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矿物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5
1
作者 彭同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0,共4页
在分析了当前非金属矿和矿物材料定义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矿物材料研究和教学的体 会,讨论了矿物材料的定义与分类;阐述了矿物材料的深度加工与矿物的可改造性、深度加工方法的研 究现状,指出了当前矿物材料发展趋势。
关键词 矿物材料 深加工 可改造性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岳焕娟 孙红娟 +3 位作者 彭同江 刘波 杨敬杰 梁小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601-2608,2617,共9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质进入水体,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废水亟待净化处理。在众多污水处理方法中,吸附法因经济、高效而被广泛使用。相较于传统吸附剂,石墨烯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质进入水体,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废水亟待净化处理。在众多污水处理方法中,吸附法因经济、高效而被广泛使用。相较于传统吸附剂,石墨烯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好、含氧官能团丰富、可修饰性强等优点,对水体中的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但二维石墨烯材料因片薄、粒径细小,在吸附污染物后较难实现固液分离,从而产生二次污染。将二维石墨烯组装成三维多孔网状聚集体,不仅能有效阻止石墨烯结构层的堆积,促进污染物的扩散吸附,还有利于吸附污染物后的固液分离。因此,在水污染处理领域,三维石墨烯吸附材料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三维石墨烯材料是以(氧化)石墨烯为主体交联形成的多孔网状宏观体新材料,继承了本征石墨烯良好的理化性能。其多孔网状纳米结构赋予自身较高的孔隙率和较快的溶质传输速度等特性,使其在水污染处理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利用不同的化学物质,采取不同的制备方法对石墨烯材料进行接枝改性、掺杂复合等,可促进石墨烯三维宏观结构和微观孔隙结构的形成。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三维石墨烯主要通过静电相互作用、π-π堆叠作用、疏水作用、氢键作用和络合作用等与污染物质结合,实现污染物的去除。对于阳离子污染物质,增加三维石墨烯材料表面的活性基团及吸附位点,可有效提高其对阳离子物质的吸附容量,优化其耐酸碱性,并提高吸附质的脱附率。而疏水亲油的三维石墨烯材料是去除油类污染物质的理想吸附材料,提高其孔隙率、比表面积和机械强度可大幅提高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增强其弹性强度及热稳定性可显著提高其循坏再生性能。基于水环境污染治理的迫切需求以及三维石墨烯材料优异的吸附性能,本文从水污染治理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水热自组装法、溶剂热自组装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有机高分子模板法和冰模板法等制备三维石墨烯材料的机理,综述了三维石墨烯材料在含染料、油污等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离子废水中的吸附应用,并对其研究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石墨烯材料 吸附 重金属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棉尾矿与粉煤灰协同制备保温泡沫陶瓷的性能研究
3
作者 杨进 孙红娟 +2 位作者 彭同江 罗利明 陈仕泽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17-2629,共13页
为实现固体废物的高附加值利用,本研究以石棉尾矿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石英砂为辅料,通过自发泡工艺成功制备了顽火辉石-堇青石基保温泡沫陶瓷(简称泡沫陶瓷)。探讨了烧结温度和石英砂掺量对泡沫陶瓷孔隙结构、物理性能及热导率的影响。... 为实现固体废物的高附加值利用,本研究以石棉尾矿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石英砂为辅料,通过自发泡工艺成功制备了顽火辉石-堇青石基保温泡沫陶瓷(简称泡沫陶瓷)。探讨了烧结温度和石英砂掺量对泡沫陶瓷孔隙结构、物理性能及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泡沫陶瓷的热导率主要受气孔结构和分布的影响。随着石英砂掺量和烧结温度的增加,泡沫陶瓷的孔隙率逐渐增大,气孔由不均匀分布转变为均匀分布的闭孔结构,气孔内低热导率气体的存在有效抑制了热量的传导。与此同时,石英砂掺量的增加促进了低热导率晶相(如堇青石)的相对含量提高,而高热导率晶相(如尖晶石)的相对含量下降,从而进一步降低热导率。所制备泡沫陶瓷的常温热导率最低可达0.17 W/(m·K),孔隙率达到69.43%,抗压强度为18.77 MPa,优于《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2021)对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要求。该研究为石棉尾矿和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并为建筑节能材料性能的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棉尾矿 粉煤灰 保温泡沫陶瓷 热传导机制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蛭石晶层间层矿物的可交换性阳离子及交换容量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彭同江 刘福生 +2 位作者 John Huang Nelson Belzile 孙红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1-396,共6页
对采自新疆尉犁蛭石矿、河南灵宝—陕西潼关蛭石矿的工业蛭石矿物样品进行了可交换性阳离子与交换容量研究 ,发现新疆尉犁蛭石矿金云母蛭石中可交换性阳离子主要为Na+ 和Ca2 + ,其次为Mg2 + 、K+ 、Ba2 + 和Sr2 + ;而河南灵宝—陕西潼... 对采自新疆尉犁蛭石矿、河南灵宝—陕西潼关蛭石矿的工业蛭石矿物样品进行了可交换性阳离子与交换容量研究 ,发现新疆尉犁蛭石矿金云母蛭石中可交换性阳离子主要为Na+ 和Ca2 + ,其次为Mg2 + 、K+ 、Ba2 + 和Sr2 + ;而河南灵宝—陕西潼关蛭石矿工业蛭石样品的可交换性阳离子主要为Ca2 + 和Mg2 + ,其次为Na+ 、K+ 等。金云母蛭石和绿泥石蛭石间层矿物的阳离子交换容量随间层结构中蛭石晶层的含量增加而增大 ,一般在 5 6 .92~ 98.95mmol/ 10 0g之间 ,仅为蛭石最大阳离子交换容量的一半。金云母蛭石样品阳离子交换容量大小与K2 O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与 (Na2 O +Ca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云母-蛭石 绿泥石-蛭石 间层矿物 可交换性阳离子 阳离子交换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段涛 杨玉山 +1 位作者 彭同江 唐永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23,共5页
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而呈现出诸多新奇的物理、化学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无机/无机、无机/有机、有机/无机3种类型的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形成机理,重点阐述了它们在催化、... 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而呈现出诸多新奇的物理、化学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无机/无机、无机/有机、有机/无机3种类型的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形成机理,重点阐述了它们在催化、生物医学、药物控制释放和光子晶体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展望了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材料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云母蛭石间层矿物的酸浸取物与酸蚀机理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彭同江 刘福生 +1 位作者 张宝述 孙红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22-628,共7页
对采自新疆尉犁蛭石矿的金云母蛭石间层矿物样品进行了酸处理实验研究。在样品化学成分和XRD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样品酸处理后酸浸取物的化学组成、含量及结构变化特征;分析讨论了金云母蛭石间层矿物在酸处理过程中不同阳离子浸出率的... 对采自新疆尉犁蛭石矿的金云母蛭石间层矿物样品进行了酸处理实验研究。在样品化学成分和XRD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样品酸处理后酸浸取物的化学组成、含量及结构变化特征;分析讨论了金云母蛭石间层矿物在酸处理过程中不同阳离子浸出率的变化规律和酸蚀机理。结果表明,层间可交换性阳离子的氧化物CaO和Na2O的酸浸取率最高,层间不可交换性阳离子的氧化物K2O次之,八面体中阳离子的氧化物MgO、Fe2O3和Al2O3具有较高的酸浸取率,而四面体阳离子的氧化物Si O2的酸浸取率最低;金云母蛭石间层矿物中蛭石晶层含量高的样品酸浸取率高,金云母蛭石间层矿物的耐酸蚀性能不如金云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云母-蛭石 间层矿物 酸浸取物 酸浸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克塞石棉尾矿矿物学特征及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宋鹏程 彭同江 +1 位作者 鲜海洋 孙红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5-910,共6页
采用XRF、XRD和SEM对阿克塞红柳沟矿区的石棉尾矿进行了矿物学特征分析,并进行了制备含硅、镁系列化合物的开发研究。结果表明:3个矿山石棉尾矿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为SiO237.01%~39.35%,MgO 37.00%~38.92%,其次是TFe2O36.02%~8.37%,... 采用XRF、XRD和SEM对阿克塞红柳沟矿区的石棉尾矿进行了矿物学特征分析,并进行了制备含硅、镁系列化合物的开发研究。结果表明:3个矿山石棉尾矿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为SiO237.01%~39.35%,MgO 37.00%~38.92%,其次是TFe2O36.02%~8.37%,烧失量为12.29%~13.56%;主要矿物组成为蛇纹石,且含少量滑石、磁铁矿、水镁石、菱镁矿。石棉尾矿经酸浸获得硫酸镁,制备了"卡房状"氢氧化镁、片状碱式碳酸镁及"卡房状"氧化镁粉体;石棉尾矿的酸浸渣经碱浸获得偏硅酸钠,制备了球状纳米级白炭黑。研究结果对阿克塞红柳沟矿区的石棉尾矿的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塞 石棉尾矿 矿物学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氨基酸水溶液的表面离子化及溶解作用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国武 董发勤 万朴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0-334,共5页
在矿物 氨基酸 水组成的多相体系中 ,矿物在氨基酸中的溶解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其矿物的成分、结构和表面离子化是影响矿物溶解和络合的重要因素。水镁石、纤蛇纹石、硅灰石由于表面羟基化 ,在氨基酸水溶液中有较高的溶解度 ,溶解... 在矿物 氨基酸 水组成的多相体系中 ,矿物在氨基酸中的溶解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其矿物的成分、结构和表面离子化是影响矿物溶解和络合的重要因素。水镁石、纤蛇纹石、硅灰石由于表面羟基化 ,在氨基酸水溶液中有较高的溶解度 ,溶解以配合作用为主 ;坡缕石、海泡石层状硅酸盐矿物表面羟基化作用较弱 ,与氨基酸的作用为配合作用和吸附作用并存 ,以后者为主 ;沸石矿物则以吸附作用为主。在中性氨基酸水溶液中 ,矿物的溶解度大小为 :水镁石 >纤蛇纹石 >硅灰石 >海泡石 >坡缕石 >斜发沸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矿物 粉尘 氨基酸 表面特性 络合作用 溶解作用 表面离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实验制备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孙红娟 彭同江 邓建国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3-78,共6页
对聚苯胺 /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制备产物进行了研究。将新疆某地蒙脱石在钠化改型后进行了季铵盐改性处理。以苯胺作为客体物质 ,利用季铵盐 /蒙脱石插层复合物与有机物良好的相容性 ,将季铵盐 /蒙脱石插层复合物分散在苯胺... 对聚苯胺 /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制备产物进行了研究。将新疆某地蒙脱石在钠化改型后进行了季铵盐改性处理。以苯胺作为客体物质 ,利用季铵盐 /蒙脱石插层复合物与有机物良好的相容性 ,将季铵盐 /蒙脱石插层复合物分散在苯胺单体中后 ,苯胺单体进入了蒙脱石层间域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 /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XRD、SEM、TG_DTA分析结果表明 ,苯胺单体的进入使蒙脱石的层间距大大增加 ,经聚合后聚苯胺 /蒙脱石复合物中蒙脱石及其插层复合物的X射线衍射特征、形态特征和热学性质特征完全消失 ,表明蒙脱石晶层已被剥离分散在聚苯胺中形成聚苯胺 /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聚苯胺 纳米复合材料 原位聚合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浩 彭同江 +1 位作者 刘波 孙红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57-63,共7页
氧化石墨烯因表面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而具有十分优异的气敏性能,可应用于低浓度(ppb级)环境下气体的检测。综述了现阶段氧化石墨烯在气体传感器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氧化石墨烯对湿度、NO_2、H_2、CH_4的敏感性能,重点探究了氧化石墨... 氧化石墨烯因表面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而具有十分优异的气敏性能,可应用于低浓度(ppb级)环境下气体的检测。综述了现阶段氧化石墨烯在气体传感器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氧化石墨烯对湿度、NO_2、H_2、CH_4的敏感性能,重点探究了氧化石墨烯表面含氧官能团的类型对其选择性的影响规律,并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开展氧化石墨烯气体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气体传感器 含氧官能团 低浓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三台钙蒙脱石的矿物学与有机化处理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彭同江 Nelson Belzile +3 位作者 孙红娟 Yuewei Chen John Huang 刘福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4,共7页
对四川三台钙蒙脱石进行了矿物学和有机化处理研究。化学成分分析、晶体化学式与层间可交换阳离子数计算、X射线衍射分析和热分析都表明三台膨润土属钙基膨润土,属型为切托 Otay型。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对四川三台钙蒙脱石进行了矿物学和有机化处理研究。化学成分分析、晶体化学式与层间可交换阳离子数计算、X射线衍射分析和热分析都表明三台膨润土属钙基膨润土,属型为切托 Otay型。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三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四川三台钙蒙脱石进行了有机化处理。结果表明,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处理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学 有机化处理 钙蒙脱石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插层法制备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文霞 张宝述 +2 位作者 宋海明 孙红娟 彭同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7,15,共3页
简述了熔融插层法制备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技术。介绍了制备方法,分析了其动力学原理,阐述了此技术在合成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关键词 粘土矿物 聚合物 纳米复合材料 熔融插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铁-云母纳米薄膜材料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樊亮 彭同江 +1 位作者 孙红娟 马国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4-87,共4页
本文利用加碱中和法在天然白云母基片上沉积氧化铁纳米颗粒薄层,制备出Fe2O3-云母纳米薄膜材料,并探讨了实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总结得到Fe2O3-云母纳米薄膜材料的最佳实验制备工艺参数.结果与分析表明,工艺条件如pH、温度等因素的不同设... 本文利用加碱中和法在天然白云母基片上沉积氧化铁纳米颗粒薄层,制备出Fe2O3-云母纳米薄膜材料,并探讨了实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总结得到Fe2O3-云母纳米薄膜材料的最佳实验制备工艺参数.结果与分析表明,工艺条件如pH、温度等因素的不同设置,将带来不同的成膜效果,如薄膜材料的均匀性、包覆率,及其颜色.实验得到的Fe2O3-云母纳米薄膜材料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氯化铁溶液浓度为0.2mol/l,其用量与云母粉料比为11∶1;成膜过程:pH值控制在3左右,反应温度为70~80℃,滴定速度为1.0~1.4ml/min;焙烧阶段:650℃、900℃煅烧2小时,即可获得带有金黄光泽的Fe2O3-云母纳米薄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 纳米薄膜 云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饭石热处理及在远红外基元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登良 董发勤 +2 位作者 刘家琴 王海滨 冯启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43-1545,共3页
通过热分析、XRDI、R对在不同温度下处理的麦饭石进行测试,然后与Fe2O3、MnO2、TiO2、ZrO2进行混合烧结,研究结果表明,麦饭石在T=1000℃烧结时,主晶相为SiO2、K6Fe2O6、Al2O3,加入麦饭石后,样品的红外热效应略有降低,最低降低2.5℃,最... 通过热分析、XRDI、R对在不同温度下处理的麦饭石进行测试,然后与Fe2O3、MnO2、TiO2、ZrO2进行混合烧结,研究结果表明,麦饭石在T=1000℃烧结时,主晶相为SiO2、K6Fe2O6、Al2O3,加入麦饭石后,样品的红外热效应略有降低,最低降低2.5℃,最高降低12.4℃。所制样品进行红外辐射率都能达0.8以上,烧结Fe2O3体系的红外辐射较强,在9.5μm波段达到了0.91,但加入麦饭石后,辐射率为0.88,将制备的远红外基元材料加入到涂料,9.5μm处的红外发射率为0.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饭石 热处理 远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插层制备聚苯乙烯/蛭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文霞 张宝述 +1 位作者 孙红娟 彭同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2-84,共3页
通过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聚苯乙烯(PS)/蛭石纳米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燃烧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并对不同蛭石含量的PS/蛭石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蛭石含量为3%时,与纯PS相比,熔体流动速率只降低了4%,即仍具有... 通过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聚苯乙烯(PS)/蛭石纳米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燃烧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并对不同蛭石含量的PS/蛭石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蛭石含量为3%时,与纯PS相比,熔体流动速率只降低了4%,即仍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同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3.4%、77%和41%。氧指数测试结果表明,蛭石的加入有利于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蛭石 熔融插层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克塞红柳沟纤蛇纹石矿物学特征研究
16
作者 鲜海洋 彭同江 +1 位作者 孙红娟 宋鹏程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9-565,共7页
在对阿克塞红柳沟温石棉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XRF、XRD、FT-IR、SEM、TG-DTA等分析测试方法对4个纤蛇纹石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晶体结构、谱学特征、显微形貌与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纤蛇纹石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为SiO2、M... 在对阿克塞红柳沟温石棉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XRF、XRD、FT-IR、SEM、TG-DTA等分析测试方法对4个纤蛇纹石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晶体结构、谱学特征、显微形貌与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纤蛇纹石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为SiO2、MgO,其次含有Al2O3、Fe2O3及少量的NiO等类质同象组分,为典型的斜纤蛇纹石结构,内外羟基伸缩振动和Si-O伸缩振动吸收峰尖锐、分裂明显,纤维形态表现为柔韧的丝状,结构破坏温度在650~700℃,酸蚀量在43.67%~59.89%之间,碱蚀量在2.72%~7.01%之间。矿床地质特征和纤蛇纹石的矿物学特征表明该矿床形成后遭受后期的地球化学作用破坏程度低,与纤蛇纹石共生的矿物较简单,纤蛇纹石纤维表面结构较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棉 纤蛇纹石 矿物学 阿克塞 红柳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信阳上天梯膨润土的矿物学特征与可控改造性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同江 孙红娟 +1 位作者 罗利明 杨梦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3-179,I0003,共8页
为实现河南信阳上天梯地区膨润土的高附加值开发利用,在矿物学属性研究基础上,采用自粉化提纯、常压低温焙烧活化及常压碱溶合成沸石技术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膨润土为钙基膨润土,主要矿物为钙蒙脱石,杂质矿物为斜发沸石和方石... 为实现河南信阳上天梯地区膨润土的高附加值开发利用,在矿物学属性研究基础上,采用自粉化提纯、常压低温焙烧活化及常压碱溶合成沸石技术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膨润土为钙基膨润土,主要矿物为钙蒙脱石,杂质矿物为斜发沸石和方石英;干燥膨润土经湿润后可实现膨胀自粉化,再经湿法筛分可获得吸蓝量高达38.55 g/100g提纯膨润土;常压低温焙烧活化技术获得脱色率达99.9%、活性度为308 mmol/kg的高质量活性白土;常压碱溶一步法合成的4?沸石为较理想的立方体与菱形十二面体的聚形,在合成过程中斜发沸石和方石英等杂质矿物均转变为沸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矿物学特征 自粉化提纯 活性白土 合成沸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层电荷数钙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_(1)的吸附性能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莎 彭同江 +1 位作者 孙红娟 张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82,共11页
以内蒙古、新疆及辽宁三地的钙基膨润土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层电荷数钙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AFB_(1))的吸附性能与机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不同产地膨润土的矿物学属性、理化性能及钙蒙脱石... 以内蒙古、新疆及辽宁三地的钙基膨润土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层电荷数钙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AFB_(1))的吸附性能与机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不同产地膨润土的矿物学属性、理化性能及钙蒙脱石吸附AFB_(1)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作用。结果表明,钙蒙脱石含量高、比表面积大、层电荷数高的内蒙古膨润土(N-Mt)吸附性能较好,当初始浓度为1.5 mg/L、吸附剂用量为5 mg时,N-Mt对AFB_(1)的饱和吸附量为1.153 mg/g,吸附过程受pH值影响较小。钙蒙脱石对AFB_(1)的吸附行为同时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吸附过程可能同时涉及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钙蒙脱石与AFB_(1)之间的吸附作用同时发生在层间域和层面上,该作用主要源于电子供体-受体结合作用和钙蒙脱石与AFB_(1)分子之间的离子-偶极相互作用。钙蒙脱石对AFB_(1)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属单分子层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蒙脱石 层电荷 黄曲霉毒素B_(1) 吸附性能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若干典型石墨矿山石墨的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28
19
作者 鲜海洋 彭同江 +1 位作者 孙红娟 吴逍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5-405,共11页
为查明我国典型矿石墨的矿物学特征,采用XRD、FESEM-EDS、TEM和Raman光谱等表征手段对来自不同产地石墨样品的成分、结构与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晶质与隐晶质石墨分别由微米级和纳米级石墨鳞片组成,主要的区别为前者有更大的微晶尺... 为查明我国典型矿石墨的矿物学特征,采用XRD、FESEM-EDS、TEM和Raman光谱等表征手段对来自不同产地石墨样品的成分、结构与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晶质与隐晶质石墨分别由微米级和纳米级石墨鳞片组成,主要的区别为前者有更大的微晶尺寸;各样品均为2H型石墨结构,同时不同程度地含有3R型多型,轴长a=0.243~0.249 nm,c=0.672~0.677 nm,晶胞体积V在0.0347~0.0362 nm3之间,晶胞体积随晶体结构中O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天然产出石墨的石墨化度较高,最高可达1,由于后期地质作用或人工加工改造,引入次生缺陷,导致其石墨化度降低,结构无序度增高。晶质和隐晶质石墨的氧化起始温度分别为700~800℃和600~650℃,粒度越细的晶质石墨氧化起始温度越低。在水中石墨表面荷负电,p H为10.5时具有带电量的极大值,晶质石墨疏水性和导电性均强于隐晶质石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质石墨 隐晶质石墨 矿物 成分 结构 矿物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氧化程度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湿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36
20
作者 万臣 彭同江 +1 位作者 孙红娟 黄桥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5-921,共7页
基于氧化石墨烯具有多种含氧官能团和极大的比表面积,研究了不同氧化程度氧化石墨烯的湿敏性能。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不同氧化程度的氧化石墨,经过超声分散制备氧化石墨烯水相分散液后,制成氧化石墨烯薄膜湿敏元件。采用X射线衍射... 基于氧化石墨烯具有多种含氧官能团和极大的比表面积,研究了不同氧化程度氧化石墨烯的湿敏性能。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不同氧化程度的氧化石墨,经过超声分散制备氧化石墨烯水相分散液后,制成氧化石墨烯薄膜湿敏元件。采用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实验样品的结构和谱学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石墨经氧化后,底面间距增大为0.9 nm左右;随氧化剂用量的增加,氧化石墨中石墨的衍射峰逐渐消失,石墨相微晶尺寸逐渐减小,O/C原子比逐渐增大,氧化程度逐渐升高;氧化石墨烯在水相分散液中可达单层分散,单层氧化石墨烯厚度约为1.3 nm;氧化石墨烯表面接有-OH、C-O-C、C=O和COOH官能团,且官能团含量随氧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大;氧化石墨烯薄膜元件在室温下对湿度的响应时间约3 s,灵敏度达99%;在11.3%-93.6%相对湿度范围内,元件的电阻随湿度升高显著减小,较高氧化程度的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电阻对数与相对湿度呈线性变化;氧化程度越高,元件灵敏度越高,响应时间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不同氧化程度 湿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