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探景观建筑学——高密度老城区小尺度城市景观的设计 被引量:9
1
作者 林永乐 《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2003年第4期34-37,共4页
景观建筑学是由建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衍生出来的新型交叉学科 ,它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融为一体 .小尺度城市景观对美化高密度老城区、改善居住环境可以起到费省效宏的作用 ,适合当前我国的国情 .高密度老城区小尺度城市景观的设... 景观建筑学是由建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衍生出来的新型交叉学科 ,它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融为一体 .小尺度城市景观对美化高密度老城区、改善居住环境可以起到费省效宏的作用 ,适合当前我国的国情 .高密度老城区小尺度城市景观的设计思路 :切忌千篇一律 ,盲目效仿 ,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对待自然景观 .高密度老城区小尺度城市景观的设计手法是单体建筑外延化、创作形体抽象化、设计景观立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建筑学 城市规划 城市设计 高密度老城区 景观设计 居住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需求理论的城市社区老年人居住环境服务体系研究——以西安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戴靓华 卢李海 +1 位作者 周典 何静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1-89,共9页
创建老年宜居社区需要提升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居住环境的营建依托于老年人的具体需求。研究将老年人需求划分为中观--社区层面和微观--住宅层面两个体系,通过对文献资料和访谈问卷的整理分析,初步筛选出18个中观需求因子及17个... 创建老年宜居社区需要提升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居住环境的营建依托于老年人的具体需求。研究将老年人需求划分为中观--社区层面和微观--住宅层面两个体系,通过对文献资料和访谈问卷的整理分析,初步筛选出18个中观需求因子及17个微观需求因子,再结合Kano问卷调研结果二轮筛选出对老年人满意度有重要影响的13个中观需求因子和6个微观需求因子,借助熵值法判定各项需求因子自身重要度的一致性,并利用Kano分析结果对其进行分类,最终提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综合权重指标,为营建适宜的老年人居住环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需求 KANO模型 熵值法 居住环境 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学途径——以陕北枣子沟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于汉学 周若祁 刘临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9-193,209,共6页
试图将生态规划方法应用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人居环境的研究中.首先从区域背景和调研资料入手,运用德尔菲法筛选了对人居环境建设影响较大的限制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地图叠加法对陕北枣子沟流域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了生态敏感性分析... 试图将生态规划方法应用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人居环境的研究中.首先从区域背景和调研资料入手,运用德尔菲法筛选了对人居环境建设影响较大的限制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地图叠加法对陕北枣子沟流域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了生态敏感性分析和生态适宜度评价.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小流域尺度下“生态优先”的生态安全格局和流域发展用地功能分区.分别从生态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角度就人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规划 枣子沟小流域 人居环境 高原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建筑的隐喻主义建筑观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新生 林永乐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6-19,共4页
隐喻主义是后现代主义时期出现的,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设计方法。由于它不拘泥于后现代,所以将后现代向前推进了一步。隐喻主义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在后现代主义派别中出现的国际式建筑反传统、隔断历史、与环境没有对话、建筑语言贫乏... 隐喻主义是后现代主义时期出现的,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设计方法。由于它不拘泥于后现代,所以将后现代向前推进了一步。隐喻主义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在后现代主义派别中出现的国际式建筑反传统、隔断历史、与环境没有对话、建筑语言贫乏等现象。许多建筑师都用多种手法来创造建筑隐喻,他们强调建筑意义,建筑语言及符号功能,利用符号功能创造出生动而意味深长的建筑形象。隐喻主义手法可以丰富建筑,使建筑易于亲近和熟悉,使建筑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现代建筑 建筑观 后现代主义建筑 建筑语言 符号功能 设计方法 建筑意义 建筑形象 建筑师 手法 隔断 丰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中的同构现象解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高源 林永乐 《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47-50,共4页
中国古代建筑是一个连续完整、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 ,高台、木构架、大屋顶的外观形式、庭院的组合模式 ,以及园林崇尚自然的传统一脉相承 ,未曾间断 ,这表明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存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建筑发展观 .通过建筑与... 中国古代建筑是一个连续完整、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 ,高台、木构架、大屋顶的外观形式、庭院的组合模式 ,以及园林崇尚自然的传统一脉相承 ,未曾间断 ,这表明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存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建筑发展观 .通过建筑与传统文化中潜在的相似性分析 ,尝试用“同构”这个概念 ,结合中国古代礼制文化传统 ,从中国古代房屋建筑、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以及中国古典园林等3个方面 ,来解释中国古代建筑何以存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建筑发展模式及其建筑组织关系结构特征的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建筑 建筑文化 异质同构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虞春隆 杨路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4-85,共2页
传统技术使得课程讲解中的理论和实践的时空差很长 ,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技术已刻不容缓。通过教学实践 ,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课件制作和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教学中 多媒体技术 课件制作 讲解 课程 教学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 严重 影响 传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路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4,共2页
通过阐述数字化对建筑的影响 ,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重点探讨了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技术在可行性分析、概念设计、方案优化、设计制图等建筑设计各个阶段中的应用功能。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 CAAD 设计制图 概念设计 方案优化 阶段 数字化技术 应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多元价值实现路径——以西安城区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定青 赵一青 竺剡瑶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0-126,共7页
遗址保护对于当代城市空间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二者矛盾也十分突出。阐述遗址多元价值内涵,建立多元价值分析框架,采用多案例综合分析方法,从城市发展的宏观层面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城区遗址保护与利用的不同模式,探讨遗... 遗址保护对于当代城市空间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二者矛盾也十分突出。阐述遗址多元价值内涵,建立多元价值分析框架,采用多案例综合分析方法,从城市发展的宏观层面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城区遗址保护与利用的不同模式,探讨遗址的保护利用如何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在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维度实现其多元价值。总结多元价值理念对于当代城市遗址保护的意义,并对遗址多元价值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和规划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保护 利用 多元价值 西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餐饮空间环境的主题表现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洋 张定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2年第3期260-262,265,共4页
人们对餐饮已从单纯的口味需要扩展到环境的全方位需要 ,主题表现是塑造餐饮环境的重要途径 ,它满足了人们的社会需要和文化心理需要 ,是餐饮环境的灵魂 ,餐饮空间环境的构思来源相当广泛 ,本文以表现材料的质感与色彩、表现地域文化特... 人们对餐饮已从单纯的口味需要扩展到环境的全方位需要 ,主题表现是塑造餐饮环境的重要途径 ,它满足了人们的社会需要和文化心理需要 ,是餐饮环境的灵魂 ,餐饮空间环境的构思来源相当广泛 ,本文以表现材料的质感与色彩、表现地域文化特点、表现怀旧主题、表现与艺术体育的联系、表现策划的故事主题等几个方面为重点归纳分析 ,探讨饮食文化、环境立意和顾客心理三方面的有机关系 ,及其在空间环境表现中的处理手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环境 餐饮环境 主题类型 主题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室町——江户时期的茶庭演变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崔陇鹏 李红艳 喻梦哲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9-114,共6页
日本室町至江户时期的近百年间,是茶庭文化的产生和大发展时期,其造园思想与禅宗、书画、茶文化相互融合,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综合的园林艺术,讲究以精神为本位,强调去掉一切人为的装饰,追求简素美,为来客到达茶室之前营造顿悟的"禅机... 日本室町至江户时期的近百年间,是茶庭文化的产生和大发展时期,其造园思想与禅宗、书画、茶文化相互融合,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综合的园林艺术,讲究以精神为本位,强调去掉一切人为的装饰,追求简素美,为来客到达茶室之前营造顿悟的"禅机"。将日本茶道与茶庭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茶道与茶庭的产生期、发展期和兴盛期。通过对3个时期日本著名茶人设计的茶庭的对比研究,探索日本该历史时期茶庭的发展状况及造园精神的演变,寻找日本在不同时期的历史环境下,茶道与茶庭文化中所隐藏的独特的社会审美意识、人文气息与时代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日本 茶庭 室町时期 江户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民居解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虞志淳 刘加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60-864,共5页
目的探求关中民居从历史传统中走出富有特色的发展道路。方法运用理论研究结合实地调查,以及文字释义等方法多角度研究。结果关中民居顺应自然气候,根植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由礼教而中正,因黄土而厚重。但是面对其衰败的现实,应保有地域... 目的探求关中民居从历史传统中走出富有特色的发展道路。方法运用理论研究结合实地调查,以及文字释义等方法多角度研究。结果关中民居顺应自然气候,根植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由礼教而中正,因黄土而厚重。但是面对其衰败的现实,应保有地域文化特色,并从内部空间、设施与外部空间等方面入手,改变狭小的厦房、封闭的外观等与现代生活不适之处。结论立足建筑现代化,传承地域特色,材料更替、空间变化和设施改进是主要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民居 传统 建筑空间 历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于汉学 周若祁 +1 位作者 刘临安 常晓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促进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体系协调发展的途径。方法运用协调单元方法,探讨了破碎地貌条件下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特征和演化趋势,提出了以"黄土塬"作为城镇体系协调单元的构想,并以陕北洛川塬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分... 目的探讨促进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体系协调发展的途径。方法运用协调单元方法,探讨了破碎地貌条件下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特征和演化趋势,提出了以"黄土塬"作为城镇体系协调单元的构想,并以陕北洛川塬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分析城镇体系适宜发展空间。结果建构了以"黄土塬"为单元的"大分散、大聚集"城镇体系协调发展模式。以"黄土塬"作为城镇体系协调发展的基本单元是一种因地制宜的途径;在一个协调单元中,塬面平坦开阔,适宜城镇体系的发展,相反,沟壑小流域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宜作为生态脆弱区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综合治理;"大分散、大聚集"模式较"大分散、小聚集"和"大集中、大聚集"模式而言,更有利于城镇体系的协调发展。结论协调好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与地形地貌的关系,是实现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体系可持续发展和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黄土塬 协调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城镇整合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汉学 周若祁 +1 位作者 刘临安 解淑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5,共6页
人口“塬面化”是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向,及早提出整合对策加以引导对于维护脆弱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初步探讨了生态方法在整合研究中的实际应用.在分析了人口塬面化的特征、动力机制和负面效应的基础... 人口“塬面化”是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向,及早提出整合对策加以引导对于维护脆弱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初步探讨了生态方法在整合研究中的实际应用.在分析了人口塬面化的特征、动力机制和负面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黄土塬”为人居单元的整合构想,运用层次分析法、地图叠加法进行了综合生态适宜性和生态敏感性分析和区划,结合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底”原理提出了“大分散、大聚集”的生态整合模式和相应的树枝型多中心组团模式和均衡增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塬面化 初级阶段 生态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求与设计——对广场设计基本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昊 冯伟 蔡晓芳 《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5-18,共4页
随着城市的更新改造和人们对城市公共生活需求的增加 ,广场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中的热点话题。作为一种我国传统城市空间中不曾有的空间类型 ,广场及其设计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从设计的原点出发 ,研究广场设计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明... 随着城市的更新改造和人们对城市公共生活需求的增加 ,广场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中的热点话题。作为一种我国传统城市空间中不曾有的空间类型 ,广场及其设计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从设计的原点出发 ,研究广场设计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明确当代城市居民对广场环境的需求与广场设计之间的关系。在考察人的不同层面需求的基础上 ,明确人对城市广场的 3类基本需求——实用、认知和审美需求 ,并提出广场设计与之对应的 3种基本要素——功能、环境与形象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场 城市空间 城市建设 建筑设计 公共空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气候地图的绘制及其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伟 张崇 王朝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1-265,共5页
由于气象统计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规划设计师和决策者缺乏相关的气象知识和气象信息,目前部分城市的规划设计中缺乏对气象因素的考虑.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益严重.而城市气候地图,作为气候学科和建筑设计学科的交... 由于气象统计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规划设计师和决策者缺乏相关的气象知识和气象信息,目前部分城市的规划设计中缺乏对气象因素的考虑.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益严重.而城市气候地图,作为气候学科和建筑设计学科的交叉地带,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帮助.以收集的气象数据和土地利用的相关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气候、土地利用、地形、绿化和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分图层绘制城市气候地图,并以数据分析和专业分析为基础进行评价和建议.以北京主城区为例,首先综述了北京的气候特点和近些年来的气候变化,细致阐述了北京主城区城市气候地图的绘制原理和过程,并针对北京的相关特点,提出了规划建议.最终以北京大兴区为例,探讨了城市气候地图在规划设计当中的应用,并阐述了城市气候地图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 城市气候地图 城市规划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空间规划探讨企业孵化器集群的信息交流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伟 李昊 杨路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45,共2页
信息交流是决定中小型科技企业在孵化器中成功孵化的关键性因素。在孵化器集群规划建设中合理利用空间 ,为孵化企业提供良好的信息交换场所是当今研究企业孵化器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通过对企业孵化器集群信息交流的功能系统、空间体系和... 信息交流是决定中小型科技企业在孵化器中成功孵化的关键性因素。在孵化器集群规划建设中合理利用空间 ,为孵化企业提供良好的信息交换场所是当今研究企业孵化器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通过对企业孵化器集群信息交流的功能系统、空间体系和运作方式等方面的分析 ,结合实例提出解决孵化器信息交流的空间规划方法及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孵化器 科技企业 信息交流 空间规划 企业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漪园选址相地研究——以乾隆改造北京西北郊水系为切入点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冬冬 戴靓华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9-95,共7页
以乾隆皇帝改造北京西北郊水系为切入点,分析了清漪园建园前的原初环境、旱涝失衡的危害与矛盾;探讨了如何看待前代引水方案,乾隆方案如何开源取水、针对地形地势怎样扩展湖域、供水与防洪如何实现、湖区改造怎样实施等问题;充分肯定了... 以乾隆皇帝改造北京西北郊水系为切入点,分析了清漪园建园前的原初环境、旱涝失衡的危害与矛盾;探讨了如何看待前代引水方案,乾隆方案如何开源取水、针对地形地势怎样扩展湖域、供水与防洪如何实现、湖区改造怎样实施等问题;充分肯定了清漪园选址相地的杰出成就,并总结了其规划设计思想对后世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漪园 选址相地 乾隆 西湖 北京西北郊水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高科技园区的规划与建设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伟 李昊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145-148,共4页
高科技园区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核心 ,它正在对地方区域发展的条件和过程做出重新地阐释 .高科技园区——信息时代的矿山与工厂 ,它创造着信息经济的基本原料 .阐述了高科技园的基本概念和高科技园的发展现状 ,提出在中国西部建立高... 高科技园区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核心 ,它正在对地方区域发展的条件和过程做出重新地阐释 .高科技园区——信息时代的矿山与工厂 ,它创造着信息经济的基本原料 .阐述了高科技园的基本概念和高科技园的发展现状 ,提出在中国西部建立高科技园面临的主要问题 ,并以具体实例详细探讨高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原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信息产业 高科技园区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意义”的角度谈广场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昊 冯伟 王新荣 《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42-44,共3页
城市环境最根本的特征在于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注重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精神功能。广场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主要内容之一 ,不仅是城市公共生活发生的主要场所 ,还是表达城市文脉和城市精神的主... 城市环境最根本的特征在于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注重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精神功能。广场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主要内容之一 ,不仅是城市公共生活发生的主要场所 ,还是表达城市文脉和城市精神的主要场所。从意义的角度出发 ,探讨广场环境的特征 ,在分析形式、意象、意蕴等不同层面在广场环境中所发挥作用的基础上 ,提出广场设计的基本原则 ,包括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场设计 公共开放空间 场所 城市文脉 城市环境 基础 精神功能 注重 角度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地址在应用中的若干难点析疑 被引量:1
20
作者 妙全兴 赵怀勋 兰广利 《现代电子技术》 2003年第1期77-79,共3页
对 IP地址在应用中的若干难点进行了全面地讨论 ,重点从理论和应用这两个方面对 IP地址的分类、 IP地址的使用范围、特殊的
关键词 IP地址 网络 TCP/IP 物理地址 ARP 网络协议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