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危机、银行授信与企业流动性管理: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雪松 洪正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3-139,共17页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5—2010年的数据,考察银行授信是否降低了金融危机中企业的预防性现金储备。研究发现,获得银行授信的企业在危机期间现金储备的增幅更小,这表明银行授信发挥了流动性保障作用。但是我国特殊的经济制度环境也影...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5—2010年的数据,考察银行授信是否降低了金融危机中企业的预防性现金储备。研究发现,获得银行授信的企业在危机期间现金储备的增幅更小,这表明银行授信发挥了流动性保障作用。但是我国特殊的经济制度环境也影响着这种流动性保障作用的有效发挥:(1)相较于国有银行,源自非国有银行的银行授信为企业提供了更有效的流动性保障;(2)银行授信的流动性保障取决于银企关系的强弱;(3)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更依赖银行的流动性保障。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授信的流动性保障能够改善企业在危机中的经营业绩。文章结论表明,我国银行体系在帮助企业部门应对金融风险时存在不足,政府应该尽量剥离国有银行的"政治性"贷款,让国有银行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流动性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授信 金融危机 企业流动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理论问题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谢平 尹龙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金融监管体制 改革 市场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金融宏观调控--再为中国金融立论 被引量:4
3
作者 曾康霖 罗晶 《征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1,共11页
一国的货币供给量取决于进入市场中流通的商品和能够反映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商品价格量的总和。必须遵循货币的供给是有限的、能够计量的,而不是任意的、不能计量的。货币供给量是有限的,靠货币供给量着力于金融宏观调控的力量是有限... 一国的货币供给量取决于进入市场中流通的商品和能够反映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商品价格量的总和。必须遵循货币的供给是有限的、能够计量的,而不是任意的、不能计量的。货币供给量是有限的,靠货币供给量着力于金融宏观调控的力量是有限的。“央行行为的哲理”是金融宏观调控的艺术和必修课。经济社会的重大变化表现为: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巨额增加——国内储蓄与投资难以均衡;贫富差距拉大,要迈过“中等收入陷阱”,造就中等收入阶层;中美之争以及关联度成为全球经济问题的核心。金融宏观调控关注的基点是:要关注国民实际收入的变化,要关注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要把社会就业始终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要密切关注财政信贷收支的综合平衡,要关注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建立现代中国央行制度,就要提高对金融市场变迁的敏感度和适应能力,增强央行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宏观调控 货币供给量 经济社会重大变化 现代中国央行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要成为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保障系统——五为中国金融立论 被引量:5
4
作者 曾康霖 罗晶 《征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1,共11页
金融要成为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保障系统,必须确定现代金融服务业,必须关注现代经济生活的变化。而现阶段讨论国内金融业的保障功能,应着重关注以下经济社会特征:适龄劳动力增加,就业压力增大;人们收入增加,中产阶层正在形成;贫富差距仍然... 金融要成为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保障系统,必须确定现代金融服务业,必须关注现代经济生活的变化。而现阶段讨论国内金融业的保障功能,应着重关注以下经济社会特征:适龄劳动力增加,就业压力增大;人们收入增加,中产阶层正在形成;贫富差距仍然较大,两极分化仍需防范;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需要建立和完善;追求公平正义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定海神针”。同时,面对经济社会的变迁,当代金融领域面临多方面的挑战:数字货币的挑战、金融科技的挑战、金融需求多元化与差别化的挑战。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必须建立两大系统:社会成员生活水平提高的保障系统、社会成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保障系统。社会是一张“资产负债表”,当代金融的运作涵盖整个社会,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于求得这张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建立金融保障体系,要防止通货膨胀并遏制资产泡沫;要着力推动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要建立完善新的市场主体——社区银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金融 贫富差距 保障系统 乡村振兴 社区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金融体系模式——三为中国金融立论 被引量:3
5
作者 曾康霖 罗晶 《征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7,共8页
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都必须着力于实体经济。在着力于实体经济的同时,有增大虚拟金融的必然性。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运作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相互之间作出区分的意义在于防范风险,但同时必须认知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建立什... 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都必须着力于实体经济。在着力于实体经济的同时,有增大虚拟金融的必然性。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运作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相互之间作出区分的意义在于防范风险,但同时必须认知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建立什么样的金融体系,首先要考察金融资源的形成和配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中国金融体系。中国的金融体系只能是银行导向型的金融体系,而非市场导向型的金融体系。关于中国金融体系建设的建议如下:以内源性融资为基础,外源性融资为主导;在外源性融资中,以银行融资为主体,证券融资相配合;在银行融资中,商业性融资为先,政策性融资跟进;在证券融资中,股票融资为先,债券融资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体系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 内源性融资 外源性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六为中国金融立论 被引量:2
6
作者 曾康霖 《征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考察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参照外国名家的思想、理论,更要结合中国现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结构的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关注:中国金融体制的形成主要是由政府推动的,始终没有摆脱以外源性融资为主、内源性融资为辅的状态;国内... 考察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参照外国名家的思想、理论,更要结合中国现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结构的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关注:中国金融体制的形成主要是由政府推动的,始终没有摆脱以外源性融资为主、内源性融资为辅的状态;国内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确立经济与金融互动、多元化差异化和中性竞争三大原则,需要以创新思维研究国内货币超额增长现象;金融机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取决于交易成本和信息对称,中国金融产能是否过剩,要界定金融产能的含义和范围,要考察金融业发展的效率;中国需要地方银行,需要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需要建立和发展互助性金融平台。同时,需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外源性融资与内源性融资 金融产能 金融效率 金融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主导、思想诱致与金融学术创新——转轨以来中国金融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7
作者 李辉富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17,共4页
中国金融经过近30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但中国金融改革的成败却尚无定论。迄今为止的金融改革一直都受政府行为的深刻主导,但已越来越受到金融思想、价值体系甚至意识形态等因素的促进或者阻碍,从而面临发展的节点。中... 中国金融经过近30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但中国金融改革的成败却尚无定论。迄今为止的金融改革一直都受政府行为的深刻主导,但已越来越受到金融思想、价值体系甚至意识形态等因素的促进或者阻碍,从而面临发展的节点。中国金融进一步发展的动力需要依靠包括政府在内的全社会的思维和观念更加民主、理性、务实,要依靠更广泛、更深刻的金融学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主导 思想诱致 金融学术创新 中国金融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贸易协定缓解了金融风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冲击吗?——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证据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婷 汤继强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7-60,共14页
空间视角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不存在风险偏好悖论,区域贸易协定能够有效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基于2005—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5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金融风险综合指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验证东道国金融风险对中国OFDI... 空间视角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不存在风险偏好悖论,区域贸易协定能够有效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基于2005—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5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金融风险综合指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验证东道国金融风险对中国OFDI的影响及空间效应,并引入调节变量区域贸易协定检验其作用机制。实证分析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风险对中国OFDI有显著影响,伴随着空间效应,能在抑制本国引进OFDI的同时促进邻国获得投资;区域贸易协定不仅显著促进本国招商引资,对邻国也具有正外部性;区域贸易协定不仅有效缓解了东道国金融风险对中国OFDI的冲击,在金融风险将投资挤入邻国时也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中高收入、高收入国家的影响机制与全样本大致相同,但低收入、中低收入国家金融风险不仅对本国引进OFDI造成负面影响,也对邻国存在负的空间溢出效应,不过区域贸易协定的正向调节作用不存在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金融风险 区域贸易协定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金融发展抑制了FDI流入吗?——来自中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尚君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20,共7页
本文分析了金融发展作用于FDI的机理,并利用中国1996~2011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探讨了金融发展与FDI的关系。结果表明FDI存在集聚效应。并且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市场潜力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均显著... 本文分析了金融发展作用于FDI的机理,并利用中国1996~2011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探讨了金融发展与FDI的关系。结果表明FDI存在集聚效应。并且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市场潜力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均显著地促进FDI流入,但是金融发展水平却与FDI成负相关,金融发展抑制了FDI流入。其深层次原因是中国金融体制缺陷造成的.即相对落后的金融体系未能实现信贷资金的最优配置,从而导致FDI作为弥补私人部门融资缺口而大量输入,而随着金融体制的不断健全、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私人部门融资困境,从而降低与国外投资者的合作动机,进而导致FDI的流出。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金融抑制 FDI 抑制作用 系统G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存在过度金融化吗 被引量:22
10
作者 刘锡良 文书洋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36,共9页
目前尚没有文献对过度金融化一词进行专门的定义。从金融发展理论和西方金融发展史的视角,过度金融化是指随着金融化程度的提高,金融化不能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反而阻碍经济发展的现象。根据当前国内经济现象以及金融化指标的国际对比... 目前尚没有文献对过度金融化一词进行专门的定义。从金融发展理论和西方金融发展史的视角,过度金融化是指随着金融化程度的提高,金融化不能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反而阻碍经济发展的现象。根据当前国内经济现象以及金融化指标的国际对比评估判断,中国存在总量的过度金融化;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则显示,除总量过剩外,中国的金融化还具有显著的结构性特征,大量金融资源集中于少数行业和领域,导致部分行业金融资源过剩,形成局部泡沫,另一部分行业缺乏金融服务,面临融资困难,且这种结构性的过度金融化对经济发展已经造成不利影响。从改革开放至今40年的时间中,金融发展在银行业和货币化水平上的深化并没有对经济增长率做出显著的贡献。控制过度金融化、防范金融风险,短期应控制总量增长,防止放水漫灌,长期则重在调整金融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化 过度金融化 经济发展 金融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信息环境下的金融集权与分权--基于中央政府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雷 刘锡良 王锦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8-69,共12页
近年来地方政府在金融管理和金融风险处置上的作用日益被强调,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权责却模糊不清。本文从中央政府的视角,从信息、道德风险以及金融外部性三方面来分析金融管理的集权与分权问题。研究发现在金融集权的模式下,... 近年来地方政府在金融管理和金融风险处置上的作用日益被强调,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权责却模糊不清。本文从中央政府的视角,从信息、道德风险以及金融外部性三方面来分析金融管理的集权与分权问题。研究发现在金融集权的模式下,由于地方政府的隐性干预,一国可能会处于高度的金融抑制状态。在金融分权情境下,地方状态信息对一项金融政策制定越重要、信息甄别成本越大,中央向地方政府授权的价值越大,同时中央对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容忍度越高。而当引入金融外部性,尤其是金融风险极易跨区域传染的特性时,有着强大的行政控制力和丰富的宏观金融工具的中央政府在协调地区间金融溢出效应,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相比地方政府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因而,本文认为在金融分权的情境下,政策性金融权力的下放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放与不放的问题,而是一个金融适度分权问题,即合理地将一系列的政策性金融权力配置给中央与地方政府,寻求最优金融分权结构,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权与分权 信息不对称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去”战略中我国企业金融风险分担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锡良 董青马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3,共7页
自从2000年10月11日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五计划"建议中最早将"走出去"战略上升至正式的国家战略以来,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领域不断拓宽,规模稳步扩张,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 自从2000年10月11日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五计划"建议中最早将"走出去"战略上升至正式的国家战略以来,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领域不断拓宽,规模稳步扩张,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178个国家(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8万家,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220亿美元。2012年1-11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的3596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25亿美元,同比增长25%。但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日益多元的各类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风险更引起了各国海外投资企业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同时明确要求,"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本文作者从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现状出发,系统评估其在运行过程中的政治经济风险,探讨我国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存在的缺陷,进而结合发达国家经验,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探讨构建"走出去"战略中我国企业"三位一体"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并据此从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的视角提出风险分担的具体政策建议,相信对更好地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在海外开展国际经营过程中提升防范和化解政治经济风险能力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出去”战略 风险分担机制 企业金融 对外直接投资 海外投资企业 国际金融危机 境内投资者 国家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水权体系:原则、调适及中国借鉴 被引量:12
13
作者 严予若 万晓莉 +2 位作者 伍骏骞 袁平 郑建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109,共9页
水权是现代水治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合理的水权制度有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旧有的水资源管理模式中水权不明晰、水权制度尚未建立健全,因而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水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的需要。美国的水权制度与其发达的市场经济... 水权是现代水治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合理的水权制度有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旧有的水资源管理模式中水权不明晰、水权制度尚未建立健全,因而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水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的需要。美国的水权制度与其发达的市场经济相适应,其经验可资借鉴。美国的水资源治理实践表明,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以法律和制度为保障的水权制度,对于水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水资源财产权的明晰界定是美国水权制度的基石;水权的取得及其权责范围均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并受法律保护。在保护私有水权的同时,美国水权制度兼顾联邦和地方利益,同时避免外部性产生。各州对水权的确权和管理因各自人文和自然状况的差异而异,但对水资源"合理有益的使用"是各州共有的理念。美国的水治理理念正从偏重水资源的经济价值转向日渐重视水的环境及人文价值。社会公平、效率的增进、交易成本的降低是美国水权制度演进的内在动力。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化,美国的水权管理体系已日臻成熟,但依旧存在不同层面的水权冲突,因此仍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调适。我国应学习借鉴美国水治理的有益经验,并积极探索美国经验的中国转化。本文对美国现行水权体系中水权的取得、水权的范围以及水权的变更与中止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水权制度建设提出构想,包括:以立法确立和保障水权、建立市场导向的水价形成机制、运用水价杠杆实施有效的水资源需求管理、培育水权交易市场、构建区域性水权管理规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权制度 美国 水岸水权 优先占用水权 混合水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金融研究生的商学院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量:18
14
作者 罗刚 李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3-76,共4页
对美国金融学研究生教育的商学院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归纳出了其主要特点,得出了其对中国的金融学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金融研究生 “商学院模式” 职业性学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统筹视野的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对接:成都个案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锡良 齐稚平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49,共8页
在城乡统筹建设中,"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实现二者的有效联通是城乡统筹中金融发展的关键所在。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联通机制的建设,须注意金融机构的联通金融市场的联通,以及风险补偿机制的建设。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城乡统筹 金融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值理论方法的中国股指期货保证金设定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晓渝 宋曦 潘席龙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6年第4期42-47,共6页
保证金制度的合理设定是确保股指期货交易高效和安全进行的保证。文章在极值理论广义帕累托分布(GPD)下,研究了上证以180指数为标的的股指期货的保证金水平,并且与正态分布假设下的保证金水平进行比较。建议以GPD下的损失期望值作为确... 保证金制度的合理设定是确保股指期货交易高效和安全进行的保证。文章在极值理论广义帕累托分布(GPD)下,研究了上证以180指数为标的的股指期货的保证金水平,并且与正态分布假设下的保证金水平进行比较。建议以GPD下的损失期望值作为确定中国股指期货保证金水平的依据,并且可以考虑区分不同头寸设置不同的保证金水平,为中国的股指期货交易的保证金设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期货 极值理论 保证金水平 损失期望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时期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政策研究——基于四川省梓潼县的案例研究(下)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锡良 王磊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4-49,共6页
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已严重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及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构建一个功能完善、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都对重... 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已严重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及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构建一个功能完善、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都对重新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是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检验标准。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改革 金融需求 政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资产定价实证研究:中国股票市场噪声交易者风险测度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晓渝 苟宇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4-67,共14页
本文借鉴行为金融理论在资产定价领域的成果,对国外学者的实证方法进行了理论改进和拓展,并运用上海股票市场的A、B股有关交易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我国股票市场具有很高的噪声交易者风险,从而无法运用CAPM对股票进行有效定... 本文借鉴行为金融理论在资产定价领域的成果,对国外学者的实证方法进行了理论改进和拓展,并运用上海股票市场的A、B股有关交易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我国股票市场具有很高的噪声交易者风险,从而无法运用CAPM对股票进行有效定价。本文在具体实证过程中使用了相关工程技术软件和计量分析软件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处理、运算和运算结果计量分析,得出了具有统计和经济意义的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金融 噪声交易 行为资产定价 交易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高校董事会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枭 程均丽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6,22,共4页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实际的我国高校董事会制度,是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美国高校董事会制度是世界各国高校借鉴的典范,具有明晰的法律地位,清晰的治理结构,明确的职责、权利与义务界定。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会制度对完...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实际的我国高校董事会制度,是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美国高校董事会制度是世界各国高校借鉴的典范,具有明晰的法律地位,清晰的治理结构,明确的职责、权利与义务界定。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会制度对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规范上市公司运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借鉴美国高校董事会制度和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会制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董事会,是当前我国政府和高校面临的重要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董事会 内部管理 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非金融企业杠杆治理的加减法——来自信贷市场的证据 被引量:4
20
作者 殷孟波 吴佳其 许坤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5-258,共14页
信贷市场是我国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的"活水"之源,是治理我国企业去杠杆和加杠杆难题的枢纽。文章基于2005-2015年获得信贷支持的5 977笔非金融企业贷款数据,从信贷交易视角考察了信贷市场中企业杠杆率的异质性、影响因素及其... 信贷市场是我国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的"活水"之源,是治理我国企业去杠杆和加杠杆难题的枢纽。文章基于2005-2015年获得信贷支持的5 977笔非金融企业贷款数据,从信贷交易视角考察了信贷市场中企业杠杆率的异质性、影响因素及其潜在的去杠杆对象。在宏观快速加杠杆期间,银行信贷总体上发挥了微观稳杠杆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大型、公有制和异地企业更容易加杠杆,但异地大型企业的高杠杆缺乏经营效率支撑应是去杠杆的对象。文章还发现银企关系、资产专用性等交易因素与杠杆率显著相关。文章的研究结果为增进我国企业杠杆治理的协同性和精准度提供了明晰的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 去杠杆 加杠杆 资本结构 信贷市场 金融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