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灾难性新闻采访的伦理原则与制度框架构建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刘海明
-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3-178,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汶川大地震语境下我国灾难报道伦理的规范化研究"(09BXW005)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灾难性新闻采访的伦理规范与建构"(SC08B70)
-
文摘
采访伦理是新闻伦理的一个重要分支,而新闻伦理又是社会治理的组成部分。汶川大地震期间,灾难性新闻采访遭遇的伦理诘难,暴露出先前对灾难性新闻采访伦理问题的关注不够。灾难性新闻采访伦理的内涵和本质,以及伦理总原则和子原则,都是亟待厘清的问题。只有在厘清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构建灾难性新闻采访伦理制度的框架才成为可能。
-
关键词
采访伦理
灾难性新闻采访
伦理原则
制度框架
-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论数字出版产业的关系构建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欢妮
-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
中国传媒大学
-
出处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2-24,共3页
-
文摘
数字出版行业内的每个参与者,不应只谋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要考虑整个行业的发展,在业内寻找一种更平衡的发展模式。如何实现发展的平衡,关键的问题之一是厘清各方关系,明确各方在产业发展中的位置,寻求创新关系的构建。
-
关键词
数字出版
产业
关系建构
-
分类号
G230.7-F
[文化科学]
-
-
题名基于行为分析的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模型
被引量:14
- 3
-
-
作者
韩新明
-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
-
出处
《现代情报》
CSSCI
2018年第7期62-66,共5页
-
基金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媒体对公众文化创造力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5CXW027)
-
文摘
微信的广泛应用使其影响力不断提高,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微信朋友圈的信息传播机制,从影响用户转发行为的信息发布者、信息接受者以及微信朋友圈信息内容三方面凝练出5个特征因素,基于LR算法建立了微信朋友圈转发模型的预测方法,构建了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模型,并以调研获取的实验数据为基础进行模型验证,对深入揭示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机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关键词
微信朋友圈
行为分析
传播模型
逻辑回归
-
Keywords
WeChat moments
behavior analysis
dissemination model
logistic regression
-
分类号
G202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论网络舆情预警的主客体及其伦理问题"
被引量:5
- 4
-
-
作者
刘海明
-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
-
出处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7-131,141,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微博语境下媒体应急管理研究"(编号:13BXW041)
西南科技大学媒体应急管理研究科研团队(编号:13SXT018)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网络舆情预警普遍存在主体和客体认识不清的问题,降低了舆情研判及预警的质量。基于认识论的研究方法,将网络舆情预警的主体分为利益相关者、社会治理部门和专业舆情服务机构,与之相对应的客体包括涉事方的精神利益和经济利益。根据提高网络舆情预警质量之目的,剖析了网络舆情预警主体存在片面强调客户利益、滥用删帖技术手段以及涉事方利益至上等伦理问题。最后根据认识论和伦理分析,提醒社会治理部门、舆情事件涉事方和公众,不要为虚假舆情所蒙蔽。
-
关键词
网络舆情
舆情预警
主客体
-
Keywords
the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the public opinion earyly-warning the subject and object
-
分类号
G203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记者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的伦理反思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刘海明
-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副教授
-
出处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1-86,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微博语境下媒体应急管理研究》(13BXW041)
西南科技大学媒体应急管理科研团队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职务作品著作权的归属,不同法律体系的法律,有不同的划分传统。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将记者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于记者。正在讨论中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将记者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于新闻单位。著作权归属的这个变更,引起不小争议。记者职务作品著作权的归属问题,除法律视角外,还有必要从伦理角度予以审视。记者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的伦理反思,重点考察职务作品主体是否平等,利益分配是否无害,著作权归属是否公正。只有符合伦理精神的权利归属,才具有实践操作性。
-
关键词
职务作品
著作权归属
平等
公正
意思自治
-
分类号
D923.41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规范网络舆情预警活动问题研究
被引量:2
- 6
-
-
作者
刘海明
-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9-172,共4页
-
文摘
社会转型期的网络舆情事件增多,不仅降低了网络舆情涉事方的社会声誉,也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网络舆情服务机构良莠不齐,导致网络舆情的研判、预警活动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对网络舆情预警活动的规范,成为社会治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规范网络舆情预警,需要规范舆情预警服务机构和社会管理部门的组织管理架构,以提高网络舆情预警的质量和效率;需要规范相关法律法规,将舆情预警活动纳入法制的轨道;需要规范网络舆情服务从业者的行为,通过职业伦理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自觉度。
-
关键词
舆情治理
舆情管理协调机构
法律治理
职业伦理教育
-
Keywords
management of public opinion
the public opinion warning and coordination institution
the rule of law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文档分享平台的利益协调及发展
被引量:1
- 7
-
-
作者
王欢妮
-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
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专业
-
出处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37,共3页
-
基金
西南科技大学媒体应急管理科研团队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百度文库再次因侵权问题被告上法庭一案说明当前文档分享平台的利益纠纷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审视围绕文档分享平台联接起来的各种利益关系,协调好这些关系不仅是当下维权的需要,还将是促进平台未来发展的需要。
-
关键词
百度侵权
文档分享平台
利益关系
-
分类号
G230.7
[文化科学]
-
-
题名芮成钢“缺席”谁该反思
- 8
-
-
作者
刘海明
-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
-
出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7-7,共1页
-
文摘
7月11日晚,芮成钢缺席直播节目。12日,芮成钢等人被检方带走的消息已经沸沸扬扬。从芮成钢被带走引发的广泛关注、造成的连锁反应和舆论场中的广泛评论可以看出,这起事件有许多值得反思之处。作为缺席主角的芮成钢,显然应该第一个有所反思。芮成钢出事后,网络舆论反响强烈,且舆论几乎是一边倒,鲜见有人为其遭遇感到惋惜,相反,拍手称快者不计其数。
-
关键词
反思
缺席
钢
直播节目
网络舆论
舆论场
消息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透过马航事件看“信息厌倦症”
- 9
-
-
作者
刘海明
-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
-
出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8,共1页
-
文摘
数天以来,很多人抱怨有关马航失联客机的信息真假难辨,渴望媒体能有正确的新闻导向。当多数谣言被证实属实后,给中国媒体打“差评”的人不少,公众给差评不是因为媒体没作为,而是认为作为的套路有问题。但公众如果就此觉得失联航班的信息令自己眼花缭乱,对灾难信息产生畏惧感,进而因担心所接触的信息有假而造成“信息厌倦症”,实在有点要不得。
-
关键词
信息
厌倦
中国媒体
新闻导向
公众
谣言
-
分类号
G201
[文化科学—传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