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牧区社会生态系统演变中草原管理制度的国际经验研究
1
作者 谭静 贡布泽仁 泽郎东珠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67-1577,共11页
草原系统在生态、经济和政治方面具有高度的时空变异性,带来了不可预计的后果。中国草原所面临的困境也是全球草原的共同挑战,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采取了本土化的草原管理实践。但目前学术界对草原管理制度国际经验的文献梳理较为零散。... 草原系统在生态、经济和政治方面具有高度的时空变异性,带来了不可预计的后果。中国草原所面临的困境也是全球草原的共同挑战,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采取了本土化的草原管理实践。但目前学术界对草原管理制度国际经验的文献梳理较为零散。该文以产权制度理论为基础,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选择蒙古国、吉尔吉斯斯坦、肯尼亚和澳大利亚四个国家的典型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不同制度实践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多个国际案例都在积极探索和实施基于社区的自然资源管理(Community-base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CBNRM)制度。新兴CBNRM案例逐渐融合了不同的管理理论,朝着多层次、多网络的管理方式以及基于习俗和市场的“混合治理”模式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管理制度 基于社区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 混合治理 国际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安宁疗护社会工作线上服务的干预设计研究
2
作者 何龙韬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44,66,共19页
现有的安宁疗护线上服务研究多侧重于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估,缺乏对前端干预设计的探讨,尤其缺少将理论与实践经验转化为科学的线上干预策略的探讨。本研究针对AI+安宁疗护社会工作微信小程序的前端设计,旨在构建并优化其服务框架,更好地... 现有的安宁疗护线上服务研究多侧重于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估,缺乏对前端干预设计的探讨,尤其缺少将理论与实践经验转化为科学的线上干预策略的探讨。本研究针对AI+安宁疗护社会工作微信小程序的前端设计,旨在构建并优化其服务框架,更好地满足中国本土安宁疗护的多样化需求。首先,本文运用多元整合的范围性综述,梳理了国内外安宁疗护服务现状及线上服务理论框架,结合研究者的实践经验,构建了本土安宁疗护社会工作的初始理论框架;其次,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应用的设计经验,初步设计了小程序的核心模块。最后,为进一步优化框架,本研究运用多方参与的快速定性分析方法,组织了两场焦点小组讨论,探讨了核心模块整体的积极性共识和功能层面上的偏差。结果表明,初步设计在整体核心板块上获得了参与者的积极认可,但在实用性、文化适应性、功能顺序和信息过载等方面仍存在改进空间。通过情境化分析和SMART原则评估,本研究明确了模块的功能和目标、设定了可衡量指标、分阶段开发三个方向的优化策略。本文构建了兼具融合性(“方法科学性和需求复杂性”的融合)与整合性(“理论—实践—再实践”的整合)的方法论框架,为线上安宁疗护服务的前端干预设计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社会工作 微信小程序 人工智能 干预设计 SMA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化背景下新型合作社在牧民生计发展中的作用
3
作者 张中亚 贡布泽仁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20,共11页
自我国草原家庭承包制实施以来,牧区生计模式由传统的集体经营转向单户经营,导致牧民生计面临诸多挑战,重新组建社区经济合作组织成为摆脱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两个村不同类型的合作社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新型... 自我国草原家庭承包制实施以来,牧区生计模式由传统的集体经营转向单户经营,导致牧民生计面临诸多挑战,重新组建社区经济合作组织成为摆脱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两个村不同类型的合作社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新型合作社提升牧民生计水平的作用机制和组织模式。研究发现,作为社区合作组织的载体,新型合作社不仅重建了社区内部与外部组织的合作关系,还在保障牧民权益的同时,赋予社区组织重新配置草场资源的权利,从而提升了牧民的收入多样性和总收入水平。新型合作社展现了社会经济的双重特征,化解了市场经济与社区集体效益之间的矛盾,为当前牧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合作社 社会经济 社会资本 牧民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的“分级应对”机制研究——以S省M市医疗纠纷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家建 张琼文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5-103,191-192,共21页
在行政资源有限,并且政府与社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难以高效、全面地处理各类问题,需要建立一套信息分级的识别与应对机制。论文以S省M市政府在处理医疗纠纷中的运作机制为关注对象,揭示了相关部门通过事件分类与影响评估... 在行政资源有限,并且政府与社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难以高效、全面地处理各类问题,需要建立一套信息分级的识别与应对机制。论文以S省M市政府在处理医疗纠纷中的运作机制为关注对象,揭示了相关部门通过事件分类与影响评估两个维度,区分出简单、复杂与重大不同级别的医疗纠纷。总体而言,医疗纠纷应对中,既要“看事”,也要“看人”,是一套综合的评判体系。在此基础上,S省M市政府采用了操作主体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的应对机制。这套机制让政府可以集中行政资源解决棘手问题,而让其他次要问题简单处理。但是,这套机制弱化了制度效力,产生了“两极化”的治理效应,催生了各类讨价还价行为,出现制度化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分级应对 地方治理 两极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新探索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强 邓湘树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共7页
面对当代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全新局面,中国社会学界在四大方面作出了理论研究的新探索:其一,通过专家参与基层社区治理实践等,创新了中国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实验;其二,深化中国特色的民生研究,从社会政策视角调研基层社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面对当代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全新局面,中国社会学界在四大方面作出了理论研究的新探索:其一,通过专家参与基层社区治理实践等,创新了中国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实验;其二,深化中国特色的民生研究,从社会政策视角调研基层社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提出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障与改善民生的理论和措施;其三,从社会学角度探索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在中国多元的城镇化道路、人的城镇化、中国特色的产业化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以及研究“人的现代化”理论方面作出新探索;其四,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是建立在社会学方法创新和基层一线实践创新基础之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创新 基层社会治理 民生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学方法创新 社会实践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学视野下的累积文化演化:理论发展与解释流派整合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蕾 陈维扬 +1 位作者 朱秋锦 钟年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5-980,共16页
累积文化演化是文化演化的一个重要子集,侧重关注文化的逐渐累积,指的是文化在传递和修改的过程中,在复杂性、效率性等方面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虽然累积文化演化是一个跨学科概念,但却有着浓厚的心理学底色。心理因素尤其是认知因素在... 累积文化演化是文化演化的一个重要子集,侧重关注文化的逐渐累积,指的是文化在传递和修改的过程中,在复杂性、效率性等方面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虽然累积文化演化是一个跨学科概念,但却有着浓厚的心理学底色。心理因素尤其是认知因素在其概念框架和解释流派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认知的重视推动了累积文化演化的理论发展和解释流派的整合。未来研究可以从理论发展角度进一步明晰累积文化演化的衡量标准,从解释流派整合角度探明累积文化演化的过程与细节,以及从心理学角度更深入考察心理因素对累积文化演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文化演化 文化演化 解释流派 棘轮效应 登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患者用药习惯的价值观与偏好:一项探索式混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胜含 杜和越 +3 位作者 安康 何龙韬 李静 李舍予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3336-3343,共8页
背景药物治疗是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重要基石,但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价值观及偏好尚不清楚。目的探索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患者用药习惯的价值观及偏好,有助于减轻药物治疗负担,以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方法本研究为探索性序... 背景药物治疗是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重要基石,但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价值观及偏好尚不清楚。目的探索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患者用药习惯的价值观及偏好,有助于减轻药物治疗负担,以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方法本研究为探索性序列设计混合方法研究。首先采用分层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11月—2022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成都市武侯区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筛选符合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标准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访谈对象。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法收集定性数据,了解受访者用药相关的行为、价值观与偏好。并应用MAXQDA 2020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归类,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一步进行整理、分析,并提炼访谈主题。完成定性研究后,结合访谈归纳的主题,再设计定量问卷。其次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11月—2023年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肾脏内科和神经内科门诊,以及成都市武侯区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符合心血管疾病一级及二级预防标准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一步就受访者用药相关的价值观与偏好的量化情况做出分析。结果定性研究共纳入21例受访者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共提炼出4个主题:(1)对药物的认知及行为;(2)用药的阻碍因素;(3)用药的促进因素;(4)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定量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186份(回收率93.5%),结果提示漏服药的行为普遍存在,并进一步证实定性研究中社会污名化和用药负担的存在。尽管用药的偏好具有高度异质性,调查对象普遍更倾向于更少的用药种类和频率,同时不倾向于使用注射制剂。结论在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临床实践中,可考虑增加复方制剂的使用,同时将药物治疗方案与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整合,以减少用药负担。同时还应积极干预患者对疾病及药物的错误认知及行为,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预防医学 药物治疗 价值观 偏好 定性研究 混合方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对老年人口消费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俊良 詹韵秋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29,共6页
运用CFPS数据分析社会资本对老年人口消费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提高了老年人口发展与享受支出占比,有利于消费结构优化,这种影响在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口中存在差异。此外,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在促进老年人口消费结构... 运用CFPS数据分析社会资本对老年人口消费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提高了老年人口发展与享受支出占比,有利于消费结构优化,这种影响在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口中存在差异。此外,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在促进老年人口消费结构优化过程中具有互补效应。对此,在提高老年人口社会资本水平的同时也要重视老年人口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的积累,发挥几种资本在促进老年人口消费结构优化中的互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口 消费结构优化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能力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危机应对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蕾 杜欣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9-108,118,共11页
缺乏文化能力的危机应对服务对服务对象特别是少数群体会造成不对称影响,少数群体获取的应急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不高会产生危机后期的持续性影响。危机应对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文化服务,对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十分关键。在新冠疫情的危... 缺乏文化能力的危机应对服务对服务对象特别是少数群体会造成不对称影响,少数群体获取的应急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不高会产生危机后期的持续性影响。危机应对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文化服务,对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十分关键。在新冠疫情的危机应对和联防联控中,社会工作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者作为疫情防控治理的重要主体,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专业社会工作力量参与疫情防控治理中的专业性依然不强,服务质量依然不高。本文从文化能力视角对社会工作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疫情应对中的经验与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对增强社会工作危机应对服务的文化能力建设提出建议:倡导关注社会工作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的文化敏感性;提升危机应对服务的文化能力,提高服务效率;在专业教育中加强文化能力板块课程设置和实务安排;培养专业涉外社会工作组织和人才队伍,提升涉外人员社区的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文化能力 危机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冲 梁晓林 王学义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5,共10页
构建科学合理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从人口再生产、人口素质、人口结构3个维度构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的评价结果,... 构建科学合理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从人口再生产、人口素质、人口结构3个维度构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的评价结果,运用模糊Borda法对中国内地31个省份2012~2021年间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东—中—西”递减的区域分布格局,东部区位优势明显;中西部和东部差距有缩小的趋势,但西部省份排名波动剧烈,东中部省份排名相对稳定;进一步聚类分析显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模范地区,人口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地区、中等水平地区和一般水平地区分别有4个、10个和12个省份。基于此,提出以下政策启示:人口高质量发展模范地区应积极发挥自身引领示范作用,总结和分享其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高水平地区应深入挖掘区域特质,关注人口再生产、素质和结构的平衡,积极推进现代化建设;中等水平地区要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提升人口高质量发展动力,避免差距进一步扩大;一般水平地区应借鉴模范地区经验,找到自身优势,并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因子分析法 熵值法 模糊Brod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店服务模式转变对顾客品牌转换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李先春 刘思涓 +2 位作者 骆晶晶 刘蕴瑶 陈子荻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2-99,共18页
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工智能设备在酒店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促使酒店开始由人工服务模式向无人服务模式变革。基于此,文章通过3项实验检验了酒店服务模式转变对顾客品牌转换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无人服务模式下,顾客更容易发生品牌转换... 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工智能设备在酒店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促使酒店开始由人工服务模式向无人服务模式变革。基于此,文章通过3项实验检验了酒店服务模式转变对顾客品牌转换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无人服务模式下,顾客更容易发生品牌转换;感知社会关联与品牌情感依恋在服务模式与顾客品牌转换意愿之间起连续中介作用。此外,在温暖型品牌中,无人服务模式下的顾客感知社会关联会更低,更易引起顾客品牌转换;在能力型品牌中,无人服务模式与人工服务模式下的顾客感知社会关联和顾客品牌转换意愿则无显著差异。文章关注了酒店无人服务的负面影响,不仅拓展了接待业领域无人服务的研究体系,亦为酒店应对服务模式转变提供了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服务模式 感知社会关联 品牌情感依恋 品牌转换意愿 忠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缓释片的知识、态度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刘畅 周祎灵 +5 位作者 汪洋 谭霁雪 安康 安振梅 何龙韬 李舍予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6期4593-4598,共6页
背景二甲双胍是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药物,其缓释剂型相对于普通剂型疗效和安全性相当,但给药方式相对简单(每天仅需服用1次)。目的了解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缓释片的知识、态度及实践。方法采取简单抽样方法对2020-01-01至... 背景二甲双胍是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药物,其缓释剂型相对于普通剂型疗效和安全性相当,但给药方式相对简单(每天仅需服用1次)。目的了解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缓释片的知识、态度及实践。方法采取简单抽样方法对2020-01-01至2020-07-31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就诊的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由同一研究员在门诊诊间进行一对一、面对面调查,分析其应用二甲双胍缓释片的知识、态度与实践。结果共发放自制调查问卷151份,回收有效问卷14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7%(149/151)。最终共纳入149例患者,其中14例(9.4%)知道二甲双胍缓释片的正确剂量范围,43例(28.9%)知道二甲双胍缓释片的正确服用频率,7例(4.7%)知道二甲双胍缓释片的正确服用时间。40例(26.8%)患者认为二甲双胍缓释片优于二甲双胍普通片,121例(81.2%)表示对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安全性更有信心。15例(10.1%)患者认为血糖控制不佳时可自行停药或换药,51例(34.2%)患者认为1次/d或≥2次/d给药对治疗有影响,29例(19.5%)患者认为无影响。二甲双胍缓释片服药频率为1次/d(推荐用药频次)的患者为36例(24.2%),2次/d者为80例(53.7%),3次/d者为27例(18.1%);45例(30.2%)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后曾出现不良反应。亚组分析提示,60岁以上患者知道二甲双胍缓释片的正确服用频率比例更低,而知道正确服用时间的比例更高;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患者中认为二甲双胍缓释片优于二甲双胍普通片者和认为1次/d或≥2次/d给药对治疗有影响者的比例更高(P<0.05)。结论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缓释片应用知识、态度与实践尚存在较大的提高空间,多数患者对二甲双胍缓释片的用法和优势存在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门诊病人 二甲双胍缓释片 药物利用 药物流行病学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治理研究的理论变迁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家建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0-144,共5页
中国农村治理一直是社会学界重点关注的主题,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学界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关于中国农村治理的研究经历了理论范式的诸多变迁,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理论主要有极权主义理论、市民社会理论、地方政府法团主义、市场转型理论... 中国农村治理一直是社会学界重点关注的主题,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学界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关于中国农村治理的研究经历了理论范式的诸多变迁,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理论主要有极权主义理论、市民社会理论、地方政府法团主义、市场转型理论、地方市场社会主义等,这些理论都为分析中国的农村治理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从整体来看,中国农村治理研究的理论变迁是西方社会理论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即不断引进和调整新的理论框架,以适合中国农村的特质。对于这种理论变迁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把握中国农村治理研究的内在理路,寻找适宜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治理 理论变迁 法团主义 市场转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霞 汪天祥 +1 位作者 谢晓霞 干胜道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89-94,共6页
面对非营利组织频发的财务乱象和道德风险问题,如何提高组织财务透明度、提升组织财务绩效,正受到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以我国公募基金会为样本,使用其2013—2016年的财务数据,探寻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的衡量方法,并实证检验了非营... 面对非营利组织频发的财务乱象和道德风险问题,如何提高组织财务透明度、提升组织财务绩效,正受到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以我国公募基金会为样本,使用其2013—2016年的财务数据,探寻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的衡量方法,并实证检验了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可通过筹资效率、运营效率和财务实力三个维度进行衡量,组织财务透明度对财务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财务透明度 财务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新基建对商贸流通业空间格局的影响
15
作者 方舟 詹韵秋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共5页
加快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数字新基建能够赋能实体产业,改变原有产业的空间格局,使产业在空间分布上更加均衡。本文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 加快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数字新基建能够赋能实体产业,改变原有产业的空间格局,使产业在空间分布上更加均衡。本文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商贸流通业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新基建发展水平提升能够显著缩小地区间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差距,促进空间均衡发展,且这一影响存在滞后效应;第二,数字新基建对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区域差异显著,西部最大,东部最小。随着数字新基建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不同地区的发展差距将逐渐缩小;第三,数字新基建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东部地区溢出效应较大,能够较好地带动周边地区快速发展,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能够更多地从数字新基建中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数字新基建 空间格局 区域平衡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父母情感温暖和心理素质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20
16
作者 莫文静 张大均 +1 位作者 潘彦谷 刘广增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3,共7页
为探讨流动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情感温暖、心理素质和学业成绩4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情感温暖和心理素质在流动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间所起的作用,以707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父母情感温暖问... 为探讨流动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情感温暖、心理素质和学业成绩4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情感温暖和心理素质在流动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间所起的作用,以707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父母情感温暖问卷、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进行测试,同时收集学生的学业成绩.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情感温暖、心理素质和学业成绩之间两两均呈显著正相关.(2)父母情感温暖和心理素质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绩的直接效应也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既通过直接路径,也通过父母情感温暖和心理素质链式中介作用的间接路径影响流动儿童的学业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父母情感温暖 心理素质 学业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26
17
作者 詹韵秋 王军 孙小宁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9-96,共8页
数字经济正悄然改变着居民的消费行为,探讨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有助于扩大内需,助推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文章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和CHFS微观数据,站在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双重视角,分析数字经济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 数字经济正悄然改变着居民的消费行为,探讨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有助于扩大内需,助推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文章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和CHFS微观数据,站在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双重视角,分析数字经济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样本期内,数字经济对家庭消费总量、家庭发展与享受型消费占比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效应,在采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第二,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在所有分位点上,数字经济对家庭消费总量以及家庭发展与享受型支出占比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消费总量分位点较低、发展与享受型支出占比较低的家庭影响更大。第三,数字经济对家庭消费总量以及家庭发展与享受型支出占比的正向效应在城乡以及不同收入的家庭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对农村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正向效应更显著,存在明显的益贫效应。第四,网络购物是数字经济影响家庭消费总量以及家庭发展与享受型支出占比的内在影响机制。文末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总量 消费结构升级 数字经济 益贫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演化的认知视角——从个体社会学习出发探究文化动态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维扬 谢天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137-2149,共13页
文化演化是多学科共同关心的文化研究主题。文化演化的认知视角是心理学家切入该研究主题的一种方式,它着眼于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认知,研究个体在社会学习过程中对文化信息的加工、改变、记忆与提取。文化演化的认知视角借用达尔文生... 文化演化是多学科共同关心的文化研究主题。文化演化的认知视角是心理学家切入该研究主题的一种方式,它着眼于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认知,研究个体在社会学习过程中对文化信息的加工、改变、记忆与提取。文化演化的认知视角借用达尔文生物演化理论,涉及文化传承、创新、选择三个子领域,提出了文化演化的三原则:遗传、变异、选择。文化传承的路径包括模仿和教导,类型分为工具性与习俗性文化传承;文化创新具有层次性,人类特有的累积性文化演化建立在文化创新的基础之上,体现了文化创新的代际传递;基于行为生态学和人类认知机制的文化选择造成了文化信息的差异化适应。未来研究可以从研究概念、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三方面推进认知视角下的文化演化研究,探索更高层次的文化创新,扩展文化演化的前因变量,结合新技术加深对文化演化的理解;发挥文化演化对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助推作用,研究文化混搭、个性心理特征对文化演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演化 社会学习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文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能影响家庭金融素养吗——基于CHFS2017年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齐麟 彭华民 蒋和超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3-42,共10页
过往的金融素养研究集中在经济领域,忽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金融素养关系的研究。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数据分析发现:微观层面,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构成三要素中,家庭收入、家庭资产和家庭职业地位(ISEI)对调查对象的金融知识、... 过往的金融素养研究集中在经济领域,忽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金融素养关系的研究。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数据分析发现:微观层面,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构成三要素中,家庭收入、家庭资产和家庭职业地位(ISEI)对调查对象的金融知识、金融风险态度和金融能力产生显著影响;宏观层面,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家庭金融素养相关。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会通过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来影响家庭金融能力,而家庭金融知识和金融风险态度会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交互影响。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构建金融变量与社会变量的新分析路径,并为家庭资产建设提供具有社会政策取向的支持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素养 社会经济地位 地区经济发展 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乡土资本:一项城市流动农民组织的组织过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伟 陈家建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4-135,共12页
组织化是助力流动农民建立城市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已有研究提示了先赋性的“乡土型”组织社会资本是流动农民组织成功的关键,但却无法解释为何还有组织失败。本研究提出“复合型”乡土资本这一组织社会资本概念作为解释框架,对一项城... 组织化是助力流动农民建立城市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已有研究提示了先赋性的“乡土型”组织社会资本是流动农民组织成功的关键,但却无法解释为何还有组织失败。本研究提出“复合型”乡土资本这一组织社会资本概念作为解释框架,对一项城市流动农民组织的组织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流动农民组织的成功在于实现了对“乡土型”组织社会资本在城市里的新建设与新发展。“单一型”乡土资本通过将流出地的乡土秩序转变为组织社会资本,快速建立起组织能力,将成员带入城市,却缺乏建立拓展组织网络以抵御城市竞争和维系组织应责的能力。本案例中,流动农民组织通过回到家乡,在“单一型”乡土资本的基础上,拓展出政治性的庇护关系和适应城市市场的乡情约束组成“复合型”乡土资本,弥补了城市中的组织网络建设能力和组织信任维系能力不足的问题,令“乡土型”组织社会资本保持了延承性,维护了组织发展。研究进一步认为,城市里的外来组织在原本的“单一型”乡土资本基础上拓展出“复合型”乡土资本更具现实可能性,这一过程中流动农民新的城乡身份得以塑造,有利于他们分别在城乡之间的向上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农民组织 组织社会资本 “乡土型”社会资本 “复合型”乡土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