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Ⅳ期临床观察研究 被引量:56
1
作者 蒋志伟 吕延英 +2 位作者 夏结来 李庭凯 刘光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41-945,共5页
目的在临床广泛使用条件下,进一步考察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全国53家临床医院进行Ⅳ期临床观察,入选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200例。将肾康注射液60~100mL溶于10%葡萄糖(5%葡萄糖0.9%氯化钠注射液... 目的在临床广泛使用条件下,进一步考察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全国53家临床医院进行Ⅳ期临床观察,入选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200例。将肾康注射液60~100mL溶于10%葡萄糖(5%葡萄糖0.9%氯化钠注射液)200~3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2~4周后评价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疗效较好的病例进行1~3个月随访。结果治疗后患者血肌酐和肌酐清除率得到明显改善(P〈0.05),慢性肾功能衰竭总有效率73.05%,中医症候总有效率98.00%。随访患者的肌酐清除率和血肌酐水平基本保持稳定。结论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注射液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肌酐清除率 血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同时测定肾康注射液中5种蒽醌类成分 被引量:22
2
作者 徐守竹 谢艳华 +3 位作者 张晓卫 刘媛媛 王四旺 吕延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肾康注射液(大黄、丹参、红花、黄芪)中5种活性成分即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方法。方法采用三氯甲烷萃取和RP-HPLC检测,Stamsil-BP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2...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肾康注射液(大黄、丹参、红花、黄芪)中5种活性成分即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方法。方法采用三氯甲烷萃取和RP-HPLC检测,Stamsil-BP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2%的磷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440 nm。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分别在2.6~130μg/mL(r=0.999 6)、2.67~53.4μg/mL(r=0.999 1)、3.38~67.6μg/mL(r=0.999 3)、6.16~61.6μg/mL(r=0.999 2)、0.32~5.44μg/mL(r=0.999 3)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在101.3%、97.9%、103.7%、96.7%及102.4%。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省时、结果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肾康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注射液 大黄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蒽醌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注射液对高血压肾损害大鼠血压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楠 吕延英 +5 位作者 王红英 王俊平 王光建 赵兴 杨健 贺建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对高血压肾损伤大鼠血压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2只高血压肾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即SHR组)、阳性对照组、肾康注射液大剂量组、肾康注射液小剂量组;WKY大鼠作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给...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对高血压肾损伤大鼠血压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2只高血压肾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即SHR组)、阳性对照组、肾康注射液大剂量组、肾康注射液小剂量组;WKY大鼠作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给予福辛普利钠1.6mg/kg,肾康注射液大小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肾康注射液,相当于生药剂量为4.8、2.4g/kg,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分别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给药30d。末次给药后检测高血压肾损伤大鼠的血压、心脏病变以及NO、Ang-Ⅱ、C反应蛋白、TGF-β1等指标。结果给药前后各组间大鼠体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给药后肾康注射液组的血压值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肾康注射液组的NO活性明显增高,肾脏皮质中的Ang-Ⅱ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中的Ang-Ⅱ、血清转化因子TGF-β1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能降低高血压肾损伤大鼠血压、提高肾组织的NO活性、降低Ang-Ⅱ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注射液 高血压肾损害 血压 NO Ang-Ⅱ C反应蛋白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纹图谱技术结合指标成分测定法监控颗粒剂制备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晓莹 窦桃艳 +4 位作者 潘成成 吕延英 陈园园 贺怀贞 卢闻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6-230,共5页
通过指纹图谱技术结合指标成分定量分析,建立肾康颗粒制备过程质量控制的监测方法。根据制备工艺,对肾康颗粒药材、中间体(水煎液、醇沉液、水沉液)及颗粒的指纹图谱进行多波长融合、相似度评价,并对指标成分群进行定量分析。大黄和丹... 通过指纹图谱技术结合指标成分定量分析,建立肾康颗粒制备过程质量控制的监测方法。根据制备工艺,对肾康颗粒药材、中间体(水煎液、醇沉液、水沉液)及颗粒的指纹图谱进行多波长融合、相似度评价,并对指标成分群进行定量分析。大黄和丹参药材、中间体和颗粒的融合指纹图谱匹配得到21个共有峰,红花和黄芪药材、中间体和颗粒的融合指纹图谱匹配得到27个共有峰,多指标成分在各级样品中均可检测到;中间体和颗粒的融合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89,表明物质组成在制备工艺过程中保留良好;指标成分群含量测定结果可表征物质组成在工艺过程中定量转移的情况。采用指纹图谱技术与多指标成分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可以有效控制从药材到制剂的生产过程,为肾康颗粒生产的质量控制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指纹图谱 指标成分群 制备工艺 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