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BF-AlSi1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本构模型研究
1
作者 杜天冬 薛冰 +4 位作者 林谋金 高鹏飞 章欣宇 张露 周俊琪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9-217,共9页
针对高端行业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结构在服役过程中的安全需求,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不同短切玄武岩纤维(short basalt fiber,SBF)含量的AlSi12铝合金基复合材料(SBF_(x)-AlSi12,x=0、0.1、0.3、0.5wt.%),探讨了SBF添加量对其微观组织... 针对高端行业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结构在服役过程中的安全需求,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不同短切玄武岩纤维(short basalt fiber,SBF)含量的AlSi12铝合金基复合材料(SBF_(x)-AlSi12,x=0、0.1、0.3、0.5wt.%),探讨了SBF添加量对其微观组织形貌、密度、显微硬度和准静态压缩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成分为SBF_(0.3)-AlSi12复合材料。为研究SBF_(0.3)-AlSi12复合材料在不同应变率和不同温度下的塑性流动应力特征及其本构模型,使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对其开展了动态压缩试验。基于动静态压缩试验结果,对SBF_(0.3)-AlSi12复合材料的修正Johnson-Cook本构模型参数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较为均匀地分布在铝合金基体中,使得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密实度较高。与未增强的AlSi12铝合金相比,SBF的添加对于基体材料的性能改善作用较为明显。SBF_(0.3)-AlSi12复合材料的应变率强化效应敏感性较弱,但其表现出较为显著的温度软化效应,经过修正后的温度软化项能更好地反映屈服强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F_(x)-AlSi12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 动态力学 SHPB J-C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冲击作用下混凝土板破坏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古松 彭丰 +1 位作者 余志祥 李金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07-114,共8页
为探讨混凝土板在低速冲击作用下的破坏效应,利用落锤试验机对6组混凝土板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冲击速度、混凝土板强度和长厚比对混凝土板冲击破坏效应的影响;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了各个试件在冲击过程中裂缝的发生、发展直至破坏的... 为探讨混凝土板在低速冲击作用下的破坏效应,利用落锤试验机对6组混凝土板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冲击速度、混凝土板强度和长厚比对混凝土板冲击破坏效应的影响;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了各个试件在冲击过程中裂缝的发生、发展直至破坏的全过程。试验表明:在冲击荷载下混凝土板的裂缝分布随冲击速度的提高向冲击点局部集中有明显趋势,在较高能量下混凝土板在冲击点附近发生冲切破坏;并且基于试验现象推导了考虑板结构整体变形的冲击力计算方法,与试验结果对比可知,该计算方法结果偏差在25%以内,该计算方法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 冲击力峰值 破坏效应 冲击试验 变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管廊燃气仓内爆炸下冲击波衰减规律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孙加超 邓勇军 +2 位作者 姚勇 孙增昌 陈代果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41,共7页
为了得到综合管廊燃气仓在内爆炸作用下冲击波的衰减规律,通过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典型三仓室综合管廊模型,模拟了燃气仓在不同爆炸荷载下的内爆炸情况。获得了管廊的破坏模式、燃气仓内空气中心线各点的超压时程曲线以及超压峰值... 为了得到综合管廊燃气仓在内爆炸作用下冲击波的衰减规律,通过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典型三仓室综合管廊模型,模拟了燃气仓在不同爆炸荷载下的内爆炸情况。获得了管廊的破坏模式、燃气仓内空气中心线各点的超压时程曲线以及超压峰值曲线。结果表明:炸药量对燃气仓影响较大,对电力仓影响不大;在燃气仓内,随着炸药药量的增大,各点在同一爆炸荷载下的超压曲线线型与超压峰值差距越大;在不同爆炸荷载下,各点冲击波超压峰值的最大值在距离爆炸中心2~5 m之间,在距离爆炸中心10 m处,冲击波超压峰值衰减至1 MPa以下;各点冲击波超压峰值曲线随着与爆炸中心距离的增大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当炸药药量为10 kg时,燃气仓内各点冲击波超压峰值曲线出现了波动,这与管廊内部墙板裂缝的出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内爆炸 冲击波衰减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复合裂纹耦合扩展多尺度数值模拟研究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4
4
作者 盛鹰 贾彬 +1 位作者 王汝恒 陈国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5-204,共10页
在外载荷作用下,材料的破坏与失效问题是一个涵盖从微观到宏观、从时间到空间等多个尺度相互耦合与关联的系统性科学问题。本研究以α-Ti材料为例,首先运用微观观测实验手段分析了α-Ti的显微组织结构和相结构,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对微结构... 在外载荷作用下,材料的破坏与失效问题是一个涵盖从微观到宏观、从时间到空间等多个尺度相互耦合与关联的系统性科学问题。本研究以α-Ti材料为例,首先运用微观观测实验手段分析了α-Ti的显微组织结构和相结构,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对微结构(晶粒大小、形状及分布)进行随机抽样处理,确定了其微结构的分布规律。通过与实验测得的材料强度做对比分析,并结合图像处理的方法获得微结构的定量化信息,探明了微结构对材料宏细观性能的影响,为微观尺度的分子动力学模型提供了可靠的基础。然后建立了三组包含复合微观缺陷的α-Ti拉伸微观计算模型,分别获得了界面层粘结力与其上下表面的相对位移之间的定量关系(T-S曲线)。由于T-S曲线中包含了与裂纹尖端演化相关的微观信息(如位错发射和运动、裂尖钝化、裂纹偏折、孔洞成核和长大、孪晶等),再将T-S曲线与曲线中关键转折点所对应的原子构型相结合,从原子尺度观察并解释了α-Ti材料中不同复合微观缺陷扩展的现象、规律和机理。最后,采用基于原子模拟的内聚力模型对单调拉伸条件下CT试件的裂纹扩展做多尺度分析,研究了不同微观缺陷对材料宏观断裂参数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蒙特卡洛方法 微观缺陷扩展 内聚力模型 断裂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下混凝土细观结构演化及力学损伤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汪尧 黎圣君 +5 位作者 叶敏 雍垠锐 白阳 邓勇军 秦敏 郑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853-5874,共22页
周期性冻融循环会对季冻区混凝土材料的细观结构产生不可逆损伤,进而劣化其承载能力与耐久性能。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本质上是内部孔/裂隙等初始缺陷在周期性冻胀力的作用下发生的疲劳损伤累积。因此,开展冻融循环条件下混凝土材料细观结... 周期性冻融循环会对季冻区混凝土材料的细观结构产生不可逆损伤,进而劣化其承载能力与耐久性能。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本质上是内部孔/裂隙等初始缺陷在周期性冻胀力的作用下发生的疲劳损伤累积。因此,开展冻融循环条件下混凝土材料细观结构损伤演化特性的研究对于评估寒区在役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围绕冻融循环条件下混凝土细观结构演化及力学损伤特性两个核心内容,针对混凝土细观结构获取与表征技术、混凝土冻融循环室内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以及混凝土力学损伤特性与耐久性评估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传统的冻融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尺度下混凝土局部损伤演化,从细观尺度入手,研究了冻融循环下混凝土细观结构演化与力学损伤特性,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宏观力学性能与耐久性劣化背后的冻融破坏机制与初始孔/裂隙缺陷扩展-聚并-贯通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考虑冻融参数的细观结构演化与宏观损伤特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冻融环境下混凝土材料宏观物理力学特性的准确分析。为寒区工程结构服役期的损伤特性识别、稳定性与耐久性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混凝土 细观结构 损伤演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向冲击荷载作用下钢丝绳动力响应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冯竹君 王秀丽 +3 位作者 胡义 王赛龙 姚勇 褚云朋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88-994,1042,1043,共9页
为研究侧向冲击荷载作用下钢丝绳的动力响应,分别对单根钢丝绳和交叉钢丝绳网进行了抗冲击试验,并考虑了其表面状态及材质、直径和连接方式对钢丝绳抗冲击性影响。结合材料的拉伸试验,分析了钢丝绳的静力和动力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的表... 为研究侧向冲击荷载作用下钢丝绳的动力响应,分别对单根钢丝绳和交叉钢丝绳网进行了抗冲击试验,并考虑了其表面状态及材质、直径和连接方式对钢丝绳抗冲击性影响。结合材料的拉伸试验,分析了钢丝绳的静力和动力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的表面状态及材质只影响钢丝绳弹性阶段的变形能力,对钢丝绳承载能力影响不大。钢丝绳表面状态及材质仅对静力拉伸下的弹性模量有影响,对钢丝绳抗冲击性能的影响不大;针对单根钢丝绳冲击试验工况,相同冲击物质量冲击时,直径越小的钢丝绳中部应变值较大,直径越大的钢丝绳端部应变值较大;卡扣连接的钢丝绳经历了由松弛状态到绷紧状态再到受荷状态三个不同的阶段,螺栓连接的钢丝绳直接从绷紧状态开始到受荷状态,卡扣连接钢丝绳变形比螺栓连接的大,受强冲击荷载时容易失效,连接可靠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 侧向冲击 动力响应 抗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堵孔装置堵塞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林谋金 邓小康 +3 位作者 张金 薛冰 肖定军 李星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24,共5页
为了提高隧道掘进爆破中炮孔的堵塞效果,利用铝管在爆炸作用下膨胀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堵孔装置,然后通过动态应变仪测量堵孔装置膨胀撞击钢管的环向应变,通过万能试验机对模拟炮孔中的爆炸堵孔装置进行单轴压缩脱模,通过高速摄影记录水泥... 为了提高隧道掘进爆破中炮孔的堵塞效果,利用铝管在爆炸作用下膨胀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堵孔装置,然后通过动态应变仪测量堵孔装置膨胀撞击钢管的环向应变,通过万能试验机对模拟炮孔中的爆炸堵孔装置进行单轴压缩脱模,通过高速摄影记录水泥墩的爆破过程,从而评估爆炸堵孔装置的堵塞效果。结果表明:钢管在爆炸堵孔装置膨胀撞击下产生的环向应变峰值达到0.02,说明爆炸堵孔装置膨胀冲击孔壁的作用力较大,有利于堵孔装置与孔壁贴合;爆炸堵孔装置与孔壁贴合后的抗压强度为4.1~5.5 MPa,抗剪强度为0.49~0.66 MPa,远大于常规炮泥的抗剪强度(0.09 MPa),其在实际使用中与炮泥配合使用,能有效抑制炮泥运动。采用传统炮泥进行堵塞的水泥墩出现冲孔,爆破后的水泥墩未出现破坏;采用爆炸堵孔装置进行堵塞的水泥墩未出现冲孔,堵孔装置在孔口产生裂纹后才被冲出,爆破后的水泥墩最终裂成三部分。因此,爆炸堵孔装置可大幅改善堵孔效果,从而发挥爆生气体的破岩作用,并有效增强了抛掷作用,对改善隧道掏槽眼的爆破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爆破 堵孔 隧道工程 抗剪强度 爆生气体 爆破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态ZrH_(2)的冲击压缩特性研究
8
作者 代永富 薛冰 +3 位作者 唐运彬 蒲传金 肖定军 林谋金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05-311,共7页
通过平板撞击和冲击回收实验,研究了孔隙率(P)分别为20%和35%疏松态ZrH_(2)的冲击压缩特性,获得了其冲击绝热线(P=20%,U_(s)=1.879+1.639u_(p);P=35%,U_(s)=0.666+2.610u_(p))。孔隙率为35%的疏松态ZrH_(2)冲击回收产物的XRD和SEM分析... 通过平板撞击和冲击回收实验,研究了孔隙率(P)分别为20%和35%疏松态ZrH_(2)的冲击压缩特性,获得了其冲击绝热线(P=20%,U_(s)=1.879+1.639u_(p);P=35%,U_(s)=0.666+2.610u_(p))。孔隙率为35%的疏松态ZrH_(2)冲击回收产物的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在16.2 GPa的冲击入射压力下,ZrH_(2)没有物相变化,但出现了冲击破碎细化和团聚现象。实验结果证实了基于孔穴塌缩理论建立的疏松材料冲击绝热线预测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并据此对孔隙率25%~50%疏松态ZrH_(2)的冲击绝热线关系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孔隙率对冲击绝热线影响较大,低孔隙率ZrH_(2)更利于获得高冲击压力。相关研究结果可为ZrH_(2)在混合炸药和反应活性材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态ZrH_(2) 平板撞击 冲击绝热线 回收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分层装配式节点钢框架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褚云朋 肖雅馨 +2 位作者 罗萍 钟燕 陈雪琴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4,共12页
为提高装配式钢框架的装配效率,结合节点抗震性能要求,提出一种新型全螺栓分层装配式节点。对新型和传统两类节点进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并把节点参数引入整体框架模型中,采用SAP2000建立两类框架模型并进行增量动力分析。考虑基于层间... 为提高装配式钢框架的装配效率,结合节点抗震性能要求,提出一种新型全螺栓分层装配式节点。对新型和传统两类节点进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并把节点参数引入整体框架模型中,采用SAP2000建立两类框架模型并进行增量动力分析。考虑基于层间位移角的单参数损伤模型和基于变形与累积耗能的双参数损伤模型,定义结构性能水准限值并划分破坏等级,对结构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单、双参数损伤指标下,新型节点框架的易损性曲线都包络于传统节点钢框架的易损性曲线内,且新型节点框架的抗倒塌储备系数更大,说明采用新型节点能降低结构在各破坏状态下的失效概率,提高框架的抗倒塌能力;在LS1、LS2极限状态下结构基于单参数损伤指标的峰值加速度中位值比基于双参数损伤指标下的峰值加速度中位值小,在LS3、LS4极限状态下则相反,说明累积耗能对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影响明显,结合双参数损伤指标能更好地预测结构的损伤程度;新型节点框架在单、双参数损伤模型下的倒塌储备系数均高于传统框架,说明新型框架的抗倒塌储备能力更高,有利于结构抗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装配式钢框架 全螺栓连接节点 损伤模型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vlar29纱线动态拉伸力学性能与本构方程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玄 徐立志 +1 位作者 任文科 高光发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9,共13页
为了能够清晰地表征芳纶纱线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力学行为,进行了Kevlar29纱线的准静态和动态拉伸试验,结合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理论和运动目标追踪法,获得了Kevlar29纱线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纱线动态拉伸的变形与断裂过程... 为了能够清晰地表征芳纶纱线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力学行为,进行了Kevlar29纱线的准静态和动态拉伸试验,结合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理论和运动目标追踪法,获得了Kevlar29纱线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纱线动态拉伸的变形与断裂过程,揭示了Kevlar29纱线力学性能的应变率效应;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基于纱线应变率效应的黏弹性本构方程,分析了三元件和五元件本构模型的差异及适用性。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率升高,Kevlar29纱线的断裂应变减小,拉伸强度和韧性先增大后减小,拉伸模量先增大后趋于稳定;五元件黏弹性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表征纱线力学性能的应变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VLAR纤维 拉伸力学性能 黏弹性本构模型 应变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体正侵彻钢筋混凝土靶的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邓勇军 陈小伟 +1 位作者 钟卫洲 何丽灵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33,共11页
开展了直径156 mm的大尺寸弹体正侵彻钢筋混凝土靶试验,通过预埋压力传感器获得了侵彻过程中不同位置处混凝土的压力值;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了混凝土的损伤分区及不同位置的钢筋应力状态。结果表明:处于弹道附近的混凝土压力最大,峰值脉... 开展了直径156 mm的大尺寸弹体正侵彻钢筋混凝土靶试验,通过预埋压力传感器获得了侵彻过程中不同位置处混凝土的压力值;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了混凝土的损伤分区及不同位置的钢筋应力状态。结果表明:处于弹道附近的混凝土压力最大,峰值脉冲明显;随着距离的增加,峰值减小且脉宽增大,应力脉冲的形状由尖峰演变为相对平坦的波形。粉碎区内的钢筋达到其屈服强度,破裂区钢筋处于弹性状态,弹性区和未扰动区钢筋应力基本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侵彻试验 数值模拟 压力分布 钢筋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及碱性条件对高庙子钠基膨润土膨胀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俊新 唐伟 +4 位作者 李军润 张建新 郭招群 陈龙 刘育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60-2172,2184,共14页
为研究长期强碱-热作用下高庙子钠基膨润土膨胀力的劣化效应,针对内蒙古兴和县高庙子钠基膨润土,设计了24组试验,试验条件为:NaOH浓度为0.5mol/L,碱-热温度为25、90、150、210℃,时长为2、4、6、8、10、12个月。对碱-热处理后的膨润土进... 为研究长期强碱-热作用下高庙子钠基膨润土膨胀力的劣化效应,针对内蒙古兴和县高庙子钠基膨润土,设计了24组试验,试验条件为:NaOH浓度为0.5mol/L,碱-热温度为25、90、150、210℃,时长为2、4、6、8、10、12个月。对碱-热处理后的膨润土进行X射线衍射(XRD)试验,采用自制膨胀仪对初始干密度为1.7 g/cm^(3)的膨润土试样进行恒体积膨胀力试验,渗透介质为蒸馏水,结果表明:(1)随着碱-热时长及温度的提高,蒙脱石含量、最大膨胀力和水化反应时长均减小;(2)径向与竖向最大膨胀力的比值为0.5左右,与碱-热条件无关;(3)基于膨胀力损伤因子和老化时长缩减因子建立膨胀力随时间演化的调动函数,该模型较好地预测了各碱-热环境下膨胀力时程曲线;(4)损伤增量由碱-热温度或时长下的损伤速率决定,温度会促进膨胀力劣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热作用 高庙子钠基膨润土 膨胀力 劣化效应 调动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荷载下青砂岩动态起裂韧度的测试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定军 朱哲明 +2 位作者 蒲传金 陆路 胡荣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5-88,共14页
为了研究爆炸荷载下青砂岩I型裂纹动态断裂韧度的测试方法,利用内部中心单裂纹圆盘(internal center single crack disc,ICSCD)试样进行了爆炸试验研究。试样由外径为400 mm、内部加载孔径为40 mm、预制裂纹长为60 mm的青砂岩制成。利... 为了研究爆炸荷载下青砂岩I型裂纹动态断裂韧度的测试方法,利用内部中心单裂纹圆盘(internal center single crack disc,ICSCD)试样进行了爆炸试验研究。试样由外径为400 mm、内部加载孔径为40 mm、预制裂纹长为60 mm的青砂岩制成。利用同步触发器实现圆盘中心起爆,并同步触发超动态应变仪,通过径向应变片获取爆炸应变曲线、裂纹尖端的环向应变片获取裂纹起裂时刻。以实测爆炸应变曲线为参量,应用Laplace变换推导出试样加载孔壁应力时程曲线表达式,并用数值反演法得出其数值解。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计算模型,通过相互作用积分法得出了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砂岩的I型动态应力强度因子曲线。研究结果表明:(1)ICSCD试件能够很好地用来测试岩石的动态起裂韧度;(2)炮孔周边的应力可以通过拉普拉斯变换的数值反演方法得到;(3)通过试验-数值法能稳定计算出ICSCD砂岩构型的动态起裂韧度,其最大误差仅为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荷载 应变测试 动态起裂韧度 数值反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靶侵彻的可压缩弹-塑性动态空腔膨胀阻力模型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勇军 宋文杰 +1 位作者 陈小伟 姚勇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23-1030,共8页
在Forrestal素混凝土靶侵彻的可压缩弹-塑性球形动态空腔膨胀理论模型基础上,考虑粉碎区以内钢筋对混凝土的环向约束作用,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刚性弹侵彻钢筋混凝土靶的阻力模型。论文通过体积配筋率的引入,获得了钢筋混凝土靶空腔表面径... 在Forrestal素混凝土靶侵彻的可压缩弹-塑性球形动态空腔膨胀理论模型基础上,考虑粉碎区以内钢筋对混凝土的环向约束作用,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刚性弹侵彻钢筋混凝土靶的阻力模型。论文通过体积配筋率的引入,获得了钢筋混凝土靶空腔表面径向应力的理论解,并讨论了配筋率对空腔壁面径向应力及各分区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筋对混凝土的环向约束效应影响了空腔膨胀过程中混凝土各区域的大小分布,并提高了空腔表面的径向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空腔膨胀 钢筋混凝土 径向应力 体积配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力条件下双向激振时尾粉砂的动力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俊新 张建新 +2 位作者 袁槐岑 张超 王光进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9-140,共12页
强地震荷载作用下,P波(纵波)对土体的作用不可忽略。然而,传统的采用单向振动分析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动力特性的方法往往忽略了纵波对土体动力稳定性的影响。为研究高应力条件下尾粉砂的动力特性,采用双向激振循环荷载模拟地震荷载,开... 强地震荷载作用下,P波(纵波)对土体的作用不可忽略。然而,传统的采用单向振动分析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动力特性的方法往往忽略了纵波对土体动力稳定性的影响。为研究高应力条件下尾粉砂的动力特性,采用双向激振循环荷载模拟地震荷载,开展一系列不同围压、不同动剪应力比CSR,以及不同固结应力比K_(c)(简称固结比)条件下的双向振动三轴试验。结果表明:在双向激振循环荷载作用下,等压和偏压固结时,饱和尾粉砂试样均存在转折累积塑性变形ε_(tp);随着动应力幅值的增大,ε_(tp)与等压固结时的振次呈线性负相关,与偏压固结时的振次呈线性正相关;尾粉砂的累积动孔压比增长曲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围压对尾粉砂累积动孔压比增长曲线的形态具有显著影响。围压相同时,动剪应力比、固结应力比的改变对累积动孔压比增长曲线的形态影响不大。随着围压的增大,在等压和偏压固结条件下,尾粉砂的累积动孔压比增长曲线均有两种模式(3或4个发展阶段);当累积动孔压比增长曲线为3个阶段时,等压和偏压固结条件下,曲线形态具有一定的差异;当累积动孔压比增长曲线为4个阶段时,等压和偏压固结条件下,曲线形态基本相同。同时,通过分析试验结果,提出尾粉砂在高应力条件下考虑多因素时的累积孔压增长模型,并得到等压固结和偏压固结时该模型的两种表现形式。研究成果可以为尾矿坝的抗震加固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力 尾粉砂 动力特性 双向激振循环荷载 塑性变形 孔压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力条件下单、双向激振时饱和尾粉砂的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俊新 张建新 +3 位作者 袁槐岑 王光进 樊晓一 李晓宁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共10页
由于土体的各向异性,在高应力条件下无法克服单向激振中产生的球应力对轴向累积塑性变形和孔压的影响,为了获取动球应力对饱和尾粉砂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开展了一系列从低到高10种围压下单、双向激振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土体的各向异性,在高应力条件下无法克服单向激振中产生的球应力对轴向累积塑性变形和孔压的影响,为了获取动球应力对饱和尾粉砂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开展了一系列从低到高10种围压下单、双向激振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样不发生结构性破坏时,单、双向振动形式对饱和尾粉砂的动力特性的影响可以视为等效,而在试样发生破坏时,从低应力到高应力的过程中,动球应力对单向激振时饱和尾粉砂孔压和轴向塑性变形的累积有明显的先促进后约束的作用。同时,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初步建立了高应力条件下饱和尾粉砂的累积动孔压的增长模型。该成果对地震荷载作用下尾矿坝体的动力稳定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力 球应力 塑性变形 孔压 尾粉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2-B4C复合陶瓷动态压缩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高玉波 秦国华 +2 位作者 张伟 宜晨虹 邓勇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04-2310,共7页
为分析TiB2-B4C复合陶瓷的静动态力学性能及添加剂TiB2的影响机制,设计了静动态压缩实验和平板撞击实验,开展了复合陶瓷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压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一维应力波加载下TiB2-B4C复合材料具有陶瓷材料的脆性特征,应力-应... 为分析TiB2-B4C复合陶瓷的静动态力学性能及添加剂TiB2的影响机制,设计了静动态压缩实验和平板撞击实验,开展了复合陶瓷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压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一维应力波加载下TiB2-B4C复合材料具有陶瓷材料的脆性特征,应力-应变曲线呈典型的线性关系;由一维应变加载下试样的自由面速度历程可知,复合材料的Hugoniot弹性极限在14.98~16.91 GPa之间,且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应变率低于103s-1时,TiB2-B4C复合材料的动态压缩强度高于单相B4C和单相TiB2陶瓷,且具有正相关的应变率敏感性,复合材料强度的提升得益于微观结构的改善,而应变率敏感性主要受添加剂TiB2的强化增韧媒介影响;然而,应变率高于104s-1时,TiB2-B4C复合材料的Hugoniot弹性极限接近基体B4C陶瓷,而受添加剂TiB2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B4C复合陶瓷 动态力学性能 应变率效应 压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软岩大变形隧道支护变形特征及承载机理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孔超 张俊儒 +3 位作者 王海彦 古松 顾颖 任松波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111,共9页
为解决某深埋软岩单线铁路隧道大变形问题,在隧道内设置试验段;现场测试分析隧道支护受力及变形特征,发现边墙处支护变形与其承受的围岩压力、支护刚度及围岩内部变形均不匹配,拱顶支护变形与其承受的围岩压力也不匹配;通过数值模拟及... 为解决某深埋软岩单线铁路隧道大变形问题,在隧道内设置试验段;现场测试分析隧道支护受力及变形特征,发现边墙处支护变形与其承受的围岩压力、支护刚度及围岩内部变形均不匹配,拱顶支护变形与其承受的围岩压力也不匹配;通过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分别计算该隧道拱顶及边墙处的围岩特征曲线,并根据隧道变形及破坏特征建立隧道支护变形失稳模型,研究支护承载及失稳机理。结果表明:软弱围岩可承担的围岩荷载比例有极限,无法通过释放围岩变形让围岩承担大部分荷载,现场测试得到工程中拱顶及边墙处围岩承担荷载比例分别为63.5%和34.7%;马蹄形断面隧道出现的大变形现象,是由于边墙支护结构刚度失效与稳定失效共同作用引起的。针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将隧道断面由马蹄形改为圆形断面、预留合理变形量以及增设长锚索等大变形控制措施。采用该措施后,初支变形基本得到控制,且隧道施工进度由1~3 m·月^(-1)增至20 m·月^(-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深埋软岩 围岩大变形 围岩特征曲线 支护承载 支护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型挡土墙滑裂面确定方法与地震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晓曦 何思明 樊晓一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011-4020,共10页
提出了L型挡土墙两种破坏模式,即长踵板式和短踵板式,且破坏模式受几何参数和物理力学参数影响。研究了两种破坏模式下L型挡土墙滑裂面确定方法和地震稳定性问题,界定了两种破坏模式的临界条件。考虑第二、第三滑裂面产生条件,应用极限... 提出了L型挡土墙两种破坏模式,即长踵板式和短踵板式,且破坏模式受几何参数和物理力学参数影响。研究了两种破坏模式下L型挡土墙滑裂面确定方法和地震稳定性问题,界定了两种破坏模式的临界条件。考虑第二、第三滑裂面产生条件,应用极限分析运动学原理,建立地震荷载作用下L型挡土墙临界状态方程,推导出地震加速度系数表达式。根据极值原理,给出最优解,从而计算得到临界屈服加速度系数及其对应的滑裂面倾角。通过算例分析可知:临界屈服加速度系数小于M-O公式法,长踵板式L型挡土墙滑裂面倾角与坦墙判别公式结果相同,且滑裂面之间的夹角等于90°-φ,即与滑移线场的结论相同。短踵板式L型挡土墙滑裂面夹角近似等于90°-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型挡土墙 临界屈服加速度系数 第二、第三滑裂面 上限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荷载下基于细观建模的素/钢筋混凝土板破坏模式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加超 陈小伟 +1 位作者 邓勇军 姚勇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9-39,共11页
为了获得爆炸荷载下细观结构对素/钢筋混凝土板的影响,采用随机骨料投放建立了素/钢筋混凝土板细观模型。利用LS-DYNA对基于细观建模的钢筋混凝土板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数值模拟,通过与实验以及均质建模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细观建模方... 为了获得爆炸荷载下细观结构对素/钢筋混凝土板的影响,采用随机骨料投放建立了素/钢筋混凝土板细观模型。利用LS-DYNA对基于细观建模的钢筋混凝土板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数值模拟,通过与实验以及均质建模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细观建模方法的准确性。进而研究了基于细观建模的素/钢筋混凝土板在不同爆炸荷载下的结构响应,获得了素/钢筋混凝土板的响应过程和破坏模式。结果表明:在低药量(1、2 kg)爆炸荷载下,细观结构对素/钢筋混凝土板的影响较小,其破坏模式以纵横塑性铰线破坏为主,药量越大,铰线越多;在高药量(5、10和15 kg)爆炸荷载下,细观结构对素/钢筋混凝土板的影响较大,与均质模型相比存在较大差异,细观素/钢筋混凝土板以爆坑为中心,产生环向与径向裂纹,药量越大,圆坑越大,裂纹越多,板局部破坏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荷载 细观建模 混凝土板 结构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