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培养优秀核技术类大学生——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
1
作者 吴军龙 李江波 +2 位作者 李全伟 唐敬友 王小胡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2-24,共3页
培养优秀核类大学生是关系到国家发展战略重大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原子能工业发展的全局大事。该文从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加强核类人才梯队建设、注重外部研究3个方面,对如何培养优秀的核技术类优秀人才进行探讨,对新时期培养优秀核类大学... 培养优秀核类大学生是关系到国家发展战略重大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原子能工业发展的全局大事。该文从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加强核类人才梯队建设、注重外部研究3个方面,对如何培养优秀的核技术类优秀人才进行探讨,对新时期培养优秀核类大学生、扎实推进核学科建设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核类大学生 专业内涵建设 人才梯队建设 专业外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中金属元素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实验条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芮雯 李占锋 +2 位作者 武志翔 李文宏 尚丽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87-790,共4页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物质元素检测技术。由于它的探测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分析比较不同实验条件对LIBS光谱测量的影响对LIBS检测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采用四川省北川县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42.5普通...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物质元素检测技术。由于它的探测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分析比较不同实验条件对LIBS光谱测量的影响对LIBS检测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采用四川省北川县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制成的水泥压片,利用八通道光纤光谱仪AvaSpec-2048-JSB2-RM、延时触发器DG645进行了LIBS检测。针对影响水泥几种重要技术指标的金属元素Mg,Al,Na,K进行了分析。主要对比了激光频率、同一点测量次数对不同金属元素光谱信号强度的影响,得出在本实验条件下的最佳实验参数:10 Hz为最佳激光频率,激光频率为10 Hz时元素Mg,Al,Na,K所得到的光谱强度比8 Hz时分别提高了67.66%,47.88%,84.59%,43.36%。由于压片样品在放置过程中,表面会有少量的氧化、潮解,在以测量10次求一次平均所得结果进行记录的条件下,以第三、四次记录结果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金属元素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最佳实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强激光诱导K9玻璃表面损伤实验 被引量:3
3
作者 邱荣 王俊波 +3 位作者 李晓红 施鹏程 刘浩 马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01-2105,共5页
使用脉宽约10ns的Nd:YAG激光器,研究低加工缺陷条件下K9光学玻璃在单激光脉冲作用下的损伤形貌。利用软边光阑加长程衍射的方法实现光斑整形,利用微分干涉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样品前后表面的损伤形貌进行观察和成像,对比研究了K9光... 使用脉宽约10ns的Nd:YAG激光器,研究低加工缺陷条件下K9光学玻璃在单激光脉冲作用下的损伤形貌。利用软边光阑加长程衍射的方法实现光斑整形,利用微分干涉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样品前后表面的损伤形貌进行观察和成像,对比研究了K9光学玻璃前后表面的损伤形貌,分析了损伤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红外纳秒激光辐照下,加工缺陷是K9光学玻璃产生初始损伤的主要诱因;前表面的损伤主要表现为微坑及高温等离子体产生的冲蚀变色和表面微裂纹;后表面出现了均匀的亚波长周期性光栅结构,这种周期性结构是后表面损伤增长的主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损伤 K9玻璃 损伤形貌 损伤增长 表面微裂纹 周期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等离子体效应对薄膜损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敬华 段涛 +5 位作者 高胥华 冯国英 范卫星 杨李茗 刘岩岩 包凌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62-1165,共4页
高能激光的发展对光学元件的抗损伤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光学薄膜是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实验研究了激光的聚焦位置对石英基片上HfO2/SiO2减反射薄膜损伤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激光等离子体的高压冲击波对薄膜产生强烈的冲击剥离效应,其... 高能激光的发展对光学元件的抗损伤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光学薄膜是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实验研究了激光的聚焦位置对石英基片上HfO2/SiO2减反射薄膜损伤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激光等离子体的高压冲击波对薄膜产生强烈的冲击剥离效应,其压强随膨胀半径的增加而迅速减小。激光等离子体光谱的辐射波长小于入射激光波长,这会增强薄膜对辐射光能量的吸收;位于深紫外波段、能量大于HfO2薄膜带隙的光子能量,将被薄膜直接吸收,从而加剧薄膜的电离破坏。激光等离子体的辐射效应和冲击波效应的共同作用决定了薄膜的损伤形貌。当激光聚焦到薄膜表面时,冲击波压强极大会使薄膜发生大面积的电离去除,同时基底发生击穿;当两者距离大到一定距离时,冲击波只会使得中心处小面积薄膜发生剥离,基底未出现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体 光学薄膜 光谱 辐射电离 冲击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TP晶体的激光烧蚀特性及Raman光谱研究
5
作者 韩敬华 段涛 +6 位作者 范卫星 冯国英 杨李茗 牛瑞华 杨洁 翟玲玲 郭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820-1824,共5页
高阈值的KTP晶体的研发,对高能激光领域至关重要。采用高重复频率的紫外激光对KTP进行烧蚀,并对烧蚀前后的Raman光谱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激光等离子体效应是造成晶体破坏的主要原因,其逆韧致吸收效应会大大增加激光脉冲能量的沉积,电离... 高阈值的KTP晶体的研发,对高能激光领域至关重要。采用高重复频率的紫外激光对KTP进行烧蚀,并对烧蚀前后的Raman光谱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激光等离子体效应是造成晶体破坏的主要原因,其逆韧致吸收效应会大大增加激光脉冲能量的沉积,电离效应使得晶体发生充分的离解,高压冲击波效应则把熔化、气化以及电离混合物外排的同时,使得材料发生断裂。烧蚀前后的Raman光谱的特征峰分布基本相同,说明烧蚀作用没有改变KTP材料的整体结构。但是,特征峰的对比值(RIR)都发生了改变,且有所展宽,说明烧蚀后结晶度降低。其中TiO6和PO4等主要氧多面体的特征峰向低波数漂移,说明材料的键合力消弱,更易发生离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TP晶体 激光烧蚀 激光等离子体 RAMAN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等离子体效应对细胞烧蚀特性研究
6
作者 韩敬华 张新刚 +6 位作者 蔡晓唐 段涛 冯国英 杨李茗 张亚筠 王绍朋 李世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022-2026,共5页
研究对比了激光直接辐照、聚焦辐照以及激光等离子体辐照三种辐照方式下,洋葱表皮细胞的烧蚀特征,并基于激光辐照的热力学特性对细胞的温升以及相变过程进行分析。观察发现:直接辐照对细胞的杀伤效果很不明显;聚焦辐照会引起焦点附近细... 研究对比了激光直接辐照、聚焦辐照以及激光等离子体辐照三种辐照方式下,洋葱表皮细胞的烧蚀特征,并基于激光辐照的热力学特性对细胞的温升以及相变过程进行分析。观察发现:直接辐照对细胞的杀伤效果很不明显;聚焦辐照会引起焦点附近细胞的断裂以及脱水;激光等离子体辐照作用下,细胞会呈现大面积的去除,断裂边缘粗糙,且细胞层有叠加现象。理论分析发现,激光等离子体具有热效应、辐射电离及冲击波效应等,会增加激光脉冲能量到细胞的沉积、以及对细胞冲击剥离等,从而会大大增加细胞的杀伤范围和效率,可用于对细胞进行大面积杀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体 细胞烧蚀 辐射电离 冲击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N基异质外延生长的ZnO单晶电输运特性研究
7
作者 钟昌杰 樊龙 +5 位作者 彭丽萍 曹林洪 王雪敏 刘振华 熊政伟 吴卫东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89-995,共7页
报道了一种新方法生长的ZnO单晶的电输运特性,利用该方法在GaN外延膜表面生长了尺寸为25 mm×25 mm,平均厚度7 mm的ZnO单晶块。通过研究ZnO单晶不同深度处的电输运特性,判断了ZnO单晶内部不同位置的结晶质量。以GaN表面为起始面,沿[... 报道了一种新方法生长的ZnO单晶的电输运特性,利用该方法在GaN外延膜表面生长了尺寸为25 mm×25 mm,平均厚度7 mm的ZnO单晶块。通过研究ZnO单晶不同深度处的电输运特性,判断了ZnO单晶内部不同位置的结晶质量。以GaN表面为起始面,沿[0002]方向,随着距GaN表面距离的增加,常温下的ZnO单晶载流子浓度从1.28×10^19降到4.00×10^17 cm^-3,载流子迁移率从64.9升至144 cm^2/(V·s),电阻率从7.53×10^-3升至1.09×10^-1Ω·cm。位错密度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远离GaN衬底,晶体内位错密度逐渐减少,二次离子质谱测试结果中,Ga+等杂质含量随着远离GaN衬底逐渐减少,在距离GaN表面约4 mm以后,主要杂质含量明显降低。由此表明,采用价格相对较低的GaN衬底可以获得较大尺寸,品质较好的ZnO单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生长 块体单晶 真空气相输运 异质外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下中药附子的太赫兹波谱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小霞 邓琥 +2 位作者 廖和涛 尚丽平 何俊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82-1285,共4页
为了对中药附子的道地性和品种进行鉴别以及控制产品质量,采用了飞秒激光激发光电导天线的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同一产地4种不同制片方式的附子样品在室温干燥环境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附子的太赫兹时域谱包含有幅度和相位... 为了对中药附子的道地性和品种进行鉴别以及控制产品质量,采用了飞秒激光激发光电导天线的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同一产地4种不同制片方式的附子样品在室温干燥环境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附子的太赫兹时域谱包含有幅度和相位信息,频谱具有较好的重复性,4种附子样品频谱明显分为两组。4种样品的太赫兹折射率存在明显的差异,可对不同的制片方式进行直观鉴别。由于吸收随着频率增加而增加,纯附子压片样品的有效频谱范围为0.2~1.05THz,在此频谱范围内没有明显的特征吸收峰,吸收谱与THz频谱一致,因此附子道地性鉴别应考虑因不同制片方式造成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太赫兹时域光谱 附子鉴别 频谱 折射率 吸收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定量分析水泥中的铜元素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慧丽 王建伟 +3 位作者 周强 高翔 蒋勇 邱荣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53-1558,共6页
为定量分析水泥中的铜(Cu)元素,根据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方法(Ll BS)的特点,建立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系统。采用标准加入法为定标方法,制备了5个不同含铜量的水泥样品。根据LIBS谱图,以213.598 nm和219.958 nm作为分析线。应用Savit... 为定量分析水泥中的铜(Cu)元素,根据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方法(Ll BS)的特点,建立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系统。采用标准加入法为定标方法,制备了5个不同含铜量的水泥样品。根据LIBS谱图,以213.598 nm和219.958 nm作为分析线。应用Savitzky-Golary卷积平滑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了预处理,比较了Guass、Lorentz和Voigt拟合方法对光谱曲线的拟合效果。对测量结果采用一元线性拟合建立了相应的定标曲线,213.598 nm和219.958 nm定标曲线的校正决定系数分别为0.994 8和0.986 4,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20%和5.78%。实验结果表明:213.598 nm作为分析线的准确度优于219.958 nm分析线,该方法能够满足水泥中Cu元素定量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LIBS) 金属元素 标准加入法 定量分析 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中Al和Fe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文宏 尚丽平 +2 位作者 武志翔 王芮雯 周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08-512,共5页
水泥中铝和铁含量是对水泥进行分类和质量监督的一个重要依据。通过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水泥样品中的Al和Fe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从光谱强度以及特征谱线信噪比出发,确定单脉冲能量为30 m J光谱积分延迟时间为1μs为最佳实验参... 水泥中铝和铁含量是对水泥进行分类和质量监督的一个重要依据。通过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水泥样品中的Al和Fe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从光谱强度以及特征谱线信噪比出发,确定单脉冲能量为30 m J光谱积分延迟时间为1μs为最佳实验参数并以此为基础采用内标法去定量分析水泥样品中的Al和Fe。通过内标法建立的Al和Fe元素的定量分析曲线的线性度分别达到了0.998和0.997,同时通过循环反演的方式去检测定量分析的精度,得到铝和铁的最大测量相对偏差分别为2.32%和5.11%,平均相对偏差为1.34%和2.40%。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去定量分析水泥样品中的Al和Fe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水泥 金属 内标法 循环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存在下重结晶制备降感HMX 被引量:6
11
作者 齐秀芳 邓仲焱 +3 位作者 王敦举 王茜 程广斌 吕春绪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为建立安全、高效、绿色钝感奥克托今(HMX)制备方法,分别以甲基咪唑硝酸盐([mimH]NO3)、丁磺酸甲基咪唑硝酸盐([mimBSO3H]NO3)、三乙胺硝酸盐([Et3NH]NO3)、丁磺酸三乙胺硝酸盐([Et3NBSO3H]NO3)为晶型助剂,丙酮、环己酮为溶剂,采用溶剂... 为建立安全、高效、绿色钝感奥克托今(HMX)制备方法,分别以甲基咪唑硝酸盐([mimH]NO3)、丁磺酸甲基咪唑硝酸盐([mimBSO3H]NO3)、三乙胺硝酸盐([Et3NH]NO3)、丁磺酸三乙胺硝酸盐([Et3NBSO3H]NO3)为晶型助剂,丙酮、环己酮为溶剂,采用溶剂-非溶剂法重结晶制备降感HMX。结果表明,在离子液体[mimBSO3H]NO3(质量为HMX的1.5%)存在的条件下,以环己酮为溶剂,在60℃,搅拌速度750 r·min-1条件下对HMX重结晶可使HMX晶体趋于球形化。所得HMX晶体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热分解峰温提高到288℃,撞击感度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奥克托今(HMX) 降感 重结晶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激光去除铝板表面漆膜热力学过程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洁 韩敬华 +4 位作者 段涛 孙年春 郭超 冯国英 刘全喜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8-722,共5页
为了研究并分析纳秒脉冲激光去除金属表面漆膜的机理,采用1064nm的纳秒激光对涂有漆膜的铝板样品进行了单脉冲辐照实验。依据热传导理论分别模拟出作用过程中漆膜以及铝板表层的温度分布,计算出漆膜与铝板界面处由于铝板基底热膨胀而产... 为了研究并分析纳秒脉冲激光去除金属表面漆膜的机理,采用1064nm的纳秒激光对涂有漆膜的铝板样品进行了单脉冲辐照实验。依据热传导理论分别模拟出作用过程中漆膜以及铝板表层的温度分布,计算出漆膜与铝板界面处由于铝板基底热膨胀而产生的分离力,并分析了等离子体冲击波对去除漆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秒激光去除漆膜时力的作用为主导,其中热膨胀产生的分离力为漆膜的去除提供必要条件,漆膜对激光等离子体的约束最终导致其自身断裂和剥落。采用热力学理论对纳秒激光去除金属表面漆膜机理进行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热传导 约束 等离子体冲击波 漆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沉积金属铜的分形枝晶生长控制与性能 被引量:7
13
作者 段涛 罗江山 +1 位作者 唐永建 唐朝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106,共6页
以CuSO4为前驱体,HCl为添加剂,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制得了μm级、面心立方结构分形铜的枝状晶体,研究了铜离子浓度、硫酸浓度、电流密度、沉积时间、氯离子浓度等实验参数对分形枝状铜晶体尺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硫... 以CuSO4为前驱体,HCl为添加剂,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制得了μm级、面心立方结构分形铜的枝状晶体,研究了铜离子浓度、硫酸浓度、电流密度、沉积时间、氯离子浓度等实验参数对分形枝状铜晶体尺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的浓度对铜沉积物结构无明显影响;随着Cu^2+浓度的不断增大,铜沉积物的分形效果越来越明显;增大电流密度(0.4-1.6 A.cm^-2),铜沉积物由致密向多分枝的开放型转变;延长沉积时间(大于等于5 min),可获得含大量次级分枝铜的晶体;适当增加盐酸用量(0.05-0.20 mol/L),铜沉积物枝晶尺寸显著减小。最后讨论了分形枝晶铜在碱性条件下氧化甲醇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结构 枝状晶体 多孔铜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激光诱导熔石英光学玻璃的损伤增长 被引量:5
14
作者 邱荣 王俊波 +4 位作者 任欢 李晓红 施鹏程 刘浩 马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57-1062,共6页
利用Nd:YAG激光器研究了纳秒激光诱导熔石英光学玻璃的初始损伤及损伤增长,对比研究了损伤程度和损伤形貌随激光波长、能量密度、脉冲数及位置的变化规律,并对损伤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损伤受损伤先驱的物理化学性... 利用Nd:YAG激光器研究了纳秒激光诱导熔石英光学玻璃的初始损伤及损伤增长,对比研究了损伤程度和损伤形貌随激光波长、能量密度、脉冲数及位置的变化规律,并对损伤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损伤受损伤先驱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激光参数的影响,而损伤增长规律与初始损伤程度、激光参数和位置有关;后表面的损伤随脉冲数的增加呈指数关系增长,前表面则呈线性关系;裂纹的产生及其在后续脉冲辐照下的发展是后表面损伤增长的主要原因,高温等离子体表面刻蚀是前表面损伤增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损伤 熔石英光学玻璃 初始损伤 损伤增长 损伤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法合成Ti3SiC2粉体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学 杨世源 +2 位作者 高龙 钱斌 史胜斌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16,共4页
以NaCl为熔盐介质,利用熔盐法在真空条件下合成了Ti3SiC2粉体。研究了煅烧温度和原料中Si的含量对合成Ti3SiC2粉体成分及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使用熔盐法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合成的Ti3SiC2粉体,当Ti∶Si∶C的摩尔配比为3∶1.3∶2时,... 以NaCl为熔盐介质,利用熔盐法在真空条件下合成了Ti3SiC2粉体。研究了煅烧温度和原料中Si的含量对合成Ti3SiC2粉体成分及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使用熔盐法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合成的Ti3SiC2粉体,当Ti∶Si∶C的摩尔配比为3∶1.3∶2时,在1200℃保温2h可以获得质量分数为97%的Ti3SiC2粉体,且所获得粉体形貌较为均匀,无明显团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SIC2 熔盐法 粉体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下钨弹性和热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修路 罗雰 +4 位作者 郭志成 遆瑞娟 刘中利 刘成安 蔡灵仓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2-518,共7页
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高压下bcc结构钨的弹性和热力学性质,计算得到钨的晶格常数、体弹模量以及其对压强的一阶偏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在常压下弹性常数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的基础上,预测了其高压数据。针对钨的固相结构稳... 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高压下bcc结构钨的弹性和热力学性质,计算得到钨的晶格常数、体弹模量以及其对压强的一阶偏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在常压下弹性常数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的基础上,预测了其高压数据。针对钨的固相结构稳定性问题,根据力学稳定判断标准得到0~600 GPa范围内bcc结构是力学稳定的。此外,通过体模量和剪切模量的计算得到bcc结构钨在压力低于600 GPa时的力学性能表现为韧性。最后,基于准简谐德拜模型,成功预测了钨的热膨胀系数、等压热容、等容热容和熵随着压强和温度的变化关系,为钨及其合金的进一步设计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性质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8
17
作者 梁玮 李镇江 张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22-925,931,共5页
采用活性稀释剂的环氧基团与纳米SiO2反应,以达到对纳米SiO2的表面改性、防止团聚等目的;以环氧树脂(E44)和缩水甘油(Glycidyl)同时对聚氨酯预聚体进行封端,与TDE-85环氧树脂共混,组成纳米SiO2/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体系。采用FT-IR、DMA... 采用活性稀释剂的环氧基团与纳米SiO2反应,以达到对纳米SiO2的表面改性、防止团聚等目的;以环氧树脂(E44)和缩水甘油(Glycidyl)同时对聚氨酯预聚体进行封端,与TDE-85环氧树脂共混,组成纳米SiO2/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体系。采用FT-IR、DMA、SEM和万能实验机对体系的相关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纯环氧树脂和聚氨酯/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复合体系相比,纳米SiO2/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相关性能更加优异;加入纳米SiO2的Tg最高为78℃;断面形貌显示体系相容性好且纳米SiO2没有发生团聚;加入3%纳米的SiO2后,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达到最高,室温下分别为78.23MPa和50.85kJ/m2,液氮下(-196℃)分别为93.09MPa和62.56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纳米SIO2 活性稀释剂 聚氨酯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飞秒激光诱导制备彩色金属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国强 李晓红 +2 位作者 杨宏道 邱荣 黄文浩 《中国光学》 EI CAS 2011年第1期72-76,共5页
采用脉宽为35~65 fs,中心波长为800 nm的飞秒脉冲激光对经抛光的镍片进行表面扫描处理,并在金属表面上制备了彩色镍图案;设置不同的激光扫描速度和能量密度扫描处理不锈钢表面,亦制备了彩色图案。介绍了实验过程,分析了实验结果,扫描... 采用脉宽为35~65 fs,中心波长为800 nm的飞秒脉冲激光对经抛光的镍片进行表面扫描处理,并在金属表面上制备了彩色镍图案;设置不同的激光扫描速度和能量密度扫描处理不锈钢表面,亦制备了彩色图案。介绍了实验过程,分析了实验结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形貌分析显示,经过飞秒激光扫描处理的金属表面出现了纳米量级的激光诱导周期表面结构(NC-LIPSS),在镍上形成的结构周期约为480~510 nm,在不锈钢上形成的结构周期约为480~54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激光诱导周期表面结构 彩色金属 表面等离子激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凝固Cu-1.5%Be合金的制备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华 兰占军 +1 位作者 唐永建 罗江山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94-2098,共5页
采用单辊旋淬法制备了快速凝固Cu-1.5%Be合金(Be质量分数1.5%)薄带。根据热传输平衡方程对快速凝固冷却速率进行了估算,并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合金的微观结构及相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辊面线速度在29.93~39.19... 采用单辊旋淬法制备了快速凝固Cu-1.5%Be合金(Be质量分数1.5%)薄带。根据热传输平衡方程对快速凝固冷却速率进行了估算,并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合金的微观结构及相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辊面线速度在29.93~39.19m/s范围内时,合金冷却速率可达到9.80×105~1.63×106 K/s;随着辊轮转速的提高和喷注气压的减小,合金条带厚度和晶粒度逐渐变小;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溶质截留效果显著,合金相结构由复相向单相转变,当辊面线速度达到34.54m/s时,Cu-1.5%Be合金可形成过饱和的α-Cu固溶体组织,且组织细小均匀,可获得纳米晶;条带横断面显微组织由接近辊面一侧的细小等轴晶区、中间的柱状晶区和靠近自由表面的等轴晶区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辊法 快速凝固 Cu-Be合金 冷却速率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溶胀法制备中空聚合物微球 被引量:3
20
作者 段涛 张力 +3 位作者 聂冬梅 杨波 姬彦玲 唐永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1-364,共4页
以表面带正电荷的μm级聚苯乙烯微球为种子,经过甲苯、二乙烯基苯溶胀,聚合与包覆等过程制备了直径约5μm的中空聚合物微球。研究了溶剂类型、溶剂用量对动态溶胀法制备的中空聚合物微球粒径、分布和结构的影响,讨论了中空聚合物微球的... 以表面带正电荷的μm级聚苯乙烯微球为种子,经过甲苯、二乙烯基苯溶胀,聚合与包覆等过程制备了直径约5μm的中空聚合物微球。研究了溶剂类型、溶剂用量对动态溶胀法制备的中空聚合物微球粒径、分布和结构的影响,讨论了中空聚合物微球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溶剂是动态溶胀法形成中空聚合物微球的前提;甲苯用量越多,溶胀后形成的中空结构越明显,孔径越大;选择低溶解性的二甲苯溶剂更有利于中空结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微球 动态溶胀法 分散聚合 核壳结构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