分析神经细胞内化Aβ情况及亚细胞结构定位;另取小鼠皮质神经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14d,分成对照组和Aβ组,各组分别与200nmol/L荧光素或200nmol/L Aβ1-42-fluo共孵育24h,采用上述方法分析比较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细胞内化Aβ的影响。结果:荧光素各组细胞内均未见荧光颗粒。培养的纯神经细胞24h内能将浓度为100和200nmol/L Aβ1-42-fluo内化入细胞内,荧光颗粒在神经细胞的胞体和突起均有分布。内化作用与Aβ浓度相关,经免疫荧光方法证明部分内化Aβ位于溶酶体内;在神经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组中,神经细胞内化Aβ较纯神经细胞培养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神经细胞能内化一定浓度的Aβ,星形胶质细胞具有促进神经细胞内化A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淀粉样蛋白 阿茨海默病 内化 溶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4-p53(N15)-Ant融合基因的克隆和鉴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丽萍 李跃萍 +2 位作者 邱曙东 杨广笑 王全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目的构建NT4-p53(N15)-Ant融合基因表达盒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应用互为模板的引物PCR技术及T载体克隆法克隆p53(N15)-Ant基因,筛选阳性克隆、酶切鉴定并测序。扩增阳性重组质粒后限制性内切酶切取p53(N15)-Ant片段连入pBV220/NT4质粒... 目的构建NT4-p53(N15)-Ant融合基因表达盒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应用互为模板的引物PCR技术及T载体克隆法克隆p53(N15)-Ant基因,筛选阳性克隆、酶切鉴定并测序。扩增阳性重组质粒后限制性内切酶切取p53(N15)-Ant片段连入pBV220/NT4质粒。结果克隆了p53(N15)-Ant基因,经酶切及测序证实结果正确;重组质粒pBV220/NT4p53(N15)Ant经限制性内切酶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酶切片段大小和理论值一致。结论通过分子克隆体外重组技术成功制备了含有NT4-p53(N15)-Ant表达盒的pBV220质粒,为进一步开展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N15)-Ant NT4信号肽 基因克隆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对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ABCA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宫惠琳 李扩 +2 位作者 张冠军 侯惠莲 董炜疆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7-530,565,共5页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对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ATP结合盒式转运体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1,ABCA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类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si mvastatin)和普伐他汀(pravastatin),...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对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ATP结合盒式转运体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1,ABCA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类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si mvastatin)和普伐他汀(pravastatin),孵育不同时间后分别提取细胞总RNA和胞质蛋白,RT-PCR观察ABCA1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ABCA1蛋白。结果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组显著降低了ABCA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其中辛伐他汀的作用比普伐他汀明显(辛伐他汀对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ABCA1基因表达分别降低95%和75%P<0.05),神经元实验组比神经胶质细胞组更为敏感。结论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降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ABCA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ABCA1的降低有可能影响细胞内胆固醇的代谢,对全面评价他汀类药物对高血脂相关基因的影响及用药安全性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结合盒式转运体1 辛伐他汀 普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海涛 董炜疆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本研究室十多年来对该病的发病机制,特别是在防治方面进行了一些实验研究工作,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治疗AD新的理念和策略,为该病未来的临床治疗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蛋白 Β分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