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奋乃静药物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1
作者 弋景峰 韩小年 +1 位作者 于春玲 唐玉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3-515,519,共4页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奋乃静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方法在硝酸介质中,奋乃静能被硫酸铈氧化生成发光物质奋乃静砜,从而产生化学发光。基于此,建立了奋乃静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结果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不用任何发光增敏剂,奋...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奋乃静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方法在硝酸介质中,奋乃静能被硫酸铈氧化生成发光物质奋乃静砜,从而产生化学发光。基于此,建立了奋乃静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结果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不用任何发光增敏剂,奋乃静在1.0×10-7-7.0×10-5g/m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8.0×10-8g/mL,对1.0×10-6g/mL的奋乃静进行了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8%。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线形范围宽,应用于奋乃静片剂分析,并与药典方法进行对照,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奋乃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 被引量:4
2
作者 党晓怡 唐玉海 +2 位作者 姚宏 孙媛媛 符军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3-414,共2页
目的 建立二苯乙烯苷的流动注射发光分析法。方法 二苯乙烯苷对鲁米诺 过氧化氢发光体系在pH =12的溶液中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且此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二苯乙烯苷浓度间呈线性关系 ,借此建立了二苯乙烯苷的流动注射发光分析法。... 目的 建立二苯乙烯苷的流动注射发光分析法。方法 二苯乙烯苷对鲁米诺 过氧化氢发光体系在pH =12的溶液中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且此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二苯乙烯苷浓度间呈线性关系 ,借此建立了二苯乙烯苷的流动注射发光分析法。结果 此方法检出限为 6 .0× 10 -5g·L-1,线性范围为 1.0× 10 -4~ 1.6× 10 -2 g·L-1。对 1.1× 10 -4g·L-1二苯乙烯苷平行测定 11次 ,其相对标准偏差为 1.4 6 %。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二苯乙烯苷 何首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吩噻嗪类药物 被引量:2
3
作者 韩小年 唐玉海 +2 位作者 于春玲 刘养浩 刘宏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1-613,共3页
目的确定以鲁米诺-高碘酸钾发光体系测定吩噻嗪类药物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方法在碱性介质中,盐酸氯丙嗪和盐酸异丙嗪对鲁米诺-高碘酸钾发光体系有明显的增敏作用,且增敏效果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基于此,建立了盐酸氯丙嗪和盐酸... 目的确定以鲁米诺-高碘酸钾发光体系测定吩噻嗪类药物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方法在碱性介质中,盐酸氯丙嗪和盐酸异丙嗪对鲁米诺-高碘酸钾发光体系有明显的增敏作用,且增敏效果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基于此,建立了盐酸氯丙嗪和盐酸异丙嗪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结果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盐酸氯丙嗪和盐酸异丙嗪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0×10-9-1.0×10-6g/mL和3.0×10-8-7.0×10-5g/mL,检测限分别为5.0×10-10g/mL和7.3×10-9g/mL。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线形范围宽,应用于相应注射剂和片剂分析,并与药典方法进行对照,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吩噻嗪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改性方法及其在电化学析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蕴青 杨国锐 延卫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532-3549,共18页
过渡金属磷化物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是电催化析氢的良好催化剂。然而,实现过渡金属磷化物在电解水制氢领域的大规模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其催化性能。本文以过渡金属磷化物的组成变化为出发点,从金属/磷(M/P)化学计量比的角度对过渡... 过渡金属磷化物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是电催化析氢的良好催化剂。然而,实现过渡金属磷化物在电解水制氢领域的大规模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其催化性能。本文以过渡金属磷化物的组成变化为出发点,从金属/磷(M/P)化学计量比的角度对过渡金属磷化物的性能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其常见的制备方法,详细综述了元素掺杂、构造缺陷、构建界面工程、耦合炭材料、调控微观结构、改善材料浸润性等改性方法对过渡金属磷化物电催化制氢性能的影响。最后在新型磷源的开发、测试标准化、晶面调控等方面对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磷化物 催化剂 电解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6/粘土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Ⅱ)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宛棣 于德梅 +2 位作者 郭秀生 万炜涛 苏楠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6-139,共4页
使用Haake-90型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一系列粘土含量不同的尼龙6/粘土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其结晶行为。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纳米粘土的加入改变了尼龙6的晶型。用修正Avrami方程的Jeziorny法研究材料... 使用Haake-90型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一系列粘土含量不同的尼龙6/粘土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其结晶行为。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纳米粘土的加入改变了尼龙6的晶型。用修正Avrami方程的Jeziorny法研究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发现纳米复合材料的半结晶时间t1/2缩短,纳米粘土对尼龙6有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粘土聚合物 纳米复合材料 结晶时间 结晶行为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_3填充聚丙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7
6
作者 万炜涛 于德梅 +1 位作者 周宛棣 苏楠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56-159,163,共5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未处理纳米CaCO3和经偶联剂处理的纳米CaCO3对聚丙烯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的与未处理的纳米CaCO3粒子在聚丙烯基体中都能起到异相成核作用。但是,与未处理的纳米CaCO3相比,经表面改性的纳...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未处理纳米CaCO3和经偶联剂处理的纳米CaCO3对聚丙烯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的与未处理的纳米CaCO3粒子在聚丙烯基体中都能起到异相成核作用。但是,与未处理的纳米CaCO3相比,经表面改性的纳米CaCO3粒子能更加有效的提高聚丙烯的结晶温度。研究还发现,当偶联剂用量为纳米复合材料中CaCO3含量的1%~2%(质量),同时降温速率大于5K/min小于40K/min,相对结晶度要求大于30%时,处理的纳米CaCO3粒子可使聚丙烯的结晶动力学参数Zc有小幅度的增加,F(T)值则显著减小,此结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3 填充剂 聚丙烯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偶联剂 结晶温度 纳米碳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6/粘土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I)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周宛棣 于德梅 +3 位作者 郭秀生 高乃奎 万炜涛 苏楠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3-135,143,共4页
使用Haake-90型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一系列粘土含量不同的尼龙6/粘土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测试其介电常数、介电损耗、介电稳定性能以及电击穿强度,并讨论了粘土含量对纳米复合体系电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入纳米粘土后材料的介电常数、... 使用Haake-90型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一系列粘土含量不同的尼龙6/粘土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测试其介电常数、介电损耗、介电稳定性能以及电击穿强度,并讨论了粘土含量对纳米复合体系电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入纳米粘土后材料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明显减小,同时介电稳定性能有了大幅度提高,但电击穿强度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粘土 聚合物 纳米复合材料 介电性能 电击穿强度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快速成形中材料线收缩对翘曲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段玉岗 王素琴 +1 位作者 曹瑞军 卢秉恒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3期1144-1146,1152,共4页
针对激光快速成形过程中光固化时零件产生翘曲的问题 ,从光固化树脂的体收缩和线收缩 2个角度进行实验研究 ,发现体收缩对成形零件的翘曲变形并没有直接的影响 ,而线收缩对零件翘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线收缩愈大 ,则零件翘曲愈厉害 ,... 针对激光快速成形过程中光固化时零件产生翘曲的问题 ,从光固化树脂的体收缩和线收缩 2个角度进行实验研究 ,发现体收缩对成形零件的翘曲变形并没有直接的影响 ,而线收缩对零件翘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线收缩愈大 ,则零件翘曲愈厉害 ,但翘曲性除与线收缩有直接关系外 ,还与树脂材料本身结构有关。用双悬臂测试件及闭合桥结构测试件进行了验证 ,为改善成形零件翘曲 ,提高成形精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快速成形 翘曲 体收缩 线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管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郭孟狮 杨靖华 +4 位作者 李荀 刘军伟 陈琦 张凌紫 郗英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16,23,共4页
对TiO2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形貌特征、晶体结构、形成机理方面作了综合评述,概述了其研究现状及最新应用进展,简述了其在各个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纳米管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表面改性剂处理纳米CaCO_3粒子填充聚丙烯的结晶形态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8
10
作者 万炜涛 于德梅 +1 位作者 郭秀生 曹继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9-122,共4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复合表面改性剂处理纳米C aCO3粒子对聚丙烯结晶形态的影响,并与单一偶联剂表面处理纳米C aCO3粒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复合表面改性剂处理纳米C aCO3粒子比单一偶联剂表面处理纳米C aCO...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复合表面改性剂处理纳米C aCO3粒子对聚丙烯结晶形态的影响,并与单一偶联剂表面处理纳米C aCO3粒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复合表面改性剂处理纳米C aCO3粒子比单一偶联剂表面处理纳米C aCO3粒子有着更强的β晶诱导效应,可使复合材料β晶型的相对含量增加约为20%;而对于熔融温度和结晶度而言,其影响结果基本相同。力学性能研究表明,与单一偶联剂表面处理纳米C aCO3粒子填充聚丙烯相比,复合表面改性剂处理纳米C aCO3粒子填充聚丙烯的力学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尤其是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表面改性荆 纳米CaCO3/PP复合材料 结晶形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米橄榄石型LiFePO_4的水热合成优化(英文)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孝飞 徐友龙 +1 位作者 刘养浩 李璐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885-2892,共8页
为深入研究大颗粒磷酸铁锂(LiFeP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衰退机理并据此改善其体积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进而切实推进该材料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电站储能等领域的高效广泛应用,本文通过优化水热合成条件制备了粒径为2μm的... 为深入研究大颗粒磷酸铁锂(LiFeP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衰退机理并据此改善其体积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进而切实推进该材料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电站储能等领域的高效广泛应用,本文通过优化水热合成条件制备了粒径为2μm的均匀微米LiFePO4颗粒粉末.在未经任何改性(包覆或掺杂)的情况下,该材料表现出本征大颗粒LiFePO4典型的充放电和循环性能,可作为后续研究的代表样品进一步考察大颗粒材料相对纳米材料性能衰退的机制和根本原因,最终通过有的放矢地改性手段获得高密度、高能量和高功率的LiFePO4正极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增加反应物浓度、水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以及降低溶液pH值均有利于LiFePO4颗粒的长大.通过比较不同粒径的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确证了其随颗粒尺寸的增大而衰退.当颗粒大小由0.7μm增加到16.5μm时,LiFePO4在0.1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由152mAh·g-1下降至80mAh·g-1.同时,1C倍率下的循环测试结果表明,颗粒尺寸越大,LiFePO4的容量衰减愈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水热合成 微米颗粒 性能衰退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涂层体外循环管道的制备及生物学性能评价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剑 易定华 +4 位作者 刘金成 胡巧侠 刘剑 曹瑞军 秦锋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9-174,共6页
通过离子键方式将肝素分子结合于体外循环医用聚氯乙烯管道中 ,进行了体外转流抗凝血性能测定和细胞毒性、肌肉植入等生物学性能评价 ,结果显示肝素分子结合于聚氯乙烯材料表面 ,同时筛选出具有抗凝血活性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乙烯亚胺... 通过离子键方式将肝素分子结合于体外循环医用聚氯乙烯管道中 ,进行了体外转流抗凝血性能测定和细胞毒性、肌肉植入等生物学性能评价 ,结果显示肝素分子结合于聚氯乙烯材料表面 ,同时筛选出具有抗凝血活性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乙烯亚胺 肝素涂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涂层 体外循环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同生法制备纳米铜改性酚醛树脂 被引量:11
13
作者 林荣会 郗英欣 +1 位作者 邵艳霞 方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10-213,共4页
利用新发明的原位同生法成功地制备了摩擦材料用纳米铜改性酚醛树脂。经过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利用该方法制备的树脂中含有单质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铜粒子的形貌:呈球形,粒径为10nm~40nm。通过热重分析和冲击试验,对合成树脂的... 利用新发明的原位同生法成功地制备了摩擦材料用纳米铜改性酚醛树脂。经过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利用该方法制备的树脂中含有单质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铜粒子的形貌:呈球形,粒径为10nm~40nm。通过热重分析和冲击试验,对合成树脂的热性能和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制备树脂的初始分解温度和半分解温度随纳米铜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含量为7%时分别达到最大值;制备树脂基摩擦材料的冲击强度随纳米铜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下降,在含量为5%时达到最大值。建立了纳米铜粒子与酚醛树脂相互作用的物理模型,并分析了纳米铜提高酚醛树脂热性能和韧性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同生法 纳米铜 酚醛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郭孟狮 杨靖华 周心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11期108-110,共3页
近年来管状结构的纳米Ti O2在微电子、应用催化和光电转化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对其制备技术和应用研究已成为多学科研究的热点。主要综述了Ti O2纳米管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发展现状,介绍了其制备方法、形貌、晶体结构、形成... 近年来管状结构的纳米Ti O2在微电子、应用催化和光电转化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对其制备技术和应用研究已成为多学科研究的热点。主要综述了Ti O2纳米管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发展现状,介绍了其制备方法、形貌、晶体结构、形成机理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管 水热法 模板法 阳极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A-6聚合物共混物的介电性能与微观结构(Ⅰ)制备工艺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宛棣 郭秀生 于德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8-141,共4页
使用 Haake- 90型双螺杆挤出机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 ,选用不同共混温度及螺杆转速 ,制备了一系列 PA- 6/PP共混物 ;用 TR- 10 C型介电损耗测量仪测试了上述材料的介电性能。通过 SEM观察了共混物的微观结构。讨论了共混物制备条件对材料... 使用 Haake- 90型双螺杆挤出机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 ,选用不同共混温度及螺杆转速 ,制备了一系列 PA- 6/PP共混物 ;用 TR- 10 C型介电损耗测量仪测试了上述材料的介电性能。通过 SEM观察了共混物的微观结构。讨论了共混物制备条件对材料微观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描述了 PA- 6/PP共混物介电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工艺条件 微观结构 聚丙烯 聚酰胺-6 共混物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T法研究3-羟基丙烯醛的双键旋转异构反应机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蒲敏 王海霞 +2 位作者 冯霄 吴东 孙予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2-526,共5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分别在B3LYP/6-31G**和B3LYP/6-311++G**的计算水平上优化了基态3-羟基丙烯醛分子在双键旋转异构反应过程中的平衡态以及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分析了反应过程中键参数的变化,计算了该反应的内禀反应坐标(IRC)...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分别在B3LYP/6-31G**和B3LYP/6-311++G**的计算水平上优化了基态3-羟基丙烯醛分子在双键旋转异构反应过程中的平衡态以及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分析了反应过程中键参数的变化,计算了该反应的内禀反应坐标(IRC),发现在重排反应途径上存在一个四元环骨架的中间体.通过振动分析对平衡态和过渡态进行了确认,并得到了零点能.计算结果表明,基态3-羟基丙烯醛分子的双键旋转异构反应经过两步完成,第一步反应位垒稍高,第二步反应位垒较低,存在着发生重排反应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T法 双键旋转异构反应 3-羟基丙烯醛 过渡态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重排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固化环氧树脂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粉娟 郭秀生 +1 位作者 于德梅 胡加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3-56,共4页
采用发散法由乙二胺和丙烯酸甲酯合成了树状聚酰胺-胺(PAMAM)。以PAMAM作为环氧树脂(EP)的固化剂,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确定其固4化工艺及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探讨了树状PAMAM用量对固化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MAM与EP的质... 采用发散法由乙二胺和丙烯酸甲酯合成了树状聚酰胺-胺(PAMAM)。以PAMAM作为环氧树脂(EP)的固化剂,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确定其固4化工艺及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探讨了树状PAMAM用量对固化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MAM与EP的质量比为0.26时,固化物的力学性能最佳,其冲击强度为166.43 kJ/m^2,拉伸强度为43.54 MPa;明显高于低分子量聚酰胺/EP固化物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MAM环氧树脂 固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玻璃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行为研究——(Ⅰ)结晶与熔融行为 被引量:2
18
作者 万炜涛 于德梅 +3 位作者 郭秀生 毛瞻同 黄龙彪 曹继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9-132,共4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纳米A l2O3/玻璃纤维(GF)/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复合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其非等温结晶过程、熔融行为及结晶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纳米A l2O3粒子的异相成核作用有利于复合材料结晶速率的增加,...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纳米A l2O3/玻璃纤维(GF)/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复合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其非等温结晶过程、熔融行为及结晶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纳米A l2O3粒子的异相成核作用有利于复合材料结晶速率的增加,使得非等温结晶温度提高,双熔融峰现象中的低温熔融峰的熔融温度也有所提高。同时,在PBT基体中,纳米A l2O3粒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玻璃纤维对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的影响而使结晶度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纳米AL2O3 非等温结晶 熔融行为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电池高比能正极材料LiVPO_4F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养浩 徐友龙 孙孝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共3页
聚阴离子LiVPO4F是一种放电电压高、比容量大、比能量高、安全性好、结构稳定、价格低廉的新型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特别是动力电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在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LiVPO4F的优势与... 聚阴离子LiVPO4F是一种放电电压高、比容量大、比能量高、安全性好、结构稳定、价格低廉的新型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特别是动力电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在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LiVPO4F的优势与特色以及合成制备、结构解析、性能改善和储能机理等研究进展,进而指出其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开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磷酸钒锂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综述 能源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烯烃熔融接枝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万炜涛 于德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1-14,共4页
聚烯烃通过接技改性可扩大其应用领域。本文介绍了聚烯烃单组分和多组分熔融接枝反应及相关机理。讨论了复合引发剂、接枝单体、聚合物颗粒尺寸及反应设备等因素对熔融接枝反应的影响。
关键词 聚烯烃 熔融接枝 化学改性 单体 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