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医学专业课程整合的构想 被引量:3
1
作者 雷刚 赖江华 +1 位作者 李生斌 党永辉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72-76,共5页
医学课程整合正逐步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成为医学教育中的新方法。通过课程整合,将原有的学科体系进行重构,对医学知识依照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病理状态、诊断措施、药物治疗及药理作用的认知规律进行重新梳理,削减原有学科中的重复知... 医学课程整合正逐步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成为医学教育中的新方法。通过课程整合,将原有的学科体系进行重构,对医学知识依照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病理状态、诊断措施、药物治疗及药理作用的认知规律进行重新梳理,削减原有学科中的重复知识、减少理论授课的课时,让学生以器官系统的疾病为中心,建立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课程整合 教育 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及骨科医疗损害案件的法医学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史芳 张毛影 +3 位作者 马静媛 黄崇亚 高建辉 顾珊智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分析骨科医疗损害特点,探索骨科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原则和方法,为今后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统一标准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方法收集2002—2015年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心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案例364例,对其中100例涉及骨科医疗... 目的分析骨科医疗损害特点,探索骨科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原则和方法,为今后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统一标准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方法收集2002—2015年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心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案例364例,对其中100例涉及骨科医疗损害的案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在100例骨科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案例中,涉案医院104家,判定有过错的95例,无过错的9例,过错原因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对病情观察、预计不足"占27.9%"、术中操作不当"占17.3%"、误诊误治、漏诊漏治"占12.5%。诊疗后果以残疾居多,占61%;其次为病程延长,占31%;死亡较少,占8%。判定有因果关系的95例,占91.4%;无因果关系的9例,占8.6%。医方过错原因力分布在次要原因(25%)的为56例,占53.9%;主要原因(75%)的为20例,占19.2%。结论全面分析骨科损害后果的成因,区分引发医疗过错发生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是判定骨科医疗过错原因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骨科 医疗损害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医学颅面复原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家敏 储光 +4 位作者 牟清楠 韩梦琪 陈腾 侯玉霞 郭昱成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614-621,共8页
颅面复原是在未识别的颅骨基础上,基于解剖学、人类学、艺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学科,进行软组织复原以期恢复面部形态的一种方法,在法医学、口腔整形外科学和考古学等领域均有一定的应用,尤其对法医学中无名尸体的尸源认定具有重要作用。... 颅面复原是在未识别的颅骨基础上,基于解剖学、人类学、艺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学科,进行软组织复原以期恢复面部形态的一种方法,在法医学、口腔整形外科学和考古学等领域均有一定的应用,尤其对法医学中无名尸体的尸源认定具有重要作用。颅面复原是在其他方法(如DNA比对、影像学匹配或齿学信息比对等)都无法识别个体身份情况下的补充鉴别手段。面部软组织厚度资料是进行颅面复原的基础,随着影像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面部软组织的测量方法有了快速的进展。本文对颅面复原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不同方法的准确性以及此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对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颅面复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1-2020年法医学溺死领域中英文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余海星 张吉 +5 位作者 朱永正 程奇 于笑天 黄平 党永辉 史格非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98-109,共12页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研究1991—2020年法医学溺死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基于WebofScience、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运用python 3.9.2、CiteSpace 5.8.R3和Gephi 0.9.2软件等对溺死相关研究的发文趋势、国家/地...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研究1991—2020年法医学溺死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基于WebofScience、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运用python 3.9.2、CiteSpace 5.8.R3和Gephi 0.9.2软件等对溺死相关研究的发文趋势、国家/地区、机构、作者和主题进行分析。结果获得溺死相关英文文献631篇(中国作者的英文文献59篇)、中文文献386篇。载文量最多的中英文期刊分别是《中国法医学杂志》(80篇)和ForensicScienceInternational(106篇)。英文文献发文最多的国家/地区是日本,中国位列第三;OsakaCityUniv(Japan,28篇)发表的英文文献最多,GuangzhouForensSciInst(China,22篇)位居第二。中文文献中广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32篇)发表最多。主题分析结果显示,硅藻检验、虚拟解剖、死后生物化学检验、死亡性质、死后淹没时间推断等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但英文文献在新技术、新方法方面的研究更多,中文文献则更偏向于实践、应用和经验总结。结论法医学溺死领域的发文量较为平稳,但国际合作和国内合作范围还比较局限。硅藻的自动化检验、硅藻DNA条形码的建立和虚拟解剖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最主要的研究热点,并有望在溺死诊断、溺水地点推断、死后淹没时间推断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文献计量学 溺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组学在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5
作者 赵龙瑞 张建波 +3 位作者 韩卫 朱莉 陈腾 官方霖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650-656,共7页
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methamphetamine-associated psychosis,MAP)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十分相似,但MAP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生危害行为后需评定刑事责任时的情况却完全不同,因而两者的甄别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十分重要。... 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methamphetamine-associated psychosis,MAP)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十分相似,但MAP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生危害行为后需评定刑事责任时的情况却完全不同,因而两者的甄别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十分重要。目前对于两者的鉴别主要依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等诊断标准,但由于两者高度相似的临床表现和客观指标的缺乏,给法医学鉴识实践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不同于单一组学的局限性,整合组学将多个维度的数据整合起来,已在精神分裂症领域开展了广泛研究并初步取得一些应用成果。鉴于MAP和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和整合组学的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提出以整合组学的策略进行MAP发病机制及法医学鉴识的研究思路,旨在完善对MAP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及相应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理解,也为未来整合组学在法医学精准鉴识及有效监测预警方法的探索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精神病学 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 整合组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蚌埠地区汉族41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及法医学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何传锦 张荣芳 +4 位作者 邹磊 郑冰洁 宋丹璐 黄景峰 兰江维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699-703,共5页
Y染色体的非重组区呈严格的父系遗传,故在同一个父系家族中,其男性个体拥有完全相同的Y染色体单倍型(除突变外)。由于父系遗传的特性,在一些特定案例中,如与男性有关的性犯罪、家系排查及父系亲缘关系鉴定实践中,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Y-S... Y染色体的非重组区呈严格的父系遗传,故在同一个父系家族中,其男性个体拥有完全相同的Y染色体单倍型(除突变外)。由于父系遗传的特性,在一些特定案例中,如与男性有关的性犯罪、家系排查及父系亲缘关系鉴定实践中,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Y-STR)遗传标记分析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多态现象 遗传 Y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 遗传距离 系统发育树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1—2022年法医人类学遗骸识别文献计量学分析
7
作者 马继伟 黄平 +8 位作者 张吉 余海星 曹永杰 杨孝通 熊剪 张怀瀚 仓勇 史格非 陈丽琴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5-253,共9页
目的对法医人类学遗骸识别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描述当前的研究现状并预测未来的研究热点。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WoS”)中核心数据库(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检索和提取的数据,分析1... 目的对法医人类学遗骸识别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描述当前的研究现状并预测未来的研究热点。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WoS”)中核心数据库(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检索和提取的数据,分析1991—2022年遗骸识别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主题变化。运用python3.9.2和Gephi0.10对法医人类学遗骸识别相关研究的发文趋势、国家(地区)、机构、作者和主题进行网络可视化分析。结果获得法医人类学遗骸识别相关英文文献873篇。发表文献数量最多的期刊是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164篇),发文最多的国家(地区)是中国(90篇),Katholieke Univ Leuven(荷兰,21篇)是发表英文文献最多的机构。主题分析结果显示,人类遗骸研究的热点是遗骸的性别鉴定和年龄推断,并且常用的遗骸是牙齿。结论法医人类学遗骸识别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然而,国际合作与国内合作的范围尚显局限。传统的遗骸识别主要依赖于骨盆、颅骨和牙齿等关键部位。未来的研究热点将聚焦于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对多种骨骼遗骸进行更为精准和高效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文献计量学 遗骸 Gephi Web of Science 网络可视化 中介中心性 特征向量中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p75NTR胞外段变化率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生存时间的预测
8
作者 贾蕊 张荣华 +5 位作者 薛丽 靳娇婷 胡芳芳 刘潇 党永辉 党静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8-303,共6页
目的 进一步研究尿液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eurotrophin receptor p75,p75NTR)胞外段(extracellular domain of p75NTR,p75^(ECD))变化率作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展率及生存时间... 目的 进一步研究尿液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eurotrophin receptor p75,p75NTR)胞外段(extracellular domain of p75NTR,p75^(ECD))变化率作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展率及生存时间的预测生物标记物的价值。方法 纳入40例ALS患者并保持每3~6个月来院随访和51例健康志愿者(HC),采集尿液,使用已经建立的ELISA法进行尿液p75^(ECD)检测并分析。ALSFRS-r量表用于AL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价。尿液p75^(ECD)变化率(Δp75^(ECD))为末次与首次尿液p75^(ECD)含量的月均变化量。结果 ALS组末次随访尿液p75^(ECD)含量较基线时升高(P=0.002 3)。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LS患者的ALSFRS-r分数与尿液p75^(ECD)含量之间呈负相关(r=-0.35,P=0.001 3);快速变化Δp75^(ECD)组的病程更短(P=0.015 8),且Δp75^(ECD)与ALS患者的病程呈负相关(r=-0.39,P=0.014);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快速进展ALS组的Δp75^(ECD)明显高于缓慢进展ALS组(P=0.001 6)。ALS患者的尿液Δp75^(ECD)与进展率呈正相关(r=0.34,P=0.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显示缓慢变化Δp75^(ECD)组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快速变化Δp75^(ECD)组(P=0.03)。结论 尿液p75^(ECD)变化率显示出成为评价ALS病情严重程度、预测进展快慢和生存时间的生物标记物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 尿液 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胞外段(p75^(ECD)) 生物标记物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医牙科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飞 党永辉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75-180,共6页
法医牙科学是法医学与口腔医学的交叉学科,通过科学地收集、检测、评价牙科证据而为司法实践提供有法律效力的证明资料。本文从年龄推断,性别推断,种族、职业及生活习惯推断,个体识别,家庭暴力或虐待行为判定等方面对法医牙科学的应用... 法医牙科学是法医学与口腔医学的交叉学科,通过科学地收集、检测、评价牙科证据而为司法实践提供有法律效力的证明资料。本文从年龄推断,性别推断,种族、职业及生活习惯推断,个体识别,家庭暴力或虐待行为判定等方面对法医牙科学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应用进行展望,希望对法医牙科学体系进行不断的补充和完善,使其在法医学甚至司法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牙科学 法医人类学 综述 口腔医学 牙齿年龄测定 个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解剖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法医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锐 殷坤 +4 位作者 张凯 王韵怡 吴秋萍 唐双柏 成建定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49-156,共8页
传染病死者的尸体解剖对于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多种原因限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发生以来,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者进行法医学尸体解剖的数量较少,使法医学在传染病防治中... 传染病死者的尸体解剖对于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多种原因限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发生以来,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者进行法医学尸体解剖的数量较少,使法医学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未能及时发挥。虚拟解剖(virtual autopsy,virtopsy)对传染病死者尸体的检验具有独特的优势,积累虚拟解剖影像学资料对COVID-19的病理机制研究及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COVID-19的病理学和影像学改变的对应关系以及虚拟解剖在传染病尸体检验中的应用,旨在为法医工作者在COVID-19疫情中开展虚拟解剖检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放射学 虚拟解剖 传染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irjian法推断年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梦琪 储光 +2 位作者 陈腾 周洪 郭昱成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737-743,共7页
近年来,个体年龄推断在法医学实践中逐渐受到关注。常用的年龄推断方法主要是通过骨骼和牙齿发育。与骨骼相比,牙齿更为坚硬且不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因此在年龄推断中具有重要作用。Demirjian法是评估牙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目前在多个... 近年来,个体年龄推断在法医学实践中逐渐受到关注。常用的年龄推断方法主要是通过骨骼和牙齿发育。与骨骼相比,牙齿更为坚硬且不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因此在年龄推断中具有重要作用。Demirjian法是评估牙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目前在多个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Demirjian法在不同人群中应用的准确性进行回顾,发现与实际年龄相比,推断年龄大多存在高估现象,结合多位学者的研究结果分析认为,该情况可能与种族、地域、性别等差异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牙科学 年龄测定 牙齿 DEMIRJIAN法 准确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研究不同电压所致猪皮肤电流损伤红外光谱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董贺文 李伟 +8 位作者 黎世莹 邓恺飞 曹楠 罗仪文 孙其然 林汉成 黄景锋 刘宁国 黄平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619-624,共6页
目的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microspectroscopy,FTIR-MSP)成像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对不同电压所致猪皮肤电流损伤红外光谱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不同电压所致皮肤电流损伤的鉴别提供参考。方法建立猪... 目的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microspectroscopy,FTIR-MSP)成像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对不同电压所致猪皮肤电流损伤红外光谱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不同电压所致皮肤电流损伤的鉴别提供参考。方法建立猪皮肤电流损伤模型,分为110 V、220 V、380 V电击组及对照组,电击组电击30 s后取电击部位皮肤,对照组取对应部位正常皮肤组织。结合连续切片HE染色结果,应用FTIR-MSP成像技术采集对应区域的光谱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算法(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选取不同光谱波段(全波段4 000~1 000 cm^(-1)和分波段4 000~3 600 cm^(-1)、3 600~2 800 cm^(-1)、2 800~1 800 cm^(-1)、1 800~1 000 cm-1)及预处理方式(正交信号校正、标准正态变量、多元散射校正、归一化、平滑)对模型进行优化,比较所建模型的分类效果。结果相较于单纯谱图分析,主成分分析法能很好地区分电击组和对照组,但难以区分不同电压组。基于3 600~2 800 cm^(-1)波段的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实现了对不同电压触电所致皮肤损伤的鉴别,且采用正交信号校正能进一步优化3 600~2 800 cm^(-1)波段模型的效能。结论应用FTIR-MSP成像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对不同电压所致猪皮肤电流损伤的鉴别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谱学 傅里叶变换红外 电击伤 机器学习算法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光谱结合数据挖掘方法构建死亡时间推断数学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磊 秦新潮 +7 位作者 林汉成 邓恺飞 罗仪文 孙其然 杜秋香 王振原 托娅 孙俊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6,12,共7页
目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谱技术结合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死后大鼠脾组织FTIR光谱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推断大鼠死亡时间。方法大鼠脱臼处死,尸体置于20℃环境中,于不同时间点取大鼠脾组织,采集FTIR检测数据... 目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谱技术结合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死后大鼠脾组织FTIR光谱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推断大鼠死亡时间。方法大鼠脱臼处死,尸体置于20℃环境中,于不同时间点取大鼠脾组织,采集FTIR检测数据,数据预处理后应用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大鼠脾组织光谱吸收峰强随死亡时间延长发生变化,峰位没有改变;主成分分析结果示前三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96%,各时间点光谱样本具有明显聚类趋势;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可将不同死亡时间光谱样本进行有效四分类(0~24h、48~72h、96~120h和144~168h);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构建的死亡时间推断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6,校正均方根误差和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分别为9.90h和11.39h,预测集R^2达到0.97,预测均方根误差为10.49h。结论 FTIR光谱技术结合数据挖掘方法可对大鼠脾组织进行有效定性和定量分析,可建立分类判别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对死亡时间进行准确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谱学 傅里叶变换红外 数据挖掘 主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机 死亡时间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lla法推断中国北方汉族儿童年龄的准确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贾思璇 韩梦琪 +5 位作者 王辰旭 牟清楠 赵家敏 陈腾 高秦 郭昱成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基于原始表格转换法和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应用Nolla法推断中国北方汉族5.00~14.99岁儿童年龄的准确性。方法收集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5.00~14.99岁中国北方汉族儿童患者的口腔全景曲面体层摄影片(简称“全口曲面体层片”)200... 目的基于原始表格转换法和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应用Nolla法推断中国北方汉族5.00~14.99岁儿童年龄的准确性。方法收集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5.00~14.99岁中国北方汉族儿童患者的口腔全景曲面体层摄影片(简称“全口曲面体层片”)2000张,其中男性1000例,女性1000例。基于Nolla法对下颌左侧7颗恒牙(除第三磨牙外)进行发育分期评估后,分别通过原始表格转换法和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年龄推断。首先将7颗恒牙的发育分期结果求和,根据年龄转换表获得推断年龄。其次,从2000张全口曲面体层片中随机选取80%的样本作为训练集(每个年龄段男性、女性各80例),以所选患者的生理年龄为因变量,以性别、7颗恒牙的分期结果为自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之后将剩余20%的样本作为测试集代入模型,以验证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年龄推断的准确性。结果男性样本的平均生理年龄为(10.03±0.09)岁,女性为(10.01±0.09)岁。经原始表格转换法进行年龄推断的结果显示,男性平均高估0.18岁,女性平均低估0.02岁,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为0.94岁和0.97岁;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年龄推断的结果显示,男性平均高估0.06岁,女性平均低估0.02岁,MAE分别为0.66岁和0.77岁。结论本研究基于Nolla法可实现中国北方汉族儿童的年龄推断。相较于原始表格转换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年龄推断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年龄推断 全口曲面体层片 Nolla法 多元回归模型 中国北方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法医齿科学研究发展态势分析
15
作者 马浩天 熊华烨 +2 位作者 卢烨 李兵 赖江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8-26,共9页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实现法医齿科学研究动态可视化,以期捕捉研究热点,明确未来发展趋势。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中依据特定主题词搜索1995年1月—2020年12月发表的文献,采用CiteSpace 5.7.R5W软件对发文国家、机构、学科...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实现法医齿科学研究动态可视化,以期捕捉研究热点,明确未来发展趋势。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中依据特定主题词搜索1995年1月—2020年12月发表的文献,采用CiteSpace 5.7.R5W软件对发文国家、机构、学科领域、作者、共被引期刊、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文年度分析表明法医齿科学研究文献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最近5年年度发文量达110篇以上。发达国家是主要的供稿来源,平均中心度>0.2。法医齿科学研究涉及口腔医学、生物、计算机、医学影像学等多个学科,学科交叉明显。关键词聚类分析共获得115个节点,主要以个体识别、年龄推断为主线,关键词热点突现与新技术密切相关。基于群体的齿科学调查、对传统牙龄推断法的改善、基于新技术的牙龄推断是当前法医齿科学较热门的研究方向。结论发展中国家亟须提高相关研究的关注度。建立并充实本地区齿科数据库,结合前沿高端技术开发新型齿科鉴定方法,基于先进信息技术开发识别程序,可能是未来法医齿科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法医齿科学 文献计量学 Web of Science数据库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4在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彦霖 王有民 朱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29,共7页
miR-124作为脑内占比较高的miRNA,广泛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和病理过程。近期研究发现,miR-124通过靶向调节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信号通路和蛋白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病理过程。因此,本文综述了miR-124在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中... miR-124作为脑内占比较高的miRNA,广泛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和病理过程。近期研究发现,miR-124通过靶向调节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信号通路和蛋白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病理过程。因此,本文综述了miR-124在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为药物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4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在大脑功能调控及药物成瘾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茜茜 高菲菲 +3 位作者 杨潇宇 高靖麒 张玉向 阎春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5,共10页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新兴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在大脑中广泛表达,并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circRNA通过吸附微RNA、结合蛋白质和翻译多肽等多种机制,在神经发育、突触可塑性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大脑生理病理过程中...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新兴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在大脑中广泛表达,并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circRNA通过吸附微RNA、结合蛋白质和翻译多肽等多种机制,在神经发育、突触可塑性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大脑生理病理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在药物成瘾领域,circRNA的表达在成瘾动物模型和成瘾者大脑中显著改变,调控涉及伏隔核、前额叶皮质等构成奖赏环路脑区的神经适应性变化。此外,成瘾相关circRNA还与神经递质系统、信号传导通路以及神经炎症反应等密切相关,通过调控药物成瘾相关的基因表达网络,影响药物成瘾的形成和维持。本文就circRNA的生物发生和调控机制,及其在大脑生理病理功能调控和在药物成瘾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探究药物成瘾的病理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药物成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诱导的脆弱样T细胞调控伏隔核突触可塑性及戒断症状 被引量:1
18
作者 娄银 马天有 朱永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0-365,共6页
成瘾患者免疫力低下是毒品成瘾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质谱流式对海洛因成瘾患者外周免疫细胞特征及功能进行解析发现,海洛因成瘾患者外周脆弱样T细胞比例增加,其分泌的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信号重塑了伏隔核神经元结构,进而... 成瘾患者免疫力低下是毒品成瘾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质谱流式对海洛因成瘾患者外周免疫细胞特征及功能进行解析发现,海洛因成瘾患者外周脆弱样T细胞比例增加,其分泌的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信号重塑了伏隔核神经元结构,进而调控了急性戒断症状。急性戒断期间,机体缺氧是诱导传统调节性T细胞向脆弱样调节性T细胞转变的关键因素。阿片类药物促使神经元分泌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2[chemokine(C-C motif)ligand 2,Ccl2],同时导致星形胶质细胞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recombinant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7,Fabp7)表达下调,引起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二者共同趋化脆弱样T细胞向伏隔核聚集。最近的研究揭示了阿片成瘾外周免疫微环境如何调节中枢神经元及成瘾表型,有望通过免疫干预治疗阿片成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 脆弱样调节性T细胞 干扰素-Γ 伏隔核 戒断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系、性别和生物节律对小鼠旷场实验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友平 刘田 +2 位作者 毕航 张磊 党永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4-638,共5页
目的探讨性别、品系以及昼夜生物节律对旷场实验的影响。方法利用旷场实验检测不同性别的C57BL/6、BALB/c、昆明小鼠在白天与夜间对新环境的探索行为与自发活动能力。结果 3种品系小鼠旷场实验结果显示:C57BL/6在旷场中探索活动和自发... 目的探讨性别、品系以及昼夜生物节律对旷场实验的影响。方法利用旷场实验检测不同性别的C57BL/6、BALB/c、昆明小鼠在白天与夜间对新环境的探索行为与自发活动能力。结果 3种品系小鼠旷场实验结果显示:C57BL/6在旷场中探索活动和自发活动量最低,显著低于BALB/c和昆明小鼠;C57BL/6雌、雄小鼠在白天和夜晚探索活动和自发活动量未见差异,而BALB/c和昆明小鼠分别在白天和夜间呈现性别差异;C57BL/6雌雄小鼠昼夜探索活动和自发活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BALB/c和昆明雌性小鼠呈现夜间高于白天,雄性小鼠则无此表现。结论 C57BL/6小鼠在新环境中探索活动少,自发活动量低,且受性别、节律因素影响较小,适合用于神经行为学和焦虑相关行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旷场实验 探索行为 自发活动 品系 性别 生物节律 神经行为学 BALB c小鼠 C57BL 6小鼠 昆明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环境下死亡大鼠肾傅里叶显微红外光谱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志军 申山山 +3 位作者 邓恺飞 秦志强 黄平 王振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57-261,共5页
目的应用傅里叶显微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microspectroscopy,FTIR-MSP)技术分析高温死亡大鼠肾的化学基团变化,为高温死亡鉴定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方法建立不同死亡原因动物模型并分组,包括高温死亡组、脑干损伤死亡... 目的应用傅里叶显微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microspectroscopy,FTIR-MSP)技术分析高温死亡大鼠肾的化学基团变化,为高温死亡鉴定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方法建立不同死亡原因动物模型并分组,包括高温死亡组、脑干损伤死亡组、失血性休克死亡组、窒息死亡组,大鼠死亡后立即提取其肾组织,使用FTIR-MSP技术采集肾小球区域的红外光谱。结果高温死亡组大鼠肾小球组织在3 290、3 070、2 850、1 540及1 396 cm-1处吸收峰强度增高(P<0.05),A1 650/A3 290与A1 650/A1 540的比值降低(P<0.05)。结论应用FTIR-MSP技术分析肾组织化学基团变化可作为高温死亡鉴定的辅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谱学 傅里叶变换红外 死亡原因 高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