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本主义的不均衡发展与危机——世界政治经济学会第十届论坛理论述评
1
作者 蒋海曦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4-146,共3页
2015年6月18日至21日,资本主义的不均衡发展及危机——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10届论坛在南非开普敦大学召开。来自世界30余个国家的80余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现状及社会主义的新发展作了认真的分析,特别是围绕当代资... 2015年6月18日至21日,资本主义的不均衡发展及危机——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10届论坛在南非开普敦大学召开。来自世界30余个国家的80余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现状及社会主义的新发展作了认真的分析,特别是围绕当代资本主义的不均衡发展及面临的危机作了热烈的研讨,许多新见解、新思路、新方法令人耳目一新。专家学者们主要围绕下列内容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衡发展 世界政治经济 开普敦大学 学者聚集 理论述评 学术交流 非均衡发展 日至 社会发展理论 白永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权理论在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发展中的应用研究-以四川省理县桃坪羌寨为例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旺 王汝辉 《旅游科学》 CSSCI 2008年第2期63-68,共6页
文化权的主体是拥有、认同该文化的少数民族全体,主要包括文化自决权、文化发展权和文化使用权。企业资本介入到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后,少数民族的文化权被忽视、盗用和滥用的现象屡屡发生。本文拟从文化权理论的视角,通过具体案例分... 文化权的主体是拥有、认同该文化的少数民族全体,主要包括文化自决权、文化发展权和文化使用权。企业资本介入到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后,少数民族的文化权被忽视、盗用和滥用的现象屡屡发生。本文拟从文化权理论的视角,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探讨在企业资本介入后如何让少数民族自身在社区旅游发展中成为真正的受益者,从而让少数民族自身产生主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内在激励,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权 少数民族 社区旅游 桃坪羌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创新理论模式及区域经济协同机制的建构 被引量:33
3
作者 马永坤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2期52-55,共4页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形式。开展协同创新,既是当代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使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因此...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形式。开展协同创新,既是当代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使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因此,有关协同创新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文章提出了协同创新的相关理论支撑与模型,并构建了区域经济社会方面的协同机制,以满足国家、区域及行业等重大的创新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系统动力学 理论模式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旅游参与的微观机制研究--以丹巴县甲居藏寨为例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旺 吴雪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0-144,共5页
少数民族社区的旅游资源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社区居民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是社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居民能否真正参与社区旅游的发展关系到社区经济、文化能否协调发展。本文以丹巴县甲居藏寨社区旅游的开发为例,在大量实地... 少数民族社区的旅游资源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社区居民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是社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居民能否真正参与社区旅游的发展关系到社区经济、文化能否协调发展。本文以丹巴县甲居藏寨社区旅游的开发为例,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教育引导、利益分配、保障、补偿、民主决策和约束六个方面对少数民族社区参与的微观机制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旅游开发 社区参与 微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惯形成下中国城乡居民预防性储蓄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安全 凌晨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30,共8页
本文将习惯偏好引入传统的预防性储蓄模型,并构造出检验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计量方程。利用中国26个省1999—2011年城乡居民消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习惯形成效应后,城乡居民依然存在显著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但是该... 本文将习惯偏好引入传统的预防性储蓄模型,并构造出检验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计量方程。利用中国26个省1999—2011年城乡居民消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习惯形成效应后,城乡居民依然存在显著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但是该动机强度比无习惯偏好时降低了约1/2。同时,城乡对比结果表明,在绝对层面,农村居民具有更大的衡量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绝对谨慎系数,其值约为城镇居民的1.5倍;然而基于现有消费,农村居民衡量预防性储蓄量的相对谨慎系数则要小于城镇居民。最后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对上述结果进行解释,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储蓄 习惯形成 谨慎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危机时代的抉择: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菲雅 蒋若凡 邓翔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25,共5页
2007年至今,资本主义国家陆续上演的两场危机让全球经济陷入低谷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当前资本主义世界主流指导思想的争论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讲,美国金融危机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的失败,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则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失效。而对... 2007年至今,资本主义国家陆续上演的两场危机让全球经济陷入低谷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当前资本主义世界主流指导思想的争论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讲,美国金融危机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的失败,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则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失效。而对目前由凯恩斯主义思想主导的危机救助方案进行评述,得出结论:后危机时代,无论是新自由主义还是凯恩斯主义都无法使经济政策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都无法对危机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新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 金融管制 美国金融危机 欧债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进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永生 王珺 方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40-42,共3页
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教材教学内容简单、教学方法不合理、能力考核目标不明显、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在校企合作的条件下,通过扩充理论教学内容、企业岗位模拟、强化能力考核、校企人才交流等,可以改进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与实训... 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教材教学内容简单、教学方法不合理、能力考核目标不明显、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在校企合作的条件下,通过扩充理论教学内容、企业岗位模拟、强化能力考核、校企人才交流等,可以改进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与实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会计电算化 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杨元庆 杨继瑞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67,共5页
中国房地产业经历长时期高速发展后,当前正处于一个艰难的调整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动已成为影响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人民币升值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外资加速流入中国房地产市场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 中国房地产业经历长时期高速发展后,当前正处于一个艰难的调整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动已成为影响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人民币升值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外资加速流入中国房地产市场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房地产业持续发展,但一旦人民币升值到某一幅度,就存在外资撤离造成的房地产泡沫破裂的风险。因此,必须分析汇率变动对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潜在影响,构建相应的预测和应对机制,为房地产业发展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金融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变动 房地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工业用地产出率影响因素及区域比较——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许明强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1-82,共12页
研究目的:发现城市工业用地产出率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和区域差异,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工业集约用地。研究方法:根据土地功能理论和经济主体动力学关系导向原则构建城市工业用地产出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利用地级城市面板数据估计并检验... 研究目的:发现城市工业用地产出率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和区域差异,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工业集约用地。研究方法:根据土地功能理论和经济主体动力学关系导向原则构建城市工业用地产出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利用地级城市面板数据估计并检验工业用地产出率影响因素及作用程度并进行区域比较。研究结果:城市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就业密度和全要素生产率对1999年来城市工业用地产出率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3%、-7%和85.7%;它们对工业用地产出率的边际贡献由于东中西部工业用地集约度、产业类型、劳动素质不同而呈现出区域差异。研究结论:应遏制各地尤其是中西部工业新区建设中粗放用地行为、促进工业投资并加强工业区生活配套以提升投资强度和就业密度,应在工业用地配置和评价中更加重视全要素生产率指标,应推动中西部地区工业升级并在营商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缩小与东部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全要素生产率 双向固定效应 工业用地产出率 投资强度 就业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优化方向及职能边界 被引量:7
10
作者 严洪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67,共9页
早期行政力量主导下的以央企为代表的大型企业集团产融模式开始向以糅合政、金、产、学、研等多种力量和主体参与的市场化方向转变,并正在逐步形成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融结合格局。产融结合的最高境界是职能... 早期行政力量主导下的以央企为代表的大型企业集团产融模式开始向以糅合政、金、产、学、研等多种力量和主体参与的市场化方向转变,并正在逐步形成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融结合格局。产融结合的最高境界是职能的融合。政府、产业和金融三大主体相关职能的发挥并非单纯地局限于各自主导的维度之内,而是可以系统地组成一个互动体系,且三大主体对各种要素的影响亦可相互交织。在不改变各主体主要定位和职能的前提下,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的产融结合机遇,以提高产业竞争优势为目的,建立以政府引导为主、企业和金融紧密结合的多种职能均衡发展的路径是助力实体经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优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资本 金融资本 产融结合 产融路径 职能边界 “产业+金融+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失灵的原因及其矫正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雄浪 朱旭光 《当代经济管理》 2009年第2期46-50,共5页
公共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着政策目标的实现。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失灵的现象,引起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无序和混乱。文章分析了公共政策执行失灵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 公共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着政策目标的实现。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失灵的现象,引起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无序和混乱。文章分析了公共政策执行失灵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执行失灵 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通货收缩的现状、形成机制与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若凡 李菲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0-97,共8页
我国CPI和PPI近年来一直呈双降趋势,其中CPI的增长率尚能维持正数,但PPI的增长率已经连续36个月为负,这标志着我国事实上处于通货收缩的境况。不同于通货紧缩,在政府宏观调控下,通货收缩可以转而利好于经济运行,故而通货收缩实际上为我... 我国CPI和PPI近年来一直呈双降趋势,其中CPI的增长率尚能维持正数,但PPI的增长率已经连续36个月为负,这标志着我国事实上处于通货收缩的境况。不同于通货紧缩,在政府宏观调控下,通货收缩可以转而利好于经济运行,故而通货收缩实际上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自2014年年末开始显现的此轮通货收缩诱因纷杂,但就内因而言,主要体现为我国经济的供给过剩,包括制造业的结构性产能过剩和房地产业的结构性供给过剩。因此,为避免通货收缩恶化至通货紧缩,应当分别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消化上述产业的过剩产能,使价格和产量位于合理区间,以期在经济"软着陆"的前提下,挤压经济泡沫,使我国经济面回归至健康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收缩 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发展与风景名胜区治理模式的制度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旺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0-84,共5页
关于我国风景名胜区采取何种治理模式的争论由来已久,作者回顾和评述了我国关于风景名胜区治理模式研究的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总结现阶段风景名胜区治理模式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我国风景名胜区治理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和面临... 关于我国风景名胜区采取何种治理模式的争论由来已久,作者回顾和评述了我国关于风景名胜区治理模式研究的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总结现阶段风景名胜区治理模式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我国风景名胜区治理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和面临的约束条件;同时,借鉴国外关于风景名胜区治理模式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管理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风景名胜区治理模式选择的建议:一是从国家法律层面上明确界定风景名胜区的产权状况;二是制定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的实施细则;三是根据风景名胜区等级,建立多元化的治理模式;四是建立选择性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 风景名胜区 治理模式 制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保险产业结构演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蒲成毅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80,共4页
本文通过世界保险产业结构演化与中国保险产业结构变迁的比较,探讨了保险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认为保险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决定了保险发展的不同阶段性,保险总量的增长和保险结构的优化是保险发展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保险... 本文通过世界保险产业结构演化与中国保险产业结构变迁的比较,探讨了保险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认为保险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决定了保险发展的不同阶段性,保险总量的增长和保险结构的优化是保险发展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保险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保险产业结构的优化,保险产业结构是不同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下保险发展运动的内在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产业结构 演化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人口均衡城市视角下的人口规模预测——以成都市为例
15
作者 李菲雅 蒋若凡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2014年第6期90-95,共6页
建设人口均衡城市,首要在于充分摸清人口底数,准确预测人口增长规模,才能科学制定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文章针对以往单一指标预测人口总量精度不高的问题,利用灰色预测所需信息少和神经网络非线性映射能力强的优点,筛选出与人口总... 建设人口均衡城市,首要在于充分摸清人口底数,准确预测人口增长规模,才能科学制定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文章针对以往单一指标预测人口总量精度不高的问题,利用灰色预测所需信息少和神经网络非线性映射能力强的优点,筛选出与人口总量紧密联系的9个主要因素,力图建立多指标灰色PSO-BP神经网络人口预测模型,并对2015年至2030年成都市人口总量进行预测。实证分析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高、泛化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在论文的最后,作者依据模型预测结果,为成都市建设人口均衡城市提出了较有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理论 BP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PSO算法) 人口预测 人口均衡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强度、就业密度、TFP和西部地级城市工业用地产出率
16
作者 许明强 魏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7-141,共5页
文章通过改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工业用地产出率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运用1999—2015年西部、东部和四川地级城市样本数据估计模型并计算出TFP,全面比较产出率、投资强度、就业密度和TFP等指标发现,西部地区对发展劳动力密集工... 文章通过改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工业用地产出率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运用1999—2015年西部、东部和四川地级城市样本数据估计模型并计算出TFP,全面比较产出率、投资强度、就业密度和TFP等指标发现,西部地区对发展劳动力密集工业重视程度不够,过快发展了资本密集工业,但TFP与东部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导致地均产出与东部的差距仅仅轻微收窄;四川地级城市较快的工业TFP增速为四川担当西部"领头羊"提供了支撑,但四川地级城市工业用地粗放问题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地均产出 投资强度 就业密度 双向固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山县岑溪乡高山生态扶贫与特色产业发展解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永生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5年第11期40-40,共1页
秀山县岑溪乡结合高山生态扶贫,通过土地流转,实行"公司+专业合作社+科技大户+农户"的模式,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种植基地,打造品牌,引导农民脱贫致富。
关键词 特色农业 生态搬迁 高山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宏观管理条件下的巨灾保险供需、价格与债券化模型构建
18
作者 王永生 王彤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17-118,共2页
我国巨灾风险发生频率高、损失大的特点,决定了风险分散形式的多样性;巨灾保险的风险分散机制的构建,是在政府主导下联合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国外保险巨头等参与的保险联合体的构建。我国巨灾保险风险分散机制的构建,实质上就是一种... 我国巨灾风险发生频率高、损失大的特点,决定了风险分散形式的多样性;巨灾保险的风险分散机制的构建,是在政府主导下联合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国外保险巨头等参与的保险联合体的构建。我国巨灾保险风险分散机制的构建,实质上就是一种综合性的体系创新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灾保险 政府 潜在投保人供给 债券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统筹下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与利益主体博弈分析
19
作者 王永生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97-98,共2页
城市郊区土地利用制度的变迁,是政府主导、开发商极力推动、农民积极参与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合。本文以四川成都龙华村和大兰村土地创新模式为例进行分析,揭示土地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城郊 土地制度 变迁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的演化及其绩效:1949-1981年
20
作者 王永生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8期95-96,共2页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集体土地的一类,它是指位于广大农村,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已用于非农业目的土地。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运动之后,以土地利用为主的土地管理,导致无偿无限地使用土地,土地失控失管。1949年到1978年,依赖于...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集体土地的一类,它是指位于广大农村,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已用于非农业目的土地。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运动之后,以土地利用为主的土地管理,导致无偿无限地使用土地,土地失控失管。1949年到1978年,依赖于行政权力划拨和平调,集体建设用地在所有者之间进行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制度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