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玉忠 张滟 +9 位作者 魏馨雨 陈耔辰 徐勇 成颖 高滢 陈飞云 胡娟 许珉 任晓勇 张青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双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LVAS)患者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 VEMP)的波形特征。方法对双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21例(42耳)(LVAS组)、年龄和性别相... 目的探讨儿童双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LVAS)患者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 VEMP)的波形特征。方法对双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21例(42耳)(LVAS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非LVAS聋哑症患儿14例(28耳)(非LVAS聋哑症组)及健康儿童12例(24耳)(健康对照组)进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MP, oVEMP)和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MP, cVEMP)检测,比较三组各波的引出率及波形特点。结果与非LVAS聋哑症组比较,LVAS组oVEMP的引出率较高(P<0.001),阈值较低(P<0.001)、振幅较高(P=0.003),n1、p1波潜伏期、n1-p1波间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LVAS聋哑症组患儿相比较,LVAS组患儿cVEMP的引出率较高(P=0.017),阈值较低(P=0.001),p1波潜伏期较短(P=0.009);其余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LVAS组患儿的oVEMP振幅较高(P=0.027),其余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EMP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VAS患儿oVEMP及cVEMP引出率较非LVAS聋哑组高,与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VEMP可用于评估LVAS患儿的前庭耳石器功能状态,但是并不恒定地都表现为阈值低、振幅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前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对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远期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徐勇 陈耔辰 +7 位作者 张玉忠 谷冬华 胡娟 高滢 成颖 孙斌 张青 许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1-446,共6页
目的分析人工耳蜗植入术对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s)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就诊于我科并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患者17例(17耳)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耳进行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 目的分析人工耳蜗植入术对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s)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就诊于我科并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患者17例(17耳)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耳进行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 VEMP)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 VEMP)检测,将术后VEMPs波形引出率和参数分别与手术前和对侧耳进行对比。结果人工耳蜗植入前术耳c VEMP和o VEMP的引出率分别为59%和53%。术后1-3年术耳c VEMP和o VEMP引出率分别降至24%和12%(开机状态,P<0.05),24%和12%(关机状态,P<0.05),同时在引出VEMPs的患耳部分波形参数显示异常变化。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c VEMP和o VEMP的引出率下降,波形参数异常,提示人工耳蜗植入对术耳前庭耳石器机能有可能造成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前庭功能检查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神经病患者的前庭功能评估 被引量:5
3
作者 陈耔辰 张玉忠 +8 位作者 徐勇 马伟军 成颖 张滟 王军利 陈彦飞 谷冬华 许珉 张青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2-236,共5页
目的探讨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患者的前庭功能状况。方法检测10例(20耳)听神经病患者(听神经病组)的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 目的探讨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患者的前庭功能状况。方法检测10例(20耳)听神经病患者(听神经病组)的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及前庭双温试验(caloric test),并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50例(100耳)正常人(对照组)比较,分析听神经病患者外周前庭功能。结果 AN组oVEMP的引出率为35.0%(7/20),cVEMP的引出率为25.0%(5/20),明显低于对照组[93.0%(93/100)和97.0%(97/100)](P<0.01)。AN组oVEMP振幅(3.05±1.47μV)低于对照组(7.04±4.31μV)(P<0.01),阈值(125.28±7.32dB SPL)高于对照组(119.17±4.93dB SPL)(P<0.05),P1潜伏期(15.94±0.67ms)、N1潜伏期(10.97±1.97ms)均较对照组(分别为14.71±1.26和10.27±0.73ms)延长(P<0.05);cVEMP振幅(101.15±14.39μV)较对照组(244.12±143.43μV)降低(P<0.01),N1-P1波间期(5.56±1.60ms)较对照组(7.25±1.59ms)缩短(P<0.05)。听神经病组中8例行双温试验,5例为单侧半规管功能减弱(CP>25%),异常率为62.50%(5/8)。除1例患者有轻微头晕,其他患者均无头晕、眩晕或行走不稳等前庭功能障碍表现。结论听神经病患者在听觉受损的同时常伴有潜在的前庭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消失或阈值升高、振幅降低、潜伏期延长以及双温试验异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病 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前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