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羟基喹啉铋的合成、表征与光谱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蒋琪英 陈明剑 +2 位作者 胡亚敏 沈娟 钟国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1,共4页
A new solid bismuth complex,[C9H8ON]3·2H2O,was synthesized by bismuth trichloride and 8-hydroxyquinoline(8-Hhq) in dilute HCl.The complex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XRD,TG-DSC and FT-IR.The IR result... A new solid bismuth complex,[C9H8ON]3·2H2O,was synthesized by bismuth trichloride and 8-hydroxyquinoline(8-Hhq) in dilute HCl.The complex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XRD,TG-DSC and FT-IR.The IR result shows that the heterocyclic nitrogen atom of 8Hhq bonds to H+,and coordinates with Bi3+.The fluorescent spectra and UV-Vis spectra of the title compound were carried o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配合物 8-羟基喹啉 结构 表征 光谱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连续光催化反应器光催化降解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邓洪权 唐亭 +3 位作者 符纯华 蒋琪英 胡亚敏 霍冀川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1-34,共4页
在设计并建立的连续列管式光催化反应器中,以纳米TiO2为催化剂对甲基橙水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系统考察了管程数、连接方式、气体流量、液体流量、pH、催化剂用量以及被降解物初始浓度等参数对降解率的影响。最适宜条件:管程为4... 在设计并建立的连续列管式光催化反应器中,以纳米TiO2为催化剂对甲基橙水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系统考察了管程数、连接方式、气体流量、液体流量、pH、催化剂用量以及被降解物初始浓度等参数对降解率的影响。最适宜条件:管程为4且采用首尾相互连接方式,液相和气相流速分别为0.5 L/h、3 L/min,pH为4.0。在给定条件下反应器对质量浓度为20 mg/L的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脱色率达最大值9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反应器 甲基橙 纳米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物LaBi(edta)(NO_3)_2·7H_2O的水热合成、表征及热分解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蒋琪英 陈明剑 +2 位作者 沈娟 杨定明 钟国清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3-207,共5页
用NH4Bi(edta).2H2O配合物和硝酸镧按1∶1的物质的量比在150℃条件下,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含铋(Ⅲ)和镧(Ⅲ)双金属配合物LaBi(edta)(NO3)2.7H2O。用元素分析仪和滴定分析法确定了产物的组成,用FT-IR、XRD和TG-DSC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该配... 用NH4Bi(edta).2H2O配合物和硝酸镧按1∶1的物质的量比在150℃条件下,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含铋(Ⅲ)和镧(Ⅲ)双金属配合物LaBi(edta)(NO3)2.7H2O。用元素分析仪和滴定分析法确定了产物的组成,用FT-IR、XRD和TG-DSC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晶胞参数:a=1.0399nm,b=1.2199nm,c=2.3617nm,β=93.999°。热稳定性研究发现该配合物分解时经过脱水、配体热分解、硝酸盐分解,最后在621℃稳定,残余物为La/Bi氧化物LaBiO3.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配合物 铋(Ⅲ) 镧(Ⅲ) 水热合成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Bi(Ⅲ)-La(Ⅲ)异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热稳定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洪权 蒋琪英 +1 位作者 钟国清 胡文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9-104,共6页
A new Bismuth(Ⅲ)-Lanthanum(Ⅲ) heterobimetallic polymer complex,{[(H2O)5La(μ4-edta)Bi(NO3)2]·3H2O}n(edta=diaminetetraacecarboxylate),has been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F... A new Bismuth(Ⅲ)-Lanthanum(Ⅲ) heterobimetallic polymer complex,{[(H2O)5La(μ4-edta)Bi(NO3)2]·3H2O}n(edta=diaminetetraacecarboxylate),has been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FT-IR,and X-ray diffraction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It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with space group P2(1)/n,a=1.27395(5)nm,b=0.82608(4) nm,c=2.38819(11) nm,β=104.9000(10)°,V=2.42879(19) nm3,Z=4,Dc=2.438 g·cm-3,μ=9.077mm-1,F(000)=1678,R1=0.0343,wR2=0.0906.In this complex,Bi atom is coordinated by four carboxyl O atoms from a single edta4-anion.La atom is bonded to four O atoms from four bridging carboxyl O atoms belonging to four different edta4-anions and five O atoms from five H2O molecules.Bi atoms and La atoms are linked by bridged edta4-anions,resulting into a novel infinite 3D network structure.TG-DSC and IR indicate that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eds in several stages,dehydration,pyrolysis of ligand,and finally decomposition of salt,and the residue is composite oxide based on δ-Bi2O3 at the temperature of 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金属配合物 铋(Ⅲ) 镧(Ⅲ) 氨基多羧酸 结构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聚合DBSA/TSA掺杂聚苯胺的XPS表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兰 钟发春 王晓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0-51,82,共3页
以乳液聚合法制备DBSA/TSA复合磺酸掺杂态聚苯胺,主要采用XPS手段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DBSA/TSA的摩尔比为3/2时,合成的掺杂态PANI具有较高导电率,可达6.32×10-2S/cm;乳化剂以两种方式存在:提高PANI导电率的掺杂剂和独... 以乳液聚合法制备DBSA/TSA复合磺酸掺杂态聚苯胺,主要采用XPS手段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DBSA/TSA的摩尔比为3/2时,合成的掺杂态PANI具有较高导电率,可达6.32×10-2S/cm;乳化剂以两种方式存在:提高PANI导电率的掺杂剂和独立存在的稳定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乳液聚合 掺杂 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异金属Bi(Ⅲ)-Pr(Ⅲ)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热稳定性
6
作者 蒋琪英 邓洪权 +2 位作者 钟国清 何平 胡宁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521-2524,共4页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双金属配位聚合物({[(NO3)(H2O)3Pr(μ4-Hedta)Bi-(NO3)2].2H2O}2)n,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1.26831(18)nm,b=0.82189(12)nm,c=2.3755(3)nm,β=...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双金属配位聚合物({[(NO3)(H2O)3Pr(μ4-Hedta)Bi-(NO3)2].2H2O}2)n,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1.26831(18)nm,b=0.82189(12)nm,c=2.3755(3)nm,β=105.055(2)°,R=0.0429,V=2.3913(6)nm3,Z=4.Bi(Ⅲ)-Pr(Ⅲ)间通过配阴离子Hedta3-中4个羧基的桥联作用构建配合物的3D结构.TG-DSC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热分解经历脱水、配体分解以及盐分解过程,残余物为Bi-Pr-O的三元复合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金属配合物 铋(Ⅲ) 镨(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钇掺杂对铁酸铋的结构和光催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林永乐 徐嘉鑫 +1 位作者 蒋琪英 邓洪权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4-49,59,共7页
以二乙三胺五乙酸为配体,通过低温热分解配位前驱体制备Y^(3+)掺杂纳米级粉体Bi_(1-x)Y_xFe O_3(x=0~0.2)。通过X粉末衍射仪器(XRD)、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DRS)以及样品振动磁强计(VSM)等手段研究掺杂比例及... 以二乙三胺五乙酸为配体,通过低温热分解配位前驱体制备Y^(3+)掺杂纳米级粉体Bi_(1-x)Y_xFe O_3(x=0~0.2)。通过X粉末衍射仪器(XRD)、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DRS)以及样品振动磁强计(VSM)等手段研究掺杂比例及灼烧条件对产物物相、光学性质以及磁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Y^(3+)掺杂可以明显提高铁酸铋的磁性和降低带隙,抑制晶体生长,改变晶相。随灼烧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晶体膨胀,结晶度提高。同时以甲基橙为降解模型研究掺杂比例和灼烧条件对产物光催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掺杂和灼烧可以提高铁酸铋的催化性,其中在500℃下将掺杂量5%的前驱体灼烧1 h所得铁酸铋的催化效果最好。在此催化剂作用下,甲基橙光照3 h的降解率可达95%左右,比不掺杂的铁酸铋提高了44%左右。浓度为20 mg/L的甲基橙溶液,最佳催化剂用量为1 g/L。另外,利用磁铁对Y^(3+)掺杂5%的铁酸铋进行回收并测定了催化性能的稳定性,结果发现掺杂5%Y^(3+)的铁酸铋循环使用5次仍能使甲基橙的光降解率达8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铁酸铋 甲基橙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Bi_2O_3复合物的制备及光催化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鹏飞 姚俊雄 +2 位作者 邓洪权 蒋琪英 胡亚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82,共4页
通过分子前驱体Zn[Biedta]2·8H2O热分解得到Zn-Bi-O三元复合氧化物,采用XRD、漫反射光谱、FTIR等方法探索灼烧时间对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同时以甲基橙的光降解为模型研究了灼烧时间对复合物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过分子前驱体Zn[Biedta]2·8H2O热分解得到Zn-Bi-O三元复合氧化物,采用XRD、漫反射光谱、FTIR等方法探索灼烧时间对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同时以甲基橙的光降解为模型研究了灼烧时间对复合物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灼烧时间对复合物物相、吸光度、催化效果等均存在影响。制备的复合物对甲基橙光降解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催化能力,其中灼烧2 h所得复合物的催化效果最好,在中性环境中,对20 mg/L的甲基橙而言添加量2 g/L为最佳,光照3 h的褪色率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光催化性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