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谐波减速器特殊钢材质柔轮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朝磊 魏旸 +3 位作者 方文 苗红生 巴鑫宇 刘雅政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842-2846,共5页
通过定量分析合金成分、显微组织,以及测定力学性能和观察断口,对比研究了某国产柔轮和日本哈默纳科的谐波减速器礼帽型特殊钢材质柔轮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两者成分差异在于V-Ti-Nb复合微合金设计;国产柔轮组织不仅粗大,晶粒度... 通过定量分析合金成分、显微组织,以及测定力学性能和观察断口,对比研究了某国产柔轮和日本哈默纳科的谐波减速器礼帽型特殊钢材质柔轮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两者成分差异在于V-Ti-Nb复合微合金设计;国产柔轮组织不仅粗大,晶粒度比日本的小1.0~4.0级,而且稳定性差,晶粒度级差达3.0级;日本柔轮桶部、膜片部径向与周向的强度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国产柔轮与日本柔轮的强度和塑性基本一致,但稳定性很差。国产柔轮的洁净度较差,存在直径为3.0~6.0μm的Al_2O_3脆性夹杂物,以及组织粗大且不均匀是其疲劳寿命短和稳定性差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谐波减速机 组织和性能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X12Cr13钢低温冲击韧性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芝林 钱才让 +3 位作者 佐辉 梅国俊 梁寒凌 赵海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43-245,共3页
通过5种热处理方式(常规热处理、水淬预处理+调质、不完全奥氏体化调质、水淬预处理+不完全奥氏体化调质、水淬预处理+亚温淬火调质)对X12Cr13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强韧化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调质处理... 通过5种热处理方式(常规热处理、水淬预处理+调质、不完全奥氏体化调质、水淬预处理+不完全奥氏体化调质、水淬预处理+亚温淬火调质)对X12Cr13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强韧化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调质处理前进行水淬预处理,可有效改善X12Cr13钢冲击性能的稳定性。水淬预处理+亚温淬火调质热处理后得到的针状铁素体与纤维状回火马氏体的复相组织可大幅提高X12Cr13钢低温冲击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12Cr13钢 低温冲击韧性 热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胀断连杆用非调质钢C70S6的材料特性及组织性能控制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朝磊 胡佳丽 +2 位作者 李戬 苗红生 刘雅政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44-447,共4页
采用金相分析、硬度测定和热模拟压缩变形等实验,结合采集的工业生产数据,研究了胀断连杆用非调质钢C70S6的材料特性及组织性能控制。主要包括动态连续冷却相变规律及其影响,先共析铁素体的特性及影响,以及硬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 采用金相分析、硬度测定和热模拟压缩变形等实验,结合采集的工业生产数据,研究了胀断连杆用非调质钢C70S6的材料特性及组织性能控制。主要包括动态连续冷却相变规律及其影响,先共析铁素体的特性及影响,以及硬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结果表明:动态连续冷却过程中,随着冷速在0.5~20℃/s范围内变化时,组织类型和含量的变化均不大;金相检验误判是部分连杆锻造企业发现连杆内部存在铁素体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碳当量和索氏体化率是调控硬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胀断连杆 非调质钢 连续冷却相变 带状组织 索氏体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调质钢36MnVS4汽车发动机连杆胀断缺陷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朝磊 魏旸 +2 位作者 方文 苗红生 王青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458-2461,共4页
通过合金成分测定、显微组织定量分析、室温拉伸力学性能测定,对国内某厂采用国产钢材生产的非调质钢36MnVS4连杆断口不齐、胀不断和断口变形大胀断缺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连杆的组织上原奥氏体晶粒过细、铁素体含量超标、存在大量贝氏... 通过合金成分测定、显微组织定量分析、室温拉伸力学性能测定,对国内某厂采用国产钢材生产的非调质钢36MnVS4连杆断口不齐、胀不断和断口变形大胀断缺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连杆的组织上原奥氏体晶粒过细、铁素体含量超标、存在大量贝氏体,组织均匀性差,连杆的性能上断面收缩率大是产生缺陷的主要原因;明确材料基础特性,采用控锻控冷技术实现对组织性能精确地系统控制是解决胀断缺陷问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胀断加工 非调质钢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70S6非调质钢连杆胀断缺陷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芝林 钱才让 +4 位作者 胡发贵 汪青芳 赵海东 焦雯 蒋波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50-252,共3页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显微组织定量分析和断口观察,对比了国产非调质钢C70S6掉渣连杆与正常连杆的各项性能,分析了缺陷的成因。结果表明:C70S6钢掉渣连杆显微组织为铁素体+粗片层珠光体+索氏体,无异常组织。晶粒度、抗拉强度、屈服强...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显微组织定量分析和断口观察,对比了国产非调质钢C70S6掉渣连杆与正常连杆的各项性能,分析了缺陷的成因。结果表明:C70S6钢掉渣连杆显微组织为铁素体+粗片层珠光体+索氏体,无异常组织。晶粒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和硬度与正常连杆无明显差别。连杆胀断面掉渣处索氏体含量比正常连杆高,导致发生塑性断裂,最终造成连杆发生掉渣现象。在锻后冷却过程中适当降低冷速可以减少连杆中索氏体的含量,降低材料塑性,从而避免断后掉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杆 组织性能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前轴用42CrMoH钢表面脱碳演变规律及控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成成 马潇磊 +3 位作者 张朝磊 李戬 赵海东 刘雅政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127-12131,共5页
采用42CrMoH钢制造的前轴表面存在0.10~0.15 mm深的完全脱碳层,严重影响了工件表面质量、硬度和疲劳性能。本工作通过等温加热实验,研究了加热温度对热轧态42CrMoH钢表面脱碳层类型和深度的影响,并综合分析了影响表面脱碳的因素。结果表... 采用42CrMoH钢制造的前轴表面存在0.10~0.15 mm深的完全脱碳层,严重影响了工件表面质量、硬度和疲劳性能。本工作通过等温加热实验,研究了加热温度对热轧态42CrMoH钢表面脱碳层类型和深度的影响,并综合分析了影响表面脱碳的因素。结果表明:保温时间为75 min时,42CrMoH钢在650~750℃和875~1250℃时,无完全脱碳层;完全脱碳层出现温度为750~875℃,完全脱碳层中铁素体为粗大的柱状晶,42CrMoH钢的一个完全脱碳的敏感温度为775~825℃,800℃时其完全脱碳层深度达到最大;42CrMoH钢部分脱碳也存在敏感温度(1150~1250℃),1200℃时,部分脱碳层深度达到最大。因此,为避免前轴表面出现完全脱碳层,42CrMoH钢热处理过程中的正火和淬火温度都应控制在875~885℃,且冷却过程中避免在750~875℃停留。此外,锻造余热淬火因省去正火和淬火加热过程,能有效地避免前轴表面出现完全脱碳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零件 表面脱碳 加热温度 锻造余热淬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杂”设计的索氏体新型不锈钢的组织和性能
7
作者 马潇磊 张成成 +3 位作者 张朝磊 马晓艺 赵海东 方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3-107,共5页
对基于“混杂”设计的索氏体高强新型不锈钢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及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评价;进一步将其与其他典型钢种对比,并探讨其应用前景。结果表明:索氏体不锈钢显微组织类型上与马氏体不锈钢相似;具有较好的强韧性匹配,并且调控... 对基于“混杂”设计的索氏体高强新型不锈钢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及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评价;进一步将其与其他典型钢种对比,并探讨其应用前景。结果表明:索氏体不锈钢显微组织类型上与马氏体不锈钢相似;具有较好的强韧性匹配,并且调控范围广;成形性和冲击性能良好;耐蚀性与201奥氏体不锈钢相当或比201奥氏体不锈钢略差,但比410马氏体不锈钢略好;索氏体不锈钢在耐蚀工程结构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钢 不锈钢 索氏体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