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改良腓动脉中低位螺旋桨穿支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
8
1
作者
邓长华
孔繁福
+2 位作者
伍真
聂萌
祁占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腓动脉中低位螺旋桨穿支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收治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8例,采用改良腓动脉中低位螺旋桨穿支皮瓣修复,术前便携式多普勒探测穿支并定位,设计改良螺旋桨皮...
目的探讨改良腓动脉中低位螺旋桨穿支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收治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8例,采用改良腓动脉中低位螺旋桨穿支皮瓣修复,术前便携式多普勒探测穿支并定位,设计改良螺旋桨皮瓣,以腓动脉主干为皮瓣轴线,以穿支为界分为较大的皮瓣头部(大桨)和较小的皮瓣尾部(小桨),将旋转点至创面距离作为大桨长度,皮瓣宽度为大桨长度的1/2~2/3,大桨的长宽比不超过2:3。以大桨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小桨修复大桨创面。术中保留腓肠神经及小隐静脉。踝周软组织缺损创面范围为3.0cm×3.0cm^10.0cm×4.5cm,腓动脉中低位穿支皮瓣面积为5.0cm×3.0cm^23.0cm×5.0cm。术后观察受区及供区的外形及功能,评价临床效果。结果18例皮瓣均I期成活,16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7~21个月,平均13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两点辨别觉7~11mm,供、受区外形满意。患者穿鞋及行走不受影响,足外侧感觉及足部回流正常,患足AOFAS评分92~97分,平均94分。结论改良腓动脉中低位螺旋桨穿支皮瓣血供可靠,避免皮瓣远端坏死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了供区,是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
穿支皮瓣
软组织缺损
创面修复
足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股深动脉第1穿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臀股部Ⅳ期压疮疗效
被引量:
4
2
作者
邓长华
孔繁福
+2 位作者
伍真
聂萌
刘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1-35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股深动脉第1穿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臀股部Ⅳ期压疮的可行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手足创伤骨科收治9例臀股部Ⅳ期压疮患者,男3例,女6例,年龄26~68岁,平均46岁。截瘫原因:高处坠落伤4例,车祸伤3例,脑梗塞2例。清创后...
目的探讨应用股深动脉第1穿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臀股部Ⅳ期压疮的可行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手足创伤骨科收治9例臀股部Ⅳ期压疮患者,男3例,女6例,年龄26~68岁,平均46岁。截瘫原因:高处坠落伤4例,车祸伤3例,脑梗塞2例。清创后创面面积8 cm×5 cm~18cm×9 cm。根据创面形状、大小及位置设计股深动脉第1穿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压疮创面,皮瓣面积为10cm×7 cm~20 cm×10 cm。结果所有皮瓣成活,其中2例术后局部渗液较多,经积极保守换药治疗后,皮瓣恢复良好。9例获得6~24月随访,平均13月,皮瓣色泽良好,质地柔软,不影响日常生活,压疮未见复发。结论股深动脉第1穿动脉穿支皮瓣操作简便,血供可靠,可供组织量较多,是修复臀股部Ⅳ期压疮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深动脉
穿支皮瓣
软组织缺损
压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良腓动脉中低位螺旋桨穿支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
8
1
作者
邓长华
孔繁福
伍真
聂萌
祁占军
机构
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手足创伤骨科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4-456,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改良腓动脉中低位螺旋桨穿支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收治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8例,采用改良腓动脉中低位螺旋桨穿支皮瓣修复,术前便携式多普勒探测穿支并定位,设计改良螺旋桨皮瓣,以腓动脉主干为皮瓣轴线,以穿支为界分为较大的皮瓣头部(大桨)和较小的皮瓣尾部(小桨),将旋转点至创面距离作为大桨长度,皮瓣宽度为大桨长度的1/2~2/3,大桨的长宽比不超过2:3。以大桨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小桨修复大桨创面。术中保留腓肠神经及小隐静脉。踝周软组织缺损创面范围为3.0cm×3.0cm^10.0cm×4.5cm,腓动脉中低位穿支皮瓣面积为5.0cm×3.0cm^23.0cm×5.0cm。术后观察受区及供区的外形及功能,评价临床效果。结果18例皮瓣均I期成活,16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7~21个月,平均13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两点辨别觉7~11mm,供、受区外形满意。患者穿鞋及行走不受影响,足外侧感觉及足部回流正常,患足AOFAS评分92~97分,平均94分。结论改良腓动脉中低位螺旋桨穿支皮瓣血供可靠,避免皮瓣远端坏死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了供区,是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式。
关键词
腓动脉
穿支皮瓣
软组织缺损
创面修复
足踝
Keywords
Perone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
Soft tissue defect
Wound repair
Ankle
分类号
R658.3 [医药卫生—外科学]
R616.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股深动脉第1穿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臀股部Ⅳ期压疮疗效
被引量:
4
2
作者
邓长华
孔繁福
伍真
聂萌
刘超
机构
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手足创伤骨科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1-354,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应用股深动脉第1穿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臀股部Ⅳ期压疮的可行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手足创伤骨科收治9例臀股部Ⅳ期压疮患者,男3例,女6例,年龄26~68岁,平均46岁。截瘫原因:高处坠落伤4例,车祸伤3例,脑梗塞2例。清创后创面面积8 cm×5 cm~18cm×9 cm。根据创面形状、大小及位置设计股深动脉第1穿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压疮创面,皮瓣面积为10cm×7 cm~20 cm×10 cm。结果所有皮瓣成活,其中2例术后局部渗液较多,经积极保守换药治疗后,皮瓣恢复良好。9例获得6~24月随访,平均13月,皮瓣色泽良好,质地柔软,不影响日常生活,压疮未见复发。结论股深动脉第1穿动脉穿支皮瓣操作简便,血供可靠,可供组织量较多,是修复臀股部Ⅳ期压疮的较好选择。
关键词
股深动脉
穿支皮瓣
软组织缺损
压疮
Keywords
Profunda femor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
Soft tissue defect
Pressure ulcers
分类号
R616.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改良腓动脉中低位螺旋桨穿支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
邓长华
孔繁福
伍真
聂萌
祁占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股深动脉第1穿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臀股部Ⅳ期压疮疗效
邓长华
孔繁福
伍真
聂萌
刘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