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西宁市婴儿死因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
1
作者 曹艳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1-372,共2页
目的了解青海省西宁市婴儿死亡状况和死亡原因。方法对青海省西宁市10a间900例婴儿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0a婴儿主要死因依次为出生窒息、肺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其他新生儿病、颅内出血。10a死亡率共下降了10.49个百分点,平均年下... 目的了解青海省西宁市婴儿死亡状况和死亡原因。方法对青海省西宁市10a间900例婴儿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0a婴儿主要死因依次为出生窒息、肺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其他新生儿病、颅内出血。10a死亡率共下降了10.49个百分点,平均年下降1.04个百分点,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较缓慢。婴儿平均死亡率为1.726%,新生儿平均死亡率为1.491%,从死亡年龄看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86.33%,而新生儿出生窒息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45.80%。结论提高产科质量,加强新生儿复苏技术是降低婴儿死亡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死因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X线表现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会苹 张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5-456,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期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临床资料及X线表现。结果:4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X线表现以动力性肠梗阻为主,肠曲扩张30例,肠曲充气不良6例,肠曲内小液平面8例...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期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临床资料及X线表现。结果:4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X线表现以动力性肠梗阻为主,肠曲扩张30例,肠曲充气不良6例,肠曲内小液平面8例;肠壁增厚、内壁模糊20例,肠壁积气5例;胃腔扩大32例;结肠内无气体或仅有少量气体37例。结论: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临床上出现早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症状,首次或多次复查X线片发现胃泡影增大且内有网格状、条索状影;或肠管轻度扩张、紊乱、僵直,肠道充气分布不均匀,部分呈管状扩张、部分细小痉挛且肠壁有增厚、模糊,尤其在右下腹;或肠腔内有液平等动力性肠梗阻改变,即应提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早期 X线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切口剖宫产腹直肌前鞘横、纵切开在胎头高浮娩头困难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汤海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821-3821,共1页
近年来我国的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由60年代的11.2%~21.4%上升至90年代的30%~40%.有的医院甚至高达60%~70%。其中多为择期手术.而择期剖宫产中胎头高浮发生率较高.是剖宫产取头困难的最常见因素,据统计约占32.5%。我院采... 近年来我国的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由60年代的11.2%~21.4%上升至90年代的30%~40%.有的医院甚至高达60%~70%。其中多为择期手术.而择期剖宫产中胎头高浮发生率较高.是剖宫产取头困难的最常见因素,据统计约占32.5%。我院采取腹壁横切口腹直肌筋膜纵切的剖宫产术式在胎头高浮娩头困难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头高浮娩头困难 横切口剖宫产 腹直肌前鞘 纵切 应用 择期剖宫产 剖宫产术式 腹壁横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5%酒精外阴湿敷致皮疹1例
4
作者 汤海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04-1404,共1页
患者女,25岁,以"孕2产1,孕39+5周,下腹坠痛5d"为主诉入院,入院后20h在会阴侧切下助娩一活女婴。产后第2天出现外阴水肿,给予95%酒精湿敷加红外线照射30min,1日2次。治疗第3天晚湿敷时患者出现四肢红色小疱疹伴瘙痒,逐渐波及胸背部、... 患者女,25岁,以"孕2产1,孕39+5周,下腹坠痛5d"为主诉入院,入院后20h在会阴侧切下助娩一活女婴。产后第2天出现外阴水肿,给予95%酒精湿敷加红外线照射30min,1日2次。治疗第3天晚湿敷时患者出现四肢红色小疱疹伴瘙痒,逐渐波及胸背部、颜面部,外阴部皮肤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湿敷 外阴水肿 皮疹 红外线照射 会阴侧切 入院后 胸背部 颜面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药结合终止早期妊娠60例
5
作者 罗存梅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9期799-799,共1页
目的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终止早期妊娠(早妊),防止流产后造成的不良反应。方法早妊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治疗组服益母草膏和米非司酮,3d后给予甲基睾丸素25mg,tid,po,共3d。... 目的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终止早期妊娠(早妊),防止流产后造成的不良反应。方法早妊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治疗组服益母草膏和米非司酮,3d后给予甲基睾丸素25mg,tid,po,共3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3.3%,80.0%(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终止早妊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药结合 药物流产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