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芬太尼抑制肝癌Hep3B细胞活性及促进凋亡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高巍 张晓琪 +3 位作者 景桂霞 宋平义 南克俊 沙保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9-482,共4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对肝癌Hep3B细胞活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以Hep3B肝癌细胞为研究对象,经不同浓度(0.01、0.1、1、5、10、15μmol/L)舒芬太尼处理后,MTT法观察细胞活性的改变,流式细胞仪及AnnexinV/PI双标记染色检测Hep3B细胞周期及...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对肝癌Hep3B细胞活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以Hep3B肝癌细胞为研究对象,经不同浓度(0.01、0.1、1、5、10、15μmol/L)舒芬太尼处理后,MTT法观察细胞活性的改变,流式细胞仪及AnnexinV/PI双标记染色检测Hep3B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舒芬太尼浓度的增加,肝癌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细胞凋亡增多,survivin蛋白表达量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量升高。结论舒芬太尼能通过改变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改变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抑制Hep3B细胞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肝癌Hep3B细胞 细胞活性 凋亡 SURVIVIN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对氧化应激状态大鼠肾脏的毒性 被引量:3
2
作者 沙保勇 刘洁 +2 位作者 冯浩 景晓红 高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4-448,共5页
目的研究二氧化钛(TiO2)纳米材料对正常及氧化应激SD大鼠肾组织的不良影响。方法通过肌肉注射四氧嘧啶,构建氧化应激模型,并分为四氧嘧啶处理组(OS组)、纳米TiO2处理组(NM组)及四氧嘧啶与纳米TiO2共处理组(OS-NM组),后两组分别采用一次... 目的研究二氧化钛(TiO2)纳米材料对正常及氧化应激SD大鼠肾组织的不良影响。方法通过肌肉注射四氧嘧啶,构建氧化应激模型,并分为四氧嘧啶处理组(OS组)、纳米TiO2处理组(NM组)及四氧嘧啶与纳米TiO2共处理组(OS-NM组),后两组分别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0.5、5和50mg/kg体质量纳米TiO2的方式进行染毒,另设正常对照组。检测氧化应激指标、尿素氮(BUN)水平并制备肾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注射5mg/kg体质量纳米TiO2时,OS-NM组大鼠O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较OS组和NM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注射50mg/kg体质量纳米TiO2时,与OS组及NM组分别比较,OS-NM组大鼠的O2-·、谷胱甘肽(GSH)和SOD水平变化差异均极显著(P<0.01);且OS组与NM组相比较,O2-·和GSH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染毒后的正常大鼠相比,纳米TiO2导致氧化应激大鼠BUN水平的异常升高(P<0.01),并引起肾脏出现肾小球体积增大、细胞数目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方差分析表明四氧嘧啶与纳米TiO2在导致O2-·水平升高的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结论 TiO2纳米材料对正常及氧化应激大鼠肾脏均有损伤,且四氧嘧啶与纳米TiO2协同作用能诱发更为严重的氧化应激状态从而加重对肾脏的损伤,这为患者安全使用纳米材料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四氧嘧啶 氧化应激 .肾脏 毒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 尿素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HepG2肝母细胞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巍 宋平义 +3 位作者 景桂霞 张晓琪 南克俊 沙保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Hep G2肝母细胞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0、3、6、9和12 mg/L)丙泊酚培养Hep G2细胞24 h后,通过细胞侵袭实验检测侵袭率;培养24、48和72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培养48 h后采用RT-PCR和...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Hep G2肝母细胞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0、3、6、9和12 mg/L)丙泊酚培养Hep G2细胞24 h后,通过细胞侵袭实验检测侵袭率;培养24、48和72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培养48 h后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MMP-2、MMP-9 mRNA及MMP-2、MMP-9和TIMP-1蛋白的表达。结果:随丙泊酚质量浓度的增加,Hep G2细胞的侵袭能力逐渐降低(F=4 883.900,P<0.001),细胞活性逐渐降低(F=38.334,P<0.001),MMP-2及MMP-9 mRNA及蛋白的表达亦逐渐降低(P<0.05),而TIMP-1蛋白的表达逐渐升高(F=44.918,P<0.001)。结论:丙泊酚能降低Hep G2细胞的侵袭能力及细胞活性,其机制与抑制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及促进TIMP-1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肝母细胞瘤 MMP-2 MMP-9 TIMP-1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氧液对油酸性急性肺损伤家兔肺组织改变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亚丽 周丹丹 +1 位作者 程红霞 张义长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6-500,共5页
目的:观察高氧液对急性油酸性肺损伤家兔肺组织形态改变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30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0~2.5 kg,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n=10);高氧液治疗组(n=10);盐水对照组(n=10)。3组动物给予相应处理后... 目的:观察高氧液对急性油酸性肺损伤家兔肺组织形态改变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30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0~2.5 kg,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n=10);高氧液治疗组(n=10);盐水对照组(n=10)。3组动物给予相应处理后分别在 ALI 模型制备前(基础值)、静脉输液前(损伤后)、输液后30 min、1 h、2 h 时观察动脉血气变化,2 h 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和免疫组化检测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变化。结果高氧液治疗组在输注高氧液后2 h PaO2明显高于盐水对照组(P 〈0.001),而 PaCO2则低于盐水对照组(P 〈0.001)。光镜下高氧液治疗组家兔肺组织损伤程度较盐水对照组轻。免疫组化及肺泡灌洗液测定结果显示,高氧液治疗组肺表面活性物质 A 含量明显高于盐水对照组(P 〈0.001)。结论静脉输注高氧液可减轻肺组织损伤程度,减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液 油酸性急性肺损伤 肺表面活性物质 表面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