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用3S技术规划亚洲象生态走廊带初探 被引量:38
1
作者 林柳 冯利民 +3 位作者 赵建伟 郭贤明 刀剑红 张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5-409,共5页
以亚洲象作为目标保护物种,通过野外收集的GPS数据和对西双版纳州卫星遥感图片的解析,判断在图片上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地形地貌,并结合其他影响亚洲象分布和迁徙的基本数据包括海拔、地形、河流、村寨以及公路等因素,初步探讨了西双版纳... 以亚洲象作为目标保护物种,通过野外收集的GPS数据和对西双版纳州卫星遥感图片的解析,判断在图片上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地形地貌,并结合其他影响亚洲象分布和迁徙的基本数据包括海拔、地形、河流、村寨以及公路等因素,初步探讨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带的规划区域及其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 3S技术 生态走廊带 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林火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管理的探讨 被引量:20
2
作者 郭贤明 汤忠明 +2 位作者 陶庆 申国晋 王兰新 《林业调查规划》 2011年第3期61-64,共4页
结合保护区开展的控制性火烧工作,分析了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林火具有火强度低、蔓延速度慢的特点.认为开展控制性火烧工作可有效缩短火灾周期,减少发生重特大火灾的机率,对增加野生动物食物来源,增加群落生物多样性,改变群落物种的组... 结合保护区开展的控制性火烧工作,分析了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林火具有火强度低、蔓延速度慢的特点.认为开展控制性火烧工作可有效缩短火灾周期,减少发生重特大火灾的机率,对增加野生动物食物来源,增加群落生物多样性,改变群落物种的组成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等方面均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藉此提出了全面开展利用林火管理生态系统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 控制性火烧 生态系统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的传统利用及管理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郭贤明 刘林云 +1 位作者 郑寒 吴兆录 《生态经济》 CSSCI 2000年第9期26-28,共3页
本文研究了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两个彝族村寨利用土地及其它自然资源的方式和特点 ,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并从协调保护与发展的角度讨论了相关的管理问题。
关键词 西双版纳 自然保护区 自然资源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综合治理 被引量:7
4
作者 赵建伟 杨云中 何顺强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A01期244-247,共4页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分为互不相连的勐养、勐仑、勐腊、尚勇、曼稿5个子保护区,总面积24.7万hm2。保护区内有122个村寨18 415人,周边有138村寨29 714人,保护区虽经多年的保护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一些新出现的问题:偷猎、盗伐、...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分为互不相连的勐养、勐仑、勐腊、尚勇、曼稿5个子保护区,总面积24.7万hm2。保护区内有122个村寨18 415人,周边有138村寨29 714人,保护区虽经多年的保护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一些新出现的问题:偷猎、盗伐、林火、林权界线不清、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资金不足等等,提出了进行综合治理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治理 社区共管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建立社区村民自助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余波 《林业调查规划》 2005年第4期119-121,共3页
在中德合作“云南西双版纳热带林保护与恢复项目”(GTZ)资助下,通过对保护区内不同民族的3个示范村建立村民自助组织,探讨了西双版纳自然资源保护和社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村民自助组织的目标、管理机构、资金管理等问题进行... 在中德合作“云南西双版纳热带林保护与恢复项目”(GTZ)资助下,通过对保护区内不同民族的3个示范村建立村民自助组织,探讨了西双版纳自然资源保护和社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村民自助组织的目标、管理机构、资金管理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村民自助组织建立后的3大效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村民自助组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村民自助组织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开展计划烧除利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陶庆 王兰新 +2 位作者 赵建伟 汤忠明 郭贤明 《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第4期97-100,共4页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保护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保护区开展了计划烧除工作。开展计划烧除能有效改善野生动物栖息地质量,增加动物食源,缓解日益突出的人与野生动物的矛盾冲突,增加群落生物多样性,有效防止发生重特大...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保护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保护区开展了计划烧除工作。开展计划烧除能有效改善野生动物栖息地质量,增加动物食源,缓解日益突出的人与野生动物的矛盾冲突,增加群落生物多样性,有效防止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计划烧除对中、大型野生动物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但对土壤内的节肢动物影响较大,林下基径3 cm以下的幼树大部分被烧死,频度较高的计划烧除对群落更新有一定的影响,产生的烟雾及灰尘对附近的空气也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烧除 利弊分析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探讨
7
作者 罗琼英 曹亚康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A01期55-57,共3页
阐述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的压力和所采取的建立跨境森林防火机制,实行森林防火计划烧除工作等措施和方法。分析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的困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森林防火 森林火灾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烧除对西双版纳保护区思茅松林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陶庆 王兰新 +1 位作者 郭贤明 汤忠明 《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第5期89-94,99,共7页
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思茅松林进行计划烧除的影响情况监测。分析认为,计划烧除对思茅松林的乔木层树种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影响较大的是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在计划烧除过程中,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大部分被烧死,但草本植物在烧除后3个... 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思茅松林进行计划烧除的影响情况监测。分析认为,计划烧除对思茅松林的乔木层树种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影响较大的是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在计划烧除过程中,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大部分被烧死,但草本植物在烧除后3个月内已大部分重新萌发,1 a后基本达到了烧除前的水平,6个月后灌木树种已基本从死亡植株的基部重新萌发出新的植株。计划烧除对思茅松林不会造成长期的影响,同时由于烧除后郁闭度减小,有利于林下植物的生长和外部植物的进入,可适当增加物种多样性,但丛生的植株对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烧除 思茅松林 植被恢复 生物多样性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州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及建议
9
作者 杨南 文世荣 董南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4期56-59,共4页
从立法促进保护,构建完善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开展人工繁育工作,摸清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家底,推动珍贵用材林、木本油料林建设,发展林下经济及野生动物养殖等方面,对西双版纳州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及利用情况进行... 从立法促进保护,构建完善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开展人工繁育工作,摸清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家底,推动珍贵用材林、木本油料林建设,发展林下经济及野生动物养殖等方面,对西双版纳州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及利用情况进行阐述。对存在的非保护类物种种质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有待健全,林下经济发展的政策、技术规范体系还不完善,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进行分析,藉此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保护 开发利用 野生动植物 林下经济 产业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片段化石灰岩森林附生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喜龙 刘强 +2 位作者 余东莉 肖龙骞 高江云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2-169,共8页
西双版纳石灰岩地区拥有丰富的兰科植物资源,但近年来随着橡胶树的大面积种植,使得该地区很多石灰岩森林呈片段化。为了解片段化石灰岩森林中附生兰科植物多样性状况以及片段化对附生兰科植物的影响,该研究选取了生境片段化的青岩寨和... 西双版纳石灰岩地区拥有丰富的兰科植物资源,但近年来随着橡胶树的大面积种植,使得该地区很多石灰岩森林呈片段化。为了解片段化石灰岩森林中附生兰科植物多样性状况以及片段化对附生兰科植物的影响,该研究选取了生境片段化的青岩寨和曼纳览,以及连续生境的绿石林和巴卡新寨等4个样地的29个样方进行多样性调查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4个石灰岩森林样共记录到附生兰科植物34属76种1 528株(丛)。通过对坡向、坡度、海拔、地形、郁闭度和森林类型等6个环境因子与附生兰科植物丰富度进行CCA分析,发现石灰岩地区附生兰科植物的分布主要受海拔和森林类型2个因素的影响,在海拔较高的青岩寨和巴卡新寨附生兰科植物物种丰富度高于低海拔的绿石林和曼纳览,而片段化对附生兰科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多度均无显著影响,这可能与片段化的历史较短有关。虽然目前来看生境片段化对石灰岩地区的附生兰科植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但生境脆弱的石灰岩森林植被的保护对于兰科植物多样性保护则更具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片段化 石灰岩生境 附生兰科植物 物种多样性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山地雨林群落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宗善 唐建维 +6 位作者 郑征 李庆军 段文勇 朱胜忠 郭贤明 赵建伟 曾荣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9-326,共8页
根据4块样地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西双版纳热带山地雨林的群落学特征.结果表明:在2 500 m2的样地中,共计有维管束植物105~178种,分属于46~61科、80~130属.区系成分可分为11个类型,4 块样地均以热带区系成分为主(约90%),其中又以热带亚洲... 根据4块样地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西双版纳热带山地雨林的群落学特征.结果表明:在2 500 m2的样地中,共计有维管束植物105~178种,分属于46~61科、80~130属.区系成分可分为11个类型,4 块样地均以热带区系成分为主(约90%),其中又以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23.40%~32.88%)和泛热带分布(25.20%~36.67%)的成分占优势.群落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其中又以中(约50%)、小高位芽植物(21.30%~27.78%)占优势;在叶片特征上,群落以中叶(72.66%~82.54%)、单叶(75%~86.96%)、纸质(58.73%~62.22%)、全缘(76.67%~83.33%)、非尾尖(约90%)为主.低海拔带上山地雨林的热带区系成分以及藤本植物、中叶和全缘叶植物所占的比例高于高海拔带上的山地雨林,而小高位芽植物比例则低于后者,体现出较强的热带雨林性质.西双版纳的山地雨林与本地区的沟谷雨林、低丘雨林相比表现为热带区系成分、藤本植物、大高位芽植物以及巨叶、大叶植物较少,而温带成分、小高位芽植物、小叶植物较为丰富,体现出向常绿阔叶林的过渡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学特征 热带山地雨林 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州珍贵用材林产业培育与发展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缪应国 杨南 谭伸明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3期115-119,共5页
分析珍贵用材林产品市场需求状况,从气候及土壤等自然条件、种质资源条件、繁育和种植技术、市场供需矛盾等方面对西双版纳州发展珍贵用材林产业的优势进行分析。按照树种选择原则和标准为西双版纳州选择确定了21种珍贵用材林产业发展... 分析珍贵用材林产品市场需求状况,从气候及土壤等自然条件、种质资源条件、繁育和种植技术、市场供需矛盾等方面对西双版纳州发展珍贵用材林产业的优势进行分析。按照树种选择原则和标准为西双版纳州选择确定了21种珍贵用材林产业发展的树种,确定了6种种植模式,并给出了不同海拔及种植模式的树种布局。对西双版纳当前发展珍贵用材林的情况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贵用材林 产业发展 种质资源 树种选择 种植模式 西双版纳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跨边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初探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利繁 李泽君 +2 位作者 罗爱东 张忠员 杨丽琼 《林业调查规划》 2015年第2期149-152,共4页
中老两国边境山水相连,民族同根,文化同源,两国边境区域森林资源保护完好,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2006年建立了"尚勇—南木哈跨境联合保护区域",中老保护区管理部门双方积极探索和完善跨境保护机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共同制... 中老两国边境山水相连,民族同根,文化同源,两国边境区域森林资源保护完好,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2006年建立了"尚勇—南木哈跨境联合保护区域",中老保护区管理部门双方积极探索和完善跨境保护机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共同制定了信息共享、联合保护、打击犯罪等长效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跨边境区域 生物多样性 联合保护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老挝南木哈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竹侵入对热带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薛敬意 唐建维 +6 位作者 沙丽清 孟盈 黄建国 郭贤明 刀建红 段文贵 段文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31,共5页
通过对黄竹林的入侵、定居和扩散 3个演替阶段土壤养分状况的分析 ,探讨了黄竹林的形成和发展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黄竹群落演替的进行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分布类似于有机质 ,并呈现正... 通过对黄竹林的入侵、定居和扩散 3个演替阶段土壤养分状况的分析 ,探讨了黄竹林的形成和发展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黄竹群落演替的进行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分布类似于有机质 ,并呈现正相关性 (r=0 .8586 ,n1 =n2 =51 ) ;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 ,黄竹林地表土层的全磷质量分数和有效性磷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有效性磷素的缺乏是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之一 ;黄竹林地土壤钾的质量分数和有效性钾的质量分数以侵入期至定居期下降的幅度最大 ,此后到扩散期又稍有回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竹 热带 林地 土壤养分 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野生珍稀油料树种琴叶风吹楠资源调查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吴裕 段安安 +4 位作者 田耀华 许玉兰 曾建生 郭贤明 胡永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7-221,216,共6页
采用走访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野生琴叶风吹楠进行资源调查。结果表明:琴叶风吹楠在云南分布于热带雨林内水热条件较好地段,由于生境破坏,种群数量锐减,仅在分布区边缘的沟谷和低洼地呈斑块状分布,种群数量小;琴叶风吹楠现存植... 采用走访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野生琴叶风吹楠进行资源调查。结果表明:琴叶风吹楠在云南分布于热带雨林内水热条件较好地段,由于生境破坏,种群数量锐减,仅在分布区边缘的沟谷和低洼地呈斑块状分布,种群数量小;琴叶风吹楠现存植株开花结实和种子萌发正常,而且苗木生长良好。生境破坏是导致种群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加强原境保护力度和人工辅助繁殖扩大种群数量,同时收集各地种源集中保存以促进基因交流,并开展资源发展利用以实现资源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油料树种 琴叶风吹楠 野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澜沧地区热带山地雨林的群落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宗善 唐建维 +3 位作者 郑征 段文勇 朱胜忠 郭贤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6-214,共9页
在2500m2的固定样地上,共计有维管束植物100~105种,分属于45~47科、70~74属;胸径≥2cm的树种丰富度为69~74,ShannonWiener指数为3.5954~3.6267,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8426~0.8491。群落植物区系成分可分为10个类型,以热带区系成分... 在2500m2的固定样地上,共计有维管束植物100~105种,分属于45~47科、70~74属;胸径≥2cm的树种丰富度为69~74,ShannonWiener指数为3.5954~3.6267,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8426~0.8491。群落植物区系成分可分为10个类型,以热带区系成分为主,占83.17%~84.69%,其中又以泛热带和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成分占优势,分别占33.67%~36.63%和24.75%~26.53%。群落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其中又以中、小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分别占50.00%~52.78%和22.12%~22.22%;在叶片生态学特征上,群落以中叶(66.67%~75%)、单叶(83.65%~85.19%)、纸质(61.11%~65.38%)、全缘(72.12%~72.22%)、非尾尖(86.11%~88.48%)为主。与西双版纳季节雨林相比,澜沧地区热带山地雨林体现出明显地向季风常绿阔叶林的过渡特征,如区系组成中的热带成分偏低而温带成分偏高,大高位芽植物以及大叶、复叶、全缘叶比例较低,而小高位芽植物以及小叶、单叶、非全缘叶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学特征 热带山地雨林 澜沧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梯度下珍稀植物四数木的光合特性及对变化光强的响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云 陈辉 +5 位作者 杨小飞 许海龙 邓晓保 李玉武 陈本雄 张文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7088-7097,共10页
四数木是东南亚热带森林的代表植物之一,但林下自然更新困难,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对盆栽控水条件下的四数木幼苗为材料,重点讨论了四数木幼苗净光合速率(P n)、气孔导度(G s)、胞间CO2浓度(C i)、叶面水汽压亏缺(VPD)对光照强度(PAR)... 四数木是东南亚热带森林的代表植物之一,但林下自然更新困难,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对盆栽控水条件下的四数木幼苗为材料,重点讨论了四数木幼苗净光合速率(P n)、气孔导度(G s)、胞间CO2浓度(C i)、叶面水汽压亏缺(VPD)对光照强度(PAR)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四数木幼苗在各个水分梯度下的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 max)均较文献报道过的其他当地演替后期物种更高,光强突然由饱和光降至有限光时净光合速率(P n)变化成V型曲线,稳定光强下胁迫水分处理组净光合速率低于饱和处理组,但各水分梯度下四数木幼苗对光强变化的响应时间无明显差异。四数木应属阳性植物,林下郁闭生境并不利于其更新,但其成年植株较长的寿命和较高的层次可能使其在群落演替的整个过程中都对林下环境的维持具有持续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数木 光合特征 光强适应 水分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DNA条形编码探讨柞蚕饰腹寄蝇的分类学地位 被引量:7
18
作者 曾彩云 刘彦群 +3 位作者 李喜升 杨润生 夏瑞玺 石生林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2-267,共6页
柞蚕饰腹寄蝇(Blepharipa tibialis Chao)是柞蚕的主要寄生性害虫之一。测定了柞蚕饰腹寄蝇的线粒体细胞色素酶C亚基I(COI)基因5′端的部分片段(657bp,GenBank登录号EU433559),并利用该DNA条形编码探讨了其分类学地位。将GenBank数据库... 柞蚕饰腹寄蝇(Blepharipa tibialis Chao)是柞蚕的主要寄生性害虫之一。测定了柞蚕饰腹寄蝇的线粒体细胞色素酶C亚基I(COI)基因5′端的部分片段(657bp,GenBank登录号EU433559),并利用该DNA条形编码探讨了其分类学地位。将GenBank数据库登载的寄蝇科11个属的15个代表种的序列组成数据集,基于Kimura-2-Parameter计算了序列间的遗传距离,采用邻近距离法(Neighbour-Joining)构建了系统树。Blast检索表明这段序列可以作为DNA条形编码用于柞蚕饰腹寄蝇的鉴定。柞蚕饰腹寄蝇与饰腹寄蝇属内5个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0.122)是饰腹寄蝇属内种间平均遗传距离(0.063)的2倍,而11个形态学属间的平均遗传距离(0.122)则与柞蚕饰腹寄蝇和这11个形态学属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0.124)基本一致;柞蚕饰腹寄蝇在构建的NJ树中也没有与饰腹寄蝇属的种类聚在一起。基于上述结果,建议将柞蚕饰腹寄蝇从饰腹寄蝇属划分出来,单独作为一个新的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编码 柞蚕饰腹寄蝇 寄蝇科 分类学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孔雀种群现状调查 被引量:11
19
作者 滑荣 崔多英 +4 位作者 刘佳 张敬 黄松 郭光 罗爱东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81-684,共4页
绿孔雀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中部、南部和西部。2015~2017年,采用样线法、样点法,结合调查访问,进行了绿孔雀种群数量和分布现状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现存野生绿孔雀种群数量约为235~280只,种群数量比20多年前800~1100只(文贤继等,1995... 绿孔雀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中部、南部和西部。2015~2017年,采用样线法、样点法,结合调查访问,进行了绿孔雀种群数量和分布现状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现存野生绿孔雀种群数量约为235~280只,种群数量比20多年前800~1100只(文贤继等,1995)的调查结果明显减少。分布地区由1995年云南省的32个县,急剧缩减至现在的13个县。在我国云南,绿孔雀主要生活在沿河谷两岸的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林型较为开阔的低密度思茅松林,由于栖息地生境的破坏,导致绿孔雀现存种群呈小家族群点状隔离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孔雀 分布 现状 种群数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萝芙木-肉桂复合林的植物生长及其生物量动态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文 黄国良 +4 位作者 任燕 刘成刚 金艳强 刘长安 唐建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6-126,共11页
【目的】探明橡胶-萝芙木-肉桂复合林与同龄橡胶纯林的植物生长与生物量动态及其差异,为橡胶复合林合理的结构组建以及环境友好型橡胶园的建设和热带退化山地的恢复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16年生橡胶林按行距2 m×2 m的... 【目的】探明橡胶-萝芙木-肉桂复合林与同龄橡胶纯林的植物生长与生物量动态及其差异,为橡胶复合林合理的结构组建以及环境友好型橡胶园的建设和热带退化山地的恢复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16年生橡胶林按行距2 m×2 m的规格种植2行萝芙木和1行肉桂构建了橡胶-萝芙木-肉桂复合林,在同一坡面的橡胶复合林和橡胶纯林的上、中、下三个地段分别建立3块长期定位观测样地,自2010—2018年每隔2年对橡胶-萝芙木-肉桂复合林与橡胶纯林样地中植物的基径、胸径、高度等因子进行了定期观测。根据野外观测数据计算了两种不同林分中橡胶、萝芙木和肉桂的高度、胸径和基径年均生长量。同时采用已建立的橡胶、萝芙木、肉桂的生物量回归方程估算了两种林分的生物量,并对其组成、生物量动态与分配特征及林分的年净生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复合林中橡胶的年均胸径生长量和年均高度生长量均稍大于橡胶纯林,其生物量(113.20 t·hm^(-2))为橡胶纯林的1.06倍(P>0.05);萝芙木的年均胸径生长量和年均高度生长量随种植时间而逐渐减少,其生物量则随种植时间而增加,从0.21 t·hm^(-2)增长到2.91 t·hm^(-2);肉桂的年均胸径生长自种植6年后呈现下降趋势,年均高度生长和生物量则随种植时间而增长,其生物量从0.27 t·hm^(-2)增长到0.47 t·hm^(-2)。橡胶复合林的总生物量(116.58 t·hm^(-2))也稍大于橡胶纯林,是橡胶纯林的1.1倍(P>0.05),但两个不同林分生物量的器官分配比例均为:茎>根>枝>叶。随着林龄的增加,复合林及橡胶纯林的总生物量均呈增长趋势,但复合林的年均净生产量是橡胶纯林的1.26倍(P<0.05)。【结论】橡胶林的复合种植有利于橡胶树的生长,橡胶复合林比橡胶纯林具有更大的生物量积累、更高的年均净生产量及更快的生物量积累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肉桂 萝芙木 生长量 生物量 净生产量 复合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