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宁市南北山森林特点及健康经营重要性
1
作者 刘宝尧 张锦梅 +1 位作者 刘桂英 满丽婷 《青海农林科技》 2024年第2期31-36,共6页
本文通过对西宁市南北山森林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了林分结构和立地条件等关键影响的因素,总结了健康经营重要性。这为南北山四期工程建设中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林分结构优化、城乡绿色景观质量提升、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本文通过对西宁市南北山森林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了林分结构和立地条件等关键影响的因素,总结了健康经营重要性。这为南北山四期工程建设中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林分结构优化、城乡绿色景观质量提升、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特点 林分结构 健康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市城市绿化常见灌木和绿篱树种滞尘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文洁 张锦梅 《青海农林科技》 2021年第2期69-75,共7页
选择西宁市12种常见绿化灌木和绿篱树种,分析在敞开和封闭两种环境下其滞尘量、滞尘力的大小和变化,研究各树种与滞尘环境、滞尘天数、叶面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的12个树种敞开环境中滞尘量和滞尘力均高于封闭环境,敞开环境平均滞... 选择西宁市12种常见绿化灌木和绿篱树种,分析在敞开和封闭两种环境下其滞尘量、滞尘力的大小和变化,研究各树种与滞尘环境、滞尘天数、叶面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的12个树种敞开环境中滞尘量和滞尘力均高于封闭环境,敞开环境平均滞尘力是封闭环境的1.8倍,各树种平均滞尘能力在雨后一周左右达到顶峰,叶面粗糙和被毛两种形态对滞尘能力有促进作用,沙棘、红刺玫、榆叶梅、金叶莸、黄刺玫在研究的树种里滞尘力较强,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可以优先考虑作为绿篱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树种 滞尘功能 叶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邬燕廷 李强峰 刘宝尧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11期96-102,共7页
为了解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西宁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变化及规律,为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参考,以西宁市1990—2020年地表覆盖数据为基础,划分城市景观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其他土地等6类,采用转移矩阵模型... 为了解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西宁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变化及规律,为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参考,以西宁市1990—2020年地表覆盖数据为基础,划分城市景观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其他土地等6类,采用转移矩阵模型、景观指数法,定量分析西宁市3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上,30年间除草地总量减少外,其余景观类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990—2000年草地向其他景观类型大量转出,2000—2020年主要为耕地、草地向建设用地持续转入;类型水平上,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是主要景观类型,空间上分布较为集中,建设用地破碎化持续增强且形状复杂,林地、草地、耕地破碎化减弱,向稳定的方向发展;景观水平上,西宁市景观抗干扰能力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高,各区县景观斑块自然连通度较高,几何形状复杂度不高,除主城区外,总体上受人类活动的扰动程度较低,总体城市化水平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市 土地利用变化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东部山地青杨人工林修枝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尤辉 李强峰 +2 位作者 赵万林 龙晓晨 罗旭鹏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为深入了解修枝方式对树木生长的具体影响,提出了一套适用于青海东部山区青杨人工林的修枝方法。以二十年生青杨人工林作为研究样本,设计1/2、1/3修枝及不修枝(CK)3种不同的修枝强度,4种修枝方式,3种愈合剂。经过修枝试验发现,不同的修... 为深入了解修枝方式对树木生长的具体影响,提出了一套适用于青海东部山区青杨人工林的修枝方法。以二十年生青杨人工林作为研究样本,设计1/2、1/3修枝及不修枝(CK)3种不同的修枝强度,4种修枝方式,3种愈合剂。经过修枝试验发现,不同的修枝强度只对胸径和高径比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而1/3修枝强度下青杨的胸径增量、树高增量和高径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并不显著,但均超过1/2修枝强度处理;伤口的愈合速度受修枝强度的影响并不明显,但修除树冠的1/3强度下,伤口的愈合速度是最快的,而在修除1/2树冠高度时,愈合速度是最慢的;伤口高度对青杨修枝伤口愈合率没有显著影响;伤口直径对其伤口的愈合速度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随着伤口直径的增加,青杨修枝的伤口愈合率逐渐降低,伤口的愈合速度与其直径呈反比关系;修枝方式对伤口愈合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枝条基部膨大部位上部或下部平切修枝当年愈合面积高;不同愈合剂对伤口愈合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光施奇愈合剂较石蜡、油漆愈合面积高。此研究为青海东部山地青杨人工林修枝技术提供依据且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东部山地 青杨 修枝强度 修枝方式 修枝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叶丁香的开花特性与繁育系统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毛英 沈宁东 +3 位作者 张锦梅 满丽婷 马光花 罗旭鹏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1529-1533,共5页
以花叶丁香为试验材料,通过开花特性观测、花粉活力检测、花粉-胚珠比和柱头可授性测定、杂交指数测算及人工授粉试验研究,探讨了花叶丁香的开花特性和繁育系统类型。结果表明,西宁市花叶丁香花期为4月底至5月底,群体花期可持续31 d,单... 以花叶丁香为试验材料,通过开花特性观测、花粉活力检测、花粉-胚珠比和柱头可授性测定、杂交指数测算及人工授粉试验研究,探讨了花叶丁香的开花特性和繁育系统类型。结果表明,西宁市花叶丁香花期为4月底至5月底,群体花期可持续31 d,单花花期可持续8 d。花冠初开时为紫色,后随花期的持续颜色逐渐变淡;雄蕊无花丝,花药黄色、着生于花冠筒壁;子房上位;花粉活力在开花当天最高,之后逐渐降低,开花后第3天活力降至最低;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前较弱,开花后24 h和48 h时可授性最强;杂交指数为4,人工授粉试验异株异花授粉坐果率最高,初步判断花叶丁香的繁育系统为异交型、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叶丁香 开花特性 繁育系统 杂交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丁香品种高枝嫁接试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锦梅 李艳萍 《青海农林科技》 2015年第3期27-30,共4页
本文针对西宁市近几年引进的丁香新品种,进行高枝嫁接技术研究,探讨不同品种的嫁接成活率和接穗生长量的差异。
关键词 丁香 新品种 嫁接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叶丁香播种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艳萍 《青海农林科技》 2019年第1期73-76,共4页
通过对羽叶丁香播种时间、环境、种子处理、播种深度进行对比试验研究,掌握了羽叶丁香播种繁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4月中下旬在日光节能温室采用经催芽处理的种子进行播种,播种深度为0.5~0.7cm时出苗率最高。
关键词 羽叶丁香 播种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个海棠品种抗寒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桂英 张锦梅 +2 位作者 满丽婷 刘宝尧 李晨 《青海农林科技》 2023年第3期22-26,32,共6页
为筛选适宜西宁地区种植的海棠品种,本研究以引进的19个品种枝条为试验材料,进行抗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9个海棠品种在温度逐渐降低的低温胁迫下,电解质外渗率呈现上升趋势,枝条发芽率逐渐降低;通过聚类分析将19个海棠品种分为4类,... 为筛选适宜西宁地区种植的海棠品种,本研究以引进的19个品种枝条为试验材料,进行抗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9个海棠品种在温度逐渐降低的低温胁迫下,电解质外渗率呈现上升趋势,枝条发芽率逐渐降低;通过聚类分析将19个海棠品种分为4类,第Ⅰ类为抗寒极强的海棠品种为花红海棠;第Ⅱ类为抗寒性强的海棠品种,共14个,第Ⅲ类为抗寒性弱的品种,共3个。第Ⅳ类为抗寒性敏感的是珍珠梅海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棠 低温胁迫 电解质外渗率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叶丁香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光花 张锦梅 《青海农林科技》 2023年第2期7-10,共4页
为保护羽叶丁香种质资源,用茎段作为外植体,开展了羽叶丁香组培繁育技术研究。本试验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6BA、吲哚丁酸IBA,筛选出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mg/L,诱导率达70.40%;最佳芽增殖培养基MS+6BA4.0mg/L,增殖系数达4.8... 为保护羽叶丁香种质资源,用茎段作为外植体,开展了羽叶丁香组培繁育技术研究。本试验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6BA、吲哚丁酸IBA,筛选出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mg/L,诱导率达70.40%;最佳芽增殖培养基MS+6BA4.0mg/L,增殖系数达4.8;最佳生根诱导培养基1/2MS+IBA5.0mg/L,生根率达65.47%;温室最佳炼苗基质为国产泥炭,炼苗成活率达6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叶丁香 诱导培养 增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地区名优月季引种栽培试验
10
作者 马文斌 《青海农林科技》 2018年第4期1-5,78,共6页
通过在西宁地区开展月季引种栽培试验,筛选出适宜西宁地区生长的月季品种13个,其中大花月季7个,即梅朗口红、大紫光、月季王朝、粉扇、彩云、金奖章、美国粉;丰花月季5个,即红帽子、欢笑、仙境、世纪之春、满堂红等;藤本月季1个,即安吉... 通过在西宁地区开展月季引种栽培试验,筛选出适宜西宁地区生长的月季品种13个,其中大花月季7个,即梅朗口红、大紫光、月季王朝、粉扇、彩云、金奖章、美国粉;丰花月季5个,即红帽子、欢笑、仙境、世纪之春、满堂红等;藤本月季1个,即安吉拉;树状月季可应用于西宁及以东地区园林绿化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引种 物候 花径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高原花叶丁香播种育苗关键技术研究
11
作者 马文斌 《花卉》 2018年第24期5-6,共2页
通过开展花叶丁香播种育苗技术中播种深度、播种量、播种时间、定苗密度等关键技术试验,为总结完善青海高原花叶丁香播种育苗技术提供试验依据,可应用于青海高原及其同类地区花叶丁香播种育苗中。
关键词 花叶丁香 播种育苗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西宁机场高速沿线油松景观林带健康性维护现状及对策
12
作者 张锦梅 王新香 罗旭鹏 《青海农林科技》 2016年第3期72-75,111,共5页
通过对机场高速沿线油松景观林带现状调查及土样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解决的办法及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油松景观林带 健康性维护 存在的问题 现状和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杨雄株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13
作者 张锦梅 刘宝尧 +5 位作者 赵文洁 韩志伟 王朋 马文斌 罗旭鹏 马光花 《青海农林科技》 2018年第3期89-90,100,共3页
以青杨雄株1号和2号一年生健壮枝条为外植体,比较不同激素浓度和配比对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及炼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0.3+NAA0.05(单位:mg/l,下同),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最佳生根培养1/2MS+NAA0.1... 以青杨雄株1号和2号一年生健壮枝条为外植体,比较不同激素浓度和配比对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及炼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0.3+NAA0.05(单位:mg/l,下同),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最佳生根培养1/2MS+NAA0.1,最佳炼苗基质为进口基质+渣筏(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杨雄株 组织培养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大通河流域不同类型青杄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祁海玉 付振杰 +3 位作者 赵昌宏 张玉海 刘桂英 王得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90,共12页
【目的】探讨青海大通河流域5种类型青杄林土壤理化性质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规律,为该林区不同青杄林分质量评价、养分管理和混交树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以中龄(平均林龄57 a)为主的青杄纯林、青杄×山杨林、青... 【目的】探讨青海大通河流域5种类型青杄林土壤理化性质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规律,为该林区不同青杄林分质量评价、养分管理和混交树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以中龄(平均林龄57 a)为主的青杄纯林、青杄×山杨林、青杄×白桦林、青杄×红桦林和青杄×油松林,在不同类型林地内各设置3块20 m×20 m的样地,每块样地以“S”形选取5个采样点,采集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含水率、体积质量、pH及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计算土壤C/N、C/P和N/P,比较不同林型间土壤理化性质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青杄针阔混交林(青杄×山杨林、青杄×白桦林、青杄×红桦林)的土壤含水率、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均高于青杄纯林和青杄针叶混交林(青杄×油松林),其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土壤体积质量表现为青杄纯林和青杄针叶混交林高于青杄针阔混交林;5种类型青杄林土壤pH值介于7.88~8.41,青杄×红桦林和青杄×白桦林的土壤pH值显著小于其他类型青杄林(P<0.05);5种类型青杄林0~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及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均高于20~40 cm土层,但20~40 cm土层土壤体积质量高于0~20 cm土层土壤。②青杄针阔混交林的C/N、C/P和N/P均显著高于青杄纯林;2个土层均以青杄纯林土壤C/N和C/P最小,青杄×油松林的土壤N/P最小。③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与全氮和全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含水率与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氮和全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体积质量与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之间均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氮含量与C/P、有机碳含量与N/P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青海大通河流域,与青杄纯林和青杄针叶混交林相比,青杄针阔混交林明显提高了林分土壤养分含量,其中对表层(0~20 cm)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效果更加显著,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杄林 林分类型 土壤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 大通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值法的海棠表型分析与观赏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桂英 张锦梅 +2 位作者 满丽婷 刘宝尧 李晨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5-206,共12页
【目的】为筛选出综合观赏价值高且能适于青海省栽植的海棠品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引进的22个海棠种(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枝叶表型、花表型、果实表型和植株生长量等20项指标进行测定和统计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值... 【目的】为筛选出综合观赏价值高且能适于青海省栽植的海棠品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引进的22个海棠种(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枝叶表型、花表型、果实表型和植株生长量等20项指标进行测定和统计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值法对海棠观赏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海棠种(品种)之间存在明显差异,20项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枝叶表型变异系数范围为11.72%~66.36%,新梢长度变异系数最大;枝下高变异系数最小,仅11.72%,表明枝下高在不同海棠品种间差异较小,性状较为稳定。花表型变异系数范围为23.57%~39.47%。果实表型和品质变异系数范围为9.11%~100.82%;其中果实性状表型变异最广,结果簇数的变异系数达到了100.82%,表明不同海棠品种间存在极广泛的变异;果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小,为9.11%。各指标间有20对和12对相关性分别达到极显著(P<0.01)和显著水平(P<0.05),说明海棠各品种性状间存在关联,有一定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果实性状因子、枝条特征因子、生长量特征因子和花性状等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2.60%,保留了海棠品种表型性状大部分信息。隶属函数分析显示,‘白兰地’海棠综合指数最大,‘丰花’海棠综合指数最小。【结论】2种分析方法得出‘白兰地’‘龙丰’‘红丽’‘朱丹’‘新疆’‘花红’‘杨泰红’7个引进海棠品种综合得分值均排在前列,其表型性状综合表现优良,可在青海省绿化中应用及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棠 表型分析 观赏性评价 变异系数 育种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叶丁香优良单株无菌苗培养基的筛选
16
作者 魏文龙 马光花 毛英 《青海农林科技》 2024年第3期100-104,共5页
以花叶丁香优良单株春季萌发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设置基本培养基类型,细胞分裂素(6BA)、吲哚丁酸(IBA)、α-萘乙酸(NAA)不同浓度,开展最佳诱导培养基、芽增殖培养基和无菌苗生根培养基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2... 以花叶丁香优良单株春季萌发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设置基本培养基类型,细胞分裂素(6BA)、吲哚丁酸(IBA)、α-萘乙酸(NAA)不同浓度,开展最佳诱导培养基、芽增殖培养基和无菌苗生根培养基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2.0 mg/L;最佳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3.0 mg/L+IBA0.5 mg/L;无菌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 mg/L+NAA0.1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叶丁香 外植体 无菌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甸土壤异养呼吸对气候变化和氮沉降响应的模拟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东 罗旭鹏 +5 位作者 曹广民 吴琴 卓玛措 李惠梅 杨永梅 庞炳坤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1,共11页
利用研究区植被、土壤和气候观测资料,借助CENTURY模型研究了高寒草甸土壤异养呼吸CO2通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CENTURY模型较好地反映了高寒草甸土壤异养呼吸季节变化。模拟结果与试验点观测结果相吻合,风匣口和干柴滩2个试验点观测... 利用研究区植被、土壤和气候观测资料,借助CENTURY模型研究了高寒草甸土壤异养呼吸CO2通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CENTURY模型较好地反映了高寒草甸土壤异养呼吸季节变化。模拟结果与试验点观测结果相吻合,风匣口和干柴滩2个试验点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7776x+23.796(R^2=0.6885,n=31)和y=0.9487x-8.6994(R^2=0.6062,n=30)。2)过去46年(1960-2005年)研究区年平均气温趋于暖化,平均线性增温率为0.35℃/10a。降水量变化不明显,呈振幅较为稳定的波动变化。同期CENTURY模型模拟的高寒草甸土壤异养呼吸CO2通量呈波动性缓慢上升的趋势,通量变化范围在479.22~624.89g C/(m^2·a)之间,平均值为(539.56±34.32)g C/(m^2·a),通量增加率为16.5g C/(m^2·10a)。对模拟结果与气温、降水量之间进行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异养呼吸CO2通量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r=0.70,P〈0.05),与降水量相关性不显著。3)氮沉降增加显著促进了高寒草甸土壤异养呼吸CO2通量。中氮(MN)和高氮(HN)与对照(CK)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但中氮(MN)与高氮(HN)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长期受低温和土壤有效氮限制的高寒草甸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高原气候的暖化和氮沉降的增加均能引起土壤异养呼吸作用的小幅上升,但可能由于异养呼吸作用对氮沉降存在着一定的“氮饱和”现象,随着大气氮沉降的倍增,其促进效应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CO2通量 气候变化 氮沉降倍增 CENTURY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岩桐试管正常苗与玻璃化苗叶表结构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韦梅琴 唐楠 +1 位作者 张文莲 胡鲜宁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3-95,共3页
以大岩桐试管苗为试材,用改良过的过氧化氢-醋酸离析法制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试管正常苗与玻璃化苗的叶表结构。结果发现,2类试管苗的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器、腺毛、表皮毛的分布,但它们的数量与气孔特征具有显著差异。与试管正常苗... 以大岩桐试管苗为试材,用改良过的过氧化氢-醋酸离析法制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试管正常苗与玻璃化苗的叶表结构。结果发现,2类试管苗的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器、腺毛、表皮毛的分布,但它们的数量与气孔特征具有显著差异。与试管正常苗相比,玻璃化苗上下表皮细胞单位面积表皮毛、腺毛、气孔器密度减少,保卫细胞形态异常,气孔器的长度差异不明显,但气孔器宽度、相对开张度均较正常苗显著增大,是正常试管苗的2倍。此外,玻璃化苗与外界进行气体和水分交换量明显大于正常苗,从而导致玻璃化苗持水能力弱、易失水,这是试管玻璃化苗在继代、生根培养中不能正常生长、极易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岩桐 试管正常苗 玻璃化苗 叶表皮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区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庆征 冯志培 +2 位作者 冯二朋 张广渊 孔玉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42,共11页
为揭示祁连山区植被—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关系,以祁连山区不同海拔植被带(祁连圆柏林:2830 m(E1)、2860 m(E2)和2890 m(E3);林草过渡带:2900 m(E4);高山草甸:2920 m(E5))0~4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标记法结合土壤... 为揭示祁连山区植被—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关系,以祁连山区不同海拔植被带(祁连圆柏林:2830 m(E1)、2860 m(E2)和2890 m(E3);林草过渡带:2900 m(E4);高山草甸:2920 m(E5))0~4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标记法结合土壤理化性质特征,解析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中共检测出31种PLFA标记物,E3土壤中PLFA标记物种类(28种)和质量摩尔浓度(770.55±23.77)nmol/g均显著高于其他海拔(P<0.05),5个海拔植被带土壤中微生物PLFA标记物质量摩尔浓度较高的类型是15:0 iso、16:00、18:1 w7c、18:1 w9c和16:010-methyl;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中细菌的比例最大,原生动物的比例最小;2)除原生动物,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各类群PLFA质量摩尔浓度均呈E3>E2>E4>E5>E1的趋势。随土层深度增加,PLFA标记物质量摩尔浓度在E1、E2和E3中呈递减的趋势,而E4、E5呈增加的趋势;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与土壤微生物PLFA群落结构相关的2个主成分的解释变异量分别为57.35%和35.73%,基本可区分不同海拔微生物群落特征。进一步将主成分得分系数与各微生物类群PLFA进行相关分析,31个微生物PLFA中有27个与主成分1显著相关,18个与主成分2显著相关(P<0.05)。冗余分析结果表明第1和第2排序轴的解释量分别为89.45%和5.04%;土壤微生物各类群与pH值,黏粒和粉粒体积分数呈负相关关系,与土壤含水率、砂粒体积分数、全碳质量分数、全氮质量分数和C/N呈正相关关系(P<0.05)。祁连山区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随海拔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趋势,主要受土壤含水率、全碳和全氮含量等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FA分析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海拔 植被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种美洲黑杨无性系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田星 张锦梅 樊军锋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84,共6页
为探究杨树抗旱性的机理,采用石蜡切片法对11个美洲黑杨无性系进行叶片解剖结构观测。通过隶属函数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其叶片厚度、中脉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上层栅栏组织厚度、下层栅栏组织厚度、CTR等7项指标进行抗旱性综... 为探究杨树抗旱性的机理,采用石蜡切片法对11个美洲黑杨无性系进行叶片解剖结构观测。通过隶属函数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其叶片厚度、中脉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上层栅栏组织厚度、下层栅栏组织厚度、CTR等7项指标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1个美洲黑杨无性系抗旱性大小依次为:南抗杨>美洲黑杨2号>美洲黑杨3号>08H4-5>08H2-16>03S4-1>69杨>08H11-11>美洲黑杨1号>陕林3号>08H1-6。此外,上下层栅栏组织厚度、叶片厚度等指标与美洲黑杨无性系的抗旱性关联度最高。该研究可为美洲黑杨无性系的遗传育种和高效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黑杨 无性系 解剖结构 抗旱性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