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全治理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旭 徐耀铎 王聃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9-116,共8页
[研究目的]安全治理理论不仅是当前国家安全治理所应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也是国际安全治理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深入挖掘安全治理理论,对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国家安全体系构建和提升具有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研究方法]从研... [研究目的]安全治理理论不仅是当前国家安全治理所应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也是国际安全治理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深入挖掘安全治理理论,对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国家安全体系构建和提升具有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研究方法]从研究缘起、学术观点两方面对安全治理理论的文献进行回顾和梳理,总结出安全治理理论的基本观点,进而挖掘出安全治理理论的价值贡献、研究不足,并且提出对应的完善对策。[研究结论]作为一种新的分析工具,安全治理理论为观察国际合作带来了新的观察与思考面向。但其理论研究仍面临如下困境:主要包括“国家中心主义”加速回归引发的理论挑战、安全治理的概念缺乏可操作性、对安全治理的理解存在差异以及对区域安全治理的重视不够等。未来推动安全治理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发展,需要从重新评估国家在安全治理中的功能角色及其与非国家行为体间关系、系统化考察并定义“安全治理”、推动和实现以地域为基本单元的“多元化”安全治理研究格局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研究 安全治理 安全治理理论 传统安全 非传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助力世界现代化:现实基础、行动逻辑与当代实践
2
作者 朱旭 韩文超 《国际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38,共19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重要组成与主要动力,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助力世界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关于现代化的基本观点、方法以及实践原则确立了其与世界现代化进程间紧密的逻辑统一性关系。在此基础上,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重要组成与主要动力,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助力世界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关于现代化的基本观点、方法以及实践原则确立了其与世界现代化进程间紧密的逻辑统一性关系。在此基础上,中国式现代化通过构建以真正价值生产为基础的世界现代化新秩序,建设平等、开放、多元、包容、普惠的世界现代化新格局,构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的世界现代化新形态,打造世界现代化的生态文明新范式,创造和平发展的世界现代化外部条件,由此生成体系化的行动逻辑。近年来,中国提出并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通过推进和平发展、互利合作与共同繁荣的现代化,在实践中积极参与并助力世界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世界现代化 全球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砖国家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SWOT分析及策略选择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旭 张馨宁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6,共9页
作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代表,金砖国家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现已成为国际教育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SWOT分析结果显示,金砖国家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既存在平台支持保障增多、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活动积极性不断提升的内部优势,... 作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代表,金砖国家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现已成为国际教育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SWOT分析结果显示,金砖国家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既存在平台支持保障增多、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活动积极性不断提升的内部优势,也面临组织性、协调性缺乏,治理能力不足的劣势;既面临全球治理权力加速分散和转移,全球善治理念作用凸显、国际社会呼吁金砖国家有所作为的新机遇,也面临全球教育治理体系尚不完善、单边主义盛行带来的现实挑战。展望未来,金砖国家需从凝聚理念共识、加强顶层设计、变革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四个方面着手,助推其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迈向新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砖国家 全球教育治理 SWOT分析 策略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参与机制及其完善路径
4
作者 金新 刘雨松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163,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的崭新论述和更高要求,这为中国深入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了一个兼具重要性和紧迫性的理论与实践命题。通过观念供给、制度建设、议题推进、组织联结四个维度系统考察中国在全球安全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的崭新论述和更高要求,这为中国深入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了一个兼具重要性和紧迫性的理论与实践命题。通过观念供给、制度建设、议题推进、组织联结四个维度系统考察中国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参与机制,可发现当前中国的参与机制成果斐然,但也面临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包括供给观念存在认可难题、制度建设有待长期完善、议题推进缺乏引领能力、联结组织协同能力不足等。中国可进一步增强观念供给适应性有效性、促进制度体系长效发展、完善全球安全叙事体系、健全沟通合作常态机制,从而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安全治理 参与机制 安全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战略分析与策略选择 被引量:15
5
作者 朱旭 张正娟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8-76,共9页
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必然选择。SWOT分析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既有地区多边教育合作与交流深入发展,多样化国际教育援助有序推进,高等教育全球竞争力增强的优势;又有参与全... 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必然选择。SWOT分析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既有地区多边教育合作与交流深入发展,多样化国际教育援助有序推进,高等教育全球竞争力增强的优势;又有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机制尚不完善、能力缺乏、主体单一的劣势。既有政策保障、平台支持、理念认同、国际期盼中国有所作为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单边主义倾向明显、新兴经济体合作分歧加剧、全球组织治理失序、理念共识缺乏等挑战。基于SWOT分析,未来我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可供选择的策略包括:推动全球教育治理机制创新,促进区域教育发展;完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全球教育治理能力;支持多边主义,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凝聚理念共识,推动构建教育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全球教育治理 SWOT分析 多边主义 教育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全球治理观:立论基础、内在逻辑与实践原则 被引量:20
6
作者 朱旭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5,122,123,共27页
进入新时代,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利益与命运的“高度关联性”是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的时代背景和立论之基;多极化格局下国际秩序和力量对比变化的“结构性”是其得以践行的... 进入新时代,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利益与命运的“高度关联性”是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的时代背景和立论之基;多极化格局下国际秩序和力量对比变化的“结构性”是其得以践行的必要条件;安全以及发展利益的“非零和性”是其在国际交往中实践的根本性保障;国际合作的“扩散互惠性”是其实践动力;国际交往的“道德性”从观念层面为其提供了道义支撑。共商、共建、共享三者在逻辑上互嵌、内容上互构、体系上互济,是一个体系严密、层次清晰的科学理论体系。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蕴含明确的实践原则,即以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公正合理为方向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以增加全球公共产品投入为路径发挥大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表率作用,以开放包容为特征打造全球治理多元叙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全球治理观 共商共建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公共外交博弈:叙事构建与策略选择 被引量:15
7
作者 金新 贾梦茜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3,145,146,共26页
公共外交博弈分为叙事内容和投射手段两个层面,中美两国公共外交博弈的重点是构建和投射各自的公共外交叙事。在叙事构建方面,美国构建了以“霸权稳定论”为内在逻辑的公共外交叙事;中国则构建了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的公共外交叙... 公共外交博弈分为叙事内容和投射手段两个层面,中美两国公共外交博弈的重点是构建和投射各自的公共外交叙事。在叙事构建方面,美国构建了以“霸权稳定论”为内在逻辑的公共外交叙事;中国则构建了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的公共外交叙事。在解构对方的公共外交叙事方面,美国是颠覆式解构,以类比、污名化、关联与切割等策略攻击中国;中国是“应激式解构”,以澄清、释因和道义评价等策略回应美国。在建构自身的公共外交叙事方面,美国采取赋予正当性、自利性归因、外围说服等策略进行强化式建构;中国则以强化正当性、中心说服等策略进行修复式建构。从博弈效果看,美国的攻势加深了部分国际公众对中国的误解和质疑。中国需制定公共外交整体规划、完善公共外交叙事、丰富博弈策略,系统提升对美公共外交博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外交博弈 公共外交叙事 中美关系 竞争性公共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十周年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7
8
作者 朱旭 张馨宁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32,共9页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全面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在创新理念引领、增进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加强人文交流、深化国际教育援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与此...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全面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在创新理念引领、增进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加强人文交流、深化国际教育援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与此同时,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复杂的国内外局势面前,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也面临单边主义价值冲击、治理机制保障尚不完善、治理能力不足等挑战。展望未来,中国要从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凝聚全球教育治理理念共识;统筹多元主体力量,推动全球教育治理机制变革;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提升全球教育治理能力三方面着手,助推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迈向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全球教育治理 共商共建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多边政党外交的议题变化及启示 被引量:3
9
作者 刘静 柳慧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25,共8页
议题是引导和推动国际事务的核心内容,议题的设置反映出国家及政党的综合实力。政党外交作为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议题变化反映着中国国际地位及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创新多边政党外交模式,积极开展... 议题是引导和推动国际事务的核心内容,议题的设置反映出国家及政党的综合实力。政党外交作为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议题变化反映着中国国际地位及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创新多边政党外交模式,积极开展多边政党交往并取得显著成就。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多边政党外交议题也因时而变,议题重心转移,从注重政治对话延伸到经贸文化;议题功能性凸显,聚焦务实性问题;国际角色转变,主动塑造议题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出现全球治理赤字、政党外交治理需求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提升是我国多边政党外交议题变化的主要原因。主动设置议题、巧妙宣传议题、聚焦内外联动议题是开创我国多边政党外交新局面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多边政党外交 议题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力变迁、道义坚守与大国责任的衡量——新时代中国国际责任的动态界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新 韩豪杰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92,共21页
随着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中国的国际责任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点议题。如何界定自身的国际责任,如何更好地承担国际责任,成为新时代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国家实力和国际道义是界定一国国际责任的主要依据,国家身份则是调节国际责任内... 随着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中国的国际责任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点议题。如何界定自身的国际责任,如何更好地承担国际责任,成为新时代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国家实力和国际道义是界定一国国际责任的主要依据,国家身份则是调节国际责任内容的重要因素。新时代中国的国家实力定位是全球性强国,秉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正确义利观和合作共赢的国际道义观,具有较强国际道义感,并且积极建构负责任大国的国家身份。与之相应,中国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重要国际责任,在区域层次推动经济发展、维护和平稳定,在全球层次建设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发展。实力变迁、道义坚守和身份明晰的态势决定了中国国际责任的发展趋势。中国国际责任的重心正逐步从区域走向全球,从以经济和安全责任为主走向全领域。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不仅要平衡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国际责任,还要平衡实力、道义与身份之间的关系,为国际社会作出力所能及且可持续的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国际责任 国家实力 国际道义 国家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