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粉预热低NO_(x)燃烧技术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帅 刘洋 +4 位作者 刘愿武 牛艳青 朱广庆 薛旭峰 惠世恩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41,共9页
燃烧过程中控制NO_(x)生成是最直接经济有效的低NO_(x)燃烧技术。煤粉预热-燃烧技术以其巨大的低NO_(x)燃烧潜力逐渐得到重视。煤粉预热-燃烧技术降低NO_(x)生成的主要思路在于:煤粉进入炉膛燃烧前,通过设置独立的高温低氧强还原性物理... 燃烧过程中控制NO_(x)生成是最直接经济有效的低NO_(x)燃烧技术。煤粉预热-燃烧技术以其巨大的低NO_(x)燃烧潜力逐渐得到重视。煤粉预热-燃烧技术降低NO_(x)生成的主要思路在于:煤粉进入炉膛燃烧前,通过设置独立的高温低氧强还原性物理空间对煤粉进行预热,挥发分在预热区内快速析出并进行相应转化,促进挥发分N的释放并增加挥发分N还原为N_(2)的比例,从而降低煤中N被氧化成NO_(x)的概率;在此基础上,通过结合空气分级和MILD燃烧等低NO_(x)技术对预热产物进行相应的燃烧组织,进一步降低预热产物燃烧过程中NO_(x)的生成。现阶段煤粉预热-燃烧技术根据预热热源与装置的不同可以分为燃气辅热式煤粉预热-燃烧技术、流化床煤粉预热-燃烧技术、燃烧器煤粉预热-燃烧技术。其中燃烧器煤粉预热-燃烧技术通过优化设计,将煤粉自预热技术与径向及轴向多级逐级配风技术、燃料浓淡分离与分级送粉等技术有机结合,在保证高效低NO_(x)同时,具备低成本与改造灵活性的优势。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燃烧器煤粉预热在运行稳定性、变负荷适应性及低NO_(x)燃烧方面均表现出优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热-燃烧 辅热式 流化床预热 自预热燃烧器 低NO_(x)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钢减速器齿轴断裂分析及组织调控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巧云 白俊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79-181,共3页
对42CrMo钢减速器齿轴的断口进行分析,对齿轴硬度进行检测并对其金相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齿轴的金相组织未达到要求造成硬度不足,从而使齿轴发生剪切断裂。根据齿轴的技术要求制定出合理的热处理参数。
关键词 42CRMO钢 齿轴 金相组织 热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低氮旋流燃烧器NO_x排放特性 被引量:17
3
作者 龚彦豪 许鑫玮 +6 位作者 王登辉 王学斌 谭厚章 牛艳青 惠世恩 李在让 刘愿武 《洁净煤技术》 CAS 2019年第6期118-125,共8页
为应对燃煤工业锅炉日益严苛的排放标准,提出了一种新型低NOx旋流燃烧器,将煤粉预燃与燃烧器空气分级、炉膛空气分级进行耦合,通过改变燃烧系统的配风布置对煤粉预燃燃烧状态进行调整,研究了一次风率、内外二次风率、外二次风入射方式... 为应对燃煤工业锅炉日益严苛的排放标准,提出了一种新型低NOx旋流燃烧器,将煤粉预燃与燃烧器空气分级、炉膛空气分级进行耦合,通过改变燃烧系统的配风布置对煤粉预燃燃烧状态进行调整,研究了一次风率、内外二次风率、外二次风入射方式、循环风率和燃尽风率对NOx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工况下当一次风率从15.4%提高到28.7%,预燃室内氧气浓度增大,一次风携带的氧气可直接将煤粉热解释放挥发分中含氮化合物HCN、NH3等中的N氧化为NO,NOx生成量由284.4 mg/m^3逐渐增至326.7 mg/m^3。当内外二次风率比由0.46增大到1.4,NOx排放浓度先下降后上升;由于内二次风量影响预燃室内过量空气系数和湍动强度,外二次风量影响炉膛内部主燃区煤粉发生燃烧反应的湍动混合强度,在二次空气配比变化的综合作用下,内外二次风率比为1.0时,NOx排放值最低为211.2 mg/m^3。随着外二次风内部入射风量与端面入射风量比值由0增大到4.56,NOx生成浓度先下降后上升;由预燃室端面入射的外二次空气射流边界较长,主燃区相对较大,燃烧整体较为均衡,而从预燃室内部入射的外二次风促进了预燃室出口气粉混合物在炉膛内与助燃空气的混合;当外二次风内部、端面射流风率比为0.25时,煤粉在预燃室出口区域的湍动强度提高,在局部还原性气氛下,NOx生成浓度有最低值230.9 mg/m^3。当循环风率从0增大到30.6%时,内外二次风中氧气浓度降低,预燃室和炉膛主燃区还原性气氛增强,挥发分中含氮化合物HCN、NH3等中的N迁移形成N2的概率增加,NOx排放量由250.7 mg/m^3逐渐降低到221.1 mg/m^3。随着燃尽风率由0提高到29%,NOx排放值先减小后增大;燃尽风率提高时二次风率随之降低,内外二次风湍动扩散能力减弱,主燃区还原性气氛增强;燃尽风率进一步提高使得主燃区氧量不足,燃尽区氧化性氛围较强,大量焦炭和含氮化合物在燃尽区发生氧化反应,导致NOx生成量增加;当燃尽风率为19.6%时,NOx生成值最低为253.5 mg/m^3。整体上,当一次风率为17%~19%,内外二次风率比为0.8~1.0,外二次风由预燃室端面入射,循环风率为15%~20%,燃尽风率为19%~22%时,NOx排放值为212~231 mg/m^3,相比试验工况下最大NOx排放量下降29%~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锅炉 燃烧器 煤粉预燃 空气分级 NO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