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缺二元性与制度价值论——后古典经济学范式的理论架构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晋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2,124,共12页
本文给出了后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基础,即稀缺二元性与制度价值论。稀缺二元性指出,从客体内部的相对关系而言,稀缺性表现为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与社会资源的绝对稀缺;从主客体对应关系而言,稀缺性表现为客体商品的相对稀缺与消费者主体可... 本文给出了后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基础,即稀缺二元性与制度价值论。稀缺二元性指出,从客体内部的相对关系而言,稀缺性表现为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与社会资源的绝对稀缺;从主客体对应关系而言,稀缺性表现为客体商品的相对稀缺与消费者主体可支配时间的绝对稀缺。制度价值论指出,制度是价值产生的源泉,劳动是价值形成的手段,效用是价值表现的形式。制度构建了结构化价值空间,决定了价值属性、价值维度和度量方法。本文分析了制度输出与价值掠夺的关系,指出货币非中性原理,以及货币信用的制度基础。本文认为制度输出与降维战略是新兴大国构建国际秩序与利益格局的重要手段,并通过灭失假定的思想实验进行论证。作为例证,本文指出知识产权的本质是对他人财富的间接占有,是进行跨国价值掠夺的战略工具。最后针对经济改革的评测方法,提出了价值空间的外围求和测度与多维容积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范式 稀缺二元性 制度价值论 降维战略 灭失假定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主义与后古典经济学
2
作者 徐晋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124,共11页
经济学主要经历了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两个阶段,从某种程度上无法理论解释与建模分析当前新经济现象。本文首次提出后古典经济学,价值观基础是人本主义,方法论基础是离散主义。本文对离散主义进行了定义,微观层面论述了数据理性、... 经济学主要经历了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两个阶段,从某种程度上无法理论解释与建模分析当前新经济现象。本文首次提出后古典经济学,价值观基础是人本主义,方法论基础是离散主义。本文对离散主义进行了定义,微观层面论述了数据理性、数据成本与企业边界,宏观层面建立了以制度为核心的离散发展模型。后古典经济学的要旨在于指出当代经济社会正处于离散化解构与全息化重构过程中,社会化大生产的重心从物质转向精神,资源稀缺性从外在的物质资料稀缺,转变为内在的生命时间稀缺。本文最后简述了后古典经济学的应用经济学分支网络经济、数据经济与平台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主义 后古典经济学 数据理性 数据成本 企业边界 资源稀缺 离散发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