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电镀厂废水重金属去除工艺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梦君 罗园 +3 位作者 卢喜瑞 罗北平 谌书 陈海焱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67,共4页
对比研究了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Fenton-沉淀法、常温铁氧体法对电镀废水中Cu、Cr和Ni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铁氧体-硫化物沉淀法联合处理效果最好,当FeCl3和FeSO4投加质量浓度分别为1890、973mg/L,调节pH至10.3,再加入Na2S至其... 对比研究了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Fenton-沉淀法、常温铁氧体法对电镀废水中Cu、Cr和Ni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铁氧体-硫化物沉淀法联合处理效果最好,当FeCl3和FeSO4投加质量浓度分别为1890、973mg/L,调节pH至10.3,再加入Na2S至其质量浓度为300 mg/L时,Cu、Cr和Ni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4.51%、97.78%和96.94%,残余质量浓度分别仅为0.05、0.17、0.39 mg/L,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的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 双氧水 氯化铁 硫酸亚铁 硫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啤酒酵母菌对锶的吸附机制及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玉山 董发勤 +1 位作者 张伟 聂小琴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共4页
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作为载体,制备了固定化啤酒酵母菌颗粒。研究了固定化啤酒酵母菌对锶的吸附机制和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1)吸附Sr2+后的固定化啤酒酵母菌的内部结构更松散,更有利于固定化啤酒酵母菌对Sr2+的吸附。(2)固定化啤酒... 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作为载体,制备了固定化啤酒酵母菌颗粒。研究了固定化啤酒酵母菌对锶的吸附机制和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1)吸附Sr2+后的固定化啤酒酵母菌的内部结构更松散,更有利于固定化啤酒酵母菌对Sr2+的吸附。(2)固定化啤酒酵母菌吸附Sr2+后,部分-OH参与了吸附,使形成的氢键部分断开,振动峰发生蓝移。另外,由于-NH2和-CO-NH-中的N原子可提供孤对电子与有空轨道的Sr2+配位,从而改变了基团的极性。(3)当Sr2+初始质量浓度为10~200mg/L时,固定化啤酒酵母菌对Sr2+的吸附同时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模型,但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的程度更优,这说明固定化啤酒酵母菌与Sr2+之间主要通过分子间引力产生吸附,是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的物理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酵母菌 固定化 Sr2+ 生物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