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地区汉藏之间骨质疏松调查 被引量:6
1
作者 高书元 马定千 +1 位作者 杨成 燕春茂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76-77,82,共3页
本通过对居住在青海高原的汉族和藏族健康人675例骨矿含量的测定,得到在不同海拔地区汉藏族之间,不同年龄段及同一海拔高度男女之间以及正常人和骨折患者之间骨矿含量,研究表明,骨矿含量在以上几项比较中,除藏族健康人男女之间... 本通过对居住在青海高原的汉族和藏族健康人675例骨矿含量的测定,得到在不同海拔地区汉藏族之间,不同年龄段及同一海拔高度男女之间以及正常人和骨折患者之间骨矿含量,研究表明,骨矿含量在以上几项比较中,除藏族健康人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外,其他几项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为高原地区进一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OP),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矿含量 高原地区 健康人 骨质疏松症 调查 预防和治疗 骨折患者 正常人 OP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内服外用配合物理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晓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491-492,共2页
目的:研究中药内服外用配合物理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给予中药内服外用配合物理理疗治疗的观察组和单纯物理理疗的对照组,观察治疗效果以及紧张、焦虑和疼痛等负... 目的:研究中药内服外用配合物理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给予中药内服外用配合物理理疗治疗的观察组和单纯物理理疗的对照组,观察治疗效果以及紧张、焦虑和疼痛等负面情绪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93例,有效4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89.33%,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HAMD评分(15.21±1.82)分、HAMA评分(14.33±1.62)分、VAS评分(1.96±0.2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内服配合物理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缓解不良情绪,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物理理疗 中医治疗 负面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阿海 关炳瑜 +2 位作者 王晓锋 朱斌 贺元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5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8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8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住院天数和随访期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次日和术后1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和末次随访时改良 Macnab 疗效评分。试验组患者根据椎间盘突出分型分为突出型、轻度脱垂游离型及重度脱垂游离型,比较不同分型患者术前、术后次日和术后1个月 VAS 评分、ODI 评分和末次随访时改良 Macnab 疗效评分。结果术后次日和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 VAS 评分和 ODI 评分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试验组患者末次随访时改良 Macnab 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下地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重度脱垂游离型患者的改良 Macnab 疗效优良率显著低于突出型和轻度脱垂游离型患者(P<0.05),而三者间 ODI 评分和 VAS 评分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可显著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针对椎间盘重度脱垂游离型病变其治疗效果仍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椎间盘突出症 单节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临床观察及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二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842-1844,共3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在第五掌骨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1例第五掌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开放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给予闭合髓内针内固定术,两组患者术后均根据中医辨证分...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在第五掌骨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1例第五掌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开放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给予闭合髓内针内固定术,两组患者术后均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给予相应中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预后。结果:观察组骨折复位率为93.5%,术后第五掌骨头干角为(17.9±3.2)°,骨折愈合后为(15.7±2.5)°,切口愈合甲级27例,对照组骨折复位率为76.7%,术后第五掌骨头干角为(33.1±2.8)°,骨折愈合后为(24.2±3.4)°,切口愈合甲级20例,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掌指关节主动活动度(MCP)为(91.6±1.4)°,骨折Ⅰ级愈合患者23例,对照组术后掌指关节主动活动度(MCP)为(75.2±1.6)°,骨折Ⅰ级愈合患者15例,两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能显著提高第五掌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针 掌骨骨折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