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时代人体解剖学实验室教学环境建设与科学管理
1
作者 马延兵 计胜峰 +5 位作者 周劲松 杨蓬勃 韩华 刘亮 欧阳远朔 许杰华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315-319,共5页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人体解剖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解剖学实验室作为解剖学教学的重要场所,其运行环境及内部各种教学设备和系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方位的、高效的实验室环境建设和管理是与其高效利用和良好教学质量和效果密切挂...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人体解剖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解剖学实验室作为解剖学教学的重要场所,其运行环境及内部各种教学设备和系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方位的、高效的实验室环境建设和管理是与其高效利用和良好教学质量和效果密切挂钩的。本研究系统地就数字化时代下,人体解剖实验室空气质量保障系统、数字人解剖高清互动系统、高清录播系统等数字化实验室建设,数字化人体解剖实验室在教学中显现出的重要功能和作用,数字化人体解剖学实验室的科学化管理及其与高效教学的关系等进行了剖析和阐述。对于日益普及的数字化实验室建设、管理及功能发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实验室 数字人解剖系统 实验室环境建设 实验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与PBL结合在口腔专业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靳辉 杨蓬勃 +4 位作者 杨维娜 肖新莉 冯改丰 钱亦华 许杰华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4期644-647,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医学专业局部解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方法将西安交通大学2015、2016级口腔医学专业120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与PBL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对... 目的探讨口腔医学专业局部解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方法将西安交通大学2015、2016级口腔医学专业120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与PBL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理论测试。测试成绩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学生对翻转课堂与PBL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法的满意度高,混合教学组平均成绩较传统教学组有显著提高。结论翻转课堂与PBL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法能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PBL 局部解剖学 实验教学 口腔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优化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6
3
作者 靳辉 冯改丰 +4 位作者 杨蓬勃 贾宁 杨维娜 钱亦华 王唯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49-853,共5页
目的旨在获得高纯度的星形胶质细胞,并对不同培养时期的细胞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常规分离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并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差速黏附加摇床震荡法对所获得的细胞进行纯化。倒置相差显微镜及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G... 目的旨在获得高纯度的星形胶质细胞,并对不同培养时期的细胞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常规分离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并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差速黏附加摇床震荡法对所获得的细胞进行纯化。倒置相差显微镜及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GFAP免疫荧光对获得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原代培养的皮质细胞从3d开始迅速增殖,9-12d即可铺满瓶底,此时细胞呈明显的分层生长,星形胶质细胞位于底层,形态多样,阳性率为(67.2±7.1)%;经过1次传代后,GFAP阳性率有所提升(84.0±6.0)%,但不能完全去除小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细胞仍呈分层生长;至第3次传代后,获得大量几乎为单一种类的星形胶质细胞,其胞体较大、突起较短粗,一般2-3个,胞核圆形或椭圆形,常偏于一侧,GFAP染色呈强阳性,阳性率可达(97.6±2.4)%。结论通过差速黏附与摇床震荡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高纯度且生长状态良好的星形胶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大脑皮质 细胞培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与临床教学融合的MDT模式在骨科实习疾病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5
4
作者 唐一仑 刘瑞宇 +7 位作者 徐燕 杨佩 王伟 晋瑞 张彦平 马肖容 杨蓬勃 党晓谦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6期1108-1111,共4页
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脱节不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通过分析目前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基础与临床教学融合的MDT模式",通过基础与临床融合,多学科联合教学,以疾病为主,打破学科界限,实现教学中的多临床、早实践、基础与... 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脱节不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通过分析目前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基础与临床教学融合的MDT模式",通过基础与临床融合,多学科联合教学,以疾病为主,打破学科界限,实现教学中的多临床、早实践、基础与临床交叉融通的理念,构建开放式、多层次综合性的医学课程教学体系,探索一种以学生为主的临床教学模式,这符合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与临床 MDT模式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