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套热挤压SiCp/6066铝基复合材料断裂机制和强化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耀波 王敬丰 +4 位作者 潘复生 左汝林 王文明 宋文远 曾苏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153,共3页
采用包套热挤压工艺制备了不同体积分数SiC颗粒增强的6066铝基复合材料,结合其断口形貌及微观组织,分析了材料的断裂机制及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随SiC增强颗粒体积分数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材料的断裂机制为颗粒与基体间的界面脱粘以及Si... 采用包套热挤压工艺制备了不同体积分数SiC颗粒增强的6066铝基复合材料,结合其断口形貌及微观组织,分析了材料的断裂机制及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随SiC增强颗粒体积分数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材料的断裂机制为颗粒与基体间的界面脱粘以及SiC团聚体的脆性开裂。当SiC颗粒的体积分数小于12%时,随着SiC颗粒增强相的增加,SiCp/6066铝基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增加。当SiC颗粒的体积分数大于12%时,材料的强度增加减缓或略有下降,其主要强化机制是位错强化和弥散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断裂 强化 包套热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开发与应用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4
2
作者 王文明 潘复生 +1 位作者 Lu Yun 曾苏民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4年第3期61-67,共7页
从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开发与应用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开发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
关键词 碳化硅颗粒 铝基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制备SiC_p/Al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文明 潘复生 +1 位作者 鲁云 曾苏民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4-368,共5页
介绍了粉末冶金制备SiCp/Al复合材料的工艺特点 ,SiCp/Al复合材料和零件的性能 ,粉末冶金制备SiCp/Al复合材料的传统和现行工艺流程 。
关键词 SICP/AL复合材料 制备 粉末冶金 性能 工艺特点 零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成形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展望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文明 潘复生 +1 位作者 Lu Yun 曾苏民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106,111,共7页
喷射成形工艺流程短、成本低、沉积效率高、制造系统灵活柔性,是一种极富有发展前景的近终形成形快速凝固技术。介绍了喷射成形技术的发展历程;叙述了喷射成形在铝合金、钢铁材料、镁合金、铜合金、高温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 喷射成形工艺流程短、成本低、沉积效率高、制造系统灵活柔性,是一种极富有发展前景的近终形成形快速凝固技术。介绍了喷射成形技术的发展历程;叙述了喷射成形在铝合金、钢铁材料、镁合金、铜合金、高温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情况;阐述了多层喷射成形技术和原位反应雾化喷射沉积成形技术,对喷射成形技术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成形 快速凝固 评价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文明 潘复生 +1 位作者 Lu Yun 曾苏民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4-68,共5页
以SiCp/6066A1复合材料为例,计算和分析了界面性能参数(界面/基体模量比、界面泊松比和界面体积含量)及细观结构参数(颗粒形状、排列方式和尺寸变化方式)对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分性能与界面性能对... 以SiCp/6066A1复合材料为例,计算和分析了界面性能参数(界面/基体模量比、界面泊松比和界面体积含量)及细观结构参数(颗粒形状、排列方式和尺寸变化方式)对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分性能与界面性能对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影响显著,细观结构的影响不明显,在工程应用中可以忽略细观结构的影响.在保证复合材料延伸率的前提下,最有效增加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途径是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情况.当界面模量为基体模量的20%~30%时即可获得满意的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弹性模量 界面性能 细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板带材厚度和板形设定补偿解耦控制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迅 杨甫勇 +1 位作者 桂卫华 喻寿益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2-144,150,共4页
在铝薄板带材冷轧生产过程中,板厚控制和板形控制本质上都是对轧制过程中有载辊缝的控制,两者存在很强的耦合关系。针对板厚板形控制系统存在耦合问题,提出板厚板形解耦设定补偿思想,包括预设定补偿控制和自适应穿带解耦控制。前者是解... 在铝薄板带材冷轧生产过程中,板厚控制和板形控制本质上都是对轧制过程中有载辊缝的控制,两者存在很强的耦合关系。针对板厚板形控制系统存在耦合问题,提出板厚板形解耦设定补偿思想,包括预设定补偿控制和自适应穿带解耦控制。前者是解决设定过程中弯辊力对板厚板形耦合系统的影响;后者是针对穿带过程中轧制力预报不精确的板厚板形解耦方法。仿真结果及现场应用表明,解耦设定补偿提高了板厚板形的控制精度,满足了铝带板质量综合控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板 板厚控制 板形控制 解耦控制 设定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A52合金铸锭漏斗底结物形成原因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家诚 崔先友 +2 位作者 杨荣东 陈志强 杨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42,共4页
7A52合金铸锭时,分液漏斗底部常产生底结物。通过化学及SEM-EDS分析,发现底结物中Mn、Cr、Ti元素浓度分别超正常值约5倍、10倍、15倍。XRD分析表明其主要化合物相组成为Al7Cr、MnAl6、TiAl3。结果表明,底结物产生和形成原因主要与分配... 7A52合金铸锭时,分液漏斗底部常产生底结物。通过化学及SEM-EDS分析,发现底结物中Mn、Cr、Ti元素浓度分别超正常值约5倍、10倍、15倍。XRD分析表明其主要化合物相组成为Al7Cr、MnAl6、TiAl3。结果表明,底结物产生和形成原因主要与分配漏斗与液穴底的间距、分配漏斗的材质、铝熔体中的杂质等因素有关,同时也与铸造温度、分配漏斗预热等工艺条件有关。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铸造速度、改变分配漏斗尺寸、对分配漏斗进行喷涂和预热等消除底结物的具体措施,并成功应用于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A52合金 铸锭 底结物 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铝型材产品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任光胜 尹小庆 唐薇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共4页
在对大量的挤压铝型材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适用的挤压铝型材柔性分类编码系统。并依据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 ,采用变异式设计方法 ,研制了挤压铝型材产品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并成功地应用于铝型材挤压企业。该企业的应用不... 在对大量的挤压铝型材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适用的挤压铝型材柔性分类编码系统。并依据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 ,采用变异式设计方法 ,研制了挤压铝型材产品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并成功地应用于铝型材挤压企业。该企业的应用不仅大大缩短的产品开发时间 ,降低了成本 ,还可以极为迅速地检索挤压铝型材产品设计图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铝型材 计算机辅助设计 产品开发 成组技术 变异式设计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