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电)催化氮气还原合成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任晓玲 严孝清 +4 位作者 龚湘姣 吴志强 杨伯伦 魏进家 杨贵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856-4876,共21页
光(电)催化氮气还原技术利用天然太阳能作为能源,具有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等众多优势,可解决传统工业合成氨Haber-Bosch工艺的高能耗以及高CO_2排放等问题,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前景的新兴合成氨技术之一。由于氮气为非极性分子,在水中溶... 光(电)催化氮气还原技术利用天然太阳能作为能源,具有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等众多优势,可解决传统工业合成氨Haber-Bosch工艺的高能耗以及高CO_2排放等问题,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前景的新兴合成氨技术之一。由于氮气为非极性分子,在水中溶解度极低,且本身呈现化学惰性,难以被活化,使得整体的氮气还原转化合成氨效率较低。同时,光生载流子的利用率也显著影响整体的催化效率。为此,光(电)催化氮气还原技术的关键在于催化剂的设计和催化反应体系的优化。本文在介绍光(电)催化氮气还原合成氨反应过程以及机理的基础上,主要从促进氮气溶解扩散、氮气吸附和活化以及强化载流子分离和传输等具体反应过程出发,重点综述近期国内外在光(电)催化氮气还原合成氨领域基于上述反应过程强化的最新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目前光(电)催化氮气还原合成氨研究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对此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催化 氮气 还原 催化剂 活化 反应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