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聚苯胺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建平 李宝铭 吴洪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78-580,共3页
用十二烷基苯磺酸 (DBSA)对本征态聚苯胺 (PAn)进行掺杂 ,得到溶解性、成膜性和光电性能俱佳的掺杂态聚苯胺。红外光谱研究表明 :DBSA掺杂PAn的吸收峰都向低频方向移动。探讨DBSA浓度、掺杂温度和时间以及洗涤滤液pH值对聚苯胺电导率的... 用十二烷基苯磺酸 (DBSA)对本征态聚苯胺 (PAn)进行掺杂 ,得到溶解性、成膜性和光电性能俱佳的掺杂态聚苯胺。红外光谱研究表明 :DBSA掺杂PAn的吸收峰都向低频方向移动。探讨DBSA浓度、掺杂温度和时间以及洗涤滤液pH值对聚苯胺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c(DBSA) =1 0mol/L ,T =32 3K ,t=8h ,洗涤滤液 pH =3时 ,聚苯胺的电导率为 0 90 9S/cm。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表明 ,掺杂态聚苯胺的吸收峰变宽而且发生红移。X射线衍射在 2θ =8 86°,1 7 7° ,2 1 4°和 2 6 7°处出现 4个较强的低角度衍射峰 ,表明DBSA掺杂的聚苯胺具有较强的结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苯磺酸 掺杂 聚苯胺 性能 研究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加工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建平 李宝铭 +1 位作者 陈兴华 胡友慧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24-126,共3页
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进行皂化反应制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通过对产物进行熔融指数、流变性能、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失重分析(TGA)的测定,证明EVOH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皂化度 加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对聚合物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放 吴洪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0-53,58,共5页
离子注入对聚合物材料表面改性有着独特的优越性,文中介绍离子注入技术在聚合物材料表面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光学性能、生物相容性能等方面改性的最新研究与应用进展。
关键词 离子注入 聚合物材料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光学材料聚二乙炔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宝铭 吴洪才 孙建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6期12-15,共4页
非线性光学材料聚二乙炔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聚二乙炔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综述了聚二乙炔及其生物在非线性光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且对聚二乙炔及其衍生物在非线性光学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出了... 非线性光学材料聚二乙炔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聚二乙炔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综述了聚二乙炔及其生物在非线性光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且对聚二乙炔及其衍生物在非线性光学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材料 聚二乙炔 衍生物 制备 应用 非线性光学 极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离子注入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薄膜的微观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建平 吴洪才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8-251,共4页
通过双醚化反应、氯甲基化反应以及在强碱性条件下进行的脱氯化氢反应,制备出新型光电功能材料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PMOCOPV)。采用能量为30keV,剂量为1.2×10^16 ions/cm^2~4.8×10^17ions/cm^2的氮... 通过双醚化反应、氯甲基化反应以及在强碱性条件下进行的脱氯化氢反应,制备出新型光电功能材料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PMOCOPV)。采用能量为30keV,剂量为1.2×10^16 ions/cm^2~4.8×10^17ions/cm^2的氮离子(N^+)对PMO-COPV进行离子注入改性。红外光谱研究表明,离子注入改性后的PMOCOPV,在3433cm^-1和1622cm^-1处出现N-H的振动吸收峰;随着N^+注入剂量的增加,PMOCOPV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域的吸收增强,且吸收边向长波方向移动;离子注入使PMOCOPV的分子链排列更加规整,取向度明显增加,结晶性能大大改善;离子注入后PMOCOPV的起始分解温度由未注入时的200℃提高至360℃,材料的热稳定性能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 离子注入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离子注入侧链含偶氮染料发色团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微观结构
6
作者 孙建平 吴洪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0-103,共4页
利用对-硝基苯基重氮氟硼酸盐和聚酰胺酸进行重氮偶合反应,然后再经过酰亚胺化反应,合成了侧链含偶氮染料发色团的聚酰亚胺非线性光学材料(NLOPI)。采用能量为30 keV,剂量为6.0×1016ions/cm2的氮离子对NLOPI进行离子注入改性。通... 利用对-硝基苯基重氮氟硼酸盐和聚酰胺酸进行重氮偶合反应,然后再经过酰亚胺化反应,合成了侧链含偶氮染料发色团的聚酰亚胺非线性光学材料(NLOPI)。采用能量为30 keV,剂量为6.0×1016ions/cm2的氮离子对NLOPI进行离子注入改性。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X射线粉末衍射(XRD)、热失重分析(TGA)和扫描电镜(SEM)对离子注入改性NLOPI的微观结构和热稳定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离子注入改性后的NLOPI在3426 cm-1和1653 cm-1处出现N-H的振动吸收峰;在400 nm^600 nm的可见光区域的吸收强度减小;离子注入使NLOPI的分子链排列更加规整,取向度明显增加,结晶性能有所改善,但仍是非晶态聚合物;离子注入后NLOPI的起始分解温度为320℃,材料的热稳定性能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偶氮染料发色团 离子注入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