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愈后肺部CT特点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正华
李翔
+9 位作者
李志鹏
彭艳
杨俊涛
杨洪元
罗林
杨云辉
洪敏昌
常雯
何波
赵卫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09-1014,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愈后近期肺部CT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日-3月14日云南省各定点医院收治的确诊并治愈的130例COVID-19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在出院时均行肺部CT检查并在出院后2周返院复查。对比...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愈后近期肺部CT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日-3月14日云南省各定点医院收治的确诊并治愈的130例COVID-19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在出院时均行肺部CT检查并在出院后2周返院复查。对比分析患者的两次肺部CT图像,观察病灶的数目、分布、形态及密度等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8例患者在出院时肺部CT无明显病灶,其余122例治愈患者肺部CT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病灶存留,其中普通型104例、重型18例。出院时,普通型患者肺部病灶特点主要有多发89例(85.6%)、磨玻璃密度影(GGO)31例(29.8%)、实变影73例(70.2%)、小叶间隔增厚79例(76.0%)、纤维条索影98例(94.2%)、胸膜下线74例(71.2%)、病变内血管增粗19例(18.3%)和空气支气管征9例(8.7%);重型患者肺部病灶均为多发,磨玻璃密度影(GGO)17例(94.4%)、实变影10例(55.6%)、小叶间隔增厚15例(83.3%)、纤维条索影14例(77.8%)、胸膜下线6例(33.3%)、病变内血管增粗10例(55.6%)、空气支气管征4例(22.2%)。返院复查时,普通型患者肺部GGO 15例(14.4%)、实变影52例(50.0%)、小叶间隔增厚44例(42.3%)、纤维条索影77例(74.0%)、胸膜下线37例(35.6%)、病变内血管增粗9例(8.7%),较前均明显减少(all P<0.05);空气支气管征5例(4.8%),较前无明显改变(χ^2=1.583,P>0.05)。返院复查时,重型患者肺部病灶较前不同程度吸收、减少,但病灶性质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COVID-19患者治愈后肺部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及变化规律,能为临床评估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愈后肺部CT特点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正华
李翔
李志鹏
彭艳
杨俊涛
杨洪元
罗林
杨云辉
洪敏昌
常雯
何波
赵卫
机构
昆明医
科
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
医学影像
科
云南省传染
医院
/云南省艾滋病关爱中心
医学影像
科
昆明市第三
人民医院
医学影像
科
昭通市第一
人民医院
放射
科
大理白族自治州
人民医院
放射
科
丽江市
人民医院
放射
科
曲靖市第一
人民医院
西双版纳州
人民医院
医学影像
一
科
出处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09-1014,共6页
文摘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愈后近期肺部CT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日-3月14日云南省各定点医院收治的确诊并治愈的130例COVID-19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在出院时均行肺部CT检查并在出院后2周返院复查。对比分析患者的两次肺部CT图像,观察病灶的数目、分布、形态及密度等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8例患者在出院时肺部CT无明显病灶,其余122例治愈患者肺部CT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病灶存留,其中普通型104例、重型18例。出院时,普通型患者肺部病灶特点主要有多发89例(85.6%)、磨玻璃密度影(GGO)31例(29.8%)、实变影73例(70.2%)、小叶间隔增厚79例(76.0%)、纤维条索影98例(94.2%)、胸膜下线74例(71.2%)、病变内血管增粗19例(18.3%)和空气支气管征9例(8.7%);重型患者肺部病灶均为多发,磨玻璃密度影(GGO)17例(94.4%)、实变影10例(55.6%)、小叶间隔增厚15例(83.3%)、纤维条索影14例(77.8%)、胸膜下线6例(33.3%)、病变内血管增粗10例(55.6%)、空气支气管征4例(22.2%)。返院复查时,普通型患者肺部GGO 15例(14.4%)、实变影52例(50.0%)、小叶间隔增厚44例(42.3%)、纤维条索影77例(74.0%)、胸膜下线37例(35.6%)、病变内血管增粗9例(8.7%),较前均明显减少(all P<0.05);空气支气管征5例(4.8%),较前无明显改变(χ^2=1.583,P>0.05)。返院复查时,重型患者肺部病灶较前不同程度吸收、减少,但病灶性质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COVID-19患者治愈后肺部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及变化规律,能为临床评估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随访
Keywords
Novel corona virus pneumonia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Follow up
分类号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563.1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愈后肺部CT特点分析
张正华
李翔
李志鹏
彭艳
杨俊涛
杨洪元
罗林
杨云辉
洪敏昌
常雯
何波
赵卫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