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双版纳州兽医系统实验室现状调查
1
作者 闫晓霞 高帆 +6 位作者 胡忠燕 李书宁 石玉波 陈婷娜 汤中洁 罗春宏 张伟 《云南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41-43,共3页
兽医系统实验室作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在防控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安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从基础建设、人员配置、仪器设备、检测能力和经费投入等方面对西双版纳州4个兽医系... 兽医系统实验室作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在防控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安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从基础建设、人员配置、仪器设备、检测能力和经费投入等方面对西双版纳州4个兽医系统实验室进行调查,发现西双版纳州兽医实验室在人员、仪器设备、检测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为进一步改善实验室条件、提升检测能力和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实验室 动物疫病 西双版纳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茶花鸡后口吸虫的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
2
作者 唐玲 朱劼垚 +6 位作者 侯明鹏 张绍云 李书宁 闫晓霞 魏炜 李布宾 刘孝刚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2期120-124,共5页
为确定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茶花鸡盲肠分离到的吸虫种类及遗传进化关系,对高校实践课程中发现的茶花鸡盲肠吸虫进行形态学鉴定、PCR扩增测序、序列同源性分析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吸虫虫体和虫卵形态结构均符合鸡后口吸虫特征;虫体I... 为确定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茶花鸡盲肠分离到的吸虫种类及遗传进化关系,对高校实践课程中发现的茶花鸡盲肠吸虫进行形态学鉴定、PCR扩增测序、序列同源性分析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吸虫虫体和虫卵形态结构均符合鸡后口吸虫特征;虫体ITS2序列与鸡后口吸虫(MH915391.1)相似性为99.26%,虫体COX1序列与鸡后口吸虫(NC_044643.1)相似性为98.99%;分离的吸虫与鸡后口吸虫聚于同一个分支。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地区传入了鸡后口吸虫。提示未来应加强本地区禽群中的鸡后口吸虫监测和定期驱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茶花鸡 鸡后口吸虫 分子鉴定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闫晓霞 邹建华 +6 位作者 孙逸平 高翔 李书宁 袁飞洲 汤中洁 张绍成 邓祖洪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12期39-43,共5页
为了解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羊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水平,分析影响场(村)免疫抗体合格的因素,2019年12月—2020年1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存栏量≥100只的规模养羊场10个和有散养羊的村25个,采集羊血清样品1327份,检测小反刍兽疫免... 为了解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羊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水平,分析影响场(村)免疫抗体合格的因素,2019年12月—2020年1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存栏量≥100只的规模养羊场10个和有散养羊的村25个,采集羊血清样品1327份,检测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同时对采样场(村)进行问卷调查;并将小反刍兽疫免疫相关影响因素,用SPSS 21.0软件进行二元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西双版纳州小反刍兽疫的真实场群免疫合格率和个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88.0%(95%CI,76.7%~99.2%)和73.8%(95%CI,71.0%~76.6%),均超过了农业农村部要求的最低标准(70.0%);补免、免疫人员为兽医、年免疫次数为1或2的养羊场(村)是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州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良好,而保证免疫密度、免疫次数和规范免疫操作有助于保持和提高免疫效果。建议持续加强对养殖户和基层兽医的免疫技术指导,做好每年两次的集中免疫工作,及时补免,确保羊群处于有效保护状态。该研究掌握了西双版纳州的小反刍兽疫免疫情况,找出了潜在的免疫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和消灭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免疫抗体 横断面调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某牛场一起水牛瓣胃阻塞的暴发调查
4
作者 闫晓霞 李鹏 +3 位作者 汤中洁 石磊 黄崇元 罗莉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6期40-43,共4页
2019年12月,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某牛场饲养的水牛出现了不明原因死亡。为查明死亡原因,提出防控建议,尽快控制病情,开展了暴发调查。调查发现,该牛场累计死亡65头水牛,死亡率为51.6%(65/126)。综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确定水牛死亡病因为... 2019年12月,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某牛场饲养的水牛出现了不明原因死亡。为查明死亡原因,提出防控建议,尽快控制病情,开展了暴发调查。调查发现,该牛场累计死亡65头水牛,死亡率为51.6%(65/126)。综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确定水牛死亡病因为瓣胃阻塞。通过追溯调查,推测此次病情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饲喂过多的精料而引发的。通过暂停饲喂精料,增加青饲料配比比例,同时保证充足饮水,让牛得到适当运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该事件提示,应加强牛饲养管理,确保饲料配比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胃阻塞 水牛 暴发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西双版纳州羊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8
5
作者 闫晓霞 罗莉 +5 位作者 李书宁 袁飞洲 李德荣 王琼 陈婷娜 邓祖洪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0年第3期37-38,共2页
为了解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羊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及病原学流行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采自该州3个县(市)的789份羊血清进行免疫抗体检测,同时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242份羊眼结膜拭子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该州规模养殖场和... 为了解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羊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及病原学流行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采自该州3个县(市)的789份羊血清进行免疫抗体检测,同时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242份羊眼结膜拭子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该州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养殖羊的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74.44%、81.98%,均超过农业部规定的最低标准;病原学检测均为阴性。说明该州养殖羊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良好,发生疫情的风险较低,但需要加强对规模场羊群的免疫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免疫抗体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州“321”免疫新技术与传统免疫抗体水平的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崇元 白春兰 +1 位作者 朱畅荣 李德荣 《云南畜牧兽医》 2015年第4期41-42,共2页
在西双版纳州采用"321"免疫新技术与传统免疫方法进行对比实验,抗体监测数据表明:两种方法的免疫抗体水平均达到国家规定的群体免疫合格标准。说明方法可行,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321”免疫新技术 传统免疫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鸭曲霉菌病的发病机理、诊治与预防
7
作者 汤中洁 赵四海 +1 位作者 闫晓霞 张伟 《家禽科学》 2025年第4期100-102,共3页
肉鸭曲霉菌病由烟曲霉菌等引起,对雏鸭易感。该病可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在鸭舍潮湿、通风不良等刺激因素作用下易诱发,发病后肉鸭会出现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解剖可见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有渗出物、结节等病理。预防该病,需做... 肉鸭曲霉菌病由烟曲霉菌等引起,对雏鸭易感。该病可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在鸭舍潮湿、通风不良等刺激因素作用下易诱发,发病后肉鸭会出现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解剖可见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有渗出物、结节等病理。预防该病,需做好鸭舍管理、把控饲料垫料质量、避免应激,同时配合中药疗法或制霉菌素拌料、硫酸铜饮水等治疗措施。尽早诊治和做好预防工作,能有效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对肉鸭健康养殖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鸭 曲霉菌病 发病机理 诊治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抗养殖背景下蛋鸭常见细菌病的综合防控
8
作者 张伟 汤中洁 +1 位作者 匡芳丽 赵四海 《家禽科学》 2025年第6期102-105,共4页
随着消费规模的扩大,蛋鸭养殖业也向规模化养殖的方向推进,养殖模式从传统的散养、圈养等方式,逐步过渡到旱养、笼养等新模式,饲养方式也向标准化、自动化转型。然而,无论蛋鸭是规模化养殖还是传统养殖,都会面临细菌性疾病的挑战,若防... 随着消费规模的扩大,蛋鸭养殖业也向规模化养殖的方向推进,养殖模式从传统的散养、圈养等方式,逐步过渡到旱养、笼养等新模式,饲养方式也向标准化、自动化转型。然而,无论蛋鸭是规模化养殖还是传统养殖,都会面临细菌性疾病的挑战,若防控措施不到位,会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概述了四种常见细菌性疾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治疗及防控措施,旨在为养殖人员防控疫病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鸭 细菌 防控 无抗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云南西双版纳蓝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书宁 邓恩诚 +2 位作者 蔡纪芬 邓袓洪 李春蕾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8年第4期34-35,共2页
为调查蓝舌病在西双版纳州的流行分布状况,2017年采用ELISA方法对全州两县一市480份牛羊样品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211份血清学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44%,其中牛阳性率为52.5%、山羊阳性率26.9%,牛阳性率高于羊。对比不同采集地的牛... 为调查蓝舌病在西双版纳州的流行分布状况,2017年采用ELISA方法对全州两县一市480份牛羊样品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211份血清学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44%,其中牛阳性率为52.5%、山羊阳性率26.9%,牛阳性率高于羊。对比不同采集地的牛源样品,蓝舌病在全州广泛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 ELISA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白犀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与分析
10
作者 张伟 董路 +7 位作者 李书宁 牛华明 罗忠杨 闫晓霞 李德荣 袁飞洲 石磊 段博芳 《云南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4-7,共4页
为了解不同性别非洲白犀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差异,选取同一饲养环境下健康且状况良好的7头非洲白犀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兽用血细胞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其19项血液生理指标和18项血液生化指标,使用SPSS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对... 为了解不同性别非洲白犀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差异,选取同一饲养环境下健康且状况良好的7头非洲白犀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兽用血细胞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其19项血液生理指标和18项血液生化指标,使用SPSS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对测定结果按性别分组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在测定的19项血液生理指标和18项血液生化指标中,雌雄间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差异显著(P<0.05,P=0.045),雌性高于雄性,其余18项血液生理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雌雄间总胆固醇(CHOL)差异极显著(P<0.01,P=0.003),雌性高于雄性,其余17项血液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可为非洲白犀牛的健康状况评估、疾病诊断和人工繁育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白犀牛 血液生理指标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勐海县勐宋乡动物防疫体系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艳 勒咱 白春兰 《云南畜牧兽医》 2016年第6期22-23,共2页
乡镇和村级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主力军,基层兽医服务是否到位决定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最终成效。
关键词 基层动物防疫体系 勐海县 重大动物疫病 疫病防控 兽医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须加强
12
作者 邓妮娟 《中国牧业通讯》 2011年第12期80-80,共1页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授权的执法行为,它是畜牧兽医法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推进和完善,"依法治牧"和"依法防疫"已成为畜牧兽医工作的共识,而依...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授权的执法行为,它是畜牧兽医法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推进和完善,"依法治牧"和"依法防疫"已成为畜牧兽医工作的共识,而依法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新时期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的首要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卫生监督执法 畜牧兽医工作 产品质量安全 执法行为 法制工作 组成部分 法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婆罗门犊牛破伤风的诊治及防控措施
13
作者 贺丽芳 管红伟 《云南畜牧兽医》 2013年第6期23-23,共1页
牛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毒性传染病,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破伤风梭菌是一种能产生芽孢的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该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牛常因外伤、阉割、分娩、断脐、穿鼻以及各种外科手术... 牛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毒性传染病,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破伤风梭菌是一种能产生芽孢的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该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牛常因外伤、阉割、分娩、断脐、穿鼻以及各种外科手术等而感染.在感染伤口小而深,组织发生坏死,或创口被粪土、痂皮封盖,或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等缺氧环境下才发病.该病没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通常表现零星散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破伤风 防控措施 破伤风梭菌 伤口感染 诊治 人畜共患 外科手术 组织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V5与TRPV6在哺乳动物妊娠期钙代谢的适应性调节作用
14
作者 季佳 马真明 +5 位作者 和塍 朱畅荣 周文君 黄小兰 李佳佳 李素华 《中国猪业》 2020年第1期46-49,52,共5页
在哺乳动物妊娠期,母体的钙代谢通过适应性调节满足胎儿对钙的需求,包括肠钙吸收的增强、肾钙排泄的减少。妊娠钙代谢适应性需要钙离子通路蛋白参与,TRPV5/TRPV6是实现钙代谢调节的重要蛋白。TRPV6高表达于小肠,主要介导肠钙转运,TRPV5... 在哺乳动物妊娠期,母体的钙代谢通过适应性调节满足胎儿对钙的需求,包括肠钙吸收的增强、肾钙排泄的减少。妊娠钙代谢适应性需要钙离子通路蛋白参与,TRPV5/TRPV6是实现钙代谢调节的重要蛋白。TRPV6高表达于小肠,主要介导肠钙转运,TRPV5与肾脏钙离子重吸收相关,此外TRPV6介导胎盘组织的母体一胎儿钙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代谢 TRPV5 TRPV6 妊娠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帕病毒N蛋白在昆虫细胞上的表达及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15
作者 王腾芬 叶玲玲 +5 位作者 李书宁 张伟 胡世享 卓娜 艾军 陈培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59-266,共8页
为获得具有和天然蛋白质类似功能与活性的尼帕病毒核衣壳蛋白(N蛋白),通过PCR扩增NiV N蛋白开放阅读框基因,克隆pFastBac^(TM)HTB载体,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转染sf9昆虫细胞,蛋白免疫印迹鉴定,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N蛋白特性。结果表明,... 为获得具有和天然蛋白质类似功能与活性的尼帕病毒核衣壳蛋白(N蛋白),通过PCR扩增NiV N蛋白开放阅读框基因,克隆pFastBac^(TM)HTB载体,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转染sf9昆虫细胞,蛋白免疫印迹鉴定,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N蛋白特性。结果表明,经PCR和双酶切鉴定,获得重组质粒pFastBac^(TM)HTB-NiV-N;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获得具有免疫活性的重组蛋白Bacmid-NiV-N;经分子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预测,重组蛋白含有532个氨基酸,分子大小为58.34 ku,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无跨膜区,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为主,有5个T细胞抗原表位和18个B细胞抗原表位。上述研究为深入进行NiV N蛋白的功能和建立相应抗原检测方法提供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帕病毒 N蛋白 昆虫细胞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幼龄蓝孔雀组织滴虫病的现场调查与诊治
16
作者 闫晓霞 张伟 +4 位作者 赵焕云 李书宁 朱劼垚 李远震 李德荣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1期124-128,共5页
2024年1月,西双版纳州一植物园饲养的幼龄蓝孔雀出现精神沉郁、拉稀、不食等症状,并陆续死亡。为查明病因,进行了现场调查和病理剖检,并采样进行了显微镜检查、PCR检测及基因序列发育分析。结合发病蓝孔雀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结果及镜检... 2024年1月,西双版纳州一植物园饲养的幼龄蓝孔雀出现精神沉郁、拉稀、不食等症状,并陆续死亡。为查明病因,进行了现场调查和病理剖检,并采样进行了显微镜检查、PCR检测及基因序列发育分析。结合发病蓝孔雀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结果及镜检和PCR检测结果,排除其他病原感染,最终确诊为组织滴虫感染。确诊后经采取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推测认为,地面平养、幼龄孔雀与成年孔雀混群饲养、饲养环境卫生差是导致本起病情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该起病例的调查与诊治,建议对孔雀采用笼网饲养、分群饲养模式,均衡营养,定期驱虫,及时清理粪便,做好饲养环境卫生,这样可有效降低组织滴虫病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孔雀 组织滴虫病 诊治 现场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杂仔猪腹泻的病因分析和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17
作者 张伟 闫晓霞 +5 位作者 李丰耘 高帆 汤中洁 罗春红 陈婷娜 王国荣 《猪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82-84,共3页
随着养猪业的规模化发展,仔猪腹泻问题日益突出。仔猪腹泻是养猪业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复杂多样,涉及病原微生物感染、饲养管理不当、营养缺乏、环境应激等多个方面,而仔猪腹泻不仅影响猪只的成活率,还降低了饲料利用率,增加了养... 随着养猪业的规模化发展,仔猪腹泻问题日益突出。仔猪腹泻是养猪业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复杂多样,涉及病原微生物感染、饲养管理不当、营养缺乏、环境应激等多个方面,而仔猪腹泻不仅影响猪只的成活率,还降低了饲料利用率,增加了养殖成本。为了有效控制仔猪腹泻的发生,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必须对仔猪腹泻的病因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此有效的提高养猪业的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腹泻 饲料利用率 养猪业 养殖成本 环境应激 养殖风险 防治措施研究 营养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淘汰种猪的利用与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敏 李军 +3 位作者 向邦全 程邓芳 闫晓霞 黄久 《饲料博览》 CAS 2022年第3期41-43,共3页
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生猪数量不断攀升,2017—2018年生猪产量达到7000万头以上。淘汰种猪在生猪市场中份额占比巨大,销售淘汰种猪是生猪销售工作中重要环节之一。文章阐述了淘汰种猪利用的相关法规、种猪利用的可行性、种猪淘汰标准以... 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生猪数量不断攀升,2017—2018年生猪产量达到7000万头以上。淘汰种猪在生猪市场中份额占比巨大,销售淘汰种猪是生猪销售工作中重要环节之一。文章阐述了淘汰种猪利用的相关法规、种猪利用的可行性、种猪淘汰标准以及利用标准,在种猪利用结构上分析如何科学利用淘汰种猪,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淘汰种猪 科学利用 淘汰标准 利用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生鲜鸡中肠炎沙门菌的监测及耐药基因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朋浩 邱荣超 +8 位作者 李书宁 郑双双 杨伟聪 张丽娜 符颖 詹泽强 张建民 廖明 瞿孝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8-395,共8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广州市鸡肉中沙门菌的流行情况、血清型分布及肠炎沙门菌耐药性与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对采集自广州市部分农贸市场的鸡肉样品,参照国标检测方法(GB4789.4-2016)进行分离培养并使用泰国S&A公司沙门菌属诊断血清进行... 本研究旨在了解广州市鸡肉中沙门菌的流行情况、血清型分布及肠炎沙门菌耐药性与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对采集自广州市部分农贸市场的鸡肉样品,参照国标检测方法(GB4789.4-2016)进行分离培养并使用泰国S&A公司沙门菌属诊断血清进行血清分型;用Kirby-Bauer法测定肠炎沙门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PCR方法检测肠炎沙门菌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显示:316份鸡肉样品中,阳性率为76.9%。共鉴定23种血清型,主要血清型为阿贡纳(Salmonella Agona,19.8%)、科瓦利斯(S.Kottbus,14.0%)、姆班达卡(S.Mbandaka,11.9%)、肯塔基(S.Kentucky,10.3%)、肠炎(S.enteritidis,7.8%)、布伦登卢普(S.Braenderup,7.4%)。耐药性结果显示:肠炎沙门菌对萘啶酸耐药率最高(100.0%),其次是磺胺复合物(79.0%)、氨苄西林(57.9%)、链霉素(36.8%)、四环素(21.0%)、庆大霉素(21.0%)、头孢噻肟(15.8%)、头孢他啶(5.3%),多重耐药率为68.4%。肠炎沙门菌中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基因gyrA、gyrB、parC的突变率分别为94.7%、73.7%、15.8%,最常检出突变为苯丙氨酸-414→丝氨酸(73.7%),其次是天冬氨酸-87→甘氨酸(42.1%)、天冬氨酸-87→色氨酸(31.6%)、丝氨酸-83→色氨酸(21.1%);喹诺酮类耐药质粒的检出率较低。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TEM、blaCTX-M的检出率分别为42.1%、10.5%。结果显示,广州市鸡肉中沙门菌的污染率较高,血清型复杂。肠炎沙门菌对萘啶酸、磺胺甲基异恶唑、氨苄西林等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多重耐药率高。肠炎沙门菌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基因突变率高,与肠炎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沙门菌 耐药性 耐药基因 整合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亚洲象肠梗阻的诊疗报告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定泽 保明伟 +3 位作者 包战天 许宏蓉 李德荣 熊朝永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6-48,共3页
肠梗阻是因动物误食异物或肠内的不正常内容物、肠管的运动机能和分泌机能紊乱、粪便积滞而导致一段或几段肠管发生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的一种急腹症。各种动物都会发生,亚洲象也时有发生。有关亚洲象肠梗阻的报道较少。笔者于2009-2016年... 肠梗阻是因动物误食异物或肠内的不正常内容物、肠管的运动机能和分泌机能紊乱、粪便积滞而导致一段或几段肠管发生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的一种急腹症。各种动物都会发生,亚洲象也时有发生。有关亚洲象肠梗阻的报道较少。笔者于2009-2016年在亚洲象的饲养、疾病防治过程中,遇到过5头10次亚洲象的肠梗阻病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象均痊愈,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亚洲象 诊疗报告 误食异物 分泌机能 运动机能 疾病防治 内容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