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边大风顶保护区森林砍伐后大熊猫栖息地恢复过程
1
作者 李辉 张群艳 +4 位作者 蒲冠桦 尹华康 付励强 毛泽恩 张晋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1-200,共10页
【目的】掌握砍伐后森林的恢复进程,为制定大熊猫栖息地修复措施提供基础依据。【方法】以马边大风顶保护区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为基础,使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法,移动窗口法分析该保护区森林砍伐前后40年间森林覆盖度的变化特征,并结合野... 【目的】掌握砍伐后森林的恢复进程,为制定大熊猫栖息地修复措施提供基础依据。【方法】以马边大风顶保护区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为基础,使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法,移动窗口法分析该保护区森林砍伐前后40年间森林覆盖度的变化特征,并结合野外实地样方调查评价保护区林地的破碎化和连通性。【结果】1)保护区内的森林遭到严重砍伐,森林面积从295 km^(2)降至230 km^(2),之后逐步恢复到274 km^(2)并于近年达到277 km^(2),森林面积逐渐接近砍伐前水平,恢复速率也随之下降,且小规模偷伐盗伐仍在影响森林恢复。2)保护区内被严重砍伐的区域较为集中,主要分布于丝厂拉达-觉罗豁防火公路沿线区域,以及永红管护区西南部与马拟管护点北方区域,导致保护区高连通性林地被阻隔分为3个区域。3)丝厂拉达-觉罗豁防火公路沿线区域遭受砍伐最严重,该区域具有代表性,区域内的前期修复结果并未达到大熊猫适宜栖息地要求,仍需改进,宜试行森林恢复与保护实验。【结论】保护区内森林破碎化严重,各区块间存在分隔,对照大熊猫原始生境进行栖息地修复,建立大熊猫生境廊道并加强管控是必要且亟需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砍伐 森林恢复 移动窗口法 大熊猫栖息地 马边大风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