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新生适应与童年期负性事件、人格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慊 宗焱 +2 位作者 徐慰 郑日昌 王建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9-325,共7页
目的:考察大学新生适应与童年期负性事件的关系,并探讨人格特征在其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四川某重点高校大学新生523名,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童年期负性事件调查问卷(ACE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 目的:考察大学新生适应与童年期负性事件的关系,并探讨人格特征在其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四川某重点高校大学新生523名,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童年期负性事件调查问卷(ACE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进行施测。结果:大学新生至少经历过一种童年期负性事件的发生率为87%。CCSAS总分与童年期负性事件影响总分及神经质得分呈负相关(r=-0.13、-0.51,均P<0.01),与内外向和掩饰性得分呈正相关(r=0.47、0.25,均P<0.01);童年期负性事件影响总分与内外向得分呈负相关(r=-0.08,P<0.05),与掩饰性得分呈负相关(r=-0.12,P<0.01),与神经质得分呈正相关(r=0.17,P<0.01)。内外向和神经质在童年期负性事件影响与大学新生适应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效应量为51.65%和58.10%。结论:大学新生适应与童年期负性事件影响和人格特征密切相关,人格特征在童年期负性事件影响与大学新生适应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适应 童年期负性事件 人格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后长期心理援助模式的探索:“壹基金-北大童心康复项目”一年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10
2
作者 钱铭怡 高隽 +10 位作者 吴艳红 钟杰 王雨吟 李松蔚 王小玲 李瑶 吴薇莉 孔勤 姜启壮 卢勤 黄莉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71-576,共6页
本文对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震后干预项目"壹基金-北大童心康复项目"1年的工作内容、组织架构及主要成果等进行回顾,对地震后长期心理援助工作如何开展和坚持作出思考。
关键词 童心康复项目 长期干预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缓解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帮助因素 被引量:20
3
作者 徐慊 邹晓丹 +2 位作者 何丽 符仲芳 王建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05-912,共8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状大学生在认知行为团体干预中所感知到的帮助因素。方法:选取8名有抑郁症状接受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的大学生,围绕他们所感知到的团体干预的帮助因素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处理访谈数据。结果:认知行为团体干预... 目的:探讨抑郁症状大学生在认知行为团体干预中所感知到的帮助因素。方法:选取8名有抑郁症状接受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的大学生,围绕他们所感知到的团体干预的帮助因素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处理访谈数据。结果:认知行为团体干预有三类帮助因素,一是“团体过程与动力因素”,包括团体凝聚力、交流与促进、自我效能感;二是“技巧学习与认知调整”,包括情绪的觉察与接纳、思维的识别与转换、行动的意识与执行、系统化学习与应用;三是“团体内外背景性系统”,包括团体内部要素和外部生活系统。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干预通过多种帮助因素间的协同作用来改善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团体干预 抑郁症状 大学生 帮助因素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适应障碍认知行为治疗的个案概念化报告 被引量:15
4
作者 徐慊 王建平 +1 位作者 余萌 朱雅雯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4-71,共8页
本文探讨如何对适应障碍的来访者做出认知行为治疗(CBT)取向的个案概念化及其对咨询过程的重要指导意义。4个月前,来访者因工作变动、职位上升、支持系统改变等应激源,逐渐出现情绪低落、怀疑自身能力、失眠、工作效率下降等症状;针对... 本文探讨如何对适应障碍的来访者做出认知行为治疗(CBT)取向的个案概念化及其对咨询过程的重要指导意义。4个月前,来访者因工作变动、职位上升、支持系统改变等应激源,逐渐出现情绪低落、怀疑自身能力、失眠、工作效率下降等症状;针对其认知的、情绪的和行为的问题开展咨询实践,采用贝克抑郁问卷(BDI)、贝克焦虑量表(BAI)和主观困扰程度(SUDs)评估咨询前后及过程中情绪的变化。结果显示,来访者的症状及总体功能均有明显改善,达到了预期的咨询目标。本研究提示,针对适应障碍进行认知行为取向的个案概念化能有效指导咨询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概念化 适应障碍 个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障碍的认知行为个案概念化咨询个案报告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慊 朱雅雯 +1 位作者 余萌 王建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7-214,共8页
探讨如何从认知理论和行为理论的视角建构强迫障碍的个案概念化,以及个案概念化对制定咨询策略的重要指导作用。以一例强迫障碍大学生为对象,依据强迫障碍的认知行为概念化模型对其强迫症状发生、发展及维持的机制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 探讨如何从认知理论和行为理论的视角建构强迫障碍的个案概念化,以及个案概念化对制定咨询策略的重要指导作用。以一例强迫障碍大学生为对象,依据强迫障碍的认知行为概念化模型对其强迫症状发生、发展及维持的机制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制定暴露与反应阻止技术结合认知技术的干预策略,开展为期13周共计17次的咨询实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对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基线和干预13周后评估。结果显示,来访者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均有明显下降,Y-BOCS得分从咨询前25分降低为咨询后11分,每天花费在强迫检查、强迫清洗上的时间明显减少,社会功能恢复正常。结果提示,强迫障碍的认知理论和行为理论能有效指导个案概念化的建构过程和咨询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障碍 个案概念化 认知理论 行为理论 个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