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养条件下埃及真星介碳同位素分馏及对古环境重建的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祥忠 刘卫国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7-131,共5页
选取青海湖咸水介形虫——埃及真星介为研究对象,通过温度培养实验评价胖真星介壳体的碳氧同位素分馏状况及对古环境重建的意义。实验结果表明,埃及真星介壳体的碳同位素组成来自其生长水体DIC,10℃、15℃和19℃下埃及真星介与其生长水... 选取青海湖咸水介形虫——埃及真星介为研究对象,通过温度培养实验评价胖真星介壳体的碳氧同位素分馏状况及对古环境重建的意义。实验结果表明,埃及真星介壳体的碳同位素组成来自其生长水体DIC,10℃、15℃和19℃下埃及真星介与其生长水体DIC之间的平均碳同位素差值分别为-0.48‰、-0.59‰和0.7‰。介壳与水体DIC之间存在明显的碳同位素分馏,但是两者之间的碳同位素分馏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与碳同位素平衡分馏条件下形成的无机方解石相比,随水体pH值的升高,埃及真星介壳体与水体DIC之间的碳同位素分馏越接近平衡分馏。因此,在利用介形虫的碳同位素组成进行古环境重建时,应该考虑不同水体生长环境中介形虫的碳同位素分馏对重建结果产生的可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及真星介 培养实验 碳同位素分馏 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浆液氨吹脱及其膏体制备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亚娇 李泓成 +6 位作者 王铁 鞠恺 金鹏康 唐仁龙 邵小平 赵兵朝 任武昂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86-1396,共11页
为改善含氨粉煤灰对充填膏体性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粉煤灰的利用率,实验采用空气吹脱粉煤灰浆液的方式进行脱氨,探究吹脱时间、气浆比、固液比、温度和加碱量等影响因素对粉煤灰脱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响应面优化吹脱条件,控制吹... 为改善含氨粉煤灰对充填膏体性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粉煤灰的利用率,实验采用空气吹脱粉煤灰浆液的方式进行脱氨,探究吹脱时间、气浆比、固液比、温度和加碱量等影响因素对粉煤灰脱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响应面优化吹脱条件,控制吹脱时间1h、气浆比900、固液比0.219、温度26.785℃和加碱量1.802%,预测总脱氨率最高达97.178%,与实际误差率在2%以内.经优化吹脱后所制备的粉煤灰充填膏体,仅在养护前期有少量的氨气释放,其泵送性能和微观结构相较于原含氨粉煤灰膏体都得到改善,且在养护28d后,抗压强度提升高达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氨吹脱 脱氨率 充填膏体 膏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基膏体充填脱氨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亚娇 鱼郑 +3 位作者 鞠恺 任武昂 唐仁龙 金鹏康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5-274,共10页
在论述粉煤灰基膏体充填技术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粉煤灰基膏体充填中氨气释放所引起的井下空气环境恶化问题。通过分析氨气产生机理,发现由于粉煤灰中吸附的NH4 HSO4和(NH4)2SO4易溶于水且会生成NH4+,其在碱性环境下会转换为NH3... 在论述粉煤灰基膏体充填技术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粉煤灰基膏体充填中氨气释放所引起的井下空气环境恶化问题。通过分析氨气产生机理,发现由于粉煤灰中吸附的NH4 HSO4和(NH4)2SO4易溶于水且会生成NH4+,其在碱性环境下会转换为NH3释放出来。研究表明,现有的粉煤灰固体中吸附氨的去除方法,如加碱法、氧化法和加热法,都可将氨去除到合适范围,满足粉煤灰正常使用。但由于加碱法与氧化法需添加药剂且后续要将脱氨处理的粉煤灰加热干燥,加热法对热源有较高要求,高昂的成本使这些方法不能在粉煤灰基膏体充填脱氨处理中广泛应用。将粉煤灰制成浆液,并借鉴污水中物理化学脱氨的基础理论,提出用吹脱法、折点加氯法和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浆液中氨的技术措施。其中,吹脱法脱氨效果稳定且不需额外添加药剂,折点加氯法和磷酸铵镁沉淀法理论上可将浆液中的氨完全去除,但所需加药量大,且对加药量难以控制,影响氨的去除效果以及粉煤灰的性能。通过综合比较上述脱氨方法的技术特点,结合经济评价认为用吹脱法处理粉煤灰浆液的氨氮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后续研究可通过试验或模拟的方式,优化吹脱法去除粉煤灰浆液中氨的操作条件,以期获得更好的脱氨效果。此外,还需持续关注脱氨后的粉煤灰浆液所配制充填膏体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膏体充填 氨气 脱氨 吹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Ma以来黄土稳定同位素记录的植被及夏季风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普 刘卫国 强小科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7-143,共7页
洛川剖面2.5Ma以来有机碳同位素组成显示δ13 C值的变化范围为-18.7%~-23.5‰;剖面有机碳同位素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均与磁化率曲线对应且呈现一致的冰期-间冰期波动。表明研究区第四纪以来主要为C3植物为主的C3、C4混合草原植被类型;... 洛川剖面2.5Ma以来有机碳同位素组成显示δ13 C值的变化范围为-18.7%~-23.5‰;剖面有机碳同位素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均与磁化率曲线对应且呈现一致的冰期-间冰期波动。表明研究区第四纪以来主要为C3植物为主的C3、C4混合草原植被类型;黄土序列有机碳同位素δ13 C值对应磁化率曲线在冰期—间冰期尺度上较好地记录了夏季风强度变化;与段家坡和渭南剖面有机碳结果对比显示,2.5Ma以来3个剖面在构造尺度上均出现了两次明显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δ13C 黄土剖面 C3 C4植物 东亚夏季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样品正构烷烃组分分离纯化的部分问题探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欢业 刘卫国 张普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用实验室自配的标准正构烷烃样品分别经硅胶或氧化铝柱层析后发现,等量溶剂洗脱的情况下硅胶对长链正构烷烃无吸附而氧化铝具有一定吸附性。进一步通过用植物样品测试4种层析柱填充方法,发现不论是只用氧化铝填充还是上部硅胶下部氧化... 用实验室自配的标准正构烷烃样品分别经硅胶或氧化铝柱层析后发现,等量溶剂洗脱的情况下硅胶对长链正构烷烃无吸附而氧化铝具有一定吸附性。进一步通过用植物样品测试4种层析柱填充方法,发现不论是只用氧化铝填充还是上部硅胶下部氧化铝和上部氧化铝下部硅胶,都会对长链正构烷烃产生一定的吸附,且这种吸附效果随着碳链的增长而增强。在实验条件下,当碳链加长到C36时,用硅胶加氧化铝填充层析柱的吸附量已达到20%左右,而只用氧化铝填充层析柱的吸附量则高达50%。故建议对研究高碳数正构烷烃的地质样品组分提取时用单一的硅胶柱层析方法。同时,实验显示对于一些杂质多的正构烷烃样品经过尿素络合后比络合前"干净"得多。18个黄土-古土壤和植物样品平均回收率为50%左右,经过尿素络合后的样品正构烷烃各组分相对含量基本不会发生改变,也不会产生明显的同位素分馏效应。因此在进行非正构组分干扰较大的正构烷烃各组分相对含量或同位素分析时,可以选择尿素络合的方法来将其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烷烃 地质样品 柱层析填充材料 尿素络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银沉淀-离子色谱法测定盐酸基质溶液中微量硝酸根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婧 刘卫国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2166-2167,2185,共3页
离子色谱测定盐酸基质溶液中微量硝酸根离子浓度时,高质量浓度的氯离子对硝酸根测定产生干扰。采用添加氧化银除去氯离子,并将盐酸中和至中性后,将水样加入离子色谱测定,以去除氯离子干扰。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5%~1.5%(n>3),盐... 离子色谱测定盐酸基质溶液中微量硝酸根离子浓度时,高质量浓度的氯离子对硝酸根测定产生干扰。采用添加氧化银除去氯离子,并将盐酸中和至中性后,将水样加入离子色谱测定,以去除氯离子干扰。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5%~1.5%(n>3),盐酸溶液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NO3- HCl基质溶液 Cl-干扰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E提取GC-μECD法测定土壤中的20种有机氯农药 被引量:2
7
作者 卢红选 刘卫国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546-548,共3页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弗罗里硅土净化,DB-5毛细管柱分离,用微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测定了土壤样品中20种有机氯农药。结果表明,20种有机氯农药均能实现分离,在0.2~500μg/L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相关系数均在0.995以上,精...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弗罗里硅土净化,DB-5毛细管柱分离,用微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测定了土壤样品中20种有机氯农药。结果表明,20种有机氯农药均能实现分离,在0.2~500μg/L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相关系数均在0.995以上,精密度RSD在1.5%~2.8%(n=6)。以西安周边一农田土壤为例,指示剂TCMX以及PCB191的加标回收率为75.8%~105.5%和81.0%~120%(n=5),总六六六(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和δ-六六六)浓度为(5.0±0.2)ng/g,总DDT(p,p'-DDE,p,p'-DDD和p,p'-DDT)浓度为(40.1±0.3)ng/g,均达到了土壤国家一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氯农药 微电子捕获检测器 加速溶剂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意外湖花介(Limnocythere inopinata Bird)壳体稳定氧同位素组成对盐度的可能响应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祥忠 刘卫国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3-628,共6页
介形类壳体的氧同位素组成已成为恢复湖区古气候/古环境的有效代用指标,而其氧同位素分馏及环境意义目前还缺乏研究.为评价青海湖介形类壳体氧同位素分馏及其环境意义,在青海湖进行系统的表层沉积物和水样的采集,测定表层沉积物中的意... 介形类壳体的氧同位素组成已成为恢复湖区古气候/古环境的有效代用指标,而其氧同位素分馏及环境意义目前还缺乏研究.为评价青海湖介形类壳体氧同位素分馏及其环境意义,在青海湖进行系统的表层沉积物和水样的采集,测定表层沉积物中的意外湖花介(Limnocythere inopinata Bird)和相应水样的氧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意外湖花介壳体的氧同位素组成主要受控于水体的氧同位素组成,除温度的影响外,还可能受到盐度的影响,随着盐度变化,该种壳体与水体之间的同位素分馏呈减小趋势,而两者的氧同位素组成均呈偏正趋势.青海湖意外湖花介壳体的氧同位素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间接反映水体盐度的变化,值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意外湖花介 氧稳定同位素 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姬松茸的生长特性及盆景造型制作
9
作者 李晶 蔡忠原 +1 位作者 段炼孺 虞志淳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1-94,共4页
姬松茸盆景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方式,采用该方法进行培植,不仅可以简化工艺,减少污染,降低成本,大幅提高生物转化率;而且培育出来的姬松茸子实体朵大肉厚,营养丰富,保持了良好的新鲜度和完整性。我国盆景造型文化源远流长,食用菌盆景艺术... 姬松茸盆景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方式,采用该方法进行培植,不仅可以简化工艺,减少污染,降低成本,大幅提高生物转化率;而且培育出来的姬松茸子实体朵大肉厚,营养丰富,保持了良好的新鲜度和完整性。我国盆景造型文化源远流长,食用菌盆景艺术也国内外驰名,比如灵芝盆景,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艺术修为和文化修养。但是姬松茸作为从南美引进的食用菌,盆景栽培和造型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需要对其生长特性做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完善姬松茸盆景的造型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松茸 生长特性 栽培 盆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