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2种药食两用傣族药急性经口毒性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宜航 李光 +4 位作者 俞静 李学兰 唐德英 苏晶 牟燕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3期485-490,共6页
目的:初步考察52种药食两用傣族药的急性毒性。方法:将52种药食两用傣族药参考惯用烹饪方式分别处理后,采用限量法和寇氏法开展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评价实验。结果:45种傣族药经过限量法实验,在较大剂量下未引起小鼠死亡,未见明显毒性。7... 目的:初步考察52种药食两用傣族药的急性毒性。方法:将52种药食两用傣族药参考惯用烹饪方式分别处理后,采用限量法和寇氏法开展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评价实验。结果:45种傣族药经过限量法实验,在较大剂量下未引起小鼠死亡,未见明显毒性。7种傣族药可测出半数致死量,均属于无毒级别。结论:多数药食两用傣族药不具备明显毒性,安全性较好,但仍建议进一步开展亚急性毒性或长期毒性实验研究以保障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毒性 药食两用 傣族药 限量法 寇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傣百解体外细胞毒活性评价及其化学成分预实验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晓花 李海涛 +2 位作者 金玲钰 牛迎凤 张丽霞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4期529-532,共4页
目的:研究傣百解不同溶剂提取物和不同萃取部位的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探索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分别以水、50%乙醇水溶液、95%乙醇水溶液3种溶剂对傣百解进行回流提取,采用系统溶剂法对傣百解95%乙醇水溶液提取物进行萃取,采用... 目的:研究傣百解不同溶剂提取物和不同萃取部位的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探索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分别以水、50%乙醇水溶液、95%乙醇水溶液3种溶剂对傣百解进行回流提取,采用系统溶剂法对傣百解95%乙醇水溶液提取物进行萃取,采用SRB法测定不同浓度提取物和萃取部位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肝癌细胞HepG2、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卵巢癌细胞SKOV3和人胰腺癌细胞SW1990 5种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试管法、纸反应法等,对傣百解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傣百解抗肿瘤活性部位为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SGC7901、HepG2、Hela和SKOV3肿瘤细胞增殖的IC_(50)分别为8.5、20、18.2、12.2μg·mL^(-1)。乙酸乙酯部位可能含有甾体皂苷、挥发油和有机酸等化学成分。结论:傣百解95%乙醇水溶液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广谱细胞毒活性,化学成分以甾体皂苷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百解 细胞毒 预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座草药材指纹图谱的建立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宜航 宋美芳 +3 位作者 吕娅娜 李学兰 李光 陈曦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4期440-443,共4页
目的:研究并建立丁座草药材的指纹图谱,为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采用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法,Purospher C_(18)色谱柱,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78 nm,并且采用"中药指纹图谱计... 目的:研究并建立丁座草药材的指纹图谱,为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采用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法,Purospher C_(18)色谱柱,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78 nm,并且采用"中药指纹图谱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了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果:不同产地丁座草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在指纹图谱中确定了10个共有峰,各色谱峰的分离较好,符合指纹图谱检测要求。结论:该指纹图谱检测方法重现性好,可用于丁座草药材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座草 指纹图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阳春砂果实形态特征与药用成分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延谦 杨春勇 +4 位作者 罗承彬 彭建明 李戈 李爽 张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9期186-189,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阳春砂果实形态特征与药用成分含量差异,探究更科学的品质评价方法。[方法]收集云南、广东、广西3个产区共9个产地的阳春砂成熟新鲜果实,采用电子数显卡尺和电子天平测量果实形态特征,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乙酸龙脑酯...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阳春砂果实形态特征与药用成分含量差异,探究更科学的品质评价方法。[方法]收集云南、广东、广西3个产区共9个产地的阳春砂成熟新鲜果实,采用电子数显卡尺和电子天平测量果实形态特征,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乙酸龙脑酯和挥发油含量,并利用加权系数法对药用成分进行综合加权评分。[结果]阳春砂存在大果型、小果型、长果型、圆果型、红果型、黑果型6种果型特征,道地产地广东阳春均为红色小果长形,云南产果型变异最丰富。广东阳春春湾镇产乙酸龙脑酯含量最高,云南马关八寨镇产总挥发油含量最高,采用加权系数法进行综合加权评分,云南景洪基诺乡产评分最高。[结论]根据药用成分含量和综合加权评分将阳春砂分为优质品、良品、合格品、不合格品4个等级,云南景洪基诺乡产为优质品,广东阳春春湾镇产为良品,其他均为合格品。该研究可为不同产地阳春砂鉴定和砂仁药材商品质量控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春砂 果型 乙酸龙脑酯 挥发油 加权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岩陀资源与适生环境因子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海涛 张高魁 +5 位作者 张忠廉 王云强 牛迎凤 管燕红 张丽霞 杨少华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10期1314-1320,1333,共8页
目的:岩陀是岩鹿乳康片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通过调查和分析,为在云南开展岩陀药材的栽培提供种源选择和栽培区域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岩陀主要分布区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用SAS 9.2对岩陀药材的基原植物、分布规律、指标成... 目的:岩陀是岩鹿乳康片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通过调查和分析,为在云南开展岩陀药材的栽培提供种源选择和栽培区域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岩陀主要分布区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用SAS 9.2对岩陀药材的基原植物、分布规律、指标成分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常用的岩陀药材涉及到3个来源,即西南鬼灯檠Rodgersia sambucifolia、羽叶鬼灯檠Rodgersia pinnata和七叶鬼灯檠Rodgersia aesculifolia,并且受种源和环境因子的影响,岩白菜素含量方面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云南省,岩陀最佳的栽培种源为西南鬼灯檠,发展岩陀药材的栽培最佳地区为海拔在2600~2800 m丽江地区和禄劝县,最佳土壤类型为黄壤或黄棕壤的偏酸性土壤,年降雨量为1000~1100 mm,年均温18~19℃的区域最为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陀 环境因子 指标成分 适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肾茶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光 陈曦 +1 位作者 李宜航 李学兰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3年第6期448-451,共4页
目的:建立肾茶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ODS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1%的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5nm,流速为1mL·min-1。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计算... 目的:建立肾茶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ODS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1%的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5nm,流速为1mL·min-1。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计算不同产地肾茶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的整体相似度。结果:共有15个共有峰,13批被测样品的色谱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整体相似度在0.908~0.985。结论:该指纹图谱检测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肾茶药材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茶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泰勒虫RAP-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蛋白性质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肖培培 张梦圆 +5 位作者 特列克·库拉别克 刘世芳 宋晶晶 樊新丽 李敏 张杨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7期104-111,共8页
棒状体相关蛋白1(rhoptry-associated protein 1,RAP-1)是由棒状体分泌的与侵袭宿主细胞相关的蛋白。本研究以顶复门原虫RAP-1基因为靶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了巴贝斯属、疟原虫属、泰勒虫属的RAP-1基因进化树;应用软件预测分析RAP-1蛋白... 棒状体相关蛋白1(rhoptry-associated protein 1,RAP-1)是由棒状体分泌的与侵袭宿主细胞相关的蛋白。本研究以顶复门原虫RAP-1基因为靶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了巴贝斯属、疟原虫属、泰勒虫属的RAP-1基因进化树;应用软件预测分析RAP-1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区以及二、三级结构,并表达纯化了马泰勒虫(Theileria equi)RAP-1重组蛋白。结果显示:巴贝斯属不同虫株相聚类,测定序列与马泰勒虫聚为一支,又与恶性疟原虫相聚类,表明亲缘关系较近。马泰勒虫RAP-1蛋白理论等电点为9.85,半衰期为30 h,总平均亲水性(GRAVY)为-0.368,无跨膜区;RAP-1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占比分别为38.5%、15.5%、27.8%、18.1%;构建的三级结构立体展现了RAP-1蛋白形态。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2a-RAP-1;该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蛋白大小为65 kDa。RAP-1蛋白可通过原核表达系统高效表达,纯化后的产物能被马泰勒虫标准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本研究为深入了解马泰勒虫入侵宿主的机制机理以及RAP-1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泰勒虫 RAP-1蛋白 原核表达 性质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kriabinii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俞静 舒燕 +4 位作者 王家鹏 尹翠云 唐德英 牟燕 蔡乐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89-1295,共7页
为研究兰科天麻属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块根中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kriabinii)的次生代谢产物,菌株采用固体发酵,发酵物用甲醇超声提取,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及反相硅胶柱色谱等方... 为研究兰科天麻属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块根中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kriabinii)的次生代谢产物,菌株采用固体发酵,发酵物用甲醇超声提取,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及反相硅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preaustinoid A1(1),preaustinoid A2(2),1,2-dihydro-acetoxydehydroaustin(3),dehydroausin(4)、austin(5),verruculogen(6),(5aS,12S,14aS)-5a,6-dihydroxy-12-(2-hydroxy-2-methylpropyl)-9-methoxy-1,2,3,5a,6,14a-hexahydropyrrolo[1″,2″:4′,5′]pyrazino[1′,2′:1,6]pyrido[3,4-b]indole-5,14(11H,12H)-dione(7),cyclotryprostatin A(8),cyclo-L-tryptophyl-L-proline(9),6-methoxy-5(6)-dihydropenicillic acid(10),青霉酸(11)和β-谷甾醇(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内生真菌 Penicillium skriabinii 固体发酵 次生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茶新害虫泡壳背网蝽的形态特征与为害 被引量:1
9
作者 严珍 岳建军 +4 位作者 唐德英 李戈 张丽霞 彭建明 李学兰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1期180-182,共3页
泡壳背网蝽是笔者首次在中国发现的肾茶上的一种害虫。对该虫的各个虫态包括卵、若虫、成虫的形态特征以及为害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为开展该虫调查、监测及防治等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 泡壳背网蝽 形态特征 为害 肾茶 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千斤拔活性成分分布及积累动态 被引量:7
10
作者 牛迎凤 李晓花 +3 位作者 李海涛 张忠廉 管燕红 张丽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8期17-20,共4页
目的考察染料木苷、染料木素及大豆苷元在大叶千斤拔植株不同部位分布与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_(18)反相色谱柱,柱温为35℃,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48∶52,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 nm,测定和比较不... 目的考察染料木苷、染料木素及大豆苷元在大叶千斤拔植株不同部位分布与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_(18)反相色谱柱,柱温为35℃,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48∶52,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 nm,测定和比较不同采收期大叶千斤拔根、茎、叶中染料木苷、染料木素和大豆苷元的含量以及不同生长年限的大叶千斤拔根中三种成分的含量。结果染料木苷、染料木素和大豆苷元主要分布于大叶千斤拔根中,且在10月份积累量最高,2月份积累量最低;6.5~7.5年生大叶千斤拔根中这三种成分的含量最高,但从种植成本考虑,3.5年采收比较合适。结论根据大叶千斤拔中活性成分的分布与积累规律,发现大叶千斤拔的最佳采收期为10月份,最佳采收年限为三年半,最佳药用部位为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千斤拔 染料木素 染料木苷 大豆苷元 分布 积累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